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与环境(第二章).ppt
《森林与环境(第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与环境(第二章).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章主要介绍环境、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及其作用的基本规律;阐述非生物环境因子(光因子、温度因子、水分因子、大气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火因子)时空变化规律下的生态作用和森林的适应性及其生态类型。研究森林与森林环境相互关系及其适应性机理,即森林生态学的基础。,第 2 章 森林与环境,21 森林、环境的概念与类型,211 森林的概念森林(forest)是指一个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动物、微生物等其他生物,占有相当大的空间,并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复合体。,21 森林、环境的概念与类型,211 森林的概念它是地球上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它是地球上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2、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12 环境的概念,环境(environment)是指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空间的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存在的空间及维持其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环境总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离开了这个主体或中心也就无所谓环境,因此环境只有相对的意义。在环境科学中,一般以人类为主体,环境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森林环境(forest environment)是指森林生活空间(包括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和。,213 环境的类型,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分类系统。一
3、般可按环境范围大小、环境的主体、环境的性质等进行分类。,(1)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分类,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生境、微环境和体内环境。宇宙环境(space environment)是指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也有人称之为星际环境或空间环境。,地球环境(global environment),是指大气圈中的对流层、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又称为全球环境。大气圈(atmosphere)水圈(hydrosphere)岩石圈(1ithosphere)土壤圈(pedosphere)生物圈(biosphere)植被(vegetation),区域环境(regional environme
4、nt)生境(habitat)微环境和体内环境(micro-environment and inner environment),(2)按环境的主体分类,分为人类环境和生物环境。人类环境是以人为主体,其他的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都被视为人类环境要素。生物环境是以生物为主体,生物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均称为生物环境。,(3)按环境的性质分类,分为人工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工环境也称半自然环境,广义地讲包括所有的栽培植物、农作物和人工经营森、草地所采取的措施。,人工环境指在人为控制下的植物环境,例如利用薄膜大棚育苗、北方的土法温室社会环境一般指人类社会的经济状况、文化、宗教等。,22 生态因子作用
5、分析,221 生态因子的概念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O2、CO2等。对森林产生各种影响的环境因子称森林生态因子。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也称为生物的生存条件。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222 生态因子的分类,一般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将其归纳为五类:(1)气候因子(2)土壤因子(3)地形因子(4)生物因子(5)人为因子,生态因子分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生态因子分为直接因子和间接因子。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变动因子。,
6、223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1)综合性。(2)非等价性。(3)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4)限定性。(5)直接作用性与间接作用性。,一、气候因子,该类因子又可分为光、温度、水分、空气等许多因子。它们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引种和地理分布均有很大的作用。气候因子又可称为地理因子,因为,它们随地理位置或海拔高度的改变而改变,而这种变化均影响到森林的分布和生长。,二、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 的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等。土壤是气候因子和生物因子 共同作用的产物,所以,它 本身必然受到气候因子、地形因子和植物、动物因子的影响,同时,也对生长在土壤中的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森林 环境 第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84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