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制程技术发展史.ppt
《半导体制程技术发展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制程技术发展史.ppt(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可利用10年的時間間隔,回顧半導體製程的歷史:IC以前(1950年代)IC時代(1960年代)LSI時代(1970年代)VLSI時代(1980年代)次微米VLSI時代(1990年代)Giga bit時代(2000年以後),半導體製程技術發展史,叛绣缔肥耀麓变冰址噶拿跪盈奢础杆徐矮谰墙毛皇搭蔚屹伸幢涟畸妖霸今半导体制程技术发展史半导体制程技术发展史,IC以前(1950年代),1950 年代是開始生產電晶體的時代。當時半導體基板材料為鍺,加工鍺的各種技術,都以量產為立足點。電晶體由點接觸型開始,經過合金接合型、成長接合型等,接著引進擴散技術,再轉移到矽。本世代的製程包括使用爐管的熱處理、去除污染
2、、蝕刻、電鍍等等。在1950年代末急速進展,材料從Ge轉為Si。因此,製程技術亦從以往的Ge加工技術,變為Si加工技術,變遷到IC時代。,浴康索呸甚仪搽挺咳涎厩睫攫阉泌机鲜努猎镍除洞迹诚戈琴雾孟舒疡厂筏半导体制程技术发展史半导体制程技术发展史,IC時代(1960年代),1960年代為IC的時代,此時起引進光微影技術(photolithography)。使用光罩的圖案轉寫技術引進IC的製造工程。從製程技術面而言,本時代誕生了微影製程、平面技術的開發、表面安定化技術。為了提昇雙極性電晶體的性能,引進磊晶層形成技術的主題。離子植入技術的原型也是在本時代提出。磊晶成長技術的應用是從本時代開始,此技術對
3、於減低雙極性電晶體的集極系列的電阻,是不可或缺的,後來也應用在雙極性IC的基板。,弱绍痕蕊羽撩涵搅卫广搬伏栅骡踢选鞋侨捞关堕迢经寡佬宠淹傍剔说恩刀半导体制程技术发展史半导体制程技术发展史,LSI時代(1970年代),IC的積體度增大,最早被稱為LSI的 MOS記憶體,於1969 1970年登場。於1970年代定位為LSI時代。過去不穩定的MOS元件,由於確立了界面特性安定化的製程,此一趨勢下,使得MOS記憶體開始出現於市面。達到高密度、高積體度的製程,是Si閘極技術崛起的最大關鍵,閘極構造取代過去的Al閘極。Intel公司發表使用此一閘極構造的記憶體,成為以後DRAM發展的出發點。從此時起,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半导体 技术 发展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75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