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幼儿园)儿童的免疫预防.ppt
《学校(幼儿园)儿童的免疫预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幼儿园)儿童的免疫预防.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幼儿园)儿童的免疫预防,主要内容,一、学校(幼儿园)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介绍二、以免疫预防为主导的综合预防措施三、入学入托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要求,学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1、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人群集中;年龄特点;2、传染源容易进入学校 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传染源可从社会每个角落进入学校 3、传染途径易实现 学生室内活动多,接触密切,冬春季开门窗通风时间短,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较低,病原体(病毒)存活时间较长,从而增加了感染机会。4、学校卫生设施状况和卫生制度执行情况,学生的卫生习惯等等,对学校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的影响,学校(幼儿园)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介绍,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易传播(
2、通过空气、飞沫、灰尘);传播快;人群普遍易感;季节性(冬春多见);周期性 等青少年、儿童易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麻疹、风疹、腮腺炎、水痘、流脑、流感、猩红热等。,麻疹的临床(1),潜伏期 10-12 天,前驱期2-4天 临床特征高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柯氏斑(Koplik氏斑,口腔粘膜斑)全身皮肤斑丘疹。,麻疹的临床(2),皮疹前驱期2-4 天开始出现首先在耳后发际出现,渐及前额、面、颈、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足底,自上而下地逐渐散布全身,25d达高峰。初为细小淡红色斑丘疹,散在分布,随即增多,呈鲜红色,以后融合成暗红色、不规则或呈小片状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皮疹出齐达高峰时,全身毒血症症状加重
3、,体温升高可至40持续 5-6 天消退次序与出疹次序相同,一般在退热后23d内全部退去,遗留浅褐色斑痕,再经12周开始完全消失。退疹时原皮疹部位有糠麸状细小脱屑,麻疹的临床(3),并发症:小年龄组、营养不良、免疫低下的儿童、孕妇及其胎儿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麻疹死亡的主要原因(90%)原发:麻疹病毒所致巨细胞肺炎继发:金葡、流感杆菌、腺病毒等中耳炎,乳突炎:听力减退,可致耳聋或聋哑病喉炎:易梗塞甚至窒息死亡心肌炎肝炎角膜炎(青光眼):失明 肠炎(腹泻)严重脱水脑炎(1:1000):麻疹合并脑炎、麻疹后脑炎SSPE(1:100,000)死亡(0.1 10%),麻疹的主要并发症
4、,肺炎,角膜炎(青光眼),肠炎(严重脱水),脑炎,风疹(一)后天获得性感染,表现一种轻型疹病。其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和疼痛为特征。潜伏期12-14天,出现头痛、咳嗽、咽痛等症状,之后面部首先出现浅红色斑丘疹,迅速遍及全身,风疹皮疹比麻疹轻微且不融合。并发症:不常见,但成人比儿童多见,常出现关节痛和关节炎。其它症状包括脑炎及出血性表现、结膜炎或睾丸炎。,风疹(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妊娠妇女感染风疹病毒导致临床类型婴儿畸型出生非畸型弱小婴儿型出生婴儿正常型,可从身体不同部位分离出病毒,23月龄发生肺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听力缺陷等。婴儿生长正常型,但长期
5、排毒,入学可发现听力障碍。,麻疹、风疹有相似的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潜伏期为1425,平均为18d。多数病例无前驱期症状,少数病例在前驱期可出现倦怠、肌肉酸痛、结合膜炎、咽炎,偶而出现脑膜刺激症状。多数病例起病急,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1-2d后出现腮腺肿痛,体温可升高到3940,成人症状重于儿童。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肿大,咀嚼和吃酸性食物时更甚。可有发热,但无化脓症象,病程1014d。不典型病例可始终无腮腺肿大,而单纯以睾丸炎、脑膜炎的症状出现,也有的仅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大。,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征,儿童腮腺炎:可伴随其他组织的炎症。70%的病人两侧腮
