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法制安全教育.ppt
《学生法制安全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法制安全教育.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拒绝校园违反犯罪 增强法制观念,主讲人:庞清秀,青少年违法犯罪环境污染吸毒贩毒(艾滋病),当今世界三大社会公害是什么?,一、我国青少年犯罪现状,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现状相当严峻,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状况和“十二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称,“十一五”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68%,未来还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等原因,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危害社会的行为逐渐增多。“十二五”期间,中国青少年人口总量由低谷开始爬升进入一个稳步上升期,而目前中国整体犯罪率,包括青少年犯罪率都处于上升状态,因此未来青少
2、年犯罪总量将进一步增加。,二、对青少年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语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青少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用法律来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用教育来预防青少年犯罪,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宋庆龄曾经说过,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待,但少年儿童的教育不能等待。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预防违法犯罪,对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对整个社会而言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需要。,第一类(初中、高中、职校),1.2104年5月北京奶昔村少年暴力事件拍成视频,在网上流传,白岩松在新闻1+1节目特别做了一期节目2.2014年6月,河北张家口市蔚县柏树乡柏树村11名学生闲来无事找人
3、打着玩儿打死8岁男童,2016年-2017年校园暴力事件,延安吴起县中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6名高二女生持刀威逼5名学妹脱光衣服集体猥亵。6名涉案女生现已被当地警方刑拘。北京中关村二小一名学生家长在文中称,孩子长期遭到同班两名同学的霸凌,11月24日更是被两人用厕所垃圾筐扣头。事发后,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经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湖南女生在不到100秒视频中被掌掴32次2016年4月22日晚,有网友在qq、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上发布一段视频,视频内容为数名女生掌掴一名女生。在不到100秒的视频中,女生被掌掴32次,其间一直没有反抗。重庆彭水一初中生被同学持刀捅死2016年4月
4、28日13时许,桑柘中学学生沈某(男,14岁)与同校学生赵某(男,15岁)在校内因同学间纠纷发生争执。争执中,沈某持刀刺中赵某胸部,赵某经送桑柘卫生院抢救无效死亡。女生找男生说话遭掌掴 被逼说自己是狐狸精 2016年5月14日雯雯在济南历城区某中学读初二,成绩优异、性格爽朗。刘女士觉得女儿表现异常,再三追问之下,女儿痛哭流涕,才说出自己的遭遇。大概在半个月前,雯雯因为跟同班一个男同学多说了一会儿话,就被该男生的女友喊来俩同伴扇了耳光。,校园,本该是一方美丽,文明的地方。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不无忧虑地发现,原本应该用美好、纯真等词来形容的花季少年,
5、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喋血、行凶、杀人、炫耀等词联系在一起。今天,摆在教育者、家长、社会面前的,是个 让人无法轻松的话题-,花季如何远离暴力?,让暴力远离校园,一、认识校园暴力 1.校园暴力的含义 2.校园暴力的表现 3.校园暴力的产生 4.校园暴力的危害二、根除校园暴力,建设和谐校园 1.拒绝校园施暴,学生应该怎么做?2.学生怎样防范校园暴力,一、认识校园暴力1.校园暴力的含义:这里所说的校园暴力,特指发生在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由同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主要包括语言暴力,行为暴力,心理暴力。,2.校园暴力的表现,1、语言暴力。语言暴力主要指包括辱骂、威
6、胁性语言、起侮辱性外号,造谣、污蔑等一系列对学生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2、行为暴力。行为暴力主要指包括校园凶杀、打架斗殴、抢东西、强索钱财、毁坏物品等一系列对学生身体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行为暴力中的打架斗殴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受害者有可能导致反社会人格的形成。对施暴者可能导致成人后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人很难获得社会的认可,社会归属感长期得不到满足。3、心理暴力。心理暴力主要指包括孤立,侮辱人格等一系列对学生的精神造成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3.校园暴力的产生,究竟是什么引起校园暴力?,(一)学生身心方面的原因,1.处于青春期,琐事产生(身体方面)这一时期的学生正
7、处于青春期,总体情感丰富,强烈,易冲动,不稳定。常表现为情绪兴奋度高、情绪紧张、情绪容易冲动,情绪不稳定,欠成熟,容易波动失控。看问题片面、主观、偏激。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还爱以模仿为途径,对周围的一切新鲜事物进行模仿,包括对影视、游戏中的暴力行为进行模仿,以此寻求满足和刺激。如果遇到不满和矛盾时,也容易激动,暴怒,呈现激情状态,以某种偏激行为表现出来。男生比女生明显。,“因琐事不和起杀机”并不孤立:近年的校园杀人案动机皆是所谓“琐事”,2004年的马加爵案,起因就是他和同学打牌时发生争执;1997年北大铊投毒案是因为王某与朋友关系趋冷,便起杀心;2007年的中国矿大的铊投毒则是因为常某对三名
