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环境评价案例.ppt
《水运环境评价案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运环境评价案例.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运工程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案例介绍,介绍深圳铜鼓航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1、介绍水运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组成;2、重点介绍环境监理需要了解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1总则1.1指导思想1.2编制依据1.3采用的评价标准1.4执行的标准等级 1.5评价范围与环境保护目标评价范围水环境与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包括铜鼓航道两侧5km水域及疏浚物陆抛区附近海域、南至221320N,北至223530N,西至1134435E,东为岸线(含深圳湾及香港暗顿水道),南北约长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评价计算总面积约850k。,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珠江口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分及工程附近环境敏感点的分布,铜鼓航
2、道工程(修编)主要的环境保护目标共有10个。部分环境保护目标简介如下:(1)珠江口经济鱼类繁育保护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89号公告(2002.2.8)中国海洋渔业水域图(第一批)中的图4(南海国家级及省级保护区分布示意图),珠江口经济鱼类繁育保护区范围从珠海市金星门水道的铜鼓角起,经内伶仃岛东角咀至深圳市妈湾下角止三点连线以北,广州市番禺区的莲花山至东莞市的新沙二点连线以南的水域,保护珠江河口经济鱼虾等的繁殖和生长,保护期为每年的农历4月20日至7月20日。保护期内将禁示除刺网、钓具和笼捕外所有渔业捕捞作业。,(2)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89号公告(20
3、02.2.8)中国海洋渔业水域图(第一批)中图5(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示意图),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位于珠江口,1999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3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41000公顷。,(3)香港大屿山周围水域和沙洲及龙鼓洲海岸公园大屿山周围水域为中华白海豚活动较为频繁水域。沙洲及龙鼓洲海岸公园(Sha Chau and Lung Kwu Chau Marine Park)沙洲及龙鼓洲於1996年11月正式指定为香港第三个海岸公园。海岸公园位於香港西部的海域,属于屯门区,面积约为1200公顷。海岸公园海面界线与龙鼓水道旁包围着沙洲、龙鼓洲及白洲 Pak Ch
4、au,陆上界线以岛上的高潮线界定。位于河口地带的沙洲及龙鼓洲海岸公园有多种鱼类及海洋生物棲居,成为海洋哺乳类动物中华白海豚Chinese White Dolphin(Indo-Pacific Hump-backed Dolphin,Sousa chinensis)经常出現和觅食的地点。,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1.6评价重点报告书重点对航道开挖过程及工程疏浚物的吹填、倾倒所产生的悬浮物和疏浚物中释放的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扩散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根据工程特点,评价重点如下:1、航道开挖施工过程对附近海域水环境、保护目标、水产资源、海洋生物的影响;2、疏
5、浚物吹填对吹填区附近海域水环境、水产资源、海洋生物的影响;另外,工程施工对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将作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工作内容。,1.8评价等级 铜鼓航道工程处于珠江口渔业保护区内,评价范围内有中华白海豚保护区、幼鱼幼虾保护区,经济鱼类繁育场保护区、中国对虾产卵和洄游海区等敏感点,工程疏浚量较大,本工程施工建设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对上述敏感目标产生,因此,对该工程的水环境、生态环境影响确定为一级评价。,第二章 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地理位置航道选线方案建设规模疏浚土的处置方安等,工程地理位置,深圳铜鼓航道始于深圳湾口,终点为大屿山西南部海域,全长20.2km,其中需疏浚航道18km,为
6、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直线。该航道北连暗士顿水道,南接大濠水道,是深圳西部港通向海洋的深水航道的沟通珠江口几大水道的纽带。,铜鼓航道与伶仃西航道(广州港出海航道)等相关工程的位置关系图,铜鼓航道选线方案,优化方案避开香港水域且不改造海底天然气管线,比西线方案基建疏浚量增加约1700万m3,总量为6900万m3,投资增加3.5亿元,总投资达到15.7亿元;航道维护疏浚量增加260万m3/a,维护疏浚费用增加约3000万元/a,年维护费用达5500万元。,铜鼓航道建设规模,本方案船舶航行条件较好,与天然气管线无相互影响,航道疏浚深度范围内以流泥、淤泥为主,远期发展余地大。,疏浚物处置方案,水抛区选择方
7、案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已批准了隘洲岛南抛泥区作为铜鼓航道工程疏浚抛泥的临时海洋倾倒区,原西线方案水抛区计划抛泥1650万方,本次铜鼓航道工程(修编)方案与与西线方案同,水抛量和水抛区基本维持不变。陆抛区选择方案 该造陆工程围堰形成后总容积为5000余万方。根据疏浚土土质,考虑开挖绞动的松散系数,粗估围堰形成后纳泥量为5000余万方,可以接纳铜鼓航道工程需陆抛的疏浚土和5年营运期维护疏浚量。,第三章工程分析,施工工艺先进性分析:本项目拟采用的疏浚、运输设备和陆域吹填工艺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都是先进的,有利于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工程污染因子的识别与筛选:根据类似工程的经验,其主要污
8、染因子为悬浮物以及疏浚物中溶出的重金属和石油类等。工程污染源分析:根据航道工程的类比调查资料,采用4500m3耙吸船排放施工产生的各类污染物。,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铜鼓航道工程海域监测站位图,水质现状评价,随着季节变化,各超标项目和各项目的超标率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三次调查中,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的超标率最高,超标比较严重,是影响该区海水水质的关键因子。海水中的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含量有明显受陆源污染影响的迹象。类比分析结果表明,海区水质在涨、落潮时基本持平,有明显的季节变化,2005年1月略优,但年际变化比较小。陆抛区主要污染物为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最高超标倍数达4.4倍之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运 环境 评价 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87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