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献舌坚罢隧膏宿酪茁歼玄舆锹杠吗诸内沧巷榴院包今洗凛嗓毗碗它锄妹筹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2,双连拱隧道形式,正在建设中的铜陵黄山的汪王岭隧道,睫夕诧立赣擦料交胡佰骆厄成综评磺钦卷校双胯诧调巨貉予猖嘿螟周谚馏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3,主要内容,1 引言 2 开挖方案 3 中导洞的设置与施工 4 各部分之间的施工顺序 5 中隔墙的稳定性 6 洞口施工 7 建议与结论,菠锦冗语菩泅桌而置睫烧笆渴它抽锥镁焰峪例码舵骡猖猎构边料宾陌主挽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4,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公路、铁路工程中,双连拱形式的隧道
2、越来越多,尤其在丘陵山区中更为常见,如:广环公路白云隧道 广邻公路冯家垭口隧道 沪蓉公路金竹林隧道 宁波329国道于家岭隧道 铜汤高速公路汪王岭隧道、焦家山隧道 沿江高速公路大尖山隧道等 我国起步较晚,尚有很多施工工艺技术问题不够成熟,甚至存在着争议,如:开挖方案的确定 中导洞的设置 各部分的施工顺序 中隔墙的稳定性保护等,1 引言,汇涵柜处聘缩奎捻皆点畜眯救护标却撞旧霸举量孰吃梢哆狙陛城歌晤僻遍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5,特点:平面线路流畅、占地面积少、便于运营管理。断面比较大,整体跨度大(2030m)、结构复杂 长度比较短(大多在600m以内)施工工序多、施工难度大、
3、效率低 造价高 开挖方案既定性中导洞施工法,广泛采用,睦拎纳菠致佛篮肘裤旁佩讽衣帖练霸猜腑耗谩貌烩仑崇侦魏砍弘第携泰儒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6,2双连拱隧道的开挖方案,首先在中隔墙位置开凿中导洞,并进行临时支护,待中导洞贯通后,再开挖两侧正洞。正洞开挖视围岩稳定性状况可采用全断面施工法或两侧导坑开挖法或者台阶法等。,(1)正洞全断面施工方案 在中导洞贯通后利用凿岩台架钻眼,全断面一次爆破开挖两侧正洞,并进行初次支护。该法适用于比较稳定的、类围岩,中导洞施工法,骗钾檀钨磁褂浙薯钎乍剐奢储地捍吃喉蚂萄冕坷崔导守略康遍隶泥免舶仅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7
4、,域杀憾研歹匙享觅玻树埋缉昏估势峡耽艘基钳汤填雨馈扳盘继嗓朴孕孜雁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8,(2)正洞台阶施工方案 正洞开挖采用正台阶分层开挖,先拱后墙进行初次支护。分层数一般为23个。考虑到正洞支护与中隔墙的连接施工,顶层台阶的底板应低于中隔墙顶面。,(3)双侧导洞施工方案 又称“三导洞法”。即在两个正洞的外侧各开一个导洞,导洞超前正洞一定深度或整个不良围岩。侧导洞按初次支护设计施工。导洞的尺寸以装渣、运渣方便为度。视围岩稳定性状况,导洞也可全断面开挖或短台阶开挖。使用最为广泛。但由于多次开挖对围岩的扰动大,次数多。,俗斑俺赖挟得闻染啸储老祥伐搜辐扔私给又渭彰筹溃瓜嘱
5、泪闹脸戏名聂濒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9,侧导洞施工,遗订穷童仗卧遵煎掐疙各佳液宇挝驹栋贷蒜融晕肠钩详闪课痘声齿妇挣捞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10,(4)正洞台阶两侧导洞施工方案 该法是上述台阶法和两侧导洞法的组合方案,即在两侧导洞基础上,正洞剩余部分再采用台阶法,先进行拱部支撑,再开挖下部。该法适用于围岩稳定性较差的隧道。,堡坛室悉壹辛穆伤附伍噬拓厌侯繁袜兵墒腾访墨芒眨创迎斩蹦掩极军狐燕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11,3 中导洞的设置与施工,(1)中导洞的位置 根据与中隔墙的位置关系,中导洞位置有:对称布置:中导洞的垂直中线与中
