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辅导(全套).ppt
《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辅导(全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辅导(全套).ppt(1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辅导(全套)界线测绘(测绘案例分析),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界线测绘案例背景材料,任务概况:1995年11月,国务院确定,从1996年开始用 5 年时间完成全国陆地(不含港澳界)省、县两级陆地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任务。省级陆地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工作由民政部直接牵头组织实施;县级陆地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工作由民政部勘界办公室指导,各省区民政部门组织实施。全国各级测绘单位直接参与相关边界测绘工作。,界线测绘案例背景材料,界线测绘的基本术语和定义:界桩点:在界线上或界线两侧,按一定规格和类型,用钢筋混凝土或其它石料制成的界线标志物,并实测平面坐标和高程。边界点:在界线上,实地选取一定数量能
2、确定边界走向、有明确固定位置、可在地形图上准确判读的地物点(包括界桩点),称为边界点。,界线测绘案例背景材料,界线测绘的基本术语和定义:勘界工作用图:利用国家现有的 11万、15万、110万地形图为资料,按一定经差、纬差自由分幅,图内内容范围为垂直界线两侧图上各部10cm或5cm内,沿界线走向制作呈带状分布的地形图,供勘界工作使用。边界线协议书附图:边界线信息与勘界修测后的勘界工作用图叠加一起后,制成的数字地形图,并出版印刷,它与界线协议书具有同等的法律作用。,界线测绘案例背景材料,界线测绘的目的和任务:界线测绘的目的:是通过对行政区域界线的位置和走向等信息的分析确认,勘定一条公平合理的行政区
3、域的边界线,为各级政府边界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界线测绘的内容包括测绘准备、界桩埋设和测定、边界点测定、边界线与相关地形要素的调绘、边界协议书附图制作和印刷以及边界点位置和边界走向说明的编写。,界线测绘案例背景材料,界线测绘的基本精度:界桩点坐标的测定精度应以满足在回放时能保证与周围地物相关位置准确的要求为原则。边界协议书附图中界桩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超过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0.2mm。补测的与确定边界线有关的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固定地物点的间距中误差不超过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0.5mm。,界线测绘案例背景材料,界桩点位置选定原则:界桩点位置选定原则是:界线走向明显转折处;地形复杂、界线
4、不易辩认的地区;铁路、重要公路、主要河流与界线的交接处;边界经过的重要居民点地区;内河与界河或界江的汇合;界河与界江易改道处;水陆界转换处;必要高程点及地形特征点处。,界线测绘案例背景材料,边界点测绘:控制测量:边界点测绘的基础控制包括已有的国家控制点和国家GPS网点、城市控制网点及相应等级的控制成果。如控制点成果不够或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时,须补测基础控制点。界桩点的平面坐标测绘,通常用GPS测量、全站仪附合导线测量、支导线测量、交会测量等方法。,界线测绘案例背景材料,边界点位置和边界线走向说明:边界点位置说明应描述边界点名称、位置、与边界线的关系等内容。对界桩点还应描述桩号、类型、材质、坐标和
5、高程等。边界线走向说明是对边界线走向和边界点位置的文字描述。边界线走向说明与边界协议书附图配合使用。边界线走向说明的编写内容包括每段边界线的起讫点、界线延伸的长度、界线依附的地形、界线转折的方向、两界桩间界线长度、界线经过的地形特征点等。,考试样题,分析题 根据附图编写一段边界线走向说明。,(附图1),考试样题,分析题,(附图2),考试样题,分析题的答案 1253165界桩点说明:该界桩为单立双面石质界桩,位于B省威义县武家庄镇西洼村与A省丽山县李家堡镇东北接壤的南贵公路西侧(东经1045738.5,北纬261823.7),高程为572.6m。在磁方位角22710,距离823.0m处为无名山头
6、;在磁方位角5710,距离96.7m处为公路指路牌;在磁方位角18000,距离51.6m处为238Km公路里程桩。,考试样题,分析题(续答)一段边界线走向说明:从1253165界桩起,边界线向东穿过南贵公路后沿山脊上山,经 625m高地到 637m高地,再向东偏东南顺沟下至美林河底后,转南偏东南沿美林河河道中心线顺流下行至桃花岛东南侧河道约450m处,转西南上岸经450m洼地以后,再大体向西偏西南沿山脊上到610m高地,又沿山脊下到鞍部,跨一乡村路后,继续沿山脊上至605m高地,再下到1253166界桩。这段界线长度为9.8Km。,考试样题,简答题 1.简述界桩点平面坐标测绘使用的技术方法。界
