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程序控制器实验2.docx
《微程序控制器实验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程序控制器实验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 验 项 目 实 验 目 的 实 验 设 备2015年10月31日微程序控制器实验实验时间(1)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原理。(2)掌握微程序的编制、写入,观察微程序的运行过程。PC机一台,TD-CMA实验系统一套实 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任务是完成当前指令的翻译和执行,即将当前指令的功能转换成可以 验控制的硬件逻辑部件工作的微命令序列,完成数据传送和各种处理操作。它的执行方法就是将 原 控制各部件动作的微命令的集合进行编码,即将微命令的集合仿照机器指令一样,用数字代码理 的形式表示,这种表示称为微指令。这样就可以用一个微指令序列表示一条机器指令,这种微指令序列称为微程序。微程序存储在一种专用的存
2、储器中,称为控制存储器微程序控制器原理 框图如图3-2-1所示。图321微程序控制器组成原理框图控制器是严格按照系统时序来工作的,因而时序控制对于控制器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从 前面的实验可以很清楚地了解时序电路的工作原理,本实验所用的时序由时序单元来提供,分 为四拍TS1、TS2、TS3、TS4,时序单元的介绍见附录2。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见图3-2-2,其中控制存储器采用3片2816的E2PROM,具有掉电保 护功能,微命令寄存器18位,用两片8D触发器(273)和一片4D(175)触发器组成。微地址 寄存器6位,用三片正沿触发的双。触发器(74)组成,它们带有清“0”端和预置端。在不判 别测
3、试的情况下,T2时刻打入微地址寄存器的内容即为下一条微指令地址。当T4时刻进行测 试判别时,转移逻辑满足条件后输出的负脉冲通过强置端将某一触发器置为“1”状态,完成地 址修改。MVtri mm 。攻1 swm fHTIti M tras i厂嘲 tlU41 trsaIJ.$-i.*in or图-3-2 wt理J*控制警原理图在实验平台中设有一组编程控制开关KK3、KK4、KK5 (位于时序与操作台单元),可实现 对存储器(包括存储器和控制存储器)的三种操作:编程、校验、运行。考虑到对于存储器(包 括存储器和控制存储器)的操作大多集中在一个地址连续的存储空间中,实验平台提供了便利 的手动操作方式
4、。以向00H单元中写入332211为例,对于控制存储器进行编辑的具体操作步骤 如下:首先将KK1拨至停止档、KK3拨至编程档、KK4拨至控存档、KK5拨至 置数档,由CON单元的SD05SD00开关给出需要编辑的控存单元首地址(000000), IN单元开关给出该控存单元数据的低8位(00010001),连续两次按动时序与操作台单元的开 关ST (第一次按动后MC单元低8位显示该单元以前存储的数据,第二次按动后显示当前改动的 数据),此时MC单元的指示灯MA5MA0显示当前地址(000000),M7M0显示当 前数据(00010001)。然后将KK5拨至加1档,IN单元开关给出该控存单元数据的
5、中8位 (00100010),连续两次按动开关ST,完成对该控存单元中8位数据的修改,此时MC单元的 指示灯MA5MA0显示当前地址(000000),M15M8显示当前数据(00100010); 再由单元开关给出该控存单元数据的高8位(00110011),连续两次按动开关ST,完成对该 控存单元高8位数据的修改此时MC单元的指示灯MA5MA0显示当前地址(000000), M23M16显示当前数据(00110011)。此时被编辑的控存单元地址会自动加1(01H),由 IN单元开关依次给出该控存单元数据的低8位、中8位和高8位配合每次开关ST的两次按动, 即可完成对后续单元的编辑。M勒留地址()
