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深模设计模块.ppt
《拉深模设计模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深模设计模块.ppt(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模块四 拉深模设计,拉深模设计,包职院模具教研室,本模块设计任务,无凸缘筒形件 材料:08钢 料厚:2mm,拉深模设计,材料:10钢料厚:1.5mm,拉深模设计,学生设计任务,学生将在教师的辅导下完成图示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工艺路线制定以及工艺计算,并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完成不同模具的设计绘制工作,并作为本学期的最终考核。,学习项目一 概述,一、拉深的概念及应用1.拉深:是利用拉深模在压力机的压力作用下,将平板坯料或空心工序件制成空心零件的加工方法。2.应用:应用广泛,是冲压基本工序之一。可以加工旋转体零件,还可加工盒形零件及其它形状复杂的薄壁零件。二、分类,变薄拉深:成形后零件的壁厚比原坯料厚度
2、减薄。,不变薄拉深:成形后零件的厚度与拉深前坯料厚度基本相同。,三、拉深模,拉深模特点:结构较简单,工作部分有较大的圆角,表面质量要求高,凸、凹模间隙略大于板料厚度。,拉深模设计,学习项目二 圆筒形拉深件的变形分析,一、拉深变形过程1宏观分析 拉深前,于坯料上划出扇形区域oab,拉伸开始后,扇形区转化为三部分:凸缘部分abcd:逐渐转化为筒壁,比例减小,是变形区。筒壁部分cdef,逐渐增加,为传力区。筒底部分oef,基本不发生变形,在拉深过程中是传力区。,结论:拉深过程就是凸缘逐渐减少,转化成筒壁的过程。,拉深模设计,2.微观分析 应用网格法观察变形情况,分析变形特点。,拉深模设计,分析结论:
3、1)变形区与传力区:坯料的凸缘部分上的网格形状发生明显改变是变形区,筒底网格基本无变化,所以为传力区。2)变形区的变形特点:等间距的同心圆 筒壁上的水平圆周线,而且其间距a增大,越靠筒的上部增大越多,即。等分度射线 筒壁上的垂直平行线,其间距则完全相等,即。从网格变化可以看出:拉深前的扇形单元格变为拉深后的矩形单元格,其产生原因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坯料凸缘区内部的各个小单元体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的内应力,表现为径向受到拉应力 的作用长度增加;切向受压应力 的作用长度减小。,拉深模设计,3)坯料厚度变化 从单元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变形结束后所得矩形网格的宽度都相等,而变形前坯料上的扇形网格却是越靠近
4、外边缘网格越大,应此宽度上需要转移的多余金属越多。这部分多余金属不仅转移到了高度上,也向坯料的厚度上发生了转移,所以拉深所得的筒形件在口部有最大厚度。,拉深模设计,二、拉深过程中坯料内的应力与应变状态,拉深模设计,1.凸缘的平面部分:属于变形区,切向受压,径向受拉。厚度有所增加,当变形程度过大时易起皱。2.凸缘的圆角部分:也属于变形区,但变形程度较小,受到拉深和弯曲的综合影响,变形较复杂。3.筒壁部分:变形已结束,成为传力区。受单向拉应力。4.筒底圆角部分:属于传力区,在切向和径向都受拉应力作用,同时由于凸模圆角半径的影响产生弯曲变形,坯料在此处厚度减薄,易拉裂。5.筒底部分:始终为传力区,受
5、切向和径向的拉应力作用产生双向拉伸变形。,拉深模设计,a)轴对称旋转体拉深件 b)盒形件 c)不对称拉深件,拉深模设计,有压边圈的首次拉深模1-模柄 2-上模座 3-凸模固定板 4-弹簧 5-压边圈 6-定位板 7-凹模 8-下模座 9-卸料螺钉 10-凸模,拉深模设计,拉深模设计,学习项目三 拉深件的主要质量问题,一、起皱1.概念:在拉深时,变形区压缩失稳导致起皱,是指凸缘上材料产生皱折。2.危害:拉深力、拉深功增大;拉深件质量降低;拉深件破裂;严重时损坏模具和设备。3.影响拉深起皱的主要因素(1)坯料的相对厚度:相对厚度越小越易起皱。(2)变形成度:变成程度越大越易起皱。,拉深模设计,4.