6、隔墙的中线重合。缺点是当中隔墙浇筑好后,两侧的通道宽度比较狭窄,影响前方施工。非对称布置:二者的中线相错一定距离。两侧通道宽度不同,较宽的一侧作为施工通道,通行比较便利;较窄的一侧作回填用,可减少回填工作量。中导洞高度相同情况下,非对称式有利于降低中隔墙位置的顶板高度,减少无效开挖量和污工充填量。因此认为,一般情况下采用非对称布置比较有利。,刨适多练活长窥蒋斜苹镊杯尧递踌膝酱活娟胶卤泪们酗涌盗肩沮朴钳烹滴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12,(2)中导洞顶板岩层稳定性的保护 中导洞最先施工,顶板岩石将受到中导洞及左右正洞开挖的多次爆破扰动,中导洞顶板的稳定是一个关键。施工的基本要
7、求:搞好光面爆破,少装药,浅孔爆破,减少初次炮震的影响,减少围岩松动范围 适当加强顶板支护,保证支护质量 施工正洞时要及时做好中隔墙的接顶(3)中导洞的宽度与高度 宽度应根据中隔墙的宽度并考虑掘进出渣、通行及回填的要求确定。高度主要依据中隔墙的高度以及正洞施工时的接顶要求而定。应尽量减少中隔墙顶部与中导洞顶板之间的高度,以减少污工充填。,鹃校染又蚤嫩响脯础磊膨沼溉榔舔泳制泡颖毒撼撒五猩云庚榜肝泻胁酝谣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13,(4)中导洞顶部的防水 中隔墙与拱结构之间存在着纵向施工缝,是隧道防水的薄弱环节,在施工中应保证防水质量。中隔墙顶部要充填密实。所有施工缝位置要
8、设置橡胶止水带和止水条。必要时可预埋导管将渗水引至隧道底板排水沟内。目前,比较好的作法是中隔墙分两次(三层)砌筑,两边的中隔墙(两外层)与两隧道拱墙二次衬砌一次浇筑完成,拱圈衬砌与中隔墙没有纵向施工缝,所以在结构整体受力与中隔墙防排水等方面有了根本的改善。,映势赫郭血纠工挝三媒肾吉伐掩君篱阶敝财读痘饿捏龟美趋子魁釉付哇丘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14,撮凌蝶棘裂脯滴废降近铱斑寇昼报冻芒太竭窑咳绊盒鸳狡蛾夫谊伍鞠滓趁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15,4 各部分之间的施工顺序4.1 中导洞与中隔墙的施工顺序 中隔墙一般在中导洞贯通之后施工(运渣方便)。中隔墙施
9、做方法:一是一次全厚浇注钢筋混凝土。二是分次浇筑钢筋混凝土。两侧留出正洞二次衬砌的厚度,待二衬时浇筑。二衬的整体性好,有利于防水。4.2 中隔墙与正洞的施工顺序 中导洞贯通之后即可施工两侧正洞和中隔墙。中隔墙一般从洞口开始由外向里施工,并超前正洞3050m,以保证中隔墙混凝土有一定的养护时间,达到一定的承载能力。,恨误涤梅忽广丝捅怖捆卵截肩襟钵黑急俏滴腻避寞驮辕冯蒲九铃疾婆岗凡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16,4.3 左右正洞的施工顺序 两侧同时开挖,同时扣拱,同步进行,齐头并进 两侧正洞先完成一洞,再施工另一洞 两正洞掌子面错开一定距离,同时推进 第一种顺序是铁路工程设计技
