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道路规划与设计.ppt
《小区道路规划与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区道路规划与设计.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区规划,道路规划设计,7 住宅区的道路与交通,7.1 交通方式与特征7.2 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7.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7.4 道路系统规划,7.1 交通方式与特征,7.1.1 交通方式机动车交通非机动车交通步行交通,7.1 交通方式与特征,7.1.2 影响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体 能交通时间交通费用,7.2 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7.2.1 人车混行机动车与行人在同一的道路断面中通行主要用于车流量小的基层道路,如组团,邻里单位内部的车辆需减速缓行得道路。,6.2 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7.2.2 人车分行机动车与行人在不同的道路断面中通行通常采用的方式有:车行道旁附设平行的人行道;人车各设独立的道路
2、系统(常用于山地或居住区内坡度较大地段)以及人车立交分行(即人行天桥或地下人行通道)。,6.2 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6.2 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7.2 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7.2.3 人车分行的布局原则1)车行与步行在空间上分开,形成两个独立系统2)车行系统分级设置3)设必要的停车空间和枝状尽端回车场4)步行路应结合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设置,7.2 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7.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7.3.1 道路的类型1)机动车道2)非机动车道3)步行道,7.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7.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7.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7.3.2 道路的分级1.分级的依据功能上布局上技术
3、上,7.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7.3.2 道路的分级2.红线 道路用地与其他用地之间的界限叫做红线。,7.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6.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7.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7.3.2 道路的分级3)道路的分级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居住组团级道路宅间小路,7.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区的主要道路,用于解决居住区内、外的联系。红线宽度20-30米。,(1)居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车行道一般为9米,设有公交车道时,车行道宽度10-14米,人行道一般在2.4米左右,当人流较大时,可设置自行车和人行道,自行车道单车道1.5 m、两车道2.5m,人行道最小宽
4、度1.5 m。,(2)居住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14米,车行道一般为7-9米,道路宽度大于12米时,可以考虑设人行道,人行道宽度一般在1.5-2米左右,居住区小级道路联系居住区各组成部分的道路,车行道宽度6-9米,红线宽度10-14米。,(3)居住组团级道路 为居住小区内部的主要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8-10米,车行道一般为5-7米,大部分情况下,居住组团级的道路不需要设置专门的人行道。,居住组团级道路住宅群内的主要道路,车行道宽度3.5米,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8米(无供热管线区)或10米(需敷设供热管线区)以上。,(4)宅间小路 指一直通到住宅单元入口或住户的道路,它起着连接
5、住宅单元,连接居住组团道路的作用。路面宽度常为2.5-3米,宅间小路通向各户、各单元的道路,路面宽度不小于2.5米。,6.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曲 阳 路,中 山 北 一 路,密 云 路,东 体 育 会 路,玉 田 路,赤 峰 路,大 连 路,6.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7.3.3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一般地,对于居住区内的一条道路来说,从形态方面来看基本呈现三种形态:(1)贯通式 曲线式、直线式(2)环通式 圆环式、半环式(3)尽端式,通过组合,这三种道路可以形成三种基本的道路模式。(1)格网模式:由若干条贯通式的道路纵横交错组成。这种道路形成的居住区拥有多个出入口,住宅群均匀的分布在网格
6、形状的块状空间内。,格网模式,7.3.3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实例昆明跨世纪经济示范居住区,该小区属于片块式布局,采用了人车混行的格网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道位于周边,东面临河流。共有六个出入口,五条主干道(居住区级道路)将整个小区划分为五个大块。每个块内部又由若干次干道(居住小区级的道路)划分为不同的住宅群,住宅群间依靠宅间小路相互连接。整个小区布局完整,道路网结构清晰。,主干道,次干道,宅间小路,(2)内环模式:由一条环通式和若干尽端式道路组成,环通式的主干道穿过居住区中部,尽端道路分布在环通式道路的周边。这种道路形成的居住区通常拥有两个出入口,住宅群分布在尽端式道路附近的空间内。,内环
7、模式,7.3.3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实例绍兴袍江世纪街规划,该小区属于片块式布局,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内环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道位于周边,西面临河水,河水穿过整个小区。小区共有三个主要出入口,一条主干道(居住区级道路)环绕整个小区的内部。从主干道上发散出若干次干道(居住小区级的道路)联系各片住宅群。整个小区层次布置分明,外侧为中高层住宅区,内层为高档别墅区,避免了相互之间影响,同时共享了小区基地内的河流网。,主干道,次干道,住宅群,该小区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内环模式道路。整个小区围绕着中央湖泊水景。小区有一个主要出入口,一条主干道环绕整个小区的内部。从主干道上发散出若干次干道联系各片住宅群。,主
8、干道,次干道,实例苏州市姑苏雅苑,(3)外环模式:由一条环通式和若干尽端式道路组成,环通式的主干道分布在居住区边缘,尽端道路分布在环通式道路的的一侧。这种道路形成的居住区通常拥有两个出入口,住宅群分布在尽端式道路附近的空间内。,外环模式,7.3.3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实例兰州市黄河家园住宅区,该小区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外环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道位于周边,小区共有南北两个主要出入口,一条主干道(居住区级道路)环绕整个小区的外部。从主干道的单侧发散出若干次干道(居住小区级的道路)联系各片住宅群。整个小区营造出了向内围合的舒适空间,内部有环形的河流网,河流周围布置景观。整个小区内的住户可以同时共享
9、小区内的河流。,外环主干道,主入口,次干道,次入口,我国现有的居住区其实质上都是来自格网模式、内环模式和外环模式这三种基本的道路模式。这三种道路模式在交通可达性、效率性、安全性、道路私密性四个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差异。,7.3.3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三种基本道路模式的比较,结合前面的例子,我们从交通可达性、交通效率、安全性、私密性四个方面进行比较。,交通可达性:通常表现在居住区对外交通方面。格网模式的居住区出入口较多,方便对外出行,对外交通的可达性最高。环状模式由于出入口较少,且支路多为尽端式,故而内环模式次之,外环模式最低。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僵化地运用格网模式,会对居住生活产生干扰,并且不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区 道路 规划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59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