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沟通的艺术和方法.ppt
《教师沟通的艺术和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沟通的艺术和方法.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故事: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沟通是传递讯息、交换意见,建立共同性的一种过程。沟通就是信息凭借载体从发送者传递到接收者,并被理解的过程。,师生沟通的 艺术和方法,从沟通的角度看教育效能,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往往是先
2、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他们很注重对教师的感觉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然后再来决定对教师的教育是“接受”还是“不接受”。,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事实上,如果师生关系这一问题不首先解决,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的优化,有效的教学,学生的全面发展等,都是一种奢谈。,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交往不仅仅是教育的途径和手段,其本身就具有教育价值。师生沟通是教育交往的主要形式,由此而建立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效果的决定因素之一。提高教育效果必须从改善师生关系入手,首先
3、教师得改善沟通技巧。,教育就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一)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马克思)(二)师生交往不仅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工具和条件,其本身就具有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三)师生交往活动的教育学意义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与教师的交往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这种交往是一种代际交往。通过这种交往传递人类的历史经验,从而使学生与上代人的生活经验连接起来。第二,这种交往使学生获得直接的生活经验。与教师交往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种交往形成的体验使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有了基本的认识。第三,这种交往关系促使学生精神的发展。,师生沟通是教育交往活动的基本形式(一)师生沟通的特点 1
4、、师生沟通是人际沟通,人际沟通是一种积极的信息交流,它不同于机器设备之间简单的“信息传输”。在人际沟通中,每一参加者都是积极的主体;同时,每一主体都要求自己的沟通伙伴具有积极性,而不能把沟通伙伴看成是某种客体。因此,在沟通过程中,当一主体向沟通参加者发送信息时,必须分析对方的动机、目的、定势,判断他的情况;必须估计沟通伙伴对自己发出信息的可能的回答,这是人际沟通畅顺和有效的前提。在成人沟通中,许多人会注意到这种特点。但在教育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或者是师生地位的不平等性,或者是强调灌输的传统教育观念,教师往往忽视学生作为沟通伙伴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忽视对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和判断,因而影响师生沟通
5、的畅顺和有效。,2、在人们的信息交流中,沟通伙伴之间能借助于符号系统而相互影响。这也不同于机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这里所产生的沟通的影响是以改变对方的行为为目的的一个沟通者对另一个沟通者的心理作用。沟通效果的测量就是以这种作用达到的程度为标准。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师生沟通的效果不取决于教师说出了什么,说了多少,而取决于学生听进了什么,接受了多少。,3、只有在发出信息的人和接受信息的人掌握统一的编码译码体系的情况下,信息交流结果所产生的沟通影响才能实现。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沟通者和接受者在沟通过程中经常变换位置,他们之间的任何信息交流只有在符号的共同性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这不仅指“大家都应当用一种
6、语言说话”,即交往者应有相同的词汇体系和句法体系,而且指应当对交往情境有相同的理解。其实,即使大家都知道这些或那些词的意义,但对同一个表述,人们还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从而产生沟通的障碍。,4、人际沟通可能产生特殊的沟通障碍。这些障碍同某些沟通渠道的弱点无关,同编码和译码的差错也无关,而往往是社会性的,如沟通者之间的社会差别、政治差别、职业差别、年龄差别;或者是心理性的,如交往者之间的个性心理特点(腼腆、不善交际等)、交往者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心理关系(彼此不合、互不信任等),等等。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存在着地位差别,年龄差别,师生个体的心理特点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应当注意了解可能产生师生沟通