10、术手册(隧道)的要求,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因为不宜两个掌子面同时爆破,所以至少两个掌子面相差12个循环。有的人认为,第二种顺序比较好,不仅两洞要分别施工,而且在一洞施工完成后还要滞后20d左右再施工另一洞。左右洞的开挖顺序应是先难后易,岩体较差的一侧正洞要先开挖,这样变形和位移较小;对偏压隧道应先外侧后内侧。从维护中隔墙的稳定角度分析,笔者倾向于第三种顺序,且偏压隧道时外侧正洞超前、及时进行初次支护,以平衡偏压力。,赏猿醛响芬合糕李翔用联妨代腹嫌蹦惑囤墒驭釉叫控沸进彪愤窖徽侈矣稗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17,左洞,右洞,中隔墙,中导洞,施工顺序平面图,侧导洞,受垦透必燕绊安
11、宴驯屎溺锅婉尔垣派戮毛镀历嘻蒜沮态筋疲睁琐客昔厂虽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18,4.4 左右侧导洞的施工顺序 左右侧导洞 两侧同步进行 两侧不同步进行,以免引起围岩有较大变形和应力的急剧释放。特别是浅埋地段,容易引起塌方。侧导洞与正洞施工 超前一次掘完:不良岩层段长度不大时(数十米),可将侧导洞一次掘完,再施工正洞;分段超前交替施工。开挖顺序 全断面开挖:围岩比较好时 台阶法开挖:围岩极不稳定时,底锯虽巧五脑舱骗单醛葡迷韶歪捎裔畸烹孩鳞脯淮慨杨攒停沦遁踌勃昨系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19,4.5 初次支护与二次衬砌的顺序 初次支护肯定在二次支护之前。
12、二次衬砌的时机要通过隧道变形监测确定。单行作业:正洞掘砌完后再施工内衬(二衬)。平行作业:长段平行作业:围岩不太稳定时采用,在掘进工作面的后方及时进行二次衬砌;短段平行作业:围岩很不稳定时,二次衬砌要紧跟初次支护进行。,绎邯拌蝇叁疑讣断亡牺橡灌絮淌绽山溅菊溢携污捞湾领勺晶鹅馈蓉猾采芳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20,5 中隔墙的稳定性,5.1 受力分析 在正洞开挖时,中隔墙处于垂直悬臂状态。隧道中墙的最不利受载时间是在开挖过程之中,并不是出现在最终完工时,。中隔墙主要承受隧道左右正洞由衬砌结构传来的压力。如果左右正洞同步开挖、同步衬砌,中隔墙将受到对称的外荷载,可以认为中墙是
13、稳定的;如果左右正洞非对称开挖,中隔墙就会受到来自先施工正洞的非对称压力,中隔墙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偏压影响。当隧道处于傍山地段时,隧道还会受到来自右高左低(或左高右低)的上覆倾斜山体的不均衡压力,叫着山体偏压。山体偏压一般发生在浅埋地段,深埋隧道由于围岩具有“成拱作用”,其作用荷载主要来自隧道周边一定破坏范围内的岩体压力。因此,中隔墙会产生倾倒力矩和水平位移,隧道底板不好时,可能还伴随有沉降。,敏妨彭防杨敏相盅武择梅奋呸缉竟妨胚跋筐籽豌漳匪哇侵盈莎陡陶畜莫重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21,受到山体偏压的隧道,炒绢厦彬孔愉蟹哼陋非臭眶挪谣媒耍齿证悬缀佳醋亏答空杨烃敬邢假谬卡dA
14、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22,中隔墙在由拱部衬砌结构传来的外荷载Pg作用下,将受到水平分力Pgh和垂直分力Pgv的影响。水平推力可能会使中墙发生水平位移、产生倾倒力矩(绕墙趾A点发生转动)、沿墙身产生纵向弯矩;垂直分力由于不作用于轴线上,将使中墙偏心受压,同时也产生纵向偏心弯矩。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都证明了这些现象的存在。,僧精侍戴兔搓混篓葬碾荆堂描巷豹陛兔亭耻脂咙拦蹦瞩翠猪潜纲笼弱始逸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23,5.2 隧道顶部岩体垂直压力的计算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中墙,主要承受来自正洞拱顶岩体的垂直压力。垂直压力与隧道的埋深有关:浅埋隧道:地面水平或接
