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意义文献资料.docx
《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意义文献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意义文献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章捋株中随班就读教学课程资源试论中国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的必要性摘要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对国家更好地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更好地获 得社会生存权,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我国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的必要性如下: 一是人权需要,即保障残疾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二是政治需要,即增进 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程度,促进社会和谐;三是现实需要,即增加学习机会,提升受 教育质量,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实现;四是残疾人发展所需,即为残疾人融人社会、提 高生活质量奠定基础;五是顺应国际趋势,即从隔离式特殊教育逐步走向融合教育是教育的 发展方向。关键词随班就读融合教育必要性分类号1引
2、言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十九条指出, “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残疾人人学,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 模。”当前残疾人教育条例的修订已经列入立法计划,随班就读的相关政策是残疾人 教育条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是否有必要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是否可行?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将面临怎样的挑战?我们应 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与探讨有利于当前及今后更好地开展随班就读及 相关工作。本文主要探讨第一个问题,即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的必 要性。1.1融合教育的概念“融合教
3、育”的英文是” inclusive education”,也译为全纳教育(全纳性教育)。作为 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潮,融合教育的提出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源于20世纪70年代特殊教 育领域内的“一体化”、“回归主流”教育运动。199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西班牙政 府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联合召开了 “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发表了萨拉曼卡宣言一 于特殊需要教育的原则、政策与实践,提出了 “融合教育”(全纳教育)的理念,并声明 了其5个原则。在大陆学术界,融合教育与全纳教育两个术语都在用。在港台地区,一般使 用融合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发布的全纳教育指南:确保全民教育的通路对全纳教育 的
4、定义是:“全纳教育是通过增加学习、文化和社区参与,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应对 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对其作出反应的过程。以覆盖所有适龄儿童为共识,以常规体 制负责教育所有儿童为信念。全纳教育涉及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结构和教育战略的变 革和调整。”努力使所有的人受到同样的教育,特别是帮助那些由于身体、智力、经济、环 境等原因可能被边缘化或遭歧视的孩子受到同样的教育。全纳教育的主要倡导人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高级官员雷纳多奥帕提解释说,全纳教育包括所有儿童和青年,考 虑到所有地区多样化的需要,有必要提出一个宽泛的概念。通过大量宣传和解释,当前,全 纳教育的理念日益被接纳,被认为
5、是获取有质量的公平教育的重要途径。教育机会均等、教 育公平是“融合教育”(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核心内涵。到21世纪初,“融合教育”(全 纳教育)逐渐突破特殊教育的局限,渗透到普通教育领域,引起了普通教育的一系列改革, 促进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1.2随班就读的概念随班就读(learning in regldar classmom)是把残疾儿童安置在普通学校的班级里接受 教育的一种教育安置措施。国内学者一般认为,我国随班就读是在西方一体化或回归主流的 教育思想影响下,由我国特殊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国情探索出的对特殊学生实施特殊教育的 一种形式。它使特殊儿童就近进入普通小学接受义务教育,使大
6、量游离在学校大门之外的特 殊儿童就学有门。国内学者对于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全纳教育)是否相同存在着争议,但通 常认为,随班就读应该属于融合教育(全纳教育)的范畴。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这种形式在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早就存在,有的农村小学在20世纪 50年代就接收了当地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不过它不是出自一种理性设计的政策,而是受 制于教育条件的做法。1.3随班就读政策随班就读政策的最初提出,是出自中国特殊教育资源远不能满足特殊教育普及发展要 求的现状。1983年,在教育部颁发的通知中指出,“要加强在盲、聋哑和弱智儿童中的 普及教育工作弱智儿童目前多在普通小学就学”。但首次在国家文件中出现“随班就读” 一
7、词是在1987年。1987年12月,原国家教委在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 见稿)中明确提出“在普及初等教育的过程中金亨大多数轻度弱智儿童已经进入当地普通小学 随班就读。这种形式有利于弱智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交往,是在那些尚未建立弱智学校(班) 的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解决轻度弱智儿童入学问题的可行办法”。从1987年开始,我国政府 在全国的15个县、市开展了随班就读的试验研究,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儿童“回归 主流”之路。1988年,在第一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把在普通教育机构招收特 殊学生进行随班就读正式作为发展特殊教育的一项政策。1990年通过1991年实施的残疾人保障法(2
8、008年修订)虽然没有出现“随班就读” 四个字,但是已充分体现了了回归主流的思想。如第十九条规定,“残疾人教育,依据残疾 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特殊教育方式。”第二十二条规定,“普通教育机构 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教育。”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1994年,原国家教委 印发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标志着随班就读政策架构开始成 型。同年,“随班就读”列入了国家第一项残疾人教育专项法规残疾人教育条例中。该 条例规定,“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作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形式之一。2006年“随班就读”写入了新修订的教育单行法律义务教育法。该法第十九条规
