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检定考试研习.ppt
《教师资格检定考试研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检定考试研习.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師資格檢定考試研習-課程與教學-,陳銘村2008/09/28,考試資訊與準備要領,考試資訊報名人數/到考率/及格率考試類型分析考試命題內容題型比例和及格標準命題特色準備要領1.熟悉教育的基本原理 2.重視理論實務的結合3.選擇代表性的參考書 4.分析歷屆考題的趨勢5.掌握重要的教育政策 6.蒐集相關的考試資訊,歷年考情資訊,95年報考人數7,859到考率98.52及格率59.40%96年報考人數8,288到考率96.54及格率67.9%/中等教師及格率70.1%97年報考人數11,266到考率97.6(到考人數為10,999)及格率75.6%/中等教師及格率75.1%,考試類型分析,教師資格
2、檢定考中央命題(教育部)命題單位國家教育研究院考試方式筆試(選擇題與問答題)考試時間每年参月底或四月初選擇題共35題包含課程、敎學及教學評量各10題 每題2分問答題/申論題共3題-課程、敎學及實務各1題/每題10分,命題內容,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命題內容如下一、中等學校課程設計與發展(含理論與實務)課程設計原理/課程發展模式/課程實施與評鑑二、中等學校教學活動設計(含教材教法)教學原理/教學策略與方法/教材選擇與組織三、中等學校教學評量概念與原則/類型與方法/結果應用與限制四、中等學校教學情境規劃與經營(含班級經營)班級經營/社區資源之應用校內教學情境的規則,如教學群(混齡或領域教學之設計),題
3、型比例和及格標準,題型比例選擇題:問答題:及格標準應試科目總成績平均滿六十分應試科目不得有二科成績均未滿五十分應試科目不得有一科成績為零分,選擇代表性的參考書,課程黃政傑課程設計東華黃光雄、蔡清田課程設計:理論與實務五南方德隆課程發展與設計高等教育教學高廣孚教學原理五南黃政傑主編教學原理師大書苑李咏吟主編多元教學設計高等教育評量郭生玉 心理與教育測驗精華,課程的意涵與結構,課程的原意:跑道(拉丁文currere)/學習的進程課程的意義:科目/目標/計畫/經驗空無課程(null curriculum),課程的意涵與結構,一、實有課程:學校中的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都是學校之內 實際存在
4、的,此三者合稱實有課程。(一)正式課程:學校依據課程綱要,將教學科目排出時間來教,且有人加 以視導,這類課程是外顯的,有正式規定,稱為正式課程。(二)非正式課程:學校有些課程之教學是以學生活動為主,較少採用正式 課程的教學型態,自主性較大,對學生的影響是比較自然的、間接 的,如學校的週會、慶典活動等,都是非正式課程。(三)外顯課程:正式課程和非正式課程合稱為外顯課程。二、潛在課程:學生在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之外的許多學習經驗,可能是 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可能是有意設計,也可能是無意發生的,隱藏 在學校的各種情境中,通常存在於學校中的各種儀式制度、班級規約、組織氣氛與次級文化等,對學生產生不同
5、程度的影響。三、空無課程(懸缺課程):社會變遷快速,因此學校課程有時不能即時反映 社會的新興議題,忽略了該教而沒教的課程,此類課程即為空無課程。,歷屆考題(選擇題),(B)1.學校中並未教導學生有關藥物使用的概念,此種情形 可能導致青少年濫用藥物。這屬於下列何種課程概念(A)正式課程(B)懸缺課程(C)潛在課程(D)非正式課程(96教檢)(C)3.師在閱課程的相關著述後發現:對於課程的 定義,學者之間存有同的看法。你認為師應以何 種心態去看待?(A)瞭解並澄清同的課程定義,對課 程設計並無助(B)為避免對課程定義混淆清,最好 記其中一項定義(C)各項課程定義所關注的角 同,各有其功能與限制(D
6、)呼籲學界對課程定義加以統 一,以政府進管制(96教檢),歷屆考題(選擇題),(B)3.現九一貫課程分為七大域及重大議題課程,道德再設為一個科目(或域),而被融入其他 域內進教學。學校實際教學未予融入,則道德課程 會變成下哪種課程型?(A)內隱課程(implicit curriculum)(B)懸缺課程(null curriculum)(C)潛在課 程(hidden curriculum)(D)非正式課程(informal curriculum)(97教檢)(B)4.學校課程有所謂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 程及懸缺課程。請問目前在學校普遍實施的清掃活 動,是屬於下列哪一類課程(A)正式課程
