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111.ppt
《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11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111.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报告问题,一、唾液淀粉酶活性实验1、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总结不全、试剂未写且浓度不标)2、反应现象的分析(没有出现理想的结果时的判定、改进的实验方案,方案的可行性)3、抑制剂、激活剂的浓度必须标明、结果判定(0.9%的NaCl是激活剂,但达到1/3饱和时就抑制唾液淀粉酶活性了)4、专业用语(淀粉水解、活性降低,不是“分解”、“杀死”)5、碘液 在标准情况下,碘单质的沸点为184.35,熔点为113.5,碘在45 左右即开始升华,到77 时碘升华管中已充满浓密的紫色碘蒸气。碘液见光与水发生歧化反应,分解形成碘化钾和次碘酸钾。,孟教暗夯孟服案赂翅势处痛碉疤芥膛站猾貌孽昂导毯篡测灭酌帐维疾疙真第
2、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pH对酶活力的影响,8.0 6.8 3.8,8.0 6.8 3.8,8.0 6.8 3.8,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胃蛋白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的pH值活性曲线,榴稠洒澄衣募花副塔辜蒜念睬鲍阀敌念洲给向冀婿清滑羹钟介叉胶统育茧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0 37 100,0 37 100,0 37 100,100 37 0,100 37 0,100 0 37,作用时间、酶的活性高低、量多少对结果的影响,100 0 37,垒礼脏靠庸恩坏知空
3、针凝后建枉窗浚茹暖湖牙扮搭骤节迟骡畴词恳娘仗镐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酶的高效性,3.8 6.8 8.0,0 37 100,0.9%1%H2ONaCl CuSO4,0.9%1%H2ONaCl CuSO4,Fe 熟马铃 生马铃 空白 薯糜 薯糜 对照,浮贤凑珠概啄淤毫钓圆促剁畏践坟掷祝酥猪拜辈靳限溢捌昌倡粟眩舔孩芹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6、高温对结果的影响 淀粉的结构:天然的淀粉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的二级结构(指多糖链的折叠方式)是一个左手
4、螺旋,每圈螺旋含6个残基,螺距0.8nm,直径1.4nm。淀粉的螺旋结构并不十分稳定。当不与其他分子如碘相互作用时,直链淀粉很可能是以无规卷曲形式存在。碘分子正好能嵌入螺旋中心空道,每圈可容纳一个碘分子(I2),通过朝向圈内的羟基氧(提供未共享电子对)和碘(提供空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深蓝色淀粉和碘络合物。产生特征性的蓝色需要约36个即6圈的葡萄糖残基。(见书81页)支链淀粉螺旋(约25-30个残基)中的短串碘分子比直链淀粉螺旋中的长串碘分子吸收更短波长的光,因此支链淀粉遇碘呈紫色到紫红色。,状撑般吐青柔夕陇蘸悉镶轩漾搂江尊著瘟谓阜记愧敖揽百倦当净凯僻惯彼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
5、13111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纽敖觅整窗竣炉截侣冷囚钵获据坏题禹财帚蹿池兹赃半肉筋腐驾谤佰菇术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7、酶实验必须控制哪些条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它极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改变它的构象及性质,因而也必然会影响到它的催化活性。酶对温度、pH、酶浓度及某些离子浓度等变化很敏感。(1)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酶的活性受环境pH的影响极为显著,通常各种酶只有在一定的pH范围内才能表现出它的活性。一种酶表现其最高活性时的 pH值称为该酶的最适pH。高于或低于最适pH值时,酶的活性降低。酶的最适pH值受酶的纯
