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THANK YOU,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一概述 各种生物性病原体(病毒、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立克次体和朊蛋白)侵犯CNS实质、被膜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或非炎症性)疾病。,THANK YOU,分类:1、根据部位分:(1)脑炎、脊髓炎或脑脊髓炎(2)脑膜炎、脊膜炎或脑脊膜炎(3)脑膜脑炎2、根据发病情况及病程分(1)急性(2)亚急性(3)慢性3、根据特异性致病因子分为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脑寄生虫,CNS感染途径有(1)血行感染:败
2、血症、蚊虫叮咬等(2)直接感染:副鼻窦炎、颅骨断裂等(3)神经干逆行感染:嗜神经病毒,小儿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炎化脓性脑炎,二.病毒感染性疾病,(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是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CNS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HSE最常累及大脑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引起脑组织出血性坏死和/或变态反应性脑损害,故HSE有称急性坏死性脑炎或出血性脑炎。,1 病因及发病机制HSV是一种嗜神经DNA病毒,分为I型和II型,近90%的人类HSE是由I型引起的,6-15%系由II型所致。2 病理病理检查可发现颞叶、额叶等部
3、位出血性坏死,大脑皮质的坏死常不完全病灶边缘的部分神经细胞核内可见Cowdry A型包涵体,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2-21天,平均6天前驱期有发热、全身不适、头痛、肌痛、嗜睡、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多急性起病,约1/4患者可有口唇疱疹史体温可达38.4-40.0,头痛、轻微的意识和人格改变精神症状表现突出智能障碍也较明显,(3)神经症状多数病人有意识障碍约1/3的病人可出现全身性或部分性痫性发作,重症患者可因广泛脑实质坏死和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形成而死亡。病程为数日至1-2个月以往报道预后差,死亡率高达40-70%,现因特异性抗HSV药物的应用使多数患者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疗,死亡率有所下降,
4、(四)辅助检查(1)脑电图:常出现弥漫性高波幅慢波,一单侧或双侧颞、额区异常更明显,甚至可出现颞区的尖波与棘波(2)头颅CT:可正常,也可见一侧或双侧颞叶、海马及边缘系统局灶性低密度灶,低密度中有点状高密度灶提示颞叶有出血性坏死更支持HSE的诊断。(3)头颅MRI:脑实质内长T1长T2信号的病灶,(1)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或轻度增高,重症者可明显增高,细胞数明显增多,以单核细胞为主,可有红细胞数增多,除外腰椎穿刺损伤则提示出血坏死性脑炎;蛋白质呈轻、中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2)脑脊液病原学检查对诊断颇有意义a.检测HSV抗原,用ELISA法,早期检测CSF中HSV抗原阴性可作为排除本病的依据
5、之一b.检测HSV特异性IgM、IgG抗体c.检测CSF中HSV-DNA,PCR可早期快速诊断,需用Southern印迹法帮助判断结果,标本最好在发病2周内送检,(5)光镜下显示的脑组织病理学重要特征为出血性坏死电镜下为核内Cowdry A型包涵体病原学检查特征是,电镜下可发现细胞内病毒颗粒,(五)诊断及鉴别诊断1 临床诊断依据(1)口唇或生殖道疱疹史,或本次发病有皮肤、粘膜疱疹(2)发热、明显精神行为异常,抽搐,意识障碍及早期出现的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3)脑脊液红、白细胞数增多(白细胞5/mm3)糖和氯化物正常(4)脑电图以颞、额区损害为主的脑弥漫性异常(5)头颅CT或MRI发现颞叶局灶
6、性出血性脑软化灶(6)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有效可间接支持诊断,确诊尚需选者如下检查(1)脑脊液中发现HSV抗原或抗体(2)脑组织活检或病理发现组织细胞核内包涵体,或原位杂交发现HSV病毒核酸(3)脑脊液PCR检测发现该病毒DNA(4)脑组织或脑脊液标本HSV分离、培养和鉴定(5)PCR检查脑脊液中其它病毒,以除外其它病毒所致脑炎,2 HSE需与下列病毒性脑炎鉴别(1)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 本病临床少见,病变程度相对较轻,预后较好(2)肠道病毒性脑炎 多见于夏秋季,病程初期的肠道症状,脑脊液中的病毒分离或PCR检查阳性可帮助诊断(3)巨细胞病毒脑炎 本病临床少见,常见于免役缺陷如AIDS或长期用免
7、疫抑制剂的患者(4)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多在感染或疫苗接种后急性发病,可表现为脑实质、脑膜、脑干、小脑和脊髓等部位的症状和体征,(五)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主要包括病因治疗,辅以免疫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1病毒化学药物治疗(1)无环鸟苷(阿昔洛韦,Acylovir)是一种鸟嘌呤衍生物,能抑制病毒DNA的合成,具有很强的抗HSV作用。常用剂量为15-30mg/kg.d,分三次静脉滴注,或500mg/次,每8小时一次静脉滴注,连用14-21天。若病情较重,可延长治疗时间或再治疗一个疗程。副作用有谵妄、震颤、皮疹、血尿,血清转氨酶暂时性升高等,(2)更昔洛韦(Ganciclovir)
8、抗HSV的疗效是阿昔洛韦的25-100倍,具有更强更广谱的抗HSV作用和更低的毒性,2.免疫治疗(1)干扰素及其诱生剂(2)转移因子(3)肾上腺皮质激素3.全身支持治疗4.对症治疗物理降温,抗惊厥,镇静,脱水降颅压,恢复期康复治疗,病毒性脑膜炎 Viral Meingitis病毒性脑膜炎是一组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软脑膜(软膜和蛛网膜)弥散性炎症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征。病毒性脑膜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无菌性脑膜炎(aspetic meingitis)。,1病因和发病机制85-95%病毒性脑膜炎由肠道病毒引起2病理3临床表现(1)本病以夏秋季为高发季节(2)临床上多为急性起病,主要
9、表现病毒感染的全身中毒症状和脑膜刺激症状(3)除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以外,其它临床表现随着宿主的年龄、免疫状态和病毒种类及亚型不同而异,4辅助检查CSF淋巴细胞增多,达(100-1000)106/L,早期以多型核细胞为主,8-48小时后以淋巴细胞为主病毒分离和组织培养是本病唯一可靠的方法5 诊断对急性起病的中、青年患者,出现以脑膜刺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淋巴细胞轻至中度增加,除外其它疾病是可以作出本病的临床诊断确诊尚需脑脊液病原学检查,6.治疗(1)本病是一种可以恢复的自限性疾病,但抗病毒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和缓解症状药物:免疫血清球蛋白(ISG)、Pleconaril(2)对症治疗,结
10、核性脑膜炎 Tuberculous Meingitis TBM结核性脑膜炎是又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髓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结核病,1病因及发病机制TBM是由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所致,TBM发病通常有两个过程,首先是细菌经血播散后在脑膜和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其后结节破溃,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TBM发病,2.临床表现(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是一组TBM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检查可有颈强直及Kernig征(2)颅内压增高交通性脑积水,颅内压多为轻、中度增高梗阻性脑积水,颅内压多明显增高,(1)如早期未能及时恰当治疗,发病4-8周是常出现脑实质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59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