7、桩点的平面坐标测绘,可采用GPS测量、全站仪附合导线测量、全站仪支导线测量、测边测角交会测量等方法进行测定。2.简述界桩点位置选定的基本原则。见分析要点:界桩点位置选定原则。,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辅导地籍测绘(测绘综合能力),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地籍测绘考试基本要求,根据地籍管理要求,确定地籍项目的测绘方案。根据地籍测绘方案,选择控制网布设方案,确定地籍控制施测方法。根据地籍管理要求,选择用于地籍调查的基础图的种类,确定成图比例尺和成图方法。根据地籍项目的测绘要求,选择地籍测绘方法,实施地籍(地形)要素测量。根据地籍测绘项目要求,在权属资料基础上进行面积测算,明确权属范围。根据所测地籍要素明确现状
8、,提供地籍图、宗地图、地籍簿册及地籍数据库等的地籍测绘成果。根据地籍管理要求,提出地籍更新调测方案。,地籍测绘概述,地籍概念 地籍测绘,地籍概念,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的、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及用途等,并用文件、数据、图件和表册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地籍调查是政府为取得土地权属和土地利用现状的基本地籍资料而进行的社会调查工作。它的任务是查清每一宗地或地块的坐落、位置、所有者、权属、权源、地号、地类、等级、面积、使用者、利用状况、土地质量等,并进行必要的地形要素测绘,为地籍测绘提供权属界线,为编制土地利用图、地籍簿册和土地管理提供依据。,地籍测绘,地
9、藉测绘是一种政府行为,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权利的测绘,属于法定行为。地藉测绘的目的是获取和表述地块及其附着的建筑物的产权、位置、形状、数量等有关信息,为产权管理、税收、规划、市政、环境保护、统计等多种用途提供定位系统和基础数据。地藉测绘的内容包括地藉建立或地藉修测中的控制测量、地藉要素调查和测量、地藉图绘制、面积量算等。地藉测绘方法与地形测量方法基本一致。,地籍控制测量,首级控制网 地籍加密控制 地籍图根控制,首级控制网,首级平面控制测量是地籍测量的基础,目的是提供一个准确的控制框架和定位基准,并控制误差积累。地籍平面控制测量要和国家控制网联测,点的密度、标志设置、精度等级应和国家控制网保持一致
10、。地籍平面控制点分为二、三、四等平面控制点和一、二级平面控制点。控制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为: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 5 cm;四等以下网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 5 cm。,地籍加密控制,地籍加密控制网的等级为一、二级导线,GPS的E、F级网等。加密控制网可根据需要分期的局部布设。加密控制网控制点间的平均距离为 200300米。,地籍图根控制,地籍图根测量是地籍测图的根据。建筑物密集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在 100 米左右,建筑物稀疏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在 200 米左右。地籍图根测量可采用导线测量和GPS(包括GPS RTK)。施测一、二类界址点应布设一级图根导线,施测困难地区的二
11、类界址点可布设二级图根导线。,地籍图测绘,地籍图及其作用 地籍图成图方法 宗地图及其施测,地籍图,地籍图是平面图,它的内容有地籍要素和相关的地形要素。突出表示界址点、线。地籍图的基本内容有:界址点、线;地块及编号;宗地或区的编号和名称;土地利用类别;永久性建(构)筑物;各级行政边界线;平面控制点;道路和水系;地理名称和单位名称等。地籍号包括:地籍区(街道)号、地籍子区(街坊)号、宗地号。例 3-(4)-7 表示第 3 街道第 4 街坊第 7 宗地。,地籍图,地籍图比例尺城镇地区可选用 1500 11000,郊区可选用 12000。农村可选用 15000 110000,其中大的居民点可选用110
12、00 12000。测制的地籍图有:城镇分幅地籍图、宗地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等。,地籍图成图方法,地藉图测绘和地形图测绘无本质上的不同。地藉图测绘主要有地面数字测图方法和摄影测量方法。地面数字测图方法采用全站仪按极坐标法测量,也可采用距离测量按支距法、距离交会法测量。摄影测量方法主要用于大面积的地藉图测量。此外也采用编绘和装绘法绘制地藉图。,地藉图,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体系。一级类设12个: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等。二级类是对一级类的具体细化,设有57个。如
13、耕地的二级类:水田、水浇地、旱地。交通运输用地的二级类:铁路用地、公路用地、街巷用地、农村道路、机场用地、港口码头用地、管道运输用地。,宗地图,宗地是地藉的最小单元,是有边界、有确定权属主和利用类别的土地。宗地图是以宗地为单位编绘的地藉图,宗地图上的内容与地藉图上的内容必须统一。宗地图是土地证上的附图,具有法律效率的图件。,宗地图及其施测,宗地图内容包括:图幅号、地籍号、坐落;单位名称、宗地号、土地分类号、占地面积;界址点和点号、界址线、界址边长;宗地内建筑物、构筑物;邻宗地宗地号及界址线;相邻道路、河流等地物及其名称;指北方向、比例尺、绘图和审核员、制作日期。宗地图是在分幅地籍图的基础上编制
