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心理发展.ppt
《教育与心理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与心理发展.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主讲:吴卫东,2023/6/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2,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概念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到死亡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阶段性和连续性 乳儿期、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方向性和顺序性 记忆 思维的发展不平衡性 生理、自我、性个别差异性,2023/6/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3,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三、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教育须以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为依据准备性原则: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量力性或可接受性原则)教育对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发展的助力或阻力,2023/6/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
2、,4,第二节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一、遗传决定论观点:心理发展由遗传基因所决定,其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与暴露的过程人物:高尔顿:1869年遗传与天才霍尔:复演论格塞尔:成熟论,2023/6/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5,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双胞胎爬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双胞胎中的一个从出生后的48周起每天做1O分钟的爬梯训练,持续6周时间,到了第52周,他能够熟练地爬上5级楼梯。在此期间,双胞胎中的另一个则不作任何训练,只是到了第53周才开展训练爬梯,然而仅用了2周时间,到了第55周,他就能熟练地爬上楼梯顶端。二者能力没有什么差别。评价:片面强调遗传,忽视后天环境
3、的作用,2023/6/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6,第二节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二、环境决定论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人物:洛克:白板说华生:心理发展就是形成刺激反应链斯金纳:外在的强化来塑造和改变评价: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2023/6/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7,第二节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三、二因素论观点:心理发展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人物:(德)斯腾:心理发展是内在素质和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评价:只是把遗传和环境简单地结合起来,是一种折中调和。,2023/6/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8,第二节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四、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点 遗传素质
4、和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社会环境和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对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心理是通过在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矛盾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由于外界环境和教育不断地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儿童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2023/6/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9,第三节 几种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观点:发展的实质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心理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重要概念。平衡是心理发展中的决定因素.。,2023/6/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10,图式是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同化是利用原有图式把新刺激纳入到原
5、有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顺应是指当主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须随刺激影响而改变的过程。儿童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2023/6/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11,皮亚杰是心理发展阶段论者,他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他的心理发展阶段论观点为:心理发展表现为连续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典型特征;各阶段的发展次序是固定的;前一阶段与后一阶段具有连续性,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前提,也是后一阶段的量的积累过程,先前的认知结构包含并融合在后继的结构之中。皮亚杰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的4个阶段为:,2023/6/20,第二章:教育
6、与心理发展,12,(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个阶段儿童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大约在912个月。儿童逐渐获得了客体永久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活动处于感知动作思维水平,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2023/6/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13,(2)前运算阶段(26、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把上一阶段中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系统,具有了符号功能,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
7、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但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具体表现为:泛灵论,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自我中心,认为所有的人与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皮亚杰曾用“三座山”实验来验证他的观点:构筑一座风景优美的山模型,先让儿童从四个方面进行观察,而后交给他们四张侧景照片。再让一个布娃娃在山的各处走动,当娃娃停留在山的某一面时,让儿童展示一张布娃娃所面对的山的风景照。结果,受试儿童取出的照片却是他自己面对的那座山的照片。,2023/6/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14,思维的不可逆性,只知道AB,不知道BA。未掌握守恒。掌握守恒是指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
8、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如同样多的水,无论倒在细长的量筒中还是倒在低矮的盘子中,水都是一样多的。但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掌握守恒,表现为儿童在做出判断时只能从一个维度(如高度或底面积)考虑问题,不能同时运用两个维度。这一阶段的认知活动处于表象思维水平。,2023/6/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15,(3)具体运算阶段(6、7岁-ll、12岁):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获得了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进行逻辑运算,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这一阶段的认知水平处于依靠具体经验支持的逻辑思维水平。(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l4、15岁):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
9、约束,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能够提出假设,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问题,其认知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2023/6/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16,影响发展的因素:成熟、练习与习得经验、社会性经验和平衡化。练习与习得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性经验是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主要涉及教育、学习和语言等方面。平衡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2023/6/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17,第三节 几种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观点:发展是一个生物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适应心理发展经历连续的八个发展阶段,2023/6
10、/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18,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成年中期(256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的冲突 成年晚期(60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2023/6/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19,第三节 几种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三、维果斯基的发展观 1文化历史发展论。维果斯基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
11、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工具的使用导致了人类不再像动物一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是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维果斯基提到的工具有两个层次:物质生产的工具和精神生产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互作用。,2023/6/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20,2心理发展观 心理发展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借助于语言与符号而进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致使其心理活动逐渐由外部向内部转化,心理机能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由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的
12、发展有四个主要的表现 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随意机能指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和有意性。抽象一概括机能的提高。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2023/6/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21,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儿童借助成人帮助达到的发展 水平与原有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2023/6/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22,4、内化学说 内化是指个体将社会环境中吸收的知识转化为心理结构中的过程。其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他认为运用符号系统将促使心理活动得到根本改造。只有掌握了语言
13、这个工具,外部形式的活动才得以“内化”,转为内部活动。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化过程中语言符号系统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语言一方面为儿童表达思想和提出问题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儿童从周围人那里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儿童的言语也直接促进了其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2023/6/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23,思考题“给我一打健康的、发育良好的婴儿和符合我的要求的抚育他们的环境,我保证能把他们随便哪一个都训练成为我想要得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如何理解华生的这句话?,2023/6/20,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24,李双江之子被刑拘,2月23日下午,海淀警方通报,2月19日,海淀公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心理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69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