7、障碍的因素,在沟通过程中灵活把握,尽量避免产生沟通障碍。,(二)有效沟通是有效教育的前提 在教育实践中,一些教师感到自己已经说了许多该说的话,讲了许多该讲的道理,但学生还是不听,这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沟通。其实,无论教师所讲的话是多么正确,但是如果不能被学生接受、信服,就不可能产生真实意义的教育。可见,教育的有效性不仅在于教育内容的正确性,更在于教育沟通的有效性。没有有效的沟通,就没有教育。,要实现有效的沟通,需具备以下条件:1、沟通的参与者具有平等的人格,有自由沟通的平等机会。差异是沟通的基础,但沟通不是为了排斥差异,消除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差异,求同存异。,2、同理心与换位思考,共同创
8、设交往的情境。,3、沟通的参与者均愿意倾吐自我,并且尊重接纳彼此的观点,乐于积极地接纳对方。,你对学生说过这样的话吗?你怎么这么“没皮没脸”、“没羞没臊”?脑袋里进水了吧?一点记性也没有!某某就像个老鼠屎,走哪儿哪儿臭。你想什么呢?榆木脑袋!你缺根弦呀,你缺心少肺呀,长脑子干什么的,回家查查,看是不是弱智。不学就回家,玩儿个够吧!瞧你这样你爹妈也好不到哪儿去。看你写的什么字,像鸡扒拉似的。大家都别理他,一个学生在考试失败后,心情非常沮丧,希望老师给予安慰。这时,你会怎样回应这位学生呢?,教师1:你为什么感到如此难过呢?教师2:你一向成绩很好,但想不到这次考试失败了。教师3:因为这次考试不理想,
9、所以你感到很失望,很 难过。教师4:因为这次考试不理想,所以你感到很失望,很 难过,也不知道前面的路该如何走,心中很混 乱。教师5:你一向成绩很好,从来没有想过这次考试会这 样不理想,所以对此特别失望与难过,也有点 郁闷,害怕父母接受不了和责怪你。,(三)师生关系的演变与沟通模式的调整 1、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和上下、单向的沟通模式传统教育中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使教师在教育交往活动中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较多是进行上下沟通和单向沟通,教师在沟通中享受着话语的主导权和优先权,居于话语权的核心。这种上下、单向的沟通方式表现在教师一定的话语模式之中。,规范式:如果教诲式等于教师的优越感加上对学
10、生的真诚的情感,那么规范式更接近于教师的优越感加上对学生的道德宣讲。前者侧重于以情动人,后者则侧重于以理服人。这种话语模式的关键词是“应该”“你们应该如此”。,“教诲式”或“教导式”:教师是以长者、智者、有知者的身份,对学生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发话,讲授知识,传述真理,劝诫人生,教师自身的优越感和对学生的真诚并存。这种话语模式常常表现出温和、诚挚、热心,最容易受到推祟、褒扬,但其间隐含的权力渗透是强烈的,甚至会由于教师的诚挚而消解了学生必要的质疑、反思。,命令式:如果说前两种权力渗透的形式是隐在的,那么这种模式便是显在的权力表达,它往往不容商量,必须贯彻执行,常用的关键词是“必须”“要”“你们
11、必须如此”。,惩罚式:这种模式既不讲情,也不讲理,而是赤裸裸的权力再现,通常以祈使句或“不就”“否则”的句式表达。,2、新型师生关系与平等、双向的沟通模式 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师生之间要进行平等、双向乃至多向的沟通。平等、双向的沟通意味着学生应该拥有与教师平等的话语权。平等、双向的沟通具体体现为师生之间建立价值平等的对话性关系。所谓“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三、教师沟通能力的自我提高(一)仔细倾听 倾听是表达尊重的一个明显标志。“倾听”是满足学生感情上被接纳、受重视以及安
12、全感需求的最为重要的工具。通过倾听,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有价值。对于学生来说,得到倾听就意味着被理解,并且感觉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确实是有意义的。但在现实的师生沟通中,却经常产生这样的现象:教师时常打断学生的诉说,急于回答学生的问题,或直接要求学生“应该”这样来处理问题。教师若是喜欢从自己的愿望和主观判断出发,希望尽快出现自己所期望的结果,希望学生尽快接受教师的影响,那么,这样的倾听既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给学生带去消极的信息,学生会以为老师对他说的话远他自己要对老师说的话重要,也就不愿意再对老师说什么了。,学生需要理解,特别是在他们心烦意乱、情绪不佳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理解首先表现在倾听学生的