6、起皱的判断:可根据相对厚度的大小由相关表格查出。5.起皱的解决措施:在模具结构中设置压边圈并施加合理 的压料力。,有无压边圈模具结构a)无压边圈模具 b)带压边圈模具,拉深模设计,6.压边圈的种类与结构(1)种类 1)刚性压边圈 适用于双动压力机、液压机上拉深。也可以用于单动压力机上进行拉深。,1-曲轴 2-偏心轮3-外滑块 4-内滑块 5-拉深凸模 6-压边圈7-拉深凹模,拉深模设计,2)弹性压边圈 弹性压边圈结构适用于单动压力机。动力来源一般由弹簧、橡胶或液动装置提供。,单动压力机上的弹性压边装置1-凹模 2-凸模 3-压边圈 4-顶出杆 5-弹簧,拉深模设计,(2)压边圈的结构,压边圈形
7、状a)平面型 b)平锥形 c)锥形 d)圆弧形,拉深模设计,二、拉裂 1.拉裂产生的部位与原因 拉裂:由于材料内部拉应力过大,拉深件在坯料最薄处出现裂纹称为拉裂。产生原因:凸缘起皱;压边力过大;变形程度过大等。,2.解决措施 根据拉裂产生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凸缘起皱引起拉裂应先解决起皱问题;压边力过大引起的起皱则应重新调整压边力等等。,拉深模设计,三、突耳 突耳:筒形件拉深,在拉深件口端出现有规律的高低不平现象叫突耳。,产生原因:产生突耳的原因是板材的各向异性,在板厚方向性系数r低的方向,板料变厚,筒壁高度较低。在具有r高的方向,板料厚度变化不大,故筒壁高度较高。所以板平面方向性系数越
8、大,突耳现象越严重。,拉深模设计,拉深模设计,作业:1.总结拉深变形特点。2.拉深件主要质量问题有哪些?其产生原因和解决措施分别是什么?,学习项目四 拉深模典型结构,一、首次拉深模1.无压边圈的首次拉深模2.具有刚性压边圈的首次拉深模3.弹性压边圈在上模的首次拉深模4.弹性压边圈在下模的首次拉深模5.带锥形压边圈的首次拉深模,拉深模设计,二、再次拉深模1.无压边圈的再次拉深模2.带弹性压边圈的再次拉深模3.无压边圈的反向拉深模4.压边圈在上模的反向拉深模5.压边圈在下模的反向拉深模三、落料拉深复合模,拉深模设计,无压边圈的首次拉深模1-上模座 2-凸模 3-固定板 4-出气孔 5-定位板 6-
9、凹模 7-下模座,拉深模设计,有压边圈的首次拉深模1-上模座 2-凸模 3-凸模固定板 4-出气孔 5-压边圈 6-定位板 7-凹模 8-凹模固定板 9-下模座,拉深模设计,带弹性压边圈的首次拉深模1-弹簧 2-通孔 3-上模座 4-凸模固定板 5-螺栓 6-凸模 7-凸模气孔 8-压边圈 9-限位螺栓 10-定位板 11-凹模 12-下模座,拉深模设计,弹性压边圈在下模的首次拉深模1-模具气孔 2-上模座 3-打料杆 4-推板 5-凹模 6-定位板 7-弹性压边圈 8-下模座,拉深模设计,1上模座2推杆 3推件板4锥形凹模5限位柱6锥形压边圈7拉深凸模8固定板9下模座,拉深模设计,无压边圈的
10、再次拉深模1-上模座 2-垫板 3-凸模固定板 4-凸模 5-凸模气孔 6-定位板 7-凹模 8-凹模座 9-下模座,拉深模设计,拉深模设计,带弹性压边圈的再次拉深模 1-推件板 2-拉深凹模 3-拉深凸模 4-压边圈 5-顶杆 6-弹簧,拉深模设计,拉深模设计,反向拉深模1-凸模 2-凸模气孔 3-凹模,拉深模设计,拉深模设计,压边圈在上模的反向拉深,拉深模设计,拉深模设计,压边圈在下模的反向拉深模,拉深模设计,拉深模设计,落料与首次拉深复合模 1-顶杆 2-压边圈 3-凸凹模 4-推杆 5-推件板 6-卸料板 7-落料凹模 8-拉深凸模,拉深模设计,拉深模设计,学习项目四 拉深模设计步骤与
