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相关制度汇编31项.docx
《设备管理相关制度汇编31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相关制度汇编31项.docx(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1项设备管理相关制度汇编设备基础技术管理制度设备检修管理制度设备巡回点检管理制度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压力容器管理制度油脂管理制度特护设备管理制度设备巡回检查制度特种设备平安管理制度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设备防腐、保温管理制度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制度设备事故管理制度设备润滑管理制度设备的备品备件管理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制度设备检查考核评比实施细则及奖惩条例电仪值班人员管理制度电仪人员管理和责任区划分管理制度配电室管理制度防爆电气、仪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仪表自动化设备管理制度可燃、有毒气
2、体检测报警仪管理制度仪表电源、气源管理电气试验制度变配电室巡回检查制度交接制度班管理电气、电仪接线标准自动把握系统管理高处作业平安常识设备完好标准Ol设备基础技术管理制度加强设备技术管理,为设备管理供应管理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依据,特制定本制度。一、本设备的技术基础管理主要包括设备标准化、设备管理定额、设备技术档案、设备技术台帐图纸资料等工作。二、设备标准1 .设备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检修和报废等环节,我厂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 .设备技术管理标准,应依据设备用、管、修、造的需要,制定出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规程设备检修规程、设备制
3、造工艺规程以及相应的平安技术等规程。设备管理标准,应依据设备管理工作内容制定工作程序,并依据各级责任制,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我厂制定标准时,应当认真总结我厂工人,技术人员的实践与吸取国内先进阅历相结合,经过充分争辩,最终交厂部批准颁发实施。三设备管理定额1 .设备管理定额主要有设备设备检修周期定额、检修工期定额、检修工时定额、修理费用定额,流淌资金定额和备品配件、材料的消耗、贮备定额。我厂应保持定额的严峻性,定额的制定和修改需严格执行有关审批程序。2 .我厂应建设执行定额和严格考核定额标准制度。对执行结果应有记载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四设备技术档案1 .设备技术动力科要有全厂主要设备的技术的档案
4、,车间要有本车间全部的设备技术档案。设备技术档案内容包括:(1)名目(2)安装使用说明书。设备制造合格证及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设备调试记录等。(3)设备履历卡片。设备编号、名称、主要规格、安装地点、投产日期、附属设备的名称与规格、操作运行条件、设备变动记录等。(4)设备结构及易损件图纸。(5)设备运行时间累计。(6)设备检修、试验与鉴定记录。(7)历年设备缺陷及设备事故记录。(8)设备评级记录。(9)设备润滑记录。2 .基础建设、技术措施、平安措施等项目投产后,安装试车记录、说明书、检验证、试验记录等技术文件应归入设备技术档案Q3 .技术档案必需齐全、洁净、规格化,准时整理填写。五设备技术台帐
5、修理车间应健全本车间范围内设备技术台帐Q设备技术台帐是设备的综合技术资料,主要包括以下技术内容:(1)设备主要技术状况汇总表(设备完好率,泄漏率和主要设备缺陷)。(2)主要设备运转状况汇总表(设备运转时间、停机时间方案检修停机、事故停机、备用停机、停机待料)。(3)设备检修状况汇总表(大修项目、实际完成项目、方案外项目、方案检修工时、修理费用支出等)。(4)设备事故汇总表(事故次数、停机累计时间、停机损失等)(5)备品配件、材料消耗汇总表。(6)主要设备技术革新成果汇总表。2 .设备修理车间应设专人负责设备技术台帐的汇总工作,并负责按国家有关规定填报设备动力工作季报。(六)图纸资料保管1.生产
6、技术部负责保管全厂设备的图纸。并依据车间分类保存,以供随时查阅3 .设备迁移,调拨时,其档案均应随设备调出,设备报废后档案上交厂生产技术部存查。4 .基础建设、技术措施、平安措施项目的设备投产后,其竣工图纸由生产技术部保管。安装试车记录、说明书检验证、屏蔽工程、试验记录等技术文件由修理车间或设备所在车间保管。5 .修理车间还应复制锅炉、压力容器的有关图纸、建立定期检验记录。02设备检修管理制度一、设备修理的原则生产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力量的基础,设备修理必需坚持先修理、后生产的原则,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和方案检修并重的方针,使设备更好地为生产服务。二、设备年度技术状况的
