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ppt
《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ppt(1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Chapter 2,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天然产物化学的预实验与提取掌握天然产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原理及方法,掌握色谱分离方法了解天然产物化学结构的测定方法,主要内容,一、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预实验与提取二、色谱分离分析方法三、结晶和重结晶四、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2.1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预实验与提取,提取:将有效成分从天然物质中提出的过程分离:将提取中混合的性质相同或不同的成分进一步分开的过程,研究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基本步骤,原材料,单体化合物,总提取物,不同部位,目的化合物,结构修饰人工合成,提取,初步分离,精细分离纯化,一、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预实验,1.
2、基本原理:根据各成分极性的不同,先系统地分成几个不同部分,然后利用显色反应或沉淀反应,或结合纸色谱、薄板色谱,定性判断各部分中可能含有的化合物类型。,2.选择合适的极性溶剂(相似相溶),石油醚环己烷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 正丁醇丙醇,乙醇甲醇水含盐水极性:小 大 亲脂性:大 小 亲水性:小 大,适用于极性从小到大的预实验,采用石油醚、水、95%乙醇的三段法进行粗分,提高工作效率,二、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系统分离,1.系统分离:选择一系列分离措施,将性质相近的组分集中在一起提取出来,以便分别与临床、动物试验、检测等相配合,确定该部分是否有效目的:对无效部分暂不追踪,对有效部分视具体情况再进行分离,找出
3、关键成分。,2.系统分离阶段粗分阶段:又称部位分离,大类物质的分离,如皂苷、蛋白质等;细分阶段:组分分离,对于水提取液,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将其分为碱、酸和中性三部分:,三、提取天然产物的常用方法,1.溶剂法2.水蒸气蒸馏法3.分馏法4.吸附法,5.沉淀法6盐析法7.透析法8.升华法,1、溶剂提取法及其原理,溶 剂 法,溶剂提取法:是根据天然产物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原理: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选择与化合物极性相当的溶剂将化合物从植物组织中溶解出来,同时,由于某些化合物的增溶或助溶作用,其极性
4、与溶剂极性相差较大的化合物也可溶解出来。,2、常用溶剂的特点,石油醚,环己烷,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极性:小 大,亲脂性:大 小,亲水性:小 大,比水重的有机溶剂:氯仿,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环己烷 正丁醇,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正丁醇,与水可以以任意比例混溶的有机溶剂:丙酮 甲醇,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甲醇,极性最小的有机溶剂:石油醚,常用来从水中萃取苷类、水溶性生物碱类成分的有机溶剂:正丁醇,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乙醇,选择溶剂要注意以下三点:溶剂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溶剂不能与中药的成分起化学变化;溶剂要经济、易得、使用安全等。,3、溶
5、剂的选择,4、各种溶剂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等,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浸渍法:浸渍法系将天然产物粉末或碎块装入适当的容器中,加入适宜的溶剂(如乙醇、稀醇或水),浸渍药材以溶出其中成分的方法。,渗漉法:渗漉法是将天然产物粉末装在渗漉器中,不断添加新溶剂,使其渗透过药材,自上而下从渗漉器下部流出浸出液的一种浸出方法。,01 溶剂罐02 变频物料泵 03 快速渗漏机 04 流量计 05 渗滤液罐 06 可调试电加热水箱 07 热水泵 08 高效旋转薄膜蒸发器 09 浓缩液罐 10 冷凝器 11 冷却器 12 受却器 13 真空泵 14 控制柜,SLNS-快速渗漉提取浓缩机组工艺流程图,
6、SLNS-快速渗漉提取浓缩机组,煎煮法:煎煮法是我国最早使用的传统的浸出方法。所用容器一般为陶器、砂罐或铜制、搪瓷器皿,不宜用铁锅,以免药液变色。直火加热时最好时常搅拌,以免局部药材受热太高,容易焦糊。有蒸汽加热设备的药厂,多采用大反应锅、大铜锅、大木桶,或水泥砌的池子中通入蒸汽加热。还可将数个煎煮器通过管道互相连接,进行连续煎浸。,回流提取法:应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需采用回流加热装置,以免溶剂挥发损失。小量操作时,可在圆底烧瓶上连接回流冷凝器。溶剂浸过药材表面约12cm。在水浴中加热回流,一般保持沸腾约1小时后放冷过滤,再在药渣中加溶剂,作第二、三次加热回流分别约半小时,或至基本提尽有效成分
7、为止。此法提取效率较冷浸法高,大量生产中多采用连续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应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提取天然产物有效成分,不论小型实验或大型生产,均以连续提取法为好,而且需用溶剂量较少,提取成分也较完全。实验室常用脂肪提取器或称索氏提取器。连续提取法,一般需数小时才能提取完全。提取成分受热时间较长,遇热不稳定易变化的成分不宜采用此法。,5、溶剂萃取法分以下几种情况,采取几种不同极性的溶剂分步提取先用极性低,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如石油醚,苯等),再用与水相溶的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等),最后用水提取。目前采用的两种系统为:乙醇-乙醚-甲醇-水 己烷-二氯甲苯-甲醇-水 常用作提供生物试验的样品用,