11、实例介绍,一、拉深件工艺性分析1.材料分析:用于拉深成形的材料,要求具有高的塑性、低的屈强比()、大的板厚方向性系数、小的板平面方向性。2.形状分析(1)拉深件形状应尽可能简单、对称、避免急剧转角或凸台。(2)深高度应尽可能小,以减少拉深次数,提高冲件质量。(3)在保证装配要求的前提下,应允许拉深件侧壁有一定的斜度。,拉深模设计,(4)需多次拉深的零件,在保证必要的表面质量前提下,应允许内、外表面存在拉深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痕迹。(5)拉深件的底或凸缘上的孔边到侧壁的距离应满足:,(或,)。,拉深件的圆角半径,拉深模设计,(6)拉深件的底与壁、凸缘与壁、矩形件四角的圆角半径应满足:。否则,应增加整
12、形工序,一次整形的,圆角半径可取:。3.精度分析 一般情况下,拉深件的尺寸精度应在IT 13级以下,不宜高于IT11级。4.任务一工艺性分析与工艺方案的确定 任务一为为右图所示拉深件,材料08钢,材料厚度2mm,其工艺性分析内容如下:,拉深模设计,(1)材料分析 08钢为优质碳素结构钢,属于深拉深级别钢,具有良好的拉深成形性能。(2)结构分析 零件为一无凸缘筒形件,结构简单,底部圆角半径为R3,满足筒形拉深件底部圆角半径大于一倍料厚的要求,因此零件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3)精度分析 零件上尺寸均为未注公差尺寸,普通拉深即可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拉深模设计,加工方案的确定:零件涉及到的加工工艺
13、:落料、拉深(需计算确定拉深次数)、切边。加工顺序应为:落料 多次拉深 切边 最终确定的加工方案:,落料首次拉深复合模,第二次拉深,第三次,最终的拉深件,机加切边达到零件要求,拉深模设计,5.任务二拉深件工艺性分析与工艺方案的确定 任务二为下图所示拉深件,材料10钢,材料厚度1.5mm,其工艺性分析内容如下:(1)材料分析 10钢为优质碳素结构钢,属于深拉深级别钢,具有良好的拉深成形性能。,拉深模设计,(2)形状分析,加工难点,解决措施,1.凸缘形状复杂,靠拉深直接成形形状难以保证,2.凸缘上三个孔的位置与凸缘外形有位置关系,要考虑冲孔与拉深的先后顺序,3.零件有底孔,若在拉深前冲出则在拉伸过
14、程中空易变性;如在拉深后冲出又受到拉深件高度的影响导致冲孔凸模长度较长,寿命较差。,按筒形件拉深成形,最后靠切边保证凸缘外形,为保证孔的精度以及其在凸缘上的准确位置,应在拉深切边结束后冲出,综合考虑孔的精度、模具寿命以及模具的复杂程度,决定底孔由机加的方法获得,不采用冲裁方法加工,拉深模设计,加工方案的确定:零件涉及到的加工工艺包括:落料、拉深(需确定拉深次数)、切边、冲孔、机加底孔。考虑工序的安排顺序、工序的组合,最终确定其加工方案为:,落料首次拉深复合模,第二次拉深,第三次拉深,拉深到尺寸的带凸缘筒形件,切边冲孔复合模,机加底孔,拉深模设计,二、圆筒形拉深件工艺计算 1.坯料尺寸计算(1)
15、计算原则 相似原则:拉深前坯料的形状与拉深件断面形状相似;等面积原则:拉深前坯料面积与拉深件面积相等。(2)计算方法 由以上原则可知,旋转体拉深件采用圆形坯料,计算坯料尺寸时,先将拉深件划分为若干便于计算的简单几何体,分别求出其面积后相加,得拉深件总面积A。,拉深模设计,如计算右图所示筒形件坯料尺寸,应有以下关系式,拉深模设计,(3)简单旋转体拉深件的坯料尺寸计算 根据坯料尺寸的计算方法,对于常用的简单拉深件,可选用书中表所列公式直接求得其坯料尺寸D。注意:当板料厚度大于lmm时,应按板料厚度中线尺寸计算。(4)复杂旋转体拉深件坯料尺寸的确定 久里金法则求其表面积:任何形状的母线绕轴旋转一周所