7、普查鉴定1 .每年第三季度由生产技术部提出全公司设备普查工作的方案支配及要求,报生产技术部、总工程师同意后,在全厂支配进行设备普查工作,具体工作由生产技术部组织。2 .各车间的普查工作,由各车间主任负责组织有班组长、修理员参与的车间普查小组查清设备存在的问题和使用状况。由班组长填写“设备技术普查表”,提出下年度需要修理的设备申请项目,同普查表一起报生产技术部。3 .设备主管人员负责组织成立设备普查鉴定小组,由设备管理员、技术员、修理工、机工、电工会同各车间和设备技术人员对设备普查提出大中修的设备逐台进行技术鉴定。初步确定大、中修项目,并由生产技术部普查鉴定小组技术人员填写普查表内的有关部分。三
8、、方案的编制1 .为了保证修前生产技术预备工作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年度检修方案最迟应于年前两个月编制完成。2 .年度检修方案应包括:年度大修方案(包括精、大、生产主要设备的局部大修)中修、保养、预防性试验方案等部分。四、检修方案的审批及下达1.年度设备大、中修方案编制后,中修报生产技术部、总工审批,大修需转报总经理批准,方案批准后,由生产技术部发送各有关部门(供应部、物资部、动力车间)和设备所在车间执行。3 .车间修理,有力量担当中修及二级保养的,则方案下达到车间,如车间修理只能担当二级保养而无力量担当中修的,则中修任务由机修车间担当,由生产车间和机修车间合作完成的中修项目,方案分别下达到生产车
9、间和机修车间。4 .预防性试验方案由生产技术部下达到动力车间和设备修理单位执行。五、设备修理的技术预备1.预检:在大修前三月左右进行,也可结合大修前一次的二级保养同时进行,由设备科编入方案。主修技术员、大修钳工及工段设备技术员预检内容有:(1).设备主要精度及性能的检查。.查清设备存在故障的缘由,以便确定修理项目。(3).电气部分检修。,依据设备磨损状况和资料分析,拆卸分解必要的部件,了解内部状况,确定更换或修复零件,以便编制缺损明细表。(5) .测绘必要的图纸,核对已有修理图册和有关资料。(6) .争辩关键零件部件的修理方案和制造工艺。2 .复检:在大修拆机时进行,由主修技术员、修理单位工艺
10、员、修理钳工及使用工段设备技术员参与,对预检做核对和补充。3 .编制修理技术预备书在预检测绘后,由主修技术人员编制“修理技术预备书”,其主要依据是设备的历史状况(指历次大、中修、事故损坏和改装状况等),修前的设备技术状况的各种预检记录以及修理组织措施方案。修理技术预备书一式三份,经汇签后分别交使用车间,承修车间和设备管理员存档Q六、验收及移交1 .设备大、中修、保养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设备主修技术员、工段设备负责人、检验员、主修钳工、操作工参与验收,验收后,由主修技术员填写设备修理完工验收单,一式四份,送生产设备管理部门、设备使用工段、财务部、企业管理规划与基建部各一份。2 .验收后由方案员将
11、有关的修理资料(包括设备送修移交单、大修技术预备书、缺损件明细表、精度检修记录、技术性能试验记录、设备修理完工验收通知单等),收集整理交设备管理员和公司档案室存档。3 .验收运转三个月内,由于修理质量造成故障,由原承修人负责返修,并担当相应责任。4 .设备修理的移交:支配机修车间大修的设备验收结束后,由送修车间设备员填写“设备移交单”(一式三份),设备主管部门、机修车间、送修车间各一份。七、检查与考核本制度由设备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执行检查,生产技术部考核,企业管理规划与基建部、财务部监督。03设备巡回点检管理制度一、总则本制度规定了设备巡回点检的管理组织及工作内容等;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线上
12、的生产设备管理;二、管理组织1 .依据本公司设备巡回点检的实际需要,建立以岗位人员为基础,工段技术人员为关键,设备管理部门巡回点检为督促检查的三级管理网络。2 .生产设备由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工段应建立健全定人定机制度。岗位操作人员坚持不离设备,设备有人管理,做到手勤、眼勤、耳灵,把本岗位的设备维护好,发觉问题应准时解决或报告相关人员准时排解。3 .工段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要把握好本工段设备的运行状况,检查各岗位工人对设备的点检及维护状况,随时把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发觉问题准时实行措施予以处理。4 .设备管理部门有关人员对全生产工艺线上的在线设备进行巡回点检,不定期对主机设备进行巡回点检,以便把握全
