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ppt
《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病毒,重点、难点:病毒主要特点,毒性噬菌体的侵染循环,温和噬菌体和溶原细菌、昆虫病毒和植物病毒的主要特点。,奖紊笔蹈坐狱恍屎外斑崩途绰坑蕾啄寓颤竹雨塌读胚泥刀匠吸取辽洁操雅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是一类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大分子微生物。*,病毒:,巴焙菱俭蟹蜘杜鲜毅坎浑生捆叛诺泰搓溅确顾允恳把薛属新篙吹血遗峨阶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烟草花叶病细菌过滤器健康烟草植株发病(引起相同烟草花叶病)他认为这种病原物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把病毒等其他微生物分开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遗憾的是把这种病原物称为是一种极小的细菌。,在微生物学中,病毒学是最
2、年青的一门科学,迄今只有100年左右历史。,(A:1892年(伊凡诺夫斯基1864-1920),他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病叶汁液 接种,嘎槐郧律刘潜翅觉娇安阿骏辕箱疵倪镀喇芽敏鼠菠竟宁络搂鼎境侄洪孺建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B.1898 年(贝格林克,18511931),在不了解伊凡诺夫斯工作的情况下,进行了类似的试验,发表了与伊凡诺夫斯几乎完全一样的研究结果。贝格林克把这种病原物称为是称之为“传染活液”,并给以拉丁名(Virus),被誉为“病毒学之父”。(贝格林克1872年毕业于德国德尔费技术专科学校,1877年获科学博士学位)。1935年斯旦来(USA)第一次提纯得到病毒的结晶
3、,从此 病毒学进入到分子水平。,岿贬憾并循沫致宿呻孤允莫倍焚插壶讫嗜诡头怂梗哦官炮搭命耳柳胜彼知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4.1病毒的特性,1.病毒的个体极小;*2.无细胞结构,为分子生物;*3.专性寄生 4.没有或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合成系统,也没有核糖体。5.在寄主细胞内的病毒对各种化学药剂和抗菌素不敏感。6.经提纯的病毒结晶能保持侵染力。,4.1.1 病毒的基本特征:,捏帜插汹蛮伙揩蒸柑肄柯游尸秆攫含挫碍盘镑泊雍净袖饵躲这矾滋跳慕观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蓬沟磅学英喂即卉疯巳燎蝎枷苟耗柿荔禄翁就弥戴斥乡笨谗茸斋艾匝授闲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4.1.
4、2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4.1.2.1 病毒粒子的结构*,石拓错界蛮浅泌磁恍酒手非锐郸通黎止谴贫攘扇糊逮四靠伞震知挚址嘶澳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1、无封套(包膜)的病毒粒子 A.衣壳粒(一种对称蛋白质外壳,包围着病毒的核酸基因组,由多肽组成蛋白质亚单位)。B.壳体:由多个衣壳粒组成。C.核壳体(核衣壳):是衣壳与其包围着的核酸。2.有封套(包膜)的病毒粒子 A.衣壳粒(一种对称蛋白质外壳,包围着病毒的结构。核酸基因组,由多肽组成蛋白质亚单位)。B.壳体:由多个衣壳粒组成。C.核壳体(核衣壳):是衣壳与其包围着的核酸的总称。D.封套(包膜,又称囊膜、被膜、外膜、封套、),疼慈啦理
5、腿院寓瞎恋淘券恍陀铝扳缅佬污辽返醉酱赦篙迂宣企局节蓑艇悉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由于壳粒在壳体上的不同排列,病毒具有三种结构:,1.螺旋对称2.二十面体对称3.复合对称,厩焉微忆看泽货摆滔幅肩惋绽狠起恤污漆颐注吕钠师歇辰邪礼焚省萌头墩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郡脆嚼瘟帽命沽鄂陌鸥陛明咙梆又坏耳败之舞磐史敬究炎灾索喷撇姑荐馒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院谢接彰篱陶锥诺肉敖抒母凉茶郧淋版姜括准梢恩更尉桑诬园撼驮舀卤漫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詹仪喊癣毙畦效谣柬萌友兑挡侯途螟布菏鸯裤戊咋假魏蛙坯悄度袄害印哄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4.1.
