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分类主要类型及其分布.ppt
《植被分类主要类型及其分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被分类主要类型及其分布.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六章 植被分类、主要类型及其分布,1 植被分类及其研究途径2 中国植被分类的原则、单位及其标准3 地球上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4 植被及植物群落的分布,2,1 植被分类及其研究途径,植被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植被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是植被分类研究的目的。自然分类单位(标准)。出于上述目的,植被生态学家仍然根据植物群落主要特征的相似性(或相异性)程度进行比较和归类,并发展出以下研究途径。,3,1 植被分类及其研究途径,群落外貌途径描述外貌的术语有:森林、林地、草地、稀树干草原、沼泽、荒原等等。群落外貌方法只能对植被进行粗略的分类。在现代植被分类研究中,仅运用于植被分类的高级单位,而
2、且很少被单独的使用。,4,1 植被分类及其研究途径,植物区系途径法瑞地植物学派(植物社会学,Braun-Blanquet):他们在确定植物群丛时特别重视群落种类组成的一致性,并对特征种予以最大关注,特征种相同的群落就属于同一个群丛。为了进行这样的分类,首先要为许多同质的群落准备一份包括多度和盖度评价的植物名录,然后对这些种类进行存在度和恒有度评价,求出确限度最大的物种,即特征种,以此确定群落的性质,并作为区分不同群落的标志。此方法与群落外貌方法正好相辅相成。植物区系方法是自下而上逐级进行归并,群落外貌方法是自上而下逐渐进行划分。,5,1 植被分类及其研究途径,优势度(Dominance)途径运
3、用这种方法,在程序上首先要确定群落各层的优势种。北美方法:其特点是重视群落最上层的优势种,认为这些植物一方面直接受气候的影响,其分布与全球气候分布格局相联系(气候顶级思想);另一方面它们对群落内其他植物具有显著影响。不足之处是运用这一方法所得到的植被分类比较粗糙,因为最上层优势种通常是生态幅度较广的种类。北欧方法:重视群落下层,即根据灌木、草本甚至苔藓和地衣层的优势种类来确定群落类型。这种方法只有在芬兰等北欧国家使用,因为当地上层树种变化很小,土壤和小气候的差别就只能靠林下不同层次的优势种来反映。第三种方法是综合考虑群落不同层次的优势种。如上层优势种(尤其是特征种)易于区分,就可以上层优势种为
4、主来确定群落类型。而在上层植物种类生态幅度太广的情况下,就以下层特征种来对群落类型加以区分。,6,1 植被分类及其研究途径,环境途径目前环境途径多半只用于群落的高级分类群的分类,并且是很有用处的标准。雨林、常绿阔叶林、夏绿阔叶林、针叶林、以及苔原等群落类型其实都使用了环境标准。湿地、沼泽、水生、旱生、沙漠、戈壁等植被类型,就直接使用了环境标准。因此环境特征在决定那些群落是同质的,以及同一群丛(或植被分类单位)的不同样地之间允许多大程度的变异,运用环境特征是有效的。同时运用环境特征还可以核对和检验植物迁移分布的偶然性和意外情况。,7,1 植被分类及其研究途径,演替途径:英美学派历来重视演替在植被
5、分类中的作用。排序途径:认为环境特征的变化是连续的,因此植物区系也是连续变化的。其理论依据在于植物与其环境间有着互为原因和反映的关系。主要有生境排序和群落排序两类,是近年来兴起的数量分类方法。世界植被分类提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用外貌生态学分类原则,将全球植被划分为五个群系纲:密林、林地、密灌丛、矮灌丛与相关群落以及草本植被。在此5个群系纲之下,分别按照常绿落叶,或高矮等特征划分一级单位(群系亚纲),一直划分到亚群系。显然在这一分类系统中,群系是其基本单位。,8,2 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单位和标准,我国的植物群落分类1、吴征镒先生主编的中国植被一书,参照了国外一些植物生态学派的分类原则和方法,集