13、线设备的运行状况,指导和监督工段,班组的设备巡回点检工作,以达到生产设备平安、高效运转。并做好巡回点检记录及问题处理记载,巡回记录要保存齐全。三、点检的工作内容1.设备管理部门由设备主管组织,各工段设备段长或技术人员参与。点检周期:每月一次,对生产主机设备定期点检。点检内容:a.检查各单位贯彻执行有关设备管理制度的执行状况;b.检查日常点检和巡回点检记录。c.检查主要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技术状态。d.对特别状况的设备组织监测和提出解决措施。2 .工段级点检:由工段设备段长主持,技术人员班组长参与。点检周期:每周一次。点检内容:a.按点检标准书规定的项目进行,监督并复核岗位与修理班组的日常点检记录。
14、b.检查主要设备和重要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技术状态,发觉设备特别,损坏和磨损状况应做好记录以便确定修理部位,更换零件,修理的种类和时间,以此支配修理方案。C.检修设备测试、维护状况和设备环境卫生。检查方法:除人的感官外,对重要的设备定期用检查工具和仪器进行检查、测定,做好记录,便于精确把握设备的技术状态。3 .班组岗位点检:岗位点检由岗位操作人员进行。点检周期:岗位工依据各工段制定的“岗位点检标准”规定的周期进行,负责点检分管范围的全部设备。点检内容:a.设备运行中的异音、震惊。b.润滑系统工作状况(油温、油压、油位、冷却水等)。C.运转件是否移位、窜位等Qd.目测部件是否开裂、变形、开焊。e.设
15、备地脚螺栓、紧固螺栓是否松动。f.检查设备零部件是否齐全、牢靠。g.检查平安爱护装置。h.检查设备跑、冒、滴、漏等现象Q1 .变电站及各电气把握等专业电气设备按设备规定内容进行。点检方法:运用眼看、手摸、耳听、鼻嗅等方法,结合设备的仪表和信号标志。四、考核1.结合工段经济考核责任制,纳入工段考核。2 .对点检工作不负责而造成不该发生的设备事故,要追究其责任人的责任,并按事故大小酌情处理。附则:1.各级点检工作记录,应记载在点检标准书上,并存档备查(填写时一式两份,工段留一份,上交设备管理部门一份)。3 .运行中岗位点检也应使用点检标准书,并签名,对于运行中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做具体记录。4 .对于
16、点检中不能查看的零部件可支配在停机后进行定查。5 .制定点检考核细则。一、设备维护基本原则1 .设备维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把设备故障毁灭在萌芽状态,保证设备的平安运行,为生产供应最佳状态的生产设备。2 .操作人员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中要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解故障)。二、设备维护的要点(1) 作工作实行设备维护保养负责制:.每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保养责任牌,正面是责任者姓名,反面是维护保养者姓名。(2) .严格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操作设备。(3) .开车前要认真检查设备的必检部位,如螺栓、油位、各种仪表等,然后空负荷试
17、车,发觉问题和特别现象,要停车检查,并准时报告检修责任者,马上处理。(4) .正确地按车间制订的润滑表规定,定期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定期换油,保持油路畅通。(5) .操作工在本班下班前将设备和工作场地擦拭和清扫洁净,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脏物,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双方要在“交接班记录本”签字,设备在接班后发生问题由接班人负责。2.专业修理工人,实行设备包修制:(1) .班组包区域,个人包机组Q(2) .每个设备区域和每一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检修责任牌。区域内要悬挂班组长责任牌,单机悬挂个人责任牌,正面填写责任者姓名,反面填写检查修理责任者职责。.包修的责
18、任班组,应按修理部门制定的区域设备检查点,分降落实到单机包修的个人,定时、定点进行循回检查包修。.修理部门应依据检查的记录,支配和落实该设备的预修方案,并报设备主管部门备案,准时排解设备事故或设备故障。三、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1. 设备本体及四周清洁、整齐,无明显跑、冒、滴、漏现象。2. 设备润滑装置保持齐全完好并贯彻五定(定点、定人、定时、定质、定量)原则。3. 设备各部位连接紧固,状态良好。基础螺栓及各部连接螺栓、销子齐全无缺,紧固无松动现象。4. 平安防护装置及各种仪器仪表维护保管好,完整齐全,精确牢靠。四、设备技术档案管理1.设备技术档案是设备使用期间的物质运动(包括从选购、设计、制造、