14、而成。宗地图图幅规格根据宗地的大小选取,一般采用32开、16开、8开等。比例尺根据宗地的大小选定。,宗地图,地籍要素测量,地籍要素 界址测量 地形要素测量 其它要素测量,地籍要素,地籍要素包括:各级行政界线、宗地界址点和界址线、地籍号、土地的坐落、面积、用途和等级、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等。地籍号包括:地藉区(街道)号、地藉子区(街坊)号、宗地号、房产编号等。,界址测量,界址是土地权属的界限,界址点是土地权属界限的拐点,界址点是地籍测量中最基本的要素。界址点精度:城镇街坊外围及内部明显的界址点点位允许误差为 10 cm;隐蔽的界址点点位允许误差为 15 cm。界址点测量方法有全站仪或 GPS测量法
15、、数字摄影测量法以及解析法等。,地形要素测量,地形要素指地形图要素,相关的地形要素包括:地物(界标物、建筑物、道路、水系、电力线)、境界、地貌、地理名称等。地形要素测量方法与地形图地形测量方法相同。,其它要素测量,其它要素测量有:区划要素测量,区划要素主要指省、县两级行政区划界线。权属要素测量,土地权属现阶段在我国是指单位和个人对国有、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权属要素测量采用调查和测绘相结合的方法。土地权属调查以宗地为单位,对宗地的权属、位置等属性的调查和确认。地类要素测量,地类是指土地分类。地类要素测量采用调查和测绘相结合的方法。,面积量算,地籍面积 测算方法 面积精度,地籍面积,地
16、籍面积量算在野外测量和调绘基础上在地籍图上量取,或根据界址点或地物点的坐标(规则几何图形的几何要素)计算求得。面积量算内容包括:各级行政管辖区的面积、地块面积、房屋面积、房屋用地面积及各种土地利用分类的面积等。面积量算的总体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控制,分级量算,块块检核,逐级汇总,按面积成比例平差。,测算方法,坐标解析法是根据多边形拐点的坐标按计算公式计算。,几何要素解析法是将多边形划分为若干个三角形,分别计算面积。,面积精度,地籍测绘成果管理,地籍测绘成果内容 地籍测绘成果的整理 变更地籍调查,地籍测绘成果内容,地籍测绘成果包括:使用过的控制点、地形图成果以及测量完成的控制点、界址点、量
17、算面积、地籍图、宗地图、地籍册等。还包括:相应的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验收书和协议书等。,地籍测绘成果的整理,地籍测绘成果档案的编号按省为单位,由市、县代号、类目代号和案卷顺序号三部分组成。,变更地籍调查,现阶段地籍要素包括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等级、房产情况、土地划分和编号等。土地权属变更有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的变更和土地使用权的变更。在建立初始地籍后,为随时掌握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的变化情况,土地管理部门必须加强日常地籍管理工作。在土地权属状况及土地本身状况发生变化以后,应及时进行变更地籍调查和测量,使地籍资料保持现势性。,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辅导工程测量(测绘综合能力),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18、,工程测量考试基本要求,根据工程测量控制网建立的分类,选择布网方 案,确定施测方法。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需要,选择测图比例尺和 基本等高距,确定测图方法和生产流程。根据规划的法律法规文件和相关的技术标准,制定城镇规划定线与拨地测量的实施方案。根据市政工程的特点,确定测绘内容,选择布 网方案。根据精密工程的特点,对项目的控制测量方案 的可行性、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线路工程的特点,确定初测和定测方案。,工程测量考试基本要求,根据地下管线工程项目要求,收集现状管线资料,实施现场调查程序,选择探测方法,确定 探测仪器设备。根据施工项目对施工测量的要求,选择施工测量方案,确定施工测量的方法和仪器设备
19、。根据隧道测量贯通精度,设计隧道测量的洞外和洞内控制测量方案。根据工程项目的要求和分类,选择变形观测方案,确定观测方法和仪器设备。根据竣工测量的要求,确定工程的测量技术方案。,工程测量概述,工程测量的任务工程测量的应用,工程测量的任务,在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各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工程测量可分为工业与民用建设测量、铁路测量、公路测量、桥梁测量、隧道与地下工程测量、矿山测量、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等。在勘察设计阶段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在施工阶段建立施工控制网和设计目标的位置放样,在运营管理阶段进行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工程测量的应用,在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是收集和测绘各种比例尺地
