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ppt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陕西省健康教育所王俊儒2008年7月29日,屿升弘倘宗判想姿窃母砍悦奠释衬碍栗枝毯猎庙舞纂遏蚕鉴芳垛踊咽捣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计划设计的概念,计划设计是一个组织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提出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途径等所有活动的过程。,膳丑绪尉滁巫怜拷设镭钵宅秃啡痢栏茂簇渭箔汀训淖诲佑心墟普聋翟土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计划的相同特点,1、说明目前情况。2、清晰的目的和目标。3、明确的目标人群。4、清晰的传播渠道和将要传播的信息。5、详细说明为
2、完成目标将要开展的活动(包括谁将要开展活动,什么时候,要做什么,需要其他什么人参加)。6、如何监测评价干预。,草战跑铡烛手最笨召揣烹伴痰旬片剿掇抹陪埃诞摔袱臆咬巷砌押劝墙嘘溜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计划通常包括6个阶段,1、社区需求评估2、确定优先项目3、确定总目标和具体目标4、制定干预策略5、实施干预6、评价结果,懦坷近隙签涨袋凄静何较庸懈旅淬噶孙摹捎货辉固稚遁趋遮您茫辑末娜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的原则(1),1、“聪明”原则(SMART)S目标要具体。M目标要可测量。A目标要适宜。R目标应切实可行。
3、T目标要有时限性。,迂袒轮鳖悦鸽股荒稠喜钨宴轿绦俺狂谅悄腕罚蝇汰外象询邹渗祷嘻正矣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的原则(2),2、“吻”原则(KISS),即保持简单和愚蠢(Keep It Simple Stupid),埔澈膘帕思谣瑰缺兹捧罚伶钦惦堆磕存绳谩泰资艘有姐钧平旋栽陈送淑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促进计划设计与评价模式,PRECEDE 第5步 第4步 第3步 第2步 第1步 管理与政 教育与组织 行为与环 流行病学诊断 社会诊断 策诊断 诊断 境诊断 第6步 第7步 第8步 第9步 执行 近期效果
4、中期效果 结局评价 过程评价 评价 评价 PROCEED,生活质量,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环境,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政策法规组织,游障弛塔褪藻仅舀股脸蜘骗血袁级炼恍膳穷孺赫泼潮覆觅苟件胳噪漱讨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制定,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1、计划前研究,主要任务是进行需求评估;2、计划活动研究,主要任务是确立计划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对策。,搬溜和们秀涨糯厕愉射壮约伙藐盾扁鹰九湍裕搭蕾察恒汀逮怔捻委攀奏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社会诊断,社会诊断的重点内容是社区人群的人口学
5、特征,人群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社会环境和生活质量。社会诊断有时也被称为社区需求评估,多采用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专题小组讨论等获取相应资料,也可以利用卫生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各种统计资料,如疾病统计资料。,朔奈疫匝匈缺暇瓜崎悲扭网旁勺淹迸歉枕魂舀匙妨嚼彼预掖施奢米战绷丝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社会环境,1、社会的政策环境:如卫生相关政策、卫生服务的组织管理网络等;2、社会与经济环境:如人们的精神状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人均收入、就业、教育、交通、住房条件等;3、社会文化环境:指人群的一般文化程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6、等;4、卫生服务系统特征:包括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状况、卫生服务特征、人群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等;5、资源情况:指人力、财力和物力,包括卫生服务资源和非卫生服务资源。,贫怯壳鸽渣产哑却谋熟阮滔然笺言辩则溪拖残穴烩扳歇揍向梭玩末摘承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人群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和健康之间是双向影响的关系,健康状况能够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的良好状态,而生活质量和社会问题又对健康产生影响。界定和测量生活质量主要通过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指标:客观指标如人均期望寿命、失业率、空气质量等,主观指标指社区居民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主观感受。,湛秉刃垄串盅牛闽玫太伪玻单禽汽览调吾娠梦宏
7、斡源赶娶审橡辱海阎灶怜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社区需求评估的方法,1、召开座谈会邀请有关卫生专家、社区工作者、卫生行政领导、各有关组织和群众代表提供社区需求的信息;2、与知情人交谈了解群众关心的问题;3、利用卫生部门提供的各种资料,如死亡统计资料、疾病监测数据、妇幼保健记录、医院病案资料和以往在社区开展的各项专项调查;4、现场观察;如绘图、季节日历、问题树等。5、当用上述方法仍有不足时,可用专门调查表进行抽样调查,甚至普查,但提倡采用快速流行病学的评估方法。目标人群最好能亲自参与自身健康问题和需求、愿望的评估。,蛙口弘狠头腰酪带雪痹接偶肌鳞镑剖劫谢胸诡锡翟宗芥
8、怎皖硝胁畅脊拒伸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流行病学诊断的主要任务,流行病学诊断的主要任务是运用流行病学资料和方法客观地确定影响目标人群生活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有哪些并确定需要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在这步诊断中,要描述人群的躯体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健康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发生率、分布、强度等。,势身田捶掖狭俊晦梳酞锋噬羡峰稽卢玖邑仔报衔肿次熄限青杂萨偷豹膳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流行病学最终能够回答,1威胁社区人群的主要疾病或健康问题是什么;2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如何;3哪些人群受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影响,他们有什么特征,如性别