7、(B)非正式課程(C)潛在課程(D)懸缺課程(96教檢),歷屆考題(問答題),一、空無課程又稱為懸缺課程(null curriculum),試舉明其意 義,並闡述其對學校課程發展具有何種涵義?(97教檢)二、何謂懸缺(空無)課程(Null Curriculum)?(94教甄)參考解答:懸缺課程係指學校理應教導卻未教導的東西,諸如學校未能提供給學生學習的選擇機會、看法、概念及技能等。沒有預先規劃設計、無順序、無系統、無範圍更沒有任何形式的課程,但卻有課程的功能性存在,一般其對於學校課程發展具有何種涵義,可將其視為具有伸縮性的課程(Flexible curriculum)來看待,並加以靈活規劃設計
8、施教,通常具有下列涵義:1.對正式課程內容的統整、綜合與歸納運用 2.作為補充教學、加強重點使用。3.作為補救教學以充實學生的學習。4.作為診斷教學,試探學生的興趣。5.其他與學習相關的活動。懸缺課程對學校課程發展具有何種涵義。,課程設計的基本概念與類型,所謂課程設計(curriculum design)是指界定課程中的基本要素,如學科內容、教學方法、教材、學習者的經驗和活動。課程設計界定實際的課程要素,而課程發展則是強調整體的過程。因此,課程設計的基本概念,包括範圍(scope)、順序(sequence)、銜接(articulation)、延續(continuity)、平衡(balance)
9、等。,課程設計模式,一、目標模式:課程設計採直線性目標導向的設計模式,將其簡化為目標選擇組織評鑑,學者泰勒(R.W.Tyler)的主張。二、歷程模式:只要詳述學科的內容與程序原則,便可以合理的設計課程,強調課程設計應先建程序原則,鼓勵學生探討有價值的教育領域或過程,而不是達成預定的目標或結論。三、情境模式:又稱之為情境分析模式或文化分析模式,主張課程設計須自學習情境的評估與分析著手,據以提供不同的計畫內容。其構成要素包括1.情境分析。2.目標擬定。3.方案設計。4.解釋和實施。5.檢查評估回饋及重新建構。,課程設計的類型,1.學科課程設計(academic-subject designs):傳
10、統上為大眾所熟悉 的國文、歷史、數學等均屬於學科課程設計下的產物。(分科課程)2.融合課程設計(fusion designs):確立兩個(含)以上科目領域之 間的關係,只是將這些科目融合在一起後,原有的獨立主體性,便消 失不見,以另一個新的科目名稱標記之。(合科課程)3.廣域課程設計(broad-fields designs):橫切某個領域或知識體 系,創立另一個統一體,一旦完成處理,用以組成該統一體的各個科 目之個別性便喪失無存,廣域課程設計的範圍較大。如語文、社會科 都是屬於廣域課程。(亦可稱之為廣博課程)4.特殊主題設計(special-topic designs):即將學習經驗環繞某一
11、 定焦點主題或是以某一科為中心而作的組織安排。(核心課程)5.學習者中心課程設計(learner-centered designs):係專指以學習 者的需求與願望為焦點而規劃的課程。(活動課程),歷屆考題,【D】1.將個以上的科目放在一起教學,給予新的科目名稱,而 原本科目的主體性再存在。請問這屬於下哪一種課程 型?(A)核心課程(B)整合課程(C)合科課程(D)融合課程(97教檢)【A】2.在課程設計的會議上,教師們討設計課程的程序,下 何者符合過程模式的觀點?(A)課程設計應先建程序 原則(B)課程設計的第一步驟是訂定課程目標(C)課程設計應 先分析課程綱要的能指標(D)課程設計應先界定學
12、習成果 的評指標和標準(97教檢)【A】3.當預期的學習結果是具體的,學習內容具有明確的順序,學習評是客觀的,哪一種課程設計模式最適合?(A)目標 模式(B)程模式(C)情境模式(D)寫實模式(96教檢),歷屆考題,【D】4.忠實呈現課程發展過程,並涵蓋課程的場、慎思 和設計三個要素的課程模式稱之為何種模式?(A)目標 模式(B)程模式(C)情境模式(D)自然模式(97教檢)【B】5.下有關課程設計的敘述,何者最符合學科取 向的?(A)學先於教,教學常採取討與體驗的 方式進(B)學生在學科字塔的底端,缺乏知、需要教導(C)對學生的評鑑常採取常模照模式,評 估其學習成效(D)第一線基層教師經常在