19、安装、调试、使用、修理、更新改造、报废等全过程)的综合记载,为设备管理供应各个不同时期的原始依据。因此,工段车间和设备管理部门都应贯彻执行,逐台建立设备技术档案。2.凡在用的设备都必需建立技术档案。(1) .按公司制定的“设备技术档案”逐项记载。(2) .必需要有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3) ,必需要有润滑五定图表。(4),必需要有点检表(包括内容、标准、时间、人员及处理结果)(5) .设备档案的内容要随问题的消灭和解决而具体记载(包括问题消灭的时间、部位、损坏程度、缘由、处理结果、责任者等)。(6) .档案记载的内容、文字要整齐清楚。3 .凡在用的主要设备、应建立备件、易损件
20、图册。4 .新设备到货后,设备库必需把随机带来的全部资料(包括图纸、说明书、装箱单等)交技术资料室复制两份,原资料归公司资料室,复制资料一份交设备管理部门,一份交设备使用部门。5 .设备大、中修,必需将检修状况(包括检修时间、检修负责人、更换的零部件、轴承、解决主要的技术问题、改进部分及图纸、调试、验收等原始记录)归档。6 .设备的技术档案管理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五、检查与考核本制度由设备主管部门负责对设备使用状况定期检查,生产技术部考核,企业管理规划与基建部监督,每季度进行一次。05压力容器管理制度1 .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各使用单位必需依据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章的有关条款到当地劳动部门办
21、理使用登记手续。2 .预备启用的压力容器要具备相关资料并进行验收,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验收内容:a.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和安装。b.试车运行、审核资料。c.使用登记手续的办理状况。3 .压力容器的报废由使用单位填写固定资产报废单上报公司。4 .压力容器检修4.1 压力容器检修由使用单位编写压力容器的检修方案,并报厂生产技术部审批,办理密闭容器检修工作票。4.2 压力容器的检验、检修单位由公司统一指定有检验、检修资质的单位进行。4.3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负责压力容器检修的具体实施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前期气体置换和后期投产。4.4 压力容器的外部检验由使用单位聘请有压力容器检验资格的单位进行,各
22、生产技术部负责资料的保存。4.5 压力容器的平安附件的检修由各使用单位依据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有关条款执行。5 .压力容器的操作、运行、使用管理5.1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建立压力容器设备台帐。5.2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必需对每台压力容器进行编号,编号按固定资产分类规定与要求执行,压力容器的号码须用油漆标于压力容器的明显部位,建档铭牌必需固定在压力容器指定位置Q5.3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必需持证上岗,操作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与平安教育。5.4 压力容器发生下列特别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应马上实行紧急措施,并按规定的报告程序,准时上报。(1)压力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规定值,实行措施仍不能得到
23、有效把握。(2)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平安的现象。(3)平安附件失效。(4)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平安运行。(5)发生火灾等直接威逼到压力容器平安运行。(6)过量充装;压力容器液位超过规定,实行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把握。(7)压力容器与管道发生严峻振动,危及平安运行。5.5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在工艺操作规程中和岗位操作中对压力容器平安操作的要求不得任凭转变工艺条件,严禁超装、超压和超温运行。5.6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巡回检查。应保持平安附件齐全,机敏牢靠,做好检查记录Q06油脂管理制度润滑油品包括:固态润滑脂、液态润滑脂两类。只有搞好润滑油脂管理,才能发挥润滑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备管理 相关 制度 汇编 31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65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