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ppt
《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ppt(1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章 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本章重点,1.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特性曲线、微变等效电路2.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分析、失真分析和三种组态的特点和静、动态参数计算。,本章讨论的问题:,1.晶体管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控制集电极电流的?,2.为什么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说明它有放大作用?如何将晶体管接入电路才能起到放大作用?组成放大电路的原则是什么?有几种接法?,3.晶体管三种基本放大电路各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它们的特点组成派生电路?,4.1晶体三极管(双极型晶体管BJT),又称半导体三极管,或简称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三极管有两种类型:NPN
2、型和 PNP 型。主要以 NPN 型为例进行讨论。,图 三极管的外形,我国晶体管得型号命名方法,晶体管的结构及类型,常用的三极管的结构有硅平面管和锗合金管两种类型。,图4.1.2a三极管的结构,(a)平面型(NPN),(b)合金型(PNP),e,b,N,c,N,P,发射区,集电区,基区,基区,发射区,集电区,图 4.1.2(b)三极管结构示意图和符号NPN 型,集电区,集电结,基区,发射结,发射区,集电极 c,基极 b,发射极 e,集电区,集电结,基区,发射结,发射区,集电极 c,发射极 e,基极 b,类型1.按结构区分:有NPN型和PNP型。2.按材料区分:有硅三极管和锗三极管。3.按工作频
3、率区分:有高频三极管和低频三极管。4.按功率大小区分:有大功率三极管和小功率三极管。,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以 NPN 型三极管为例讨论,三极管若实现放大,必须从三极管内部结构和外部所加电源的极性来保证。,不具备放大作用,三极管内部结构要求:,1.发射区高掺杂。,2.基区做得很薄。通常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且掺杂较少。,三极管放大的外部条件:外加电源的极性应使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状态,而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状态。,3.集电区面积大。,晶体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一、晶体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发射结加正向电压,扩散运动形成发射极电流发射区的电子越过发射结扩散到基区,基区的空穴扩散到发射区形成发射极电流
4、IE(基区多子数目较少,空穴电流可忽略)。,2.扩散到基区的自由电子与空穴的复合运动形成基极电流电子到达基区,少数与空穴复合形成基极电流 Ibn,复合掉的空穴由 VBB 补充。,多数电子在基区继续扩散,到达集电结的一侧。,3.集电结加反向电压,漂移运动形成集电极电流IC 集电结反偏,有利于收集基区扩散过来的电子而形成集电极电流 IC。,另外,集电区和基区的少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将进行漂移运动而形成反向饱和电流,用ICBO表示。,晶体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二.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和电流放大系数电流分配关系,IEp,ICBO,IE,IC,IB,IEn,IBn,ICn,IC=ICn+ICBO,IE=IC
5、n+IBn+IEp=IEn+IEp,IE=IC+IB,图1.3.4晶体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与外部电流,电流放大系数,整理可得:,ICBO 称反向饱和电流,ICEO 称穿透电流,(1)共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2)共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3)共基直流电流放大系数,或,(4)共基交流电流放大系数,直流参数 与交流参数、的含义是不同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三极管来说,与,与 的数值却差别不大,计算中,可不将它们严格区分。,5.与 的关系,iB=f(uBE)UCE=const,(2)当UCE增大时,特性曲线右移。(3)当UCE1V时,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几乎与UCE=1V时的输入特 性曲线重合。,(1)当UCE=