6、腺均可被累及。疾病初期出现发热和全身不适,很快伴有牙关紧闭及下颌角疼痛。24小时左右腮腺开始肿胀,下腭角下面的凹陷处饱满,肿胀覆盖整个下颌支。,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1、脑膜炎;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约15临床症状者表现为脑膜炎症状(头痛、颈项强直)。这种并发症的危险成人大于儿童,男童多于女童(3:1)这些病例缺乏腮腺炎特有症状。2、睾丸炎:青春后期男性极为普遍,发生率可达20-50,50具有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但不育症罕见;3、卵巢炎:青春后期女性发病率约54、耳聋:是儿童获得性耳聋的主要原因,发生率占1/20,000 5、心肌受损,常可恢复 6、其它:关节炎、肾炎不常见,脑炎罕见(低于1/1
7、0,000)。,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水痘的特点 主要发生在儿童。全身症状轻微,全身皮肤分批出现散在的 斑疹、丘疹及水疱疹,一般结痂后即愈,少留瘢痕。预后良好,病死率极低。有季节性特点,传播甚广。,水 痘 皮 疹 过 程,开始为红色斑点 发展为含清亮且具有感染性液体的疱疹 疱疹内液体变浑浊 疱疹干燥、结痂 结痂脱落并在皮肤上留下粉白色区域 皮肤复原 可能有永久性疤痕,水 痘 皮 疹,流 脑,多发于冬春季,人群普遍易感,15岁以下儿童多见。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流脑临床表现
8、,突然寒战、高热、恶心、呕吐(重型的为喷射性)、流涕、鼻塞、咽痛、全身疼痛、头痛加重;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皮肤粘膜瘀点典型或融合成瘀斑,唇周及指端青紫、唇周单纯疱疹。烦躁不安、谵妄、昏迷或惊厥;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整、对光反应迟钝、眼球常凝视。,猩红热,是冬春季高发的传染病,5-15岁未成年人容易发病。主要特征是持续性发热(多在39-40摄氏度)咽痛、遍体细红色丘疹,面颊红晕、口击苍白、舌苔鲜红似草莓状。患者发病前24小时传染性最强,通常潜伏期为2-5天,最短1天,最长12天。进入临床隔离治疗6天后,症状完全消失,可以解除隔离。,流感,流感通常起病急,可
9、以出现以下这些症状发热(通常为高热)头痛极度疲乏干咳咽喉痛流鼻涕肌肉痛也可以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和腹泻,儿童较成人常见,流感的并发症,肺炎,最常见的可能致死的合并症 特别老年人、儿童及体弱者 原有的慢性病会加重 如充血性心衰、哮喘或糖尿病儿童可以出现鼻窦、耳部感染,开展以免疫预防为主导的综合预防措施,开展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经和易感人群。免疫预防工作直接针对第三环节。2、成本效益高。,疫苗的分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
10、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我省免疫规划内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三联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白破二联疫苗。,疫苗的分类,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常见的有: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甲肝疫苗、风疹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肺炎球菌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狂犬病疫苗、A+C群流脑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注:*加强免疫;*复种,属季节性接种的疫苗,乙脑免疫程序(每年3至5月份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在1224月龄初免1针,2岁、7岁分别加
11、免1针。流脑免疫程序(每年11-12月份接种)流脑疫苗初免月龄为1022月龄,初免2针、间隔1530天。5岁加免1针。,疫苗免疫接种效果,麻疹疫苗:已使用20多年,免疫效果理想。812月龄的婴儿接种后血凝抑制抗体阳转率在95%以上。麻疹疫苗使用前,麻疹发病率很高,流行年可高达1000/10万5000/10万,病死率10%;麻疹疫苗多年使用后,发病率、病死率大幅度下降。,疫苗免疫接种效果,风疹疫苗 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接种后阳转率在95%100%,大多数被接种者在使用疫苗后1028天产生抗体,被接种者96%以上有可检测的抗体,免疫效果持续时间长。,疫苗免疫接种效果,麻疹腮腺炎二联疫苗麻疹腮腺炎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幼儿园 儿童 免疫 预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57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