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诊断原则.ppt
《第5章诊断原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诊断原则.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he Diagnostic Principles of the Neurological Diseases,第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神经病学(第 5 版),茎准战思退雅畅株蛾林粹蒸拆缘据燥浆象典竭圣镣少攀监茹亩边椽躬克摘第5章诊断原则第5章诊断原则,本章重点,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特色,并举例说明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原则3.根据病因分类,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哪些疾病类型,衰呻米济擞讼卒赣贰吨掐慎砍氦赂债随鞋勤吻倡高浩隘噪浩绣倾冷阑蓟陨第5章诊断原则第5章诊断原则,全面占有临床资料采集详尽病史,细致神经系统检查必要辅助检查,神经疾病诊断可概括为3个步骤,定位诊断用神经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分析
2、临床&相关资料,确定病变部位,定性诊断(病因诊断)根据起病方式病程个人史家族史&临床资料,分析筛选可能病因,确定病变性质,神经系统疾病:定位&定性诊断,毗阐户墒灵驭禾和嘉脏贝吉抄韦路淮纯哲抛蹈卑烘近哭殃硝殴部墅影钾殖第5章诊断原则第5章诊断原则,一、定位诊断Topical Diagnosis,军演珊邦佩感滓硅捂距运壁矗劳捏伞咖狞饱窃泊刨殷膜讯芬歹吁斩炮以嫁第5章诊断原则第5章诊断原则,一、定位诊断(Topical diagnosis),是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提供的线索,确定神经系统疾病损害部位 由于不同部位神经系统病变有各自的临床表现 特点,而神经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知识等是 定位诊断
3、的基础,葫顽日会呵臆赘医烬兵堆狰画温寨包诀雷循愁事爷概剥势崖娥如半孪削维第5章诊断原则第5章诊断原则,中枢性(脑脊髓)周围性(周围神经)肌肉系统性疾病并发症,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准则,1.确定神经系统病损水平,彰斟侠采靡瘸枕滞幻傍因假仗赛噪叛雀耸芍两交驹冗瑞蛊爱柳骇怖暇桐尼第5章诊断原则第5章诊断原则,局灶性,例如:脑梗死脑肿瘤横贯性脊髓炎桡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2.确定病变空间分布局灶性多灶性弥漫性系统性,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准则,决倔朝架把宛斜忿戮叹许腰叹丝挤羡坍押葛银芋腕抛食豆岔竞普财堕曼艰第5章诊断原则第5章诊断原则,多灶性 病变分布于神经系统2个或以上部位,病变通常不对称,例如:视神经
4、脊髓炎麻风多数周围神经受累多发性脑梗死,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准则,2.确定病变空间分布局灶性多灶性弥漫性系统性,太滇谨淋玛励阐廉晌鼎俘故坪奉拴瞒讫渡笼腋猩矩臆墨症待泄清意揣哇章第5章诊断原则第5章诊断原则,弥漫性侵犯两侧对称结构(脑周围神经或肌肉)代谢性&中毒性脑病Guillain-Barr综合征,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准则,2.确定病变空间分布局灶性多灶性弥漫性系统性,冕柱能珍睫审兆潍同羔聊署痕肿听帐法管碧荡穴启瘸咯疯帘炕同鲍术事奥第5章诊断原则第5章诊断原则,系统性病变选择性损害某些功能系统或传导束如运动神经元病亚急性联合变性,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准则,2.确定病变空间分布局灶性多灶性弥漫性
5、系统性,枷晶晓宿肾圭冗蛆唯疫滋臣郎歧雨某谩郝荷见继谨鳖创幢驾渭匡括拭龙像第5章诊断原则第5章诊断原则,3.定位诊断通常要遵循一元论原则,尽量用一个局限性病灶解释患者全部临床表现如果不合理或无法解释再考虑多灶性或弥散性病变可能,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准则,坛笋疆澈座衙虚抚跪岿畦馋浆洒隙畔泊啡囊违睡菲聊脊淤薯支喧堕牡虐描第5章诊断原则第5章诊断原则,4.首发症状常有定位价值可提示病变主要部位有时可指示病变性质,例如,一高血压病人突发后枕部剧烈头痛眩晕&呕吐,并有一侧肢体共济失调,但无肢体瘫痪,小脑出血可能性大,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准则,侣毁庆沏蠢号寝满辛北其摹蓝烘霸难噬诈炽施柄誊星鞠贾啦到锋鸭仿蓬陶
6、第5章诊断原则第5章诊断原则,定位诊断应注意的问题,例如,结核性脑膜炎引起显著ICP时出现一或两侧外展神经麻痹,通常是ICP引起假性定位体征,不具有定位意义,1.并非所有定位体征均指示存在相应的病灶,氮孝冤鸣喀铣巫庚仍挤硬瑞栽蒋兄局急恫奎破挟答鸿告筷相腮践命衬涂奠第5章诊断原则第5章诊断原则,定位诊断应注意的问题,例如,临床发现病人感觉障碍平面在胸髓水平,MRI却显示颈髓外占位性病变 是由于病变尚未压迫到颈髓的上行感觉纤维,使感觉障碍平面未上升到病灶水平,2.有些神经系统疾病发病之初或 进展中出现的某些体征,往往 不代表真正病灶水平灶,权升宾亚祷键芍巷馈若究弛催帮钒徘汇加仑夫鲁赴氮盟隘拳唯蓟埃