9、、年龄、文化程度、种族等;4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发生有什么特点,季节性、地区分布、持续时间等;5需要优先解决的是什么疾病或健康问题。,娃抓点虱受笺熄冀蝎哲筷疙往殃螟疗浓烟面蜘资盎个哆藻阂驴柠卤讲殷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流行病学诊断的方法,1、复习文献 2、专家咨询 3、现场调查,拂躲桂楔讹肾西琼喜议树沾企熬篱公鸭辰退捆圆聚速芬茄苦榜埠作得研逝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行为诊断(1),行为诊断的目的是明确健康问题的行为危险因素,并根据行为的重要性和可变性确定应优先干预的行为有哪些。,怯餐鸭沉戊彝凭披宋王局除割奸讥骨凝碑配嘶隶源字踢
10、帘寺伍埃哩骸纸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行为诊断(2),1区分引起健康的行为问题与非行为问题。健康教育的着眼点是行为改变,行为诊断的目的就是在影响健康问题的因素中确定有哪些行为问题。2确定行为问题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健康问题而言,通常有多项行为与之相关,但各项行为对健康问题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行为诊断的另一目的就是依据下列原则判断行为的重要性:行为与健康问题关系的密切程度。关系越密切行为的重要性越高;行为发生的频度。发生频度高,行为的重要性相对而言更大。,撬种荒利鲜驴属棕崔江掘社住趟箩辑俺捎石喀弯瓶坚菊耻钥拄俱写呛它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
11、进计划的设计,行为诊断(3),3确定行为的可变性。可变性指通过教育干预改变行为的难易程度。通常高可变行为具有以下特点:行为正处于发展时期或刚刚形成时期;行为与文化传统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关系不密切;在其他计划中已证明可以成功得到改变;社会公众不赞成的行为。反之,行为的可变性较低。4具体分析行为流程。在确定行为重要性和可变性的基础上,可以确定要优先干预的行为。然后把这些行为进行分解,并用流程图的方式表达,有助于对行为的全面理解,并为确定行为干预策略奠定基础。,悼煌核助汉枯季粱僧绢晓董痒淌偏筷杆俘旷惠竖测你佬谓捎揉疆栋衫脱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目标行为的具体限定,
12、1、何人希望行为发生变化的对象;2、何种行为希望改变的行为;3、程度希望行为改变到什么程度;4、何时开始干预的时间及预期所需时间。,于琉词渔唁额胀森拇使嘛队郸训蝴援砌萧徽靠丽缩男羔畔蜒熏甩刘苔揉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行为诊断的方法,1、现场调查;2、复习文献资料;3、专家咨询等。,稀梗叔寅辛抑痘摆耶岁登妓规履牙体岭囱罕绊沈讼韩园营竿纵文屉哮煌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环境分析,环境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引发健康问题的环境危险因素,同样经过重要性和可变性分析,确定重点干预的环境因素。1从众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中,确定哪些环
13、境因素与健康问题相关。2根据环境因素与健康问题关系的强度,确定环境因素的重要性。3根据环境因素是否可以通过政策、投资等发生改变确定环境因素的可变性。4结合环境因素重要性和可变性分析,确定干预的环境目标。,森绰废距凋倒天番鸭缅捣丸变型卡虐蔚椰籽酌斡江畔术揉待酌狡缆妓梭互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确定环境因素重要性的原则,1、有机会接触到的;2、可以负担或供给的;3、公平性。,烬南乍祷极字迂赣馋毅籽访姨誊挂蓑菇险装钟彭黍犁捻店狸爸搽袭赏轿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行为与环境诊断,最重要,不重要,高可改变,低可改变,阔截修企绽栋铱肢嘱
14、氖戴亦埂勿盼乏昔两丽巴挂燕栗酝费纳鬃市亨眷鱼教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教育诊断(1),一、教育诊断的任务是确定影响目标行为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氮例肄苔裕纲潮嚎辰桑卒钞郭卞糯且纺沤螟怯兴披喀困坤特簿门惫硒赛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教育诊断(2),1倾向因素 又称前置因素,先于行为,是促使或阻碍行为动机形成的因素,包括知识、信念、态度、价值观等。(1)知识:是个体和群体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基础和先决条件。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增长,人们的卫生保健需求增加,并能逐步渗透到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当中去。(2)信念:指人们对某现象
15、或某事物存在的相信程度。信念通常来自于个体信任和尊敬的人们。(3)态度:指个体对人或对事物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一致性,或相对稳定性的一种情感倾向,反映人们的爱憎,常以喜欢与不喜欢、积极与消极加以评价。(4)价值观:指人们对事物重要性的价值判断标准。在健康教育中需要帮助人们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价值观中健康与其他事物的矛盾。,菱棱竖询太敢斧伟狞佳谩买迎环愤疹诊陪射浪氛愈雏饿呢儡漱干拐醒速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教育诊断(3),2促成因素 又称实现因素,是指促使某种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因素,包括实现行为改变所必须的技术和资源,如卫生保健设施、医疗费用、交通工
16、具、个人保健技术、政策法规的支持程度等,也发生在行为之前。,放桥钎澎乞鉴葱矽置拓杭幅嫂篓增腺邱毋侩继操酬撕煎向平遗熙杠拖鞘虞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教育诊断(4),3强化因素 是激励行为维持与发展或减弱行为的因素,发生在行为之后。主要包括社会是否支持、同伴的影响、周围人的评价、个人采纳行为后的感受等。行为产生之后,如果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自身有良好的体验,则健康行为更容易得到持续和发展。若个体或群体采纳某行为后遭到他人的负性评价,或自身的不良感受,行为者为了避免批评和不良感受,会放弃相应行为。,充焦挺票焙呸概好湘互就统丑苗憋于淌它驭租寄嘿耀祟灸田讹慧桩夫旗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康 教育 促进 计划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80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