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到青春期.ppt
《婴儿期到青春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儿期到青春期.ppt(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发展心理学,授课教师 申鲁军,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的内涵,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是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单选1-p78),总结出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其前身是儿童心理学。,广义心理发展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动 物心理学)、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发展;(多220-p101)。狭义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单2-p78)。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对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研究的(单3-p78)。,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2、,广义的发展心理学,1、动物心理学:又叫比较心理学,研究的是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心理的发展过程。,2、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是处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各民族的心理规律,通过它可以了解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过程和轮廓。,3、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狭义的发展心理学,1、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全程中各个年龄阶段上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它所研究的是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2、从横向来看,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年龄特点覆盖两大方面:一是人的认知过程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
3、、记忆、想象、言语、思维等的年龄特征;二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的年龄特征。,3、从纵向来看,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年龄特征包括婴儿、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的身心发展特征。,个体心理发展,1、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类个体在从出生到成熟在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产生、发展的历史。,2、个体的心理发展既是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3、所谓社会化,就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4、个体的心理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如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二、心理发展的基本
4、性质,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包括:(多221-p101)(一)心理发展有方向性(阶段低级到高级)和顺序性(动作-语言)。(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进的(单4-p78)。从出生到幼儿期属于第一发展加速期(单5-p78),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发展加速期(单6-p78)。(三)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特殊性)。(四)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五)心理发展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单7-p78),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包括:(多222-p101)(一)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人
5、的一生全程划分为胎儿、婴儿、幼儿、童年、青少年、中年和老年期。(二)阐明各种心理机能(作用与活动能力)的发展进程和特征。(三)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构造、功能与相互关系)。(四)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包括:(多223-p102),(1)遗传素质与环境和教育因素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关系制约着心理的发展。(2)心理的连续不断发展与阶段性跳跃之间是如何有机统一起来的。(3)在心理发展中个体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之间是怎样取得平衡的。(4)不同心理机能发展过程中是否具有各自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与发展可塑性的关系如何。,第二单
6、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一、儿童心理学诞生的准备阶段,文艺复兴以后,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以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为主导,提出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观念,他们强调儿童天性在其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等儿童心理学的早期研究成果,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研究基础。,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单10、11-p79)一书被公认为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他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单8、9-p79)。,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儿童心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7、的时期。20世纪中期以后,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进入了演变和增新的时期。,四、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单12-p79),从此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横断研究,纵向研究,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交叉设计,一、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单13-p79)横断研究是最常用的设计方式(单14-p79),(一)横断研究的优点,横断研究的优点在于:(多224-p102)1.在短
8、时间内能够收集到不同年龄的研究对象的大量资料。2.它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3.它可以使研究工作降低成本。成本低,费用少,省时省力。,(二)横断研究的缺点,横断研究的缺点在于:(多225-p102)1.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的过程。在某一具体历史时间所做的研究结不能简单地推论到其他时期,尤其是受社会文化影响较大的心理现象。2.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横断研究不能解答起因、顺序和一致性问题。3.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横断研究的被试来自不同的族群,可能会将时代变迁的结果与年龄变化的结果混同起来,而无法确定真正的原因。,二、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较长的时间系
9、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单15-p79)。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一)纵向研究的优点,纵向研究的优点在于:(多226-p102)1.通过追踪的分析能更确切地提示儿童心理发展的量变到质变的转折期。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2.便于较系统地了解个体心理发展连续变化的过程。3.比较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中各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二)纵向研究的缺点,纵向研究的缺点在于:(多227-p102)1.样本少而且在追踪过程中容易流失样本。因研究时间太长,研究对象往往因种种原因而中断或流失,因而样本不能始
10、终保持完整;2.同一测量方法反复应用会导致重复效应。同一被试反复测验容易产生学习效应;3.也存在“时代变迁”的干扰。由于时间较长,会因环境变迁而出现某些新的变量。4.费时、昂贵。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时间。,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聚合交叉研究也称连续设计,是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特点包括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方面的优点。(单16-p79)。先选择不同年龄的儿童为研究的对象,然后在短时期内重复观察这些对象。(一)优点 1.可以消除一部分“世代变化”的干扰 2.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长年龄范围的资料。(二)缺点 虽然聚合交叉是目前最强的设计,但仍存在有关结论是否
11、能推广至其他群体的问题。,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单因素论 1.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多228-p102)(1)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2)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3)环境的作用只能促进和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已。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顿(F.Galton)(单17-p80),2.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多229-p102)(1)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2)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3)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单18-p80),他的一段
12、名言是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观点的典型写照。,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分别重视了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对心理发展的制约作用,但两者都因为片面强调一个因素的作用,走向极端而失却科学性。,(二)二因素论,为了克服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片面性,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调和的观点,这些观点被统称为二因素论。二因素论主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把两者视为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他们关注各因素在心理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是各自发挥作用的。)二因素论的代表有德国的施太伦,他认为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是天赋本能的渐次显现,也非单纯由于外界影响,而是内在的品质及外在的环境合并相加发展的结果”。