16、得到的旋转体面积,等于该母线的长度与其重心绕该轴线旋转所得周长的乘积。如右图所示,旋转体表面积为,拉深模设计,(5)任务一坯料尺寸计算 根据无凸缘筒形拉深件坯料尺寸的计算方法得 1)确定零件修边余量 零件的相对高度,经查得修边余量,所以,修正后拉深件的总高应为79+6=85mm。2)确定坯料尺寸由无凸缘筒形拉深件坯料尺寸计算公式得,拉深模设计,(6)任务二坯料尺寸计算 零件材料厚度为1.5mm,所以所有计算以中径为准。1)确定零件修边余量 零件的凸缘相对直径,可查得修边余量,所以,修正后拉深件凸缘的直径应为112mm。2)确定坯料尺寸 查得有凸缘筒形件坯料计算公式为,拉深模设计,2.无凸缘筒形
17、件拉深工艺计算,(1)拉深系数 1)概念 拉深系数m是每次拉深后筒形件的直径与拉深前坯料(或工序件)直径的比值。,第一次拉深系数:,第二次拉深系数:,第n次拉深系数:,总拉深系数:,拉深模设计,2)拉深系数的意义 拉深系数是表示拉深变形程度的一个量,拉深系数越小,说明拉深前后筒形件的直径差距越大,则变形程度越大。极限拉深系数 或,用于表示不同材料所能承受的极限变形程度,是拉深工艺计算的重要参数。其数值可查表。3)拉深系数的影响因素 a.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屈强比越小、塑性越好,对拉深越有利,极限拉深系数可以小一些。b.材料的相对厚度:相对厚度越大,抗失稳能力加强,对拉深越有利。c.润滑 d.
18、模具的几何参数:如凸、凹模圆角半径;模具间隙等。,拉深模设计,(2)拉深次数的确定 1)推算法 根据已知条件,由书中表查得各次拉深的m,然后依次计算出各次拉深工序件的直径,即,则计算结束,零件所需拉深次数为n次。,拉深模设计,2)查表法 在生产实际中也可采用查表法,即根据工件的相对高度和坯料的相对厚度,直接由书中表查得拉深次数。例:已知无凸缘筒形拉深件的35mm,高度66mm,材料厚度0.8mm,试求该拉深件的拉深次数。推算法:计算零件坯料尺寸为100mm,查表得各次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为 则,共需拉深3次,查表法:计算零件的坯料相对厚度为0.008,相对高度为1.89,查表得零件所需拉深次数为
19、3次。,拉深模设计,(3)圆筒形拉深件各次工序尺寸的计算 1)工序件直径:依据推算法确定拉深次数时求得的各次拉深中间工序件的直径尺寸进行调整从而得出实际生产时各工序件的直径尺寸。调整原则:1.2.3.2)工序件圆角半径,拉深模设计,3)工序件的拉深高度,(4)任务一拉深工序件尺寸计算 已计算坯料尺寸为105mm,则 1)判断是否采用压边圈 零件的相对厚度,经查,压边圈为可用可不用的范围,为了保证零件质量,减少拉深次数,决定采用压边圈。,拉深模设计,2)确定拉深次数 查得零件的各次极限拉深系数分别为 m1=0.5,m2=0.75,m3=0.78,m4=0.8。所以,每次拉深后筒形件的直径应为,计
20、算可知共需4次拉深。,拉深模设计,3)确定各工序件直径 调整各次拉深系数分别为,则调整后每次拉深所得筒形件的直径为,第四次拉深时的实际拉深系数,其大于第三次实际拉深系数和第四次极限拉深系数,所以调整合理。第四次拉深后筒形件的直径为。,拉深模设计,4)确定各工序件高度 根据拉深件圆角半径计算公式,取各次拉深筒形件圆角半径分别为,所以每次拉深后筒形件的高度为,拉深模设计,由以上计算可知,该例需拉深4次成形,所以其最终的加工工艺路线为:落料与首次拉深复合模第二次拉深第三次拉深第四次拉深机加切边。,拉深工序件图,拉深模设计,3.有凸缘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有凸缘筒形件的标注方法。,拉深模设计,(1)窄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拉深模 设计 模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67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