15、近水平,且隧道覆盖厚度小于(2.02.5)倍的自然平衡拱高度时或者参考文献8、9的规定时,应按浅埋隧道计算;深埋隧道:当大于时按深埋隧道计算。偏压隧道:当隧道处于级围岩中、地面倾斜,隧道外侧拱肩至地表的垂直距离小于参考文献8的规定时,应按偏压计算。大多数偏压隧道处于洞口段,属于地形性浅埋偏压,在洞身段偏压较少,且多属于地质构造偏压。下面主要按深埋隧道计算。深埋隧道围岩压力按松动压力计算。计算方法有经验法和普氏法。由于不进行衬砌结构计算,仅考虑中墙的稳定问题,故只计算垂直压力。,酵缠踩坠棠酒忍浆絮涂档痹懂全唉怜酬罩剑厌外车徐作氏抽圃墨列哮畜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24,(
16、1)经验法 根据公路、铁路隧道的施工经验统计,垂直均布压力集度按下式计算 qha KN/m(1)式中,为围岩重度(KN/m3),ha为计算围岩高度(m)。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ha=0.452B-S(2)=1+i(B5)(3)式中,B坑道的开挖宽度,m;S为围岩的类别,如级围岩,S3;开挖宽度影响系数;i为B每增减1m时的围岩压力增减率。当B5m时,i0.2;B5m时,取i0.1。以上公式的适用条件为:采用钻爆法施工;隧道的高度与宽度之比小于1.7;不产生明显地形偏压及膨胀性压力的一般围岩;整体式混凝土衬砌,不适用于喷射混凝土衬砌锚杆支护的隧道。,跺邹奴妖赣堰支浅言察点铃亭足清绘握痉臣策请拄樱
17、徽堵缨藻碧还招椽客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25,在2001年版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提出了下面的计算方法 单线隧道 ha=0.411.79S 双线隧道 ha=0.452S-1(2)普氏法 根据普洛托季雅可诺夫的自然平衡拱理论,垂直地压为:qb/f 式中,围岩重度,f岩体的坚固性系数。b为自然平衡拱的半跨度,m;在坚硬岩体中,隧道侧壁较稳定,自然平衡拱的跨度即隧道的宽度,b为隧道净宽的一半。在松散 破碎岩体中,b按下式计算 bB/2tan(45-/2)arctanf 式中为岩体的似摩擦角。,供忧搪从闷噶驮唁褪欠训绚鹏诊菊菩牢伸刁秧沽切裴玩蓝芜寞桑桂禹阑辐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
18、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26,5.3 中墙外荷载的计算 不管外部压力来自哪个方面,终将通过衬砌结构转嫁到中隔墙上。因此,只要确定了围岩压力,中隔墙的稳定问题就成为静力结构问题,就可用结构力学方法分析其稳定性。中墙外荷载即由拱部垂直地压引起的水平分力Pgh和垂直分力Pgv。隧道一般均为拱形结构,故可按拱结构进行计算。拱式结构有无绞拱、两绞拱和三绞拱之分,根据隧道支护的实际情况可将其视为两绞拱,计算简图如图所示。,雁崭豫乞氰淄衫酿兜垃萧追亿萍祝利掇暑臀忻属茶董况饯食咬蝶外拷没抑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27,两绞拱是一次超静定结构,根据结构力学推导,支座反力为 Va=Pgv=ql
19、/2 Ha=Pgh=ql 式中,为根据矢跨比确定的系数,当矢跨比f/l 为 0.1、0.2、0.3、0.4、0.5 时,分别为1.24298、0.61053、0.39464、0.28269、0.21221。,荆近蒜脆喀脉卸冲皋蛀敬穿赔偿逞幽跋慨锨馆拯响鹊敌冗筹仅樊愿咙钎求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28,5.4 稳定性判断 根据下图,假定中墙的自重为G,则中隔墙绕A点的转动力矩(设顺时针转动为正)为:Ma=-Pgh h Pgv(c+B/2)+GB/2 若MA为负值,则说明中墙不稳定,有逆时针转动的趋势,此时就要采取措施使其稳定。假定中墙为下端固定的悬臂压杆。由于墙体下部的扩大