8、单一溶剂提取用水提取,杂质较多,常加入少量戊醇或辛醇如果植物中含胺型生物碱、苷类及有机酸等含有亲水性基团,并能溶于水,可直接用水提取(如:小檗碱,芸香苷,甘草酸)如果植物中含的成分较为简单或某一成分含量较高时,可估计其极性大小或溶剂性能,选择一种适当的溶剂提取(如:细辛素石油醚,橙皮苷甲醇或乙醇)。,两种或两种以上溶剂利用植物中所含成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大差异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如:川楝素:苯石油醚溶解脂类,川楝素难溶而分出 60%乙醇减压浓缩氯仿提取,液-液分配萃取利用混合物中的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由于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的分离目的分配系数相差越大,分离效果越高。,反应溶剂萃取常用于内
9、酯化合物,因为内酯环遇碱水解成为羧酸盐而溶于水,再加酸酸化,可重新形成内酯环,不溶于水,即分开。,6、强化溶剂提取的新方法,超临界流体萃取SCFE超声波强化提取技术微波萃取技术酶法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SCFE,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以某一介质作为萃取剂,在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之上的条件下,从液体或固体物料中萃取出待分离的组分的一种方法。超临界流体:由于接近液体的密度使之具有较高溶解度,由于接近气体的粘度,使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扩散系数介于气液之间,使之对待萃取的物料组织有良好的渗透性,这些特征大大提高了溶质进入超临界流体的传质速率。,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特点,萃取过程在较低温度范围内进行,特别适
10、用于具有热敏性或易氧化的成分。萃取介质通常选用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稳定,无腐蚀性、无毒性、不易燃、不易爆,萃取后容易从分离成分中脱除,不会造成污染,适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工艺条件容易控制,通过对温度和压力进行调节,可以实现选择性萃取和分离。,萃取产物的理化性质保持良好,产品质量好,且无溶剂残留问题,萃取介质循环利用,无环境污染问题。,超临界流体萃取需要冷媒和高压支持且生产量较小,操作成本大。,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由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上有许多不可替代的优点,近年来获得高度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例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菌体生成物的分离;香精香料色素的提取;动植物脂肪、脂溶性成分、植物碱、
11、甾醇类物质等成分的提取;有机溶剂以及有害有毒物质的脱除等。,超声波强化提取技术,原理: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加速植物有效成分的浸出提取。优点:提取时间短,收率高,避免高温对有效成分的破坏缺点:对容器壁的薄厚,放置位置要求较高,微波萃取技术,原理:在微波场中,利用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被提取物质的某些区域或萃取体系中某些成分选择性加热分离优点:提取速度快缺点:要求药材含一定的水分,微波对某些化合物有一定降解作用,只适宜对热稳定的产物,酶法萃取技术,原理:利用酶破坏植物的细胞壁,使有效成分溶出是一种最大限度从植物体内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之一中药提取中多用纤维素酶,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能随水
12、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天然产物成分的提取。此类成分的沸点多在100以上,与水不相混溶或仅微溶,且在约100时存一定的蒸气压。当与水在一起加热时,其蒸气压和水的蒸气压总和为一个大气压时,液体就开始沸腾,水蒸气将挥发性物质一并带出大蒜素、丹皮酚、麻黄碱,分 馏 法,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馏,再精制纯化如:在分离毒芹总碱中的毒芹碱和羟基毒芹碱时,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常压或减压分馏,吸附法,吸附目的:1.吸附除去杂质,常指鞣质色素2.吸附所需物质常常用氧化铝、酸性白土、活性炭,沉 淀 法,利用某些试剂产生沉淀的性质而得到分离或除去“杂质”。,盐析法:加易溶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饱和,降低成分溶解度,常用氯化钠、氯化
13、铵、硫酸铵、硫酸钠、硫酸镁透析法:小分子可通过半透膜,大分子不能通过,常用于纯化皂苷、蛋白质、多肽和多糖等化合物。,升 华 法,固体物质受热直接气化,遇冷后又凝固为固体化合物,称为升华。天然产物中有一些成分具有升华的性质,故可利用升华法直接自天然产物中提取出来。例如樟木中升华的樟脑(camphor),在本草纲目中已有详细的记载,为世界上最早应用升华法制取药材有效成分的记述。茶叶中的咖啡碱在178以上就能升华而不被分解。游离羟基蒽醌类成分,一些香豆素类,有机酸类成分,有些也具有升华的性质。,四、天然产物的分离与精制,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进行分离根据物质的吸
14、附性差别进行分离,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利用不同温度,不同溶解度。eg结晶,重结晶加入另一溶剂,改变混合剂的极性,使一部分沉淀析出溶剂沉淀对酸、碱或两性有机化合物,常加酸碱来调节PH值,改变分子存在状态(游离型或离解型),从而改变溶解度而实现分离沉淀剂沉淀酸或碱性的化合物可通过加入沉淀剂,使之生成不溶性的盐类析出。盐析沉淀,