6、0V时,相当于发射结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1.输入特性曲线,4.1.3 晶体管的共射特性曲线,iC=f(uCE)IB=const,2、输出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的三个区域:,iC=f(uCE)IB=const,输出特性曲线,放大区:Je正偏,Jc反偏。uBE Uon,硅管:0.60.8V,锗管:0.10.3V。uCEuBE,iC受iB的控制,iC=iB.,截止区:Je反偏,Jc反偏。uBEUon,IB=0,IC=ICEO,三极管几乎不导通,输出特性曲线的三个区域,三极管的参数分为三大类:直流参数、交流参数、极限参数,1.直流参数,(1)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IC/IB,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7、2)共基直流电流放大系数,(3)集电极基极间反向饱和电流ICBO,集电极发射极间的穿透电流ICEO,ICEO=(1+)ICBO,2.交流参数,(1)共发射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iC/iBUCE=const,(2)共基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iC/iE UCB=const,(3)特征频率 fT,值下降到1的信号频率,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ICM,集-射反向击穿电压 U(BR)CEO,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 PCM,过压区,过流区,安全工作区,过损区,PCM=ICUCE,UCE/V,U(BR)CEO,IC/mA,ICM,O,使用时不允许超过这些极限参数.,(3)极间反向击穿电压,U(BR)CBO发射极开路
8、时的集电结反向击穿电压。,U(BR)EBO集电极开路时发射结的反向击穿电压。,U(BR)CEO基极开路时集电极和发射极间的击穿电压。,几个击穿电压有如下关系 U(BR)CBO UCEX UCES UCER U(BR)CEO U(BR)EBO,3.极限参数,(2)最大集电极电流ICM 使值明显减小的集电极电流。,(1)最大集电极耗散功率PCM 集电极耗散功率:PC=iCuCE,为使集电结温度不超过规定值,PC应受到限制,不允许超过最大集电极耗散功率PCM。,UCER b、e间接电阻时c、e间的击穿电压。UCESb、e间短路时c、e间的击穿电压。UCEXb、e间反偏时c、e间的击穿电压。,4.1.
9、5 温度对晶体管特性和参数的影响,一、温度变化对ICBO的影响,二、温度变化对输入特性曲线的影响,温度T ICBO,温度T 输入特性曲线左移,三、温度变化对输出特性 的影响,温度升高 要增大。,温度T 输出特性曲线族间距增大,三极管工作状态的判断,例1:测量某NPN型硅BJT各电极对地的电压值如下,试判别管子工作在什么区域?(1)VC 6V VB 0.7V VE 0V(2)VC 6V VB 4V VE 3.6V(3)VC 3.6V VB 4V VE 3.4V,解:,一般原则:,对NPN管而言,放大时VC VB VE 对PNP管而言,放大时VC VB VE,(1)放大区(2)截止区(3)饱和区,
10、例2某放大电路中BJT三个电极的电流如图所示。IA-2mA,IB-0.04mA,IC+2.04mA,试判断管脚、管型。,解:电流判断法。电流的正方向和KCL。IE=IB+IC,A,B,C,IA,IB,IC,C为发射极B为基极A为集电极。管型为NPN管。,例3:测得工作在放大电路中几个晶体管三个电极的电位V1、V2、V3分别为:(1)V1=3.5V、V2=2.8V、V3=12V(2)V1=3V、V2=2.8V、V3=12V(3)V1=6V、V2=11.3V、V3=12V(4)V1=6V、V2=11.8V、V3=12V判断它是NPN型还是PNP型?是硅管还是锗管?并确定E、B、C。,(1)1 b、
11、2 e、3 c NPN 硅(2)1 b、2 e、3 c NPN 锗(3)1 c、2 b、3 e PNP 硅(4)1 c、2 b、3 e PNP 锗,原则:先确定B,再求|UBE|,若等于0.6-0.8V,为硅管;若等于 0.1-0.3V,为锗管,从而E、C确定。根据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NPN管UBE0,UBC0,即VC VB VE。PNP管UBE0,UBC 0,即VC VB VE。,解:,UCE,,4.2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1.各元件作用,实现电压放大,2.设置静态工作点的必要性,若不设置静态工作点,输出电压必然失真!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首先解决了失真问 题;
