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冀院士在冠心病中医治疗方法学方面的创新和发展.ppt
《陈可冀院士在冠心病中医治疗方法学方面的创新和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可冀院士在冠心病中医治疗方法学方面的创新和发展.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陈可冀院士在冠心病中医治疗方法学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中心 史大卓,一、血瘀证概述二、治疗心绞痛从宣痹通阳到活血化瘀三、治疗心梗从益气活血到益气活血、化浊通腑四、病证结合,活血化瘀干预PCI后再狭窄五、活血解毒和稳定AS斑块、减少心血管病事件六、其他心血管病治疗的创新发展,“血瘀”的传统认识,血瘀常和其他病因间夹:如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痰阻血瘀、寒凝血瘀、阳虚血瘀、毒瘀互结等。,“脉者,血之府也”,脉以通为顺。心脑血管病病变主在血脉。无论虚实,血瘀、血脉不畅,总是病机的一个主要方面:在脑:中风、眩晕、痴呆等在心脉:胸痹心痛、心悸等,血瘀和心脑血管病,血瘀证现代病理基础:
2、血液微循环障碍炎症(免疫)反应结缔组织增生等,血脉瘀滞和血脉凝结临床表征,血脉瘀滞:舌质暗红或紫暗面部、口唇、皮肤、爪甲青、暗红肢体麻木、瘙痒出血,血色紫暗脉细涩,结代不齐,血脉凝结:皮肤、粘膜、舌质瘀斑、瘀点面黧黑,肌肤甲错疼痛、肿块出血有瘀块脉沉弦,血瘀证病史和病理变化,外伤或有手术病史;影像病理检查有血管硬化、血流减慢、血管或肌肉痉挛、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局部组织充血、炎症浸润等;久治不愈的痼疾;奇异神态。,一、血瘀证概述二、治疗心绞痛从宣痹通阳到活血化瘀三、治疗心梗从益气活血到益气活血、化浊通腑四、病证结合,活血化瘀干预PCI后再狭窄五、活血解毒和稳定AS斑块、减少心血管病事件六、其他心
3、血管病治疗的创新发展,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故也。今阳虚知其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阳虚痰浊胸阳痹阻,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栝蒌薤白剂成为百世效仿的治法,微观血管狭窄血小板活化、凝聚血栓形成内膜增厚脂质沉积,宏观舌暗、瘀点、瘀斑舌下脉曲张、唇紫暗胸痛-“不通则痛”,病证结合辨证:血脉瘀滞治疗:活血化瘀,冠心号类活血药的临床应用,创制系列活血化瘀有效方药,冠心号方、抗心梗合剂、愈梗通瘀汤、愈心痛方、川芎嗪、元胡索素、赤芍801、芎芍胶囊等10余种有效方药现多数被临床普遍应用,在冠心病新药研发领域起到了学术引领作用。,1.注重气血相关、丰
4、富活血化瘀治法,陈可冀中华内科杂志1980,19(5):375-376,在活血化瘀基础上,注重气血互用、脏腑相关,以虚实为纲进行辨证分类,形成了理气活血、化痰活血、益气活血、温阳活血等冠心病治法,并对其主症、次症、方药等进行了规范,主持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心律失常座谈会”,制定冠心病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1979年,上海),2.病证结合的冠心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和郭士魁老大夫等共同主持召开“全国冠心病辨证论治研讨会”,制定了冠心病中医诊断分型标准,(陈可冀院士前右6,广东新会,1980年),冠心病辨证标准、疗效评价标准,成为国家行业标准和新药疗效评价标准,得到国内外的普遍认可,推动了学术
5、进步,一、血瘀证概述二、治疗心绞痛从宣痹通阳到活血化瘀三、治疗心梗从益气活血到益气活血、化浊通腑四、病证结合,活血化瘀干预PCI后再狭窄五、活血解毒和稳定AS斑块、减少心血管病事件六、其他心血管病治疗的创新发展,1.益气活血的抗心梗合剂,组成:黄耆、丹参各30克,党参、黄精、郁金、赤芍各15克 功效:益气活血主治:冠心病心肌梗死主症:气虚、胸闷气短,动则喘憋、胸痛,舌体胖大、齿痕,舌质紫黯,脉细涩或虚弱,上世纪7080年代,联合西医治疗证明可降低住院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率,2.益气活血、化浊通腑的愈梗通瘀汤,愈梗通瘀汤:生晒人参1015g,生黄芪15g,紫丹参15g,全当归10g,延胡索10g,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陈可冀 院士 冠心病 中医 治疗 方法 方面 创新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84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