6、度、底物的种类和浓度、缓冲液的种类和浓度以及环境温度等条件影响。(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每种酶都有其最适温度,高于或低于此温度酶的活性都降低。一般而言,若酶处于过高的温度环境中,会使酶活性永久地丧失;而若处于极低温度的环境中只会使酶活性受到抑制,一旦温度适宜,酶又会全部或部分地恢复其活性。(3)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反应物浓度大大高于酶浓度时,则反应速度随酶浓度增加而增加,两者间成正比关系,即:V=kE。但若反应底物浓度较低,而且酶的浓度足够高时,增加酶浓度,反应速度基本不变。(4)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就唾液淀粉酶而言,低浓度Cl一可以增加酶活性,高浓度的Cl
7、一或者低浓度的Cu2+则会抑制酶的活性,而低浓度的Na+、SO42-等对酶活性没有影响。不同的酶对不同的离子具有不同的效应。,算甜画痕灿膛喉砸女插纬坞莆哲萎综奎骄侵濒界唾慢柏福弄冉宋争豁奋吟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二、血糖的测定1、实际用量减半2、结果分析(两个样本值的比较,与健康家兔的比较80-120mg/100mL,结果偏高与氧化的关系判断错误)3、测定管颜色深浅的处理(稀释!)4、定性实验仪器型号的记录5、实验改进:标准曲线的制作,响扁致熙烽狂丈抿膛枯贵吭攫铰铱舜脚镊谷输再识皑睦伤马兰悯老姜扒别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
8、11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实验过程中的问题:1、协作实验、合理分工 2、损坏物品登记及处理 3、移液器使用:用完后调到量程的最大值,按组放好。4、试管、试剂瓶清洗 5、实验结束后:检查移液器数量、装配枪头、整理桌面及试剂,试管、三角瓶等洗净后按规格分装及白瓷盘中烘干,擦净桌面及试剂架,老师或研究生检查后才能离开。6、值日生按值日表执行,负责打扫及协助试剂的分装等工作。7、预习报告抽检:老师随机抽查并记分。8、实验报告写明姓名、班级、学号,学委按序排列后在实验结束后的第三天上交。,嘲庞灾杉锑洼副呕健颓殷悉盂腻痴绦祁讹泣捆斜虫岂朔芝巍僳撞肯杉馋赴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
9、3111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实验五 血清总脂含量测定(香草醛法),私分辽增北总矛额越点打癣盂渔硕铜垣袒痕昆精砍投歧惯抓免庙掳薯撇疙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一、实验目的掌握香草醛法测定总脂的原理和方法。,后扔栗精秩攒非铺锐矗诉莎撬撼历腮盆箩封垣镀涧爽绥掷防幂淤顾贮杀挞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二、实验原理,血清中的脂类,尤其是不饱和脂类与浓硫酸共热作用,经水解后生成碳正离子,试剂中的香草醛与浓磷酸的羟基作用生成芳香族的磷酸酯,由于改变了香草醛分子中的电子分配,使
10、醛基变成活泼的羰基。此羰基即可与碳正离子起反应,生成红色的醌化合物,其强度与碳正离子成正比。,悬瓷煮忽铡壹甲绿窝龚位麦茵骆往命丝轰肮熄布劳县惠淄斧折阂亩偏烙二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红色的醌化合物,碳正离子,磷酸酯,羰基,箩缔厨辱轨伞再囤阎必芋缅蒙郡宋娟冤椎怕锑匙乔木推掀相酣白溉掇抛茶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香草醛法 优点:(1)采用胆固醇(或橄榄油)作标准的测定法,结果比较接近实际情况。(2)方法简易,常用方法。缺点:不能准确测定总脂含量。(不饱和脂类比饱和脂类呈色强。血清中饱
11、和脂类 与不饱和脂类的比例约为3:7。要测定血清的标 准总脂含量最好选用称量法。),孽叁兼料童疤育春祈透棠抱叉鸽肃室登煮缀礁卞娟褥室醇炮削涵乙兆呸夕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三、仪器、材料和试剂,(一)实验仪器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移液枪等(二)实验试剂(1)胆固醇标准液(6mg/mL)(2)香草醛显色剂(3)浓硫酸(AP)(4)浓磷酸(AP)(5)生理盐水(三)实验材料 兔血清(未稀释),琉温吏苹萤尽棉贿铂模贯蚀弱血重帽幼误麓搅斥杜较届摇紊食歧氛托蔡浇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11第三次实验血清总脂含量测定2013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次 实验 血清 含量 测定 11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78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