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受力分析.ppt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受力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受力分析.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受力分析,工程力学,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受力分析,静力学研究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及其平衡的一般规律。,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工程上一般把惯性系固结在地球上,研究物体相对于地球的平衡问题。,静力学研究以下三个问题:,一、物体的受力分析,二、讨论力系的简化,,三、建立力系的平衡条件。,第 1 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受力分析,1.1 静力学基本概念1.2 静力学基本原理1.3 约束和约束力 受力分析,本 章 目 录,1.1 静力学基本概念,1.1.1 力的概念 力系及分类,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
2、变化,以及使物体发生变形。,变形效应,运动效应,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表示物体间相互机械作用的强弱,用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或物体变形大小来体现。,力的方向:静止质点受一个力作用,开始运动的方向即为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表示物体相互作用的位置。,力的单位为牛顿(N)或千牛顿(kN)。,集中力与分布力,力的图示法,力是一个矢量。图文并茂 才能将力表达清楚。,用有向线段来表示,线段的起点或终点都表示作用点。,1.1 静力学基本概念,1.1.1 力的概念 力系及分类,1.1.2 力系与平衡力系,力系是指作用于物体上的一群力。,平面力系,空间力系,共线力系,汇交力系,平行力系,任意力系,1.1 静力学
3、基本概念,力系,力系,力系中各个力称为合力的分力。,如果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则该力称为力系的合力。,若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系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力系的平衡条件。,恰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力系称为平衡力系,或:满足平衡条件的力系称为平衡力系。,1.1.2 力系与平衡力系,1.1 静力学基本概念,1.1.3 刚体的概念,刚体是指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 离始终保持不变。,理想化的静力学力学模型,1.1 静力学基本概念,实际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变形。工程实际中的构件受力后的变形一般都很小,对讨论力的运动效应影响甚微,可以忽略不计,故抽象为刚体。这样可使问题的
4、研究大为简化。,在讨论物体受力后的变形和破坏时,需要把物体视为变形体。,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与力沿轴的分解,投影的绝对值 分力的大小,分力的方向与坐标轴一致时投影为正;反之,为负。,分力:,已知力 F(作用点A)与坐标轴 x、y 夹角为,求力 F在x、y 轴上的投影。,投影:,1.1.4 力的投影,1.1 静力学基本概念,分力的大小:,Fx 0 Fy 0,Fx 0,Fx 0 Fy 0,Fx 0 Fy 0,已知力 F 在直角坐标轴的投影 Fx、Fy 时,可求力。,力的大小,指向:,方位:,方向,由上述讨论可见: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力可求投影,已知投影可求力。,要准确、迅速地求一个力在某个轴上的投影
5、。投影符号可用定义或分力方向确定。,由 Fx、Fy符号定。,1.1.4 力的投影,1.1 静力学基本概念,在平面问题中,力使物体的转动方向只有两个,故用正负号表示转向。因此平面问题中的力矩为代数量。,规定:力使物体绕矩心作逆时针转动时,力矩为正;反之,为负。,O为矩心(转动中心)。,1.1.5 力矩的概念,d为矩心到力作用线的距离,称为力臂。,理论上,力可以对任意点取矩。,力矩单位:N.m 或 kN.m,度量力使物体在平面内绕一点转动的效果。,1.1 静力学基本概念,力矩等于零的两种情况:(1)力等于零。(2)力作用线过矩心。,1.1.5 力矩的概念,1.1 静力学基本概念,补充:合力矩定理,
6、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所有分力对该点的矩的代数和。(证明略),常用合力矩定理求力矩。,解:(1)用定义式。,MD(P)Py b P sin b,利用合力矩定理,很容易求出 P 对各点的力矩。,MB(P)Px a P cos a,MC(P)0,(2)将力 P 沿矩形的两边分解:,PxPcos,MA(P),Px a,Py b,P cos a,P sin b,PyPsin,1.1.5 力矩的概念,1.1 静力学基本概念,1.1 静力学基本概念,实例:,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记作(F,F)。,力偶臂d:两力作用线之间的距离。,力偶作用面:两力所在的平面。,
7、定义:,1.1.6 力偶的概念及性质,符号规定:力偶使物体逆时针转动时取正;反之,取负。,力偶只能使物体在力偶作用面内转动。转动效应用力偶矩来度量。,平面力偶矩为代数量,单位:Nm 或 kNm,力偶矩定义式 m(F,F)m=F d,1.1 静力学基本概念,1.1.6 力偶的概念及性质,m3405 sin30 100 kNm,m160 kNm,m2203 sin60 51.96 kNm,1.1 静力学基本概念,1.1.6 力偶的概念及性质,1.力偶的特点,力偶不能合成为一个合力,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力偶 只能有力偶来平衡。,力偶中两个力在任一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恒为零。,证明:,1.1 静力
8、学基本概念,1.1.6 力偶的概念及性质,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一点的力矩的代数和恒等于力偶矩。即:力偶对物体转动效应与矩心无关。(与力矩有别),对平面内任一点O取矩:,mO(F)mO(F),F(d+a)F a,F d,mO(F,F),2.力偶的三要素,1.1 静力学基本概念,1.1.6 力偶的概念及性质,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1)力偶矩的大小;,(3)力偶的作用面。,(2)力偶的转向。(使物体的转动方向),3、力偶的等效,推论1:力偶可以在作用面内任意转动和移动,而不影响它对刚体的作用。,同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力偶矩相等,则两力偶彼此等效。,1.1 静力学基本概念,1.
9、1.6 力偶的概念及性质,推论2: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同时改变力偶中力和力偶臂的大小,而不改变对刚体的作用。,平面力偶可用带箭头的弧线来表示。m 表示力偶矩的大小,箭头代表转向。,3、力偶的等效,1.1 静力学基本概念,1.1.6 力偶的概念及性质,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点也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1.2 静力学基本原理,1.2.1 力的平行四边形规则(矢量合成法则),()简化:力三角形的法则。,()这个公理表明了最简单力系的简化规律,它是复杂力系简化的基础,也是力分解的基础。,合力的大
10、小与方向与分力次序无关。,或,1.2 静力学基本原理,1.2.1 力的平行四边形规则(矢量合成法则),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必要性:刚体、受二力、平衡 二力等值、反向、共线。充分性:刚体、受等值、反向、共线二力 刚体平衡。,1.2.2 二力平衡公理,对刚体充分必要,对变形体不充分。,作用在同一刚体上两个等值、反向、共线的力为最简单的平衡力系。,1.2 静力学基本原理,分析结构的受力时,先分析二力杆。利用二力平衡公理可确定二力的作用线沿两受力点连线,力的指向可以假设。例如,刚体只受二力平衡,不管其形状如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静力学 基本概念 物体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86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