8、同学心生不满便向其投毒;2012年年底的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砍杀案也是如此;刚刚发生在南航的案件起因则是被害人蒋某敲门打扰了袁某玩游戏,复旦投毒案,2013年4月1日,愚人节,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投毒至舍友黄洋死亡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原判: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2015年12月11日,林森浩因故意杀人罪被依法执行死刑,第二类,1991年卢刚 刘烨和美国人合拍暗物质,2004年 马加爵,2010年 药家鑫,2010曾世杰,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1、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
9、势。2、犯罪主体年龄结构趋于低龄化3、低学历团体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高学历者单独犯罪4、违法犯罪的耻辱感日趋淡化 5、青少年犯罪者的明确的目的性 6、青少年犯罪主要表现为抢劫、故意杀人、盗窃、绑架等故意犯罪,很少为过失犯罪,犯罪时不计后果,手段残忍,社会危害大。,北大朱令案清华刘海洋,低学历者犯罪,社会和家庭问题更突出高学历者犯罪,心理问题更关键青少年犯罪社会影响大,对个人、对家庭的影响也是巨大的,1、有钱没钱,自信最重要。林森浩、马加爵、曾世杰,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家庭贫穷。共同特点:都认为自己长得丑。2、竞争的社会,比较敏感、爱猜疑嫉妒心理:卢刚、林森浩。3、都比较内向,不擅长与人
10、交往。4、对待就业的压力,要学会正确选择专业。5、不正确的消费方式,造成了攀比心理。,自己存在问题,2、不良交往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开始选择和同龄人交往并融入群体里面,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不再是学生的模仿对象,为了在群体里面占有一席之地,学生往往会选择被同化。而未成年人的思想往往很不成熟,如果受到不良挑拨和唆使,很容易就会实施暴力行为造成不良后果。,3、法律意识淡薄 在很大程度上,实施暴力行为的学生大多法律意识十分淡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实施这种行为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和责任,不知道打人也是违法的。4、受害者忍气吞声或以暴制暴受到暴力侵害的学生,会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忍气吞声,而恰恰是这种忍气吞
11、声,更助长施暴者的嚣张气焰,还有另外一种就是以暴制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种则会造成新的校园暴力。,(二)家庭的原因 绝大多数家庭只有1-2个孩子,多数被家长过分溺爱,易造成自我为中心,做人做事不懂得谦让,不懂得顾及别人的感受;部分学生家庭成员间关系冷漠、较为紧张,学生心理缺乏安全感,压力大,容易产生过激行为;留守学生的家庭成员相处时间和机会较少,和父母情感沟通较缺乏,遇到困难不能得到父母的有效帮助;一些家庭父母缺少文化,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当,要么简单粗暴,要么放任自流,不利于初中生学习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和行为;还有的家长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关注,亲子间没有情感的交流与期待,使得一些学
12、生变的自暴自弃。,(三)社会的原因,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新旧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违反社会规范的色情文化、拜金文化、暴力文化、帮伙文化(“亚文化”)乘机滋生。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宣扬色情淫秽、凶杀绑架、犯罪团伙的影视作品屡禁不止。极端利己的价值观、哥们义气的友谊观、及时享乐的人生观、不劳而获的幸福观、称雄图霸的英雄观等被当作人生真谛宣扬,加上中学生较强的模仿能力,这些因素成为了校园初中学生暴力行为的重要催化剂。,4.校园暴力的危害,不管是施暴者还是受害者,他们都像是遭遇了一场灾难一样很痛苦,很难过。首先,那些受害的学生很可怜。他们天性懦弱一些,身体单薄一些。由于担心告诉老师被报复,遇到麻烦第一
13、反映是去找人说和、私了,及少数还想躲起来,有麻烦也不敢和老师、父母及时沟通。被伤害后,身体受伤带给了他们痛苦;有的回想被打的场面,心灵痛苦;看到父母难过、担心的模样让他们很伤心;有的学生还要承受被父母责骂、怪怨的痛苦;少数学生还有担心再被报复的痛苦;他们往往不是差生,学习被影响也带给他们痛苦。,其次,施暴的学生也是害人又害己。这类学生往往个性较强,喜欢争强好胜,遇事要么冲动,不考虑后果,即使想到了后果,又怀着侥幸心理,以为事后大不了挨老师一顿批或挨家长一顿打;要么不信任老师,担心把矛盾告诉老师,老师只会批评一下对方,让自己不满意;要么不信任家长,担心告诉家长后,家长有可能不理解,还会骂自己。基
14、于这些原因,他们决定自己解决,采取了暴力方式伤害了对方。但事后很少有学生产生报复对方痛快的感觉,继而带来的同样是一系列的痛苦:一是很害怕,害怕老师、家长知道,害怕被打的同学出什么问题,害怕被打的对方报复自己,害怕承担打架的后果等。二是很痛苦。暴力事件中也受了些伤,由于主要是自己的错,不敢提自己有伤,只能默默忍受伤痛。事情被老师家长知晓后,家长打骂的痛苦,老师批评的痛苦,同学嘲笑的痛苦,被责罚、处分的痛苦,后悔、自责的痛苦等也让他们身心疲惫不堪,内心承受很大的压力。三是很担心。如果被打的同学受伤严重,很可能惊动派出所,自己将被警察抓起来,受到法律的制裁。,再次,对学校带来其他方面的影响 将一块石
15、头投进平静的池塘中,石头在它投入的那个地方产生的影响最大。暴力事件的影响也会像水波那样向周围扩散,影响到其他的群体或个人。暴力发生的时候,旁观者可能迫于同伴尤其是施暴者的压力而集体“失语”。受欺负者的朋友可能怕遭到施暴者的报复,而不敢帮助被欺负者,不敢告诉老师。自己也因为不能勇敢的站出来帮助自己的同学而产生愧疚感和无能感。暴力事件发生后,如果学校或教师缺乏必要的干预措施,旁观者会观察到欺负者通过对他人的欺负而获得一种支配感、控制权是一种优势,他们以后也很可能会采取这种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或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自信感或自我价值感。这种“冷漠”将导致麻木冷漠风气的蔓延,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丧失,趋炎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 法制 安全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57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