6、中反应了我国植被生态学的研究进展。2、该书贯穿了“群落生态”原则,即以群落本身的综合特征为分类依据,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和结构、地理分布、动态演替、生态环境等特征在不同的分类等级中均做了相应的反应。3、主要分类单位有三级:即植被型(高级单位)、群系(中级单位)和群丛(基本单位)。每一单位之上和之下又各设一个辅助单位和补充单位。4、高级单位的分类依据侧重于群落的外貌、结构和生态地理特征,中级和中级以下的单位侧重于种类组成。,9,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系统 植被型组 植被型 植被亚型 群系组 群系 亚群系 群丛组 群丛 亚群丛,2 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单位和标准,高级单位,中级单位,基本单位,主要分类单位
7、,10,植被型:凡建群种生活型(一级或二级)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的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如寒温性针叶林、夏绿阔叶林、温带草原、热带荒漠等。建群种生活型相近、群落外貌相似的植被型联合为植被型组,针叶林、阔叶林、草地、荒漠等。在植被型内可以根据优势层片或指示层片的差异划分植被亚型,如温带草原可以分为 3 个亚型,即草甸草原(半湿润)、典型草原(半干旱)和荒漠草原(干旱)。,11,群系:凡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如凡以大针茅为建群种的任何群落可归入大针茅群系,还有兴安落叶松群系、羊草群系等等。如果群落具共建种,则称为共建群系。如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等。将建群种亲缘关系
8、相近(同属或相近的属)、生活型近似或生境相近的群系联合为群系组。例如落叶栎林;丛生禾草草原;根茎禾草草原等。群丛: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凡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丛。根据上述系统,我国植被分为11个植被型组、29个植被型、550多个群系,至少几千个群丛。,12,群丛的命名:凡被确认的群丛,均应给予正式命名。我国习惯于采用联名法,即将各个层中的建群种、优势种和生态指示种的学名按照顺序排列起来,前面冠以Ass.(association),不同层中的优势种以“”相联。例如:Ass.Larix gmelini Rhododendron dahurica Pyrola
9、 incarnata 就是指兴安落叶松 杜鹃 红花鹿蹄草群丛。顾名思义,该群丛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分别是兴安落叶松、杜鹃和 红花鹿蹄草。如果在某一层存在共优种时,则将共优种使用“+”相联。例如:Ass.Larix gmelini Rhododendron dahurica Pyrola incarnata+Carrex sp.(苔草属),13,如果群落上层的植物不是群落的建群种,而是伴生植物或景观植物,这时候可以使用“”、“”或者使用括号,来表示层间关系。例如:Ass.Caragana microphylla(锦鸡儿)Stipa grandis(大针茅)Cleistogens aqu
10、arrosa(隐子草属)Ass.Caragana microphylla Stipa grandis Cleistogens aquarrosa Ass.(Caragana microphylla)Stipa grandis Cleistogens aquarrosa但在草本植物群落,习惯上采用“+”来连接各层的优势种。如:Ass.Caragana microphylla Stipa grandis+Cleistogens aquarrosa+Artemisia frigida(蒿属),14,3 全球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Brockman&Rubel 系统(1912)按照生态外貌划分植物群落包
11、括四个植被型:木本植被型、草本植被型、荒漠植被型和悬浮植被型。植被型之下划分群系纲、群系组直到群丛。3.1 常雨木本群落3.2 雨绿木本群落3.3 照叶木本群落3.4 硬叶木本群落3.5 夏绿木本群落,3.6 针叶木本群落3.7 雨绿干燥草原群落3.8 夏绿干燥草原群落3.9 中生草原群落3.10 湿生草本群落3.11 水生草本群落3.12 干荒漠群落3.13 冻荒漠群落,15,3 全球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3.1 常雨木本群落: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又叫常雨乔木群落,为湿热地区的典型森林类型。气候特点:雨量充沛,年温差小,温暖潮湿。结构特征:(1)种类特别丰富,生活型组成以裸芽高位芽为主;(2)林