13、吴伟士提出“相乘说”,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多230-p102)(多231-p103),(三)相互作用论,相互作用论认为:(多232-p103)1.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2.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3.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单19-p80)。,二、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皮亚杰(806-1980)的认知发展理论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他一直是儿童心理发展领域最杰出的一个代表人物。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以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
14、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他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单20-p80),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认知结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做出反应的组织方式。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scheme)、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图式是指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单21-p80)。同化是指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单22-p80)。顺应是指主体已
15、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创造心的认知结构(单23-p80)。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进行的。(多233-p103),平衡获得过程模式,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皮亚杰认为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单24-p80)。,4、心理发展阶段说,(1)心理发展阶段论观点为:心理发展表现为连续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典型特征;各阶段的发展次序是固定的;前一阶段与后一阶段具有连续性,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前提,也是后一阶段的量的积累过程,先前的认知结构包含并融合在后继的结构之中。,皮亚杰将
16、儿童心理发展划分的4个阶段为(单25-p80):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多234-p103):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个阶段儿童主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 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他知道它并非不存在,这样他逐渐获得了客体永久性(单27-p80)。这时认知活动处于感知动作思维水平,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单26-p80),(2)、儿童心理发展的4阶段,前运算阶段(26、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把上一阶段中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系统,具有
17、了符号功能,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但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这一阶段的儿童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多235-p103)泛灵性(儿童任务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单28-p81)自我中心(儿童不能将自我与外界很好地区分开来,认为所有人与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认识和适应外部的世界,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多236-p103)思维的不可逆性未掌握守恒(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单29-p81)。,实验者从A、B、C、D四个角度拍摄照片。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给他看拍摄照片,要求其挑选出对面位置上的人所看到的是哪
18、张照片。,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获得了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多237-p103)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能够提出假设,能用假设演绎推理的形式进行科学思考,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问题。其认知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可以进行抽象思维和纯符号思维,从现有的信息中生成抽象的关系,然后将抽象的关系与各种信息相比较,这时,形式与内容是相互独立的。(多238-p10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判断阶段、自律道德判断阶
19、段3个阶段(单30-p81):(1)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这个时期儿童尚不能进行道德判断,他们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属于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单31-p81)。,5.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他律道德判断又称道德实在论,这个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以他律为主要特征。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其基本特征是:一是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儿童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不听话就是“坏”。二是对规则本身的尊重和顺从,即把
20、人们规定的规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皮亚杰将这一结构称为道德的实在论。(多239-p103),(3)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自律道德判断又称为道德相对论。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单32-p81)。儿童已认识到规则是可以依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儿童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8阶段论(重点)(单33-p81)。,艾里克森(822-874),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艾里克
21、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日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从本质上讲,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和相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其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心理社会危机。(单34-p81)。,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1.基本信任基本不信任(婴儿前期,0-1.5岁,希望)2.自主怀疑与羞耻(婴儿后期,1.5-3岁,意志)3.主动内疚(幼儿期,3-6、7岁,目的)4.勤奋自卑(童年期,6、7-12岁,能力)5.同一性角色混乱
22、(青少年期,12-18岁,忠诚)6.亲密孤独(成年早期,18-25岁,爱)7.创造停滞(成年中期,25-50岁,关心)8.完满绝望(成年后期,50岁-,智慧),1.婴儿前期(0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单35-p81)这一时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单36-p81)。2.儿童早期或婴儿后期(24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单37-p82);这一时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单38-p82)。,3.幼儿期或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单39-p82);这一时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单40-p8
23、2)。4.童年期或学龄期(71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单41-p82);这一时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单42-p82)。,5.青少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单43-p82);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单44-p82)。6.成年早期(182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单45-p82);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单46-p82)。,7.成年中期(2550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单47-p82);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单48-p83)。8.成年后期或老年期(50岁
24、以后)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单49-p83);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单50-p83)。,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特点,(1)人格发展是自我逐渐形成的过程;(2)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观点,即他将个体一生人格发展视为连续的而又具有不同阶段特质的统一的过程;(3)人格发展是连续一生的发展进程,他的心理发展阶段划分包括从出生到衰亡整个人生历程;(4)二维性的发展阶段说,即他不是一维的纵向发展观,而是强调人格发展的成功与否与横向维度上的两极内容有关。,(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1925-美国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仍然在于说明、预测和控
25、制行为。这一理论也超越了传统行为主义的局限性,成为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单51-p83)。1、三元交互决定论:班杜拉认为,在人的心理机能中,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影响三者之间互为决定因素,三个决定因素之间是一种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多240-p104),三元交互决定论模型,2.观察学习,观察学习: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单52-p83)。,(四)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他将人的心理机能区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两类。前者的发展受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后者的发展则受社会文化-历史所制约。心理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婴儿期 青春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56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