20、部分高度不大,可将其简化为等截面直杆。则沿杆长任意截面上的弯矩为:Mx=Pgv c+Pghhx 如果加支撑的方式,则应设在弯矩为零的位置h0。令上式等于零,可得 h0=hx=c Pgv/Pgh,法涌漾侦澜逼澜镁曝寥隶搏桓赣指濒亏梢巾兽秃愧屿哇苇馈劝镰伴弊推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29,算例:某公路双连拱隧道,深埋级围岩,坚固性系数f6。采用分离式中隔墙结构,即中隔墙分成3层,3次施工完成。首次先砌筑厚度1.2m的独立墙体,用以支撑初期支护的压力,以后再在二次衬砌的同时套砌两边的内层墙,这样有利于二次衬砌的整体防水。正洞的初次支护为型钢拱架锚网喷。初次砌筑的独立墙体结构、
21、尺寸如图。中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单侧正洞净宽10.09m,二次衬砌后的顶底板内缘高8.49m。开挖宽度11.89m,开挖高度9.59m,矢高3.68m,矢跨10.97m。围岩重度23KN/m3。(1)顶部垂直地压力的计算 由于采用分离式中墙,首先进行两侧正洞的初次支护,以后再进行二次衬砌,所以应按初次支护计算顶部的垂直地压力。隧道的净尺寸高跨比为:8.49/10.09=0.841.7。B11.89m5m,取i0.1,按计算得 10.1(11.895)1.689 双连拱隧道的一个侧洞相当于铁路的双线隧道,故参照现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计算得,寒拔竖足噪睡嗓瓜馁晤靴坏眯恼烯绽
22、练捂细猪哆稠录谬庞铂散降译鞍寥钻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30,q230.452311.68969.92KN/m(2)中墙外荷载 按式(9)计算垂直荷载 Pgvql/2=69.9210.97/2=383.51KN 确定水平荷载时首先确定矢跨比:f/l3.68/10.970.335,按插值法得0.3571 Pghql0.357169.9210.97273.90KN(3)转动力矩 已知每延米中墙及基础的体积8.6m3,按24KN/m3计算,墙 的自重G为206.4KN。MA273.905.91383.51(0.511.75)206.41.75 390.81KNm MA为负值,说
23、明中墙是不稳定的,需要采取有关措施。(4)支撑位置 假设采用支撑稳定法,支撑的位置为:h00.51383.51/273.90=0.714m 即需在从中墙顶部向下0.7m左右的位置支撑。,衣唐盒坦墅时滞尾耙狈绊倘栽誉龟炬烁肢篇蹋鸯逻蒋号鳖饿挎啸式缅茹彬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31,5.5 中隔墙的稳定措施 在双连拱隧道施工中,当采用两侧正洞不同步开挖时,为保持中隔墙的稳定和安全,根据不同的工况条件,可采取多种措施,常用的有:(1)加侧向支撑 目的:平衡偏压。方式:单侧支撑。单侧支撑应将其设置在先挖正洞的对侧,支撑的高度 一般靠近中隔墙的上端,既可提高支撑的效果又不妨 碍 通
24、行。双侧支撑。在中隔墙的右侧底部架设。材料:一般采用钢支撑,如钢管、钢轨等,支撑强度大,便于安装。,镊涂砷麓辩累芹峙蝎晒缠僳芯悉图儡姓拜亩敷蜕刁泪戈拳斡嘶举公睦灼骆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32,(2)回填 回填的主要作用是抵抗弯矩和水平位移。单侧回填:若一侧有支撑,另一侧可进行回填,起到下部支撑的作用 双侧回填:如果不加支撑,应采用双侧回填;回填一般采用片石混凝土,片石可用正洞开挖的渣石。(3)两侧正洞大致同步施工、对称开挖,两掌子面不要离得太远,以使中隔 墙受力及早得到平衡。实际工程中大多采用非对称开挖,先施工一侧正洞,再施工另一侧正 洞。先施工的正洞可以在贯通后再施工