12、另外Q点几乎影响着所有的动态参数!,无失真的放大信号是对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Q点不仅影响放大电路是否会失真,而且影响放大电路的几乎所有的动态参数,因而设置合适的Q点很有意义。,3.波形分析,静态工作点如图中虚线所示管压降:uCE=VCC-iCRc,结论: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作用是利用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并依靠Rc将电流的变化转换成电压的 变化来实现的。,4.2.2 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1.组成原则,(1)必须有为放大管提供合适Q点的直流电源。保证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2)同时直流电源作为负载的能源。,(3)输入信号必须能够作用于放大管的输入回路。对于晶体管能产生uBE,从而改变输入回
13、路的电流,放大输入信号。,(4)当负载接入时,必须保证放大管的输出回路的动态电流能够作用于负载,从而使负载获得比输入信号大得多的信号电流或信号电压。,2.常见的两种共射放大电路,(1)直接耦合共射放大电路,(2)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ICQ IBQ,UCEQ=VCC ICQ RC,直接耦合共射放大电路,T,Rb1,Rb2,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BJT的=80,Rb=300k,Rc=2k,VCC=+12V,求:,共射极放大电路,(1)放大电路的Q点。此时BJT工作在哪个区域?,(2)当Rb=100k时,放大电路的Q点。此时BJT工作在哪个区域?(忽略BJT的饱和压降),解:(1),(2)当Rb=
14、100k时,,静态工作点为Q(40uA,3.2mA,5.6V),BJT工作在放大区。,其最小值也只能为0,即IC的最大电流为:,所以BJT工作在饱和区。,UCEQ不可能为负值,,此时,Q(120uA,6mA,0V),,例题,4.3 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通常,放大电路中交流信号的作用和直流电源的作用共存,这使得电路的分析复杂化。为简化分析,引入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直流通路 直流电源作用下直流电流流经的通路。画法:Us=0,保留Rs;电容开路;电感相当于短路(线圈电阻近似为0)。交流通路 信号源作用下交流电流流经的通路。画法:大容量电容相当于短路;直流电源相当于短路(内阻为
15、0)。,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直接耦合共射放大电路及其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图解法,在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上直接用作图的方法求解放大电路的工作情况。,1、静态分析,图解法确定直流工作点的步骤(1)首先用图解法或计算法确定UBEQ、IBQ。(2)在输出特性曲线中画出直流负载线。(3)直流负载线与IBQ对应的那条输出特性 曲线的交点Q即为直流工作点。(4)最后确定Q点所对应的坐标UCEQ、ICQ。,T,【例】图示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及特性曲线中,已知 Rb=280 k,Rc=3 k,集电极直流电源 VCC=12 V,试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16、。,解:首先估算 IBQ,做直流负载线,确定 Q 点,根据 UCEQ=VCC ICQ Rc,iC=0,uCE=12 V;,uCE=0,iC=4 mA.,0,iB=0 A,20 A,40 A,60 A,80 A,1,3,4,2,2,4,6,8,10,12,M,IBQ=40 A,ICQ=2 mA,UCEQ=6 V.,uCE/V,由 Q 点确定静态值为:,iC/mA,uBE=VBB+uI-iBRb,步骤,输入特性,输出特性,输入特性,(1)求解电压放大倍数,2.动态分析,(2)失真分析 静态工作点合适且输入信号较小为正弦波的情况下,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波形分析,A)静态工作点过低,引起 iB、iC、u
17、CE 的波形失真,ib,ube,结论:iB 波形失真,截止失真,iC、uCE(uo)波形失真,NPN 管截止失真时的输出 uo 波形。uo 波形顶部失真,uo=uce,O,IB=0,Q,t,O,O,t,iC,uCE/V,uCE/V,iC/mA,uo=uce,ib(不失真),ICQ,UCEQ,B)Q 点过高,引起 iC、uCE的波形失真饱和失真,uo 波形底部失真,(3)用图解法估算最大输出幅度,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是指输出波形没有明显失真时能够输出的最大电压。,Q 尽量设在线段 AB 的中点。则 AQ=QB,CD=DB,问题:如何求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omax=min(UCEQ-U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晶体三极管 及其 基本 放大 电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78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