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船操控技术.docx
《帆船操控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帆船操控技术.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帆船模型基本操纵技术(1)前言遥控帆船模型基本操纵技术:帆船模型初学者,要有一段时间的航行练习, 以掌握基本的操纵技术,然后合理地运用规则,提高技战术水平。航行练习之初, 会接触到一幅航向图(图733)。帆船模型的航向根据船的艏艉线与风向间角 度大致划分如下(表732):另一舷受风时,航向角度也如此划分。遥控帆船 模型的比赛场地一般是三角形的封闭航线,整个航行过程中迎风、横风、川页风 等航向都会遇到。学习基本操纵技术,就要学会船在各种航向的驾驶要领和完成 一轮航行所需要的基本技能。FROM WWW.5IRC.COM表7-y-z帆船模罢航向航向顶风肮向迎风航向横尺航向】1甘75尸.帽M航向氏甘目
2、广风的i赖风帆船模型基本操纵技术(2)横风行驶横风行驶横风行驶时,风吹动水面波浪的纹路与船的航向近似于平行,风向 角约为7 0。ll O。,帆角可先调整到4 5。6 0。,然后根据航行情况再 作调整。帆船在横风航向上行驶时,船的纵摇颠簸现象比在其他航向上行驶时要 小,帆的效率高,航行速度相对其他航向快,易于操纵掌握。帆和舵稍作配合操 纵,船能很快作出反应,既能保持航向快速前进,又能作迎风、顺风偏转或转向。 初学者最好从横风航向上开始练习操纵技术。在横风航向上行驶最容易出现的失 误是把帆的缭绳拉得过紧。这样做看上去帆不发飘,像是吃满了风,但实际产生的推进力不大,风帆侧向力却较大,导致航行速度不快
3、却产生较大的横倾和抢上 风力矩。操纵者只好频频用压舵的办法来保持直线航行。应当试着放开一些缭绳, 适当增大帆角,只要帆不发飘,船有速度且不会自行改变航行方向即可。在横风 航向上用打舵结合收帆迎风转向或放帆打舵顺风转向,反复练习左右舷受风。直 到驶帆和操舵手法熟练,横风航行的基本操纵技术就入门了,也为进一步学习迎 风及顺风航向上的操纵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帆船模型基本操纵技术(3)迎风行驶FROM WWW.5IRC.COM 表了一 机帽摸罢肮向航向顶旦航向迎风航I横风航向顺风航向/LEiT5肋打网航向左岑原迎风航行是帆船模型基本操纵技术的重点,要求高,难度大。有了横风行驶 经验再学习迎风技术,会
4、容易一些我们把3 0。7 0。的风向角称为迎风航向。 3 0。4 5。风向角为前迎风。迎风行驶,要适当拉紧缭绳,收小帆角,保持理 想的帆型,使帆有较高的效率。前帆角度应该比主帆稍大3。5。,以充分发 挥主帆效率。对不能微调操纵前帆的F5 E级模型,下水前应先进行调试。F5 一 M级和F5 一 1 0级一般都装有前帆微调装置,可在航行中调控。若开始学习 横风操纵时将帆角放在4 5。,随着风向角和风速的变化,及操纵的逐渐熟练, 帆角会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灵活地放大或收小。开始练习迎风行驶时可先把主帆 角度放在2 0。左右,在较大的迎风角度上练起,并不比横风操纵难多少。迎风 行驶时船速会比较快,但由于
5、船要经常跨越水面波纹,横倾明显增人,颠簸也比横风航行时要大一些,稍不留神,船就会偏航,初学者会感到比横风时难以驾驭, 要经过一段时间练习才能掌握。大迎风角度的操纵学会以后,再把帆角逐步收小, 体验小迎风角度下的操纵。有一定风速时,还可作前迎风的行驶练习。前迎风航 行,缭绳要拉紧,这时主帆角一般在。前帆角在8。左右。船的横倾显著增大, 帆的推进力减小;船速慢下来,横移也明显发生。稍有不慎,船向上风偏转到顶 风,帆会发生飘动,帆型遭到破坏,失去推进力,空气阻力迫使船倒退,漂向下 风。为摆脱这种不利局面,应马上打一个反舵,使模型的风向角增大,回到正常 的可行驶航向上。新手迎风航行时,常会出现这种失误
6、。“帆船能驶八而风”, 是说帆船在迎风航向角度下也能行驶,但要达到真正顶风方向上的目标,只能选 择适当的迎风航线,沿之字形航线航行才能实现。任何自然场地的风速和风向都 不可能一成不变,必须学会观察、判断并有效利用风向和风速的变化。迎风航行, 在没有操舵的情况下,当风向角增大或风速增大时,帆船模型会向上风方向偏转。 反之则向下风方向偏转。迎风航线操纵技术,主要表现在对风向、风速的敏锐感 觉上。觉察到变化,及时地作出反应,是迎风行驶的基本功。帆船模型基本操纵技术(4)顺风行驶FROM WWW.5IRC.COM 表 一之 帆船摸墨航向航向谄找顶旦航向迎风航1楹风航向1甘 150顺M航向1S/独风航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帆船 操控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81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