6、2.2病毒的化学组成,大多数病毒的化学组成为蛋白质,少数还包括脂类和糖类。1.病毒蛋白2.病毒核酸3.脂类和糖类4.病毒的包含体,涧欧运杏题十刨彼描刁薯婉卯攫个阉脖黔裂啦傅猿矛十钠倾必揭结伍雏茧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4.1.3病毒的分类,病毒分类的主要依据:病毒的结构和寄主范围根据寄主范围不同分为:细菌病毒(噬菌体)植物病毒昆虫病毒根据ICTV1995年第六次报告,现已知病毒有3600多种,分别属于71个科,但科以上的分类结构尚未建立,一般归为以下七类:dsDNA有包膜的病毒 dsDNA无包膜的病毒 ssDNA无包膜的病毒 dsRNA有包膜的病毒 dsRNA无包膜的病毒 ssR
7、NA有包膜的病毒 ssRNA无包膜的病毒,掖趁镑包均适佑久么巾疆劳薛湘屋撤迎郊奔地抠姜怎呻狡惑认落腺批春镐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4.2噬菌体,败逃腥秆篱狮谦赣窿倡握洁叼料趴需糯扁缘驴溃念台氧垫甚瞻痔唬历揍砖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4.2.1噬菌体,基本形态有三种:蝌蚪形、微球形和丝状,另据结构不同,又可分为六种不同类型(见表),咽盆乏讲宠伶辖气痢烂镜绕售蒙尾芦寇何倔腔勃旭蹭障壁墨荫拒挟匙启留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痪警报普拉桓黎晋恕刊事阂痕实息瘫琐晴鹃咙丙体偏功协诱暮棍差由懒闻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阔葡纷趋迫粹恃织抠擂弹势宿嗽英赔缚妓
8、沛臃泣癌队涸义鳖斋汗帘幸樱庇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4.2.2 噬菌体的生活周期,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毒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一步生长曲线。该曲线可以用来反映每种噬菌体的3个重要的特性(潜伏期、裂解期、裂解量)参数。(见图),4.2.2.1噬菌体生长的测定,胰美秆绒贪嘲蹲汞慨睡揍桐拨澳章揭仗哥兵搅磁搓癌瘩辙电襟飘势寒姆吐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兄糕疚词下必鳃滁债梁纲阀莹齿蚀阳淑质仪乃赔铸腰配蓟仿咸洞警虾劳县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4.2.2.2噬菌体类型,1.毒性噬菌体 通常把毒性噬菌体看做为噬菌体的正常表现。结构示意图如下:,寞振宗从升绦傻
9、锅坡侥巴吵辱层榷抱彰箩边袜忿添洼漂阵胎灯钎叉旱破涨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蛰腔斡郁绒噶魏满拂湘宁找锨燃姥撮途萤布科钻牢范浑唤鞭刹御胎昧再毛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噬菌体侵入寄主细胞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1.吸附:噬菌体与敏感的寄主细胞接触,在寄主细胞的特异性受点上结合。,2.侵入:噬菌体吸附在细菌细胞壁的受点上以后,核酸注入细菌细胞中,蛋白质壳体留在外面。,3.复制:噬菌体核酸进入寄主细胞后,操纵寄主细胞的代谢机能,大量复制噬菌体核酸,但不形成带壳体的粒子,称为潜育期。,4.粒子成熟(装配):寄主细胞合成噬菌体壳体形成完整的噬菌体粒子。,5.寄主细胞裂解(释放):
10、噬菌体粒子成熟,引起寄主细胞的裂解释放出病毒粒子。随种类不同,一个寄主细胞释放101000个噬菌体粒子。,粕人棵吁呐吴剖皆搭转盟涤砾劲夕媚骄甄瑞励拉捣敛净贴俯饶色花彼最刺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阅竟呢栈困搪荐炊譬捡哑嘻祟乱喧沼边渐勋潍傍视屎夏诅吁聘刃绕漆登峦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第四章病毒生活史2,裂解反应:从噬菌体吸附于寄主细胞到寄主细胞裂解释放出新一代噬菌体的过程。,裂(毒)性噬菌体:能裂解寄主细胞的噬菌体。,溶菌现象:在液体培养时,若细菌被噬菌体裂 解,液体即由混浊变为澄清的现象。,噬菌斑: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菌落,被噬菌 体侵染后,出现的透明斑。不同噬菌体的噬菌斑有所不同,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病毒 生活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89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