6、I畔元置遂掴低咐(miooni )障元防数弗中驰(OOlOOfllC )IN单元置数抿御(CW1IOOH )r/ / / SCO5-SDOQ = mmIN = 0010001CIN = QQ11001IIX = (MM) E oomKK1 =停止KKJ =停止KKI =停止KK2 =编残KK2 =褊程K陌=编程KK4 =控存KX4 =控存KK4 =控存KK. = tNIJKKS =加IIK既=置数 st =nn / st =nn / st = n n /编辑完成后需进行校验,以确保编辑的正确。以校骚)0H单元为例,对于控制存储器进行校 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KK1拨至停止档、KK3拨至校
7、验档、KK4拨至控存 档、KK5拨至置数档。由CON单元的SD05SD00开关给出需要校验的控存单元地址(000000),连续两次按动开关ST,MC单元指示灯M7M0显示该单元低8位数据(00010001); KK5拨至加1档,再连续两次按动开关ST,MC单元指示灯M15M8显 示该单元中8位数据(00100010);再连续两次按动开关ST,MC单元指示灯M23M16显 示该单元高8位数据(00110011)。再连续两次按动开关ST,地址加1,MC单元指示灯M7M0 显示01H单元低8位数据。如校验的微指令出错,则返回输入操作,修改该单元的数据后再进行 校验,直至确认输入的微代码全部准确无误为
8、止,完成对微指令的输入。(0()0000 :Wt (00010001 :M啤利示放 5(ocmn::/ / SED5-SKM = 000000Mif =阳moooiKSl =停止KH =停止挪=瞄网=尴他=韩他=尚.艘=即肿散 st =An / st = n n /很IC翰也微制(DQ11OOI1 )KH1 = fflt肿=梭验m =毓源=加1 si- = n n /位于实验平台MC单元左上角一列三个指示灯MC2、MC1、MC0用来指示当前操作的微 程序字段,分别对应M23M16、M15M8、M7M0。实验平台提供了比较灵活的手动 操作方式,比如在上述操作中在对地址置数后将开关KK4拨至减1档
9、,则每次随着开关ST的两次拨动操作,字节数依次从高8位到低8位递减,减至低8位后,再按动两次开关ST,微地址 会自动减一,继续对下一个单元的操作。微指令字长共24位,控制位顺序如表3-2-1:232221201918-1514-1211T8-6融3M22眇I0MS3-SD悖段踪段存段蜘 10其中MA5-MA0为6位的后续微地址,A、B、C为三个译码字段,分别由三个控制位译 码出多位。C字段中的P为测试字位。其功能是根据机器指令及相应微代码进行译码,使微 程序转入相应的微地址入口,从而实现完成对指令的识别,并实现微程序的分支,本系统上的指 令译码原理如图3-2-3所示,图中I7I2为指令寄存器的
10、第72位输出,SE5-SE0为微控器单 元微地址锁存器的强置端输出,指令译码逻辑在IR单元的INS_DEC(GAL20V8)中实现。从图3-2-2中也可以看出,微控器产生的控制信号比表3-2-1中的要多,这是因为实验的不 同,所需的控制信号也不一样,本实验只用了部分的控制信号。本实验除了用到指令寄存器(IR)和通用寄存器R0夕卜,还要用到N和OUT单元,从微控器 出来的信号中只有IOM、WR和RD三个信号,所以对这两个单元的读写信号还应先经过译码, 其译码原理如图3-2-4所示。IR单元的原理图如图3-2-5所示,R0单元原理如图3-2-7所示,IN 单元的原理图见图2-1-3所示,OUT单元
11、的原理图见图3-2-6所示。图 3-2-3 指令译码原理图而顼:CPL内曲钱1)7. I。纹电总线1:废救福f s.F。5. . g啊电路D7. .IH钮作1:D7. DO助记符机器指令码说明INoa ia oooaIN R0ADDoaoo ooooRD-RQ R0OUToonoouuR0TCIUTHLTOJOJ 0000停机图3-2-7 R0原理图验安排了四条机器指令,分别为ADD (0000 0000)、N (0010 0000)、OU :。1010000),括号中为各指令的二进制代码指令格式如下:其余单元的控制信号均由微程序控制实验中机器指令由CON单元的二进制开关手动给出器自动产生,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程序 控制器 实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8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