20、形图,供工程选址和工程设计应用,并为工程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勘探、水文测验等进行相关测量。在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是建立施工控制网和施工放样,把设计图上的建(构)筑物物正确地测设到实地相应的位置上,保证建筑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在工程施工阶段根据需要进行相关的变形监测。在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是竣工测量和根据需要进行相关的变形安全监测。,工程控制网建立,工程控制网及其特点 工程控制网的布设 工程控制网的施测与数据处理,工程控制网及其特点,工程控制网分类 按用途分为:测图控制网、施工测量控制网(包含安装测量控制网)、变形监测网。按网点的性质分为:一维网(高程网)、二维网(平面网)、三维网。按测
21、量方法分为:高程网、三角网、测边网、边角网、GPS网。按测量基准分为:约束网(附合网)、独立网、自由网。,工程控制网及其特点,工程控制网的作用 工程控制网为在工程建设范围内提供统一的坐标、高程基准和控制测量误差积累。测图控制网是测图图根点加密的依据,其密度满足测图需要。施工控制网是放样的依据,也用于施工期间变形监测。变形监测网是变形观测的依据,控制点相对于监测点有较高的稳定性。,工程控制网及其特点,工程控制网的特点 控制点分布与工程相适应,施工控制网应满足施工放样需要。施工控制网、变形监测网要求控制点保证某一方向的精度及点之间的相对精度。施工控制网投影面一般在施工的平均高程面上。平面控制网常采
22、用工程独立坐标系。,工程控制网及其特点,工程控制网的建立过程 工程控制网的设计。进行图上设计、野外选点,确定网形、观测方法、精度等级、标石类型等。需要时可进行网的优化设计。控制点的选点埋石、观测墩的浇筑。控制网的观测及观测值的检验。控制网观测数据处理,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成果整理。,工程控制网的布设,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精度准则包括总体精度、点位精度、相对点位精度、未知数函数的精度等,反映网的精度。可靠性准则包括内部可靠性和外部可靠性,指发现观测值粗差能力和抵抗观测值粗差对平差结果影响的能力。灵敏度准则仅对变形监测网,是在某一方向上网点精度的反映,网的灵敏度越高,要求观测值的精度也越高。费用
23、准则有两个原则:费用一定,网的质量最好;网的质量满足要求,费用最小。,工程控制网的布设,工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分级布设逐级控制,有时可布设全面网。要有足够的精度和可靠性。施工控制网和变形监测网的精度一般高于测图控制网。要有足够的点位密度。要有统一的规格,制定规范。工程控制网规范有: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精密工程测量规范以及一些专业工程测量规范等。,工程控制网的布设,工程控制网坐标系和高程基准 平面坐标可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大型工程项目为使地形图和国家坐标系一致,应和国家基本控制点联测。而高程一般采用国家高程基准。工程独立坐标系可以是任意中央子午线和工程主轴线为坐标轴。投影带和投影面的选择
24、应满足投影长度变形小于施工测量要求。控制范围很大时,应考虑分带投影。当控制范围较小时,可把局部地球表面看作平面。,工程控制网的布设,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控制网优化设计分为:零类(基准)设计、一类(图形)设计、二类(观测精度)设计和三类(已有网的改进)设计。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方法有解析法和模拟法。,工程控制网的施测与数据处理,平面控制网建立主要采用GPS测量、也采用边角网和导线网。高程控制网建立主要采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在地形平坦地区可采用GPS水准代替相应精度的水准测量。工程控制网的数据处理包括观测值检验和网的平差。平差是求未知数(坐标、高程)的最佳估值、评定总体精度、点位精度、相对
25、点位精度以及未知数函数精度等。,工程地形图测绘,测图比例尺基本等高距 地形图测绘方法 地面数字测图过程 地形图质量控制 水下地形测绘 工程地形图应用,测图比例尺和基本等高距,当现有地形图的现势性、比例尺不能满足工程应用需要时,则需进行工程地形图测绘。1:10000、1:5000 地形图用于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厂址选择,初步设计等。1:2000 地形图用于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矿山总图管理,城镇详细规划等。1:1000、1:500 地形图用于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城镇、工矿总图管理,竣工验收和运营管理等。,测图比例尺和基本等高距,地形图基本等高距,地形图测绘方法,地面数字测图,按碎部点采集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注册 测绘 师资 考试 辅导 全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89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