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中国)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ppt
《学前教育史(中国)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史(中国)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史学科概述,课程目的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对学前教育史的基本概念、基本的思想理论和基本的知识要有准确、系统、完整的认识,理请学科内容之间的基本脉络,把握学前教育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能指导、运用于学前教育的实际工作。学习内容横向:中国学前教育史和外国学前教育史。纵向:(按历史发展阶段分为三大部分)古代学前教育史(原始氏族公社-清朝中叶)近代学前教育史(1840年-1919年五四运动)现代学前教育史(1919年-新中国成立)当代学前教育史(新中国成立-),学前教育史学科概述,参考书目何晓夏等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唐淑、钟昭华主编中国学前教育史,人民教
2、育出版社出版1993年版。乔卫平、程培杰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编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第一节 古代儿童的社会公育,一、儿童社会公育的实施(一)学前教育的概念,第一节 古代儿童的社会公育,一、儿童社会公育的实施(二)幼儿教育的起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公育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2.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1)生产劳动教育 2)生活习俗教育 3)原始的宗教教育 4)原始的艺术教育 5)军事训练,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3、,二、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原始社会从氏族公社时期进入氏族联盟时期,出现了对儿童实施儿童公育的机构和场所庠,是学校的萌芽和雏形阶段。“虞氏之学名庠”三礼义宗“米廪,有虞氏之庠也”礼记明堂位“庠者养也”孟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征教育:教育的性质: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生产生活经验教育师资:没有专职人员,长者为师 教育机构: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或场所,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教育方法:言传身教、口耳相传,第二节 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一、家庭教育是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一)家庭教育替代社会儿童公育是历史的必然 原始公有制
4、私有制 公养公育家庭教育(二)古代不可能出现学前社会教育机构 学校尚未出现,儿童教育无所谓学前与学龄的划分史书记载,夏代学校叫“序”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第二节 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二、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儿童家庭教育是齐家治国的基础(国家的角度)“天下之事,莫不有其处;家之立教,在生子之初”获取功名,光耀门楣(家庭的角度)“朝为田舍郎,夕登天子堂”立志做人,修养品德(个人的角度)“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 教育史 中国 第一章 古代 学前教育 实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57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