12、冠不齐,色彩不一;(3)层次多而分层明显;(4)树干高大挺拔,树皮薄,光滑而色浅;(5)树木分支小,灌木作小树状;(6)大乔木具板状根,或具气生根及支柱根;(7)一般具有常绿的中型或大型羽叶;(8)下层植物常具有滴水叶尖及花叶现象;(9)常见有老茎生花现象的乔木;(10)附生和寄生植物发达,有叶面附生植物;(11)藤本植物发达,多为木质藤本,常为扁茎,并见有绞杀植物。我国台湾南部、海南岛和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隶属于印度马来雨林群系,具有典型的雨林特性。但由于纬度偏北,具有向季雨林过渡的特性。,16,3.1 常雨木本群落:热带雨林,西双版纳,海南,17,3.1 常雨木本群落:热带雨林,18,
13、3.1 常雨木本群落:热带雨林,板根植物四数目,19,3.1 常雨木本群落:热带雨林,西双版纳沟谷雨林,西双版纳山地雨林,20,3.1 常雨木本群落:热带雨林,垂叶榕绞杀油棕树,21,3.1 常雨木本群落 热带雨林,残酷的绞杀者,22,3.1 常雨木本群落:热带雨林,地面根植物,23,3.1 常雨木本群落:热带雨林,独木成林现象,24,3.1 常雨木本群落:热带雨林,老茎生花:木奶果雄花,老茎生花:火烧花,25,3 全球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3.1 常雨木本群落:红树林红树林为热带海岸的一种适应特殊条件的常绿矮林,分布于不受风浪冲击的平坦海岸或海湾浅滩,生长基质为通气条件差的淤泥,并受海潮影响
14、。结构特征:红树林主要由红树科(Rhizophoraceae)和马鞭草科(Verbenaceae)植物组成,都是常绿灌木,灌木状小乔木,一般高度在10m以下。涨潮时仅树冠部分露出水面,退潮时才露出树干、支柱根和呼吸根。在群落外围支柱根尤其发达,常交织成网状,以抵御海水冲击。红树植物是盐生植物,其枝叶具有不同程度的旱生结构。此外红树具有“胎萌”现象,此种特殊适应为红树林在热带海岸普遍发育提供了保证。我国红树林见于海南岛、广东、福建以及台湾沿海,有红树植物11科18种,常常由其中一种组成单优群落,也有几种混交在一起的。红树林是海岸良好的防风浪植被,红树本身也是重要的生物资源。,26,海口市东寨港红
15、树林自然保护区,3.1 常雨木本群落:红树林,27,挂着“胎儿”的红树林,鹭鸟飞翔红树林(珠海),3.1 常雨木本群落:红树林,28,3.1 常雨木本群落:红树林,湄洲岛红树林,29,3.1 常雨木本群落:红树林,广东省恩平市红树林,30,3 全球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3.2 雨绿木本群落:雨绿木本群落是热带范围内,具有大陆性气候或具有明显旱季地区的典型群落。在旱季,木本植物落叶,草本植物枯黄;而在雨季,树木和草本都进入旺盛生长期。根据雨季雨量的多少以及旱季干旱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分别有季雨林、稀树乔木林和多刺疏林。这里主要介绍季雨林。季雨林与热带雨林相近,由于其分布地具有显著旱季而与之形成差别
16、,主要表现在:(1)群落高度较低,种类较贫乏;(2)群落季相变化明显;(3)群落结构较雨林简单,一般上层密,下层也密,中层稀疏;(4)藤本和附生植物数量较少,缺乏木本附生植物。季雨林普遍分布于东南亚地区,以印度、缅甸中部最为典型,我国南部也有分布。我国的季雨林包括落叶季雨林、半常绿季雨林和石灰岩季雨林等三种。,31,3.2 季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热带季雨林和稀树草原的分布,32,3 全球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3.2 照叶木本群落:照叶木本群落通常也叫做常绿阔叶林或照叶林,因为这类树木的叶片革质,有光泽,表面光滑。常绿阔叶林一般分布在南北纬2540的亚热带地区,诸如我国长江流域,朝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被 分类 主要 类型 及其 分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8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