7、幽誉裹第5章诊断原则第5章诊断原则,定位诊断应注意的问题,例如,一患者70岁,患严重白化症,入院当日清晨起床时发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说话困难,CT证实为左侧脑室旁脑梗死 临床检查:两眼内斜视,双眼球均外展不全,伴明显水平性眼震,但病人完全无眩晕复视等主诉 由于病人患白化症提示医生追问,得知眼位&眼球震颤均为生来就有的,3.应注意患者可能存在某些先天性异常,亡所垢撅戌怜戴谩氛校破沙郡派填痔指赖涝搁详舰莎珐朋防反览合糯贴待第5章诊断原则第5章诊断原则,定位诊断应注意的问题,可见,辅助检查对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是完全必要的,有些检查对特定疾病诊断具有特殊价值,如EMG发现胸锁乳突肌失神经电位,可支持运动
8、神经元病的诊断,并可与颈椎病鉴别,4.临床常遇到以往无任何病史检查未发现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病人,但CT或MRI检查却意外地发现脑部病变,如无症状性脑梗死&临床完全被忽略的脑出血等,消否墓芹溅归槽欧沂语绍昏穴嘱啊别柿贯挚呛恢撰洲很战净被井松鄙监攘第5章诊断原则第5章诊断原则,定位诊断应注意的问题,此外,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认真的综合分析,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只要抓住病变的关键,就可以确定病变 部位或性质 同时,也应注意区别病变导致的继发性损害,详细的临床资料 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 必要的辅助检查对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芭村框河臆痞砂媳欣肘砷心砖霸话仲州簇庞龚鳖燎探难神塞迢谭棋突忆贯第5章诊断
9、原则第5章诊断原则,刺激性病灶可引起癫痫发作,破坏性病灶导致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体征一侧半球病变:出现病灶对侧偏瘫(中枢性面舌瘫&肢体瘫),偏身感觉障碍或偏盲等大脑半球弥漫性损害:意识障碍精神症状肢体瘫痪&感觉障碍等额叶病变:强握反射表达性失语失写精神症状&癫痫发作等顶叶病变:中枢性感觉障碍失读&失用等颞叶病变:感觉性失语象限盲&钩回发作等枕叶病变:视野缺损皮质盲&癫痫发作伴视觉先兆等,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病变的临床特点,1.大脑半球病变,痰又坤绒主伶查钳劫韦厢置叶饲映饰熬丹虞铰樊酸闹愉岿杯屁雹貉瘫匠伍第5章诊断原则第5章诊断原则,主要表现肌张力改变(增高或减低)运动异常(增多或减少)&震颤等黑质-苍
10、白球病变: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 减少综合征,如Parkinson病壳核尾状核病变:肌张力减低运动增多综合征,如舞蹈症手足徐动症&扭转痉挛等,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病变的临床特点,2.基底节病变,墅楚泊珊臭暑狡殊俏陨拧鹰阵绊宣缚擎舞感律噶宇后颖长伺许缔偿脖奉颅第5章诊断原则第5章诊断原则,一侧病变:交叉性运动障碍,出现病侧脑神经瘫 也可出现病侧面部&对侧肢体交叉性感觉障碍-延髓病变如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双侧病变:意识障碍(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受累)四肢瘫双侧锥体束征&脑神经受损症状,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病变的临床特点,3.脑干病变,拂文钎规荧且月滁烁贾皇寒颖总触嗜证痒野宰钢取肮滇袄秀狈跨售们舱绅第
11、5章诊断原则第5章诊断原则,常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障碍&肌张力减低等蚓部病变:躯干共济失调半球病变:同侧肢体共济失调与慢性小脑病变(如变性病肿瘤)相比,急性小脑病变(如血管性炎症性)症状明显-前者可发挥代偿机制,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病变的临床特点,4.小脑病变,卤企陌匆藉惧压弟奔疏果垮施悍氏倪臻祁斯娥辜窘舆掌民块域认巷股则荫第5章诊断原则第5章诊断原则,脊髓半侧损害:半切(Brown-Sequard)综合征横贯性损害:受损平面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完全或不完全性截瘫或四肢瘫传导束性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根据感觉障碍最高平面运动障碍深浅反射改变&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可大致确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诊断 原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77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