13、課程教材的 設計編撰扮演重要角色(97教檢)【B】6.王師採取為目標導向設計課程,下何者最 適合此一課程設計?(A)創造(B)具體為(C)情意表 達(D)批判思考能(96教檢),何謂課程統整,課程統整是課程設計方式的一種,它可以是在不受限於學科界限的條件下,由教師與學生合作認定重要的議題和問題,而針對這些主題形成課程組織,增強人與社會統整的可能性。其目的在將不同的學科知識做相關聯結,並將知識與生活經驗加以整合,以化解學科之間壁壘分明的疆界,將教育重心由學科知識的學習提昇至生活知能的培養,使學生能在完整且貼近真實生活的課程架構中學習,增進其學習能力,也是學習領域內知識的統整。問答題:對於課程統整
14、在實際應用上有支持與反對的觀點,請分別 簡述其由為何?(96教檢)支持:重視學習領域的統整/以基本能力取代學科知識。反對:學科整合標準不明確,七大學習領域各自整合部分學科,且限制 了變通性/所謂基本能力其成分為何?如何萃取?如何組織?特殊 名詞難以界定?,課程統整有哪些模式,一、單科內的統整:如全語文(whole language)課程,將語文學習中的聽 說讀寫各方面知能,融合於生活情境中。二、跨科的統整:兩個以上的學科因學習內容相關而統合。例如數學科有關 體積的概念與測量可與自然科學中的密度概念相互連結學習。三、融合課程:將性質相近的學科整合為一個大的領域,或成為一個新科 目。如社會學習領域
15、融合歷史、地理、法律、政治、社會、經濟等學 科。真正的融合課程應是有機的統合,絕非內容的併列混合。四、科際課程:以某個主題為學習目標,從各學科不同的觀點及內容共同探 討此一主題,但學科身份仍然明顯。例如:課程統整未必要以主題課程 模式呈現,學校可視課程目標及學習內容性質,靈活運用不同模式。五、超學科課程:以一個主題為核心,分析主題之下的次概念,以形成概念 網,再設計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學習這些概念。或以某個問題要求學生用 各種方式進行探索以解決問題。亦可以某個故事為中心,師生共同探討 故事中的問題。此種模式中,學科界限完全消失。,學校本位課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以學
16、校的教學理念及學生需要為核心,學校的教育人員為主體,學校的情境及資源為基礎,並考量學區附近的社區及大眾的期望,以及符應中央及地方教育機關法令與政府的規範,針對學校課程所進行的規劃、設計、實施與評鑑。學校本位課程設計的做法如下:一、評估學校發展情境。二、成立課程發展相關組織。三、建立學校願景及課程目標。四、設計課程方案、選擇、組織教材及活動。五、解釋與準備實施。六、實施。七、檢視進度與問題、評鑑與修正。八、維持與制度化。,歷屆考題,【A】1.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與下哪一種做法較為 一致?(A)學校教師需改變傳統被動的課程與角 色(B)由中央聘請專家研發課程,再交由學校執(C)學校教師採由上而下的課
17、程決定模式(D)避 免城鄉差距造成學校課程品質的差(97教檢)【C】2.下何者較能反映當前學校課程的發展趨勢?(A)由注重同學生需要轉變為重視菁英學生的學習(B)由教育學者主導轉變為家長主導(C)由注重學科知 的學習轉變為強調知的活用(D)由注重課程統 整轉變為強調學科獨,課程單元其他應注意的事項,課程單元補充的專有名詞之定義在課程改革中敎師應扮演課程改革的推動者、行動研究者、學校本位課程設計者以及課程發展的協調者的角色。在課程改革中敎師對於課程的設計發展與教學應如何執行?1.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題,2.讓學生主動參與課程,3.重視文化差異尊重多元文化,4.課程內容應結合社區資源與社會文化。學校本
18、位課程管理的意涵?身為敎師如何結合社區家長資源,共同發展學校本位課程?其作法如下。1.建立社區資源檔案,2.建立家長人力檔案,3.進行人力資源教育等。學校本位課程的評鑑模式:CIPP評鑑模式。,教學的基本概念,教學是教育歷程中的重要活動,是教育的方法;課程的實施教學;教學活動傳遞課程內容。廣義而言,是指成人的教與兒童的學,教學的場所、內容、方法都不是有規則可循的;直到正式的學校制度產生之後,教學才有了較固定的型態與方法。敘述性的定義:知識或技能的傳授。就教學交互作用來說,則為成功的學習。從教學的目的而言,是指從事某項活動,並注意在進行中的活動,透過診斷且能改變個體之行為。教師在教學前要有明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资格 检定 考试 研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69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