13、声音并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感受。在倾听中,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的态度:愿意花时间,并愿意倾听学生对你的诉说。心甘情愿地去帮助学生。做好准备去接纳学生的感情。把学生看成是有足够能力去理解自身问题的人。,(二)表达的技巧 在学校教育中,一些教师的言语表达只停留在空洞的说教和劝诫上,如“学生应该遵守纪律,以学习为重”“青年人应该志向远大”;或者是简单的判断和评价,如“我认为那是错的”“你太骄傲自大了”;甚至是贴标签,如“你在班上是表现最差的学生”等等。这都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1、不仅要表达社会一般的道德标准和风俗习惯以及自己作为教师角色的规范,而且要同时表达自己作为“人”的真实的感受。即教师应以“真
14、正的我”出现,没有防御式的伪装,不把自己藏在专业角色的后面,不戴假面具,不是在扮演角色或象完成例行公事一样,而是表里一致、真实可信地投身于与学生的关系之中。这既是师生“我你”平等沟通关系的体现,也是教师真诚态度的表现。教师如果只是一般地讲道理,论规范,常常只能是苍白无力的说教和灌输。如果教师碍于自己的身份而不愿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也难以换来学生敞开心扉的沟通。,老师正在教室里巡视,要学生坐好。个学生对他说:“你是不是怕今天早上校长会来看我们?”老师说:(1)“今天老师会以平常的态度来上课。”(2)“我应该不会紧张,他们只是一群人而已。”(3)“有点紧张是很自然的事。”(4)“我紧张是因为我不相
15、信你们能表现得和平常一样。”(5)“不必替我担心,只要注意你自己的态度就好了。”(6)“是的,老师有点紧张,希望你们好好表现,帮我这个忙。”,在上面六个回答中,(1)和(2)表现出教师想掩饰自己真实的紧张心情。(3)和(4)都承认了自己的真实心情,但(3)只是说明了一般人都会有的情况,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心情;(4)则对学生有一定的伤害。(5)也伤害了学生。最好的表达是(6),既坦然承认了自己的真实的紧张心情,又对学生有积极的期望。这会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也能激励学生有更好的表现。,2、用表达“我信息”代替“你信息”“我信息”指说者自己的感受,“你信息”则是说者对对方的一种认识、评价或判断。当
16、学生有令教师不满意的行为时,教师直接批评、指责学生,如“你很笨”、“你很懒”等,就是提供“你信息”。在教育交往过程中,这种对学生负面的评价或判断往往令学生感到窘迫,难以接受,甚至产生逆反。教师如果通过“我信息”,即表达自己的情感来代替直接的指责,如“我对你的行为感到生气!”“我对你的行为感到很失望!”等等,则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并常常会因为教师情感的感应而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产生改变的动机。显然,用师生平等交流感情的形式表达反馈比用判断和评价的形式来表达更容易使对方接受和应付。,沟通语言“你怎么不认真读书,你的行为对得起给你挣钱交学费的父母吗?”“你的成绩这么差,还不用心好好学习。?”“你今天
17、又迟到了,怎么老是迟到?”,你怎么这么懒?!还不快去做下一题?!沟通的本意是“提醒”(“你向信息”的表达口吻)“批评”,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沟通的本意是“交流”(“你向信息”的表达口吻)“奚落”,你放学后到我办公室来做功课!沟通的本意是“指导”(“你向信息”的表达口吻)“命令”,如果你不准时交作业,以后你就不要再上我的课!沟通的本意是“了解心理反应”(“你向信息”的表达口吻)“恐吓”,我不相信你会做得好。,沟通的本意是“鼓励学生”(“你向信息”的表达口吻)“怀疑”,你究竟有没有照我的话去做!,沟通的本意是“想帮助反省”(“你向信息”的表达口吻)“质问”,请比较以下两组表达:(1)结论:“你
18、这个捣蛋鬼,对班级不负责任,损害班级荣誉。”比较:“对你那些影响班级荣誉的行为,我感到痛心。”(2)质问:“你是给老师做作业的吗?”比较:“你不跟我商量就不做作业,我可不高兴。”(3)责难:“你们从来不帮助老师。”比较:“我给你们讲课,却听不到你们的意见,我觉得很难受。”(4)讽刺:“今天你能屈尊来上课,鄙人深感荣幸。”比较:“这个学期你好多天没有来上课,我很担心。”(5)赞许:“你真棒。”比较:“你功课进步得那么快,我真是高兴。(6)不赞同:“你真可怜。”比较:“你对我们的课堂活动缺乏参与意识,这使我很不安。”(7)批评:“你太霸道了。”比较:“我可不喜欢你欺负小同学。”,“我向信息”比“你
19、向信息”更能够有效地面对学生。它有这样一些沟通效应:具有促使学生愿意改变自己行为的高度可能性。包含最小程度对学生的否定评价。不损害师生关系。“我向信息”使学生把教师看作一个真实的人一个会失望、难过、愤怒的人,一个也有缺点和弱点的人。在“我向信息”中,应当具备三个要素:主格人称代词我,教师的自我感受以及学生的行为对教师的影响。,(三)提问的技巧 在师生沟通中,教师通常处于引发谈话或讨论的位置,因此,通过直接提问题来引导学生表达和引发讨论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能使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理清思路,表达所感、所想。在课堂教学、集体或个别的教育谈话中,教师常常会采用提问方式。而提问技巧的使用,将有助于提高引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沟通 艺术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69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