9、定“普通学 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 帮助。”随着与“随班就读”相关的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及修订,随班就读政策逐 步确立并得到了发展。本文探讨随班就读工作的推进,其中也包括随班就读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2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的必要性2.1人权需要,保障残疾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首先,履行国际公约金亨保障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是我国政府的职责。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指出,缔约国确认儿童有受教育的 权利,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此项权利,不因儿童或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种族、肤 色、性别、语言、宗
10、教、政治或其他见解、民族、族裔或社会出身、财产、伤残、出生或其 他身份而有任何差别。公约还确立了4项基本原则,无歧视、儿童利益最大化、生存和 发展权以及尊重儿童的想法。1994年“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的代表们签署了特殊需 要教育行动纲领,该纲领重申1947年世界人权宣言中提出的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并指出“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力,必须给予其实现和保持一可接受水平的学习之 机会”;“在政策和预算上为教育体制的改善提供最高优先,使之能够收纳所有的儿童,而无 论其个体差异与障碍”。200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残疾人权利公约指出,缔约国应当确 保在各级教育实行包容性教育制度和终生学习,最充
11、分地发展残疾人的个性、才华和创造力 以及智能和体能,使所有残疾人能切实参与一个自由的社会。我国政府是上述国际公约的签 约国,履行国际公约,落实随班就读政策,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是我国政府结合国情探索出 来的保障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的重要教育形式。其次,残疾儿童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更加注重教育公平的推进。2010年7月,胡锦涛主席在新世纪 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促进教育公 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 本教育政策,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性任务。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
12、会公平,基本要求是 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根本措施 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温家宝总理强调,“保障残疾孩子平等接受教育,应该引起政府和全 社会的高度重视。要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同时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上 学。”教育公平首先要通过入学机会公平来实现。到特殊教育学校上学,或者是到普通学校 随班就读,这是残疾儿童的权利。只有推进随班就读政策,才能为残疾儿童顺利进行入学选 择提供可能。否则,普通学校很可能以各种理由拒绝残疾儿童入学,残疾儿童只能到特殊教 育学校去求学,而顾不上考虑其在哪一类学校发展的更好。更坏的状况是,在那些尚未建立 特殊
13、教育学校或者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不足的地区,残疾儿童则面临无处上学,进而失学。因此,在新时期,进一步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是响应国家号召,贯彻国家政策,切实推进残疾儿 童少年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2.2政治需要,增进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程度,促进社会和谐首先,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是依法治教,执行国家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残疾儿童的教育工作,自1988年在第一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上 正式将随班就读作为政策推进以来,随着系列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与文件,如残疾人保障 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的颁布,“随班就读”的政策框架越来越清晰。特别是1994年关 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的出台,标
14、志着随班就读政策初步成型,虽 然其级别不高,仅属于教育部门规章,但此后国家的随班就读工作步入了有法可依、有章可 循的阶段。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把发展特殊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2006年“随班就读” 写入了新修订的教育单行法律义务教育法。2007年“关心特殊教育”首次写入了党的十 七大报告,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强调, 扩大随班就读规模。由此可见,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是依法治教,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必 然要求。其次,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利于增进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程度,促进社会和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
15、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 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008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残疾人特殊教育的重要意义。该意见强调,发展残疾人的特殊教育事业 金亨有利于维护残疾人的受教育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有利于调动残疾人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残疾人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我国人权事业 全面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各级各类学校在招生、入学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 学生。”随班就读作为残疾儿童少年实现受教育权利的重要形式之一亨肩负着促进教育公平
16、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使命。实践证明,随班就读政策的实施与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残疾儿童与 普通儿童的融合。如李真、雨林基于全国随班就读经验的总结与交流指出,随班就读不仅对 残疾儿童融入社会主流,而且对推进社会形成扶贫济困、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起到了促 进作用。2.3现实需要,增加学习机会。提升受教育质量,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实现首先,推进随班就读利于解决适龄残疾儿童的入学问题。当前,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人数仍然很多。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有关数据,截至2010 年底,全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14.5万人。其中,视力残疾1.7万人,听力残疾 1.5万人,言语残疾1.1万人,智力残疾3.7万人,肢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开展 就读 工作 意义 文献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84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