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消防安全讲座.ppt
《学校消防安全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消防安全讲座.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学校消防知识培训,培训内容,2008年11月14日6时10分许,上海商学院宿舍区发生火灾,4名大学生慌不择路从6楼跳下当场身亡。据附近人员称,4名女生被大火围困,被逼跑到阳台上,4女生情急下先后从6楼跳下。其中,最后一个女生在阳台上犹豫很久,但最后也跳了下来。事故原因是602寝室违规使用“热得快”导致。逝者,走好!生者,思!消防安全教育绝不是走过场。天灾?人祸?反思!,我国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有48.6%的人在火灾发生时不懂得如何逃生自救,有52%的学生不认识消防安全标志,更有相当数量的公民不知道火警电话,不懂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知识。从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看,80%以上是由于公民
2、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所致,消防素质不高、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已成为火灾多发、伤亡人数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也是社会消防基础薄弱的一个重要成因。,1986年4月9日,哈尔滨天鹅饭店起火,许多中国人、朝鲜人惊慌失措盲目逃跑,不是浓烟窒息而死,就是跳楼摔得粉身碎骨。而6名日本人在混乱中匍匐通过浓烟翻滚的火场,沿安全通道神奇地逃了出来。日本人大难不死得益于该国多年来极为正规的国民逃生教育。在美国大多数州的中小学,火灾逃生训练是学校正式教育的重要内容,累计每个学生在中小学里共有12至13个月的火灾逃生训练时间,有关方面还成立了“火灾逃生训练学校”,为学生们提供正规的训练条件 而我们消防教育怎么搞?,在2
3、005年的中国骄傲评选中,8岁的深圳女孩袁媛临危不乱,机智地运用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挽救了被燃气熏倒在浴室里的父母的生命,一时被传为佳话。“5.12”汶川地震中,四川枣桑中学无一伤亡的案例也反映出演练的实效。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校长叶志平。,成 功 案 例,公安部、教育部联合下发通知,各中小学要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和寒(暑)假前安排不少于4课时的消防知识教育课程,每学期组织一次火灾疏散逃生演练;每学年参观一次消防队站、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并布置一次家庭消防作业;每年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
4、育日”、“防灾减灾日”、“119”消防日期间,要集中开展知识竞答、消防运动会、主题展览、疏散演练等消防主题活动。通知要求校园电视、广播、网站、报刊、板报等,每月要至少刊播一次消防安全常识。同时,学校教室、宿舍等醒目位置要设置应急疏散示意图、消防标识、宣传橱窗(标牌)。人民日报(2013年08月30日 11 版),现阶段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的现状,1、各学校尝试开展了各种消防教育活动(消防课、演练、竞赛、参观消防站等),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缺乏系统性、长效性;2、普遍未建立专兼职的消防教育教师队伍;3、教师讲课技巧性强,但对消防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均衡,不能针对各学段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教育;4、各地
5、各校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开展不平衡;5、实践性教育少,社会资源利用率低。消防综合体验室、科普基地等建设。,开展好校园消防安全培训的意义,1、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未来消防安全走向。,2、教育好一个学生,能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3、师生消防安全意识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学校自身消防安全建设。,“上好一堂消防课”意义重大!利在当代、功在千秋。重点掌握消防常识,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为原始人的,其间过着数万年 的饮食生活。,据考古学家的推测,古代人曾屡次遭遇到雷击而使森林发生火灾。等火熄灭后,古代人闻到火烤的兽肉焦味,尝食后发现火烤的兽肉远比生肉更鲜
6、美。而后人们才发明了钻木取火及敲石生火的方法,学会了用火烧烤食物,开始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火,我国自古重视火政,但在国家公共治理中,向无“消防”一词。“消防”一词系日本语,是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下诏“变法”改革朝廷官制,并于1903年决定建立近代警察机构时出现的。,我国自古重视火政,但在国家公共治理中,向无“消防”一词。“消防”一词系日本语,是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下诏“变法”改革朝廷官制,并于1903年决定建立近代警察机构时出现的。,我国自古重视火政,但在国家公共治理中,向无“消防”一词。“消防”一词系日本语,是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下诏“变法”改革朝廷官制,并于190
7、3年决定建立近代警察机构时出现的。,消防工作简介,消防工作包括防火、灭火和应急救援工作;公安消防队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消防工作的目的和作用: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火灾的危害性,(一)生命的损失 据统计,1991-2000年,全国共发生人员密集场所特大火灾264起,造成1750人死亡。起数占同期我国特大火灾总数的27.2%,死亡人数却占全国特大火灾人员死亡总数的59.9%。其中,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的就有3起,共造成865人死亡。分别是洛阳东都商厦(309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275万元),
8、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323人死亡),辽宁阜新艺苑歌舞厅(233人死亡)。,(二)国家和人民财产的损失 1984年全国的火灾起数是33618起,直接经济损失为1.6亿元,至1994年起数增加到39337起,直接财产损失增加到12.4亿元,2004年,起数上升到252704起,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到16.7亿元(不包括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火灾,1987年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火灾造成人员死亡193人,直接财产损失5.2亿元)。,(三)环境的损失 火灾对环境的严重破坏是不可估量的。如作为战争、地震的主要次生灾害之一,火灾造成的损害甚至远远超过战争、地震本身。青岛黄岛油库大火因原油流入海洋使130公里海
9、岸线受到污染,海产品损失和清理污染需要数千万元,而这起直接经济损失为3540万元。(四)其他的损失 1994年11月15日,设在吉林博物馆中的银都夜总会发生火灾,这起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不大,但直接财产损失不小。其中一具70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3.2万多件文物、石器、陶器、书画及40多年来的音像、图片、文字资料,还有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外珍贵邮票1.1万余枚、1909年至今的科技文献及中外文刊物9.7万册被全部烧毁。这些损失是无法用经济来计算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 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燃烧常识,燃烧类型,(一)燃烧的必要条件 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
10、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火三角”:,燃烧,氧化剂: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温度(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能量来源。常见的引火源:火焰高温物体:如火星、炉渣、白炽灯、焊渣;电火花:雷电,短路、漏电产生的火花或静电火花;撞击:机械能转变为热能;化学反应放热。,注意:并不是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定会发生燃烧现象,还必须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二)燃烧的充分条件可燃物要有一定数量助燃物要有一定
11、浓度点火源要有一定能量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三)防火措施:一切的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形成的“火三角”。控制可燃物数量隔绝空气控制火源(四)灭火原理:一切的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火三角”。冷却法:燃点,水窒息法:氧气隔离法:可燃物抑制法:链式反应,火灾定义与分类定义: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分类:1、火灾按燃烧物质特性分为: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
12、、锂、铝镁合金火灾等。,2、火灾按其损失分为四类: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较大火灾: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一般火灾: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日常生活有诱发火灾发生的原因:(一)电气火灾。(二)用火不慎。(三)违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消防安全 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57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