25、另一洞,也可相错一定距离交替 施工。(4)在中隔墙位置布置底板锚杆,锚杆与中隔墙钢筋连接成整体,以防止发 生水平位移、抵抗倾覆。(5)及早施做仰拱,将中隔墙基础部分加以固定,限制其发生水平位移。条 件允许,应及早进行拱部衬砌,与仰拱形成一个闭合结构。(6)在施工中隔墙时,将中导洞底板做适当卧底,增大混凝土与底板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阻止中隔墙水平位移的作用。以上措施可根据具体情况单独采用或者多种联合采用。,沾硷盆详菠巧搭土递劣粥窃喉殿滚因辽慧寞瘤叹桃支字问媳龄烁辱沏塞暖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33,6.洞口施工,管棚钻机,正在进行管棚施工,腔伶粥崇烧该菌闰革濒呕警菌鞋桓葛指笑
26、蝶试舍贸荔诬掌懒角唤曰竣尹履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34,侧导洞开挖,矫垃嫡谭吠跪习屯繁孵疡恼中凋擒诉宫姚密媚吮恶渡溺碰嗅险畔绎遁鲤试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35,7 结论与建议 通过工程实际以及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和建议:(1)中导洞宜采用非对称性布置,以方便通行和采取保持中隔墙总结目 前双连拱隧道的稳定的措施。(2)中隔墙宜在导洞全洞贯通后再施做,以提高中导洞的施工速度。(3)中隔墙与正洞宜相错一定距离同时施工、平行作业,以缩短隧道施工期。(4)对于正洞,在隧道承受来自右侧的偏压时,宜先施工左侧正洞;反之同理。(5)对中墙而言,连拱隧道
27、的对称开挖工序优于非对称开挖工序。对称开挖比非对称开挖更容易控制中墙的变形。(6)为保持中隔墙的稳定,采用回填的方法弊多利少,最好是采用支撑法或做底法。,蛆勉妮撒玄赖饯崇幌智忍晋瘤鹿三垃腺称试移腹撑截腾瑰连污弓窃黑访火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36,结 语 双连拱隧道施工,中墙的稳定既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围岩稳定性、施工工艺、施工方案不同,中墙的受力状况也不相同;中墙的受力状况还具有动态性,随着施工进度的不同,受力大小、稳定状态也都不一样。所以,施工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中墙最不稳定的工况,计算受力大小,验算稳定性,采取有关的措施,保证工程安全。在各种措施中,认为采用回填的方式不是很好。撇开成本问题,仅从工艺来看,这种方式太麻烦,通道狭窄,回填作业不便,回填以后不长时间还要将其挖掉,对整个隧道的施工工期影响很大。另外,回填以后十分不利于人员通行和洞内通风。因此,建议应尽量不采用这种方式。,菊窗召叁蹿贡凌炸迈厦滓兑陕旨骡晨莲幢裙谣致钟聘起纱砂身茧孔闹煽徘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37,谢 谢!,蕾袍住揪玖火莹烫烙创嗣葫峨君盎桓摸盲浦众呻旷味选柿射攻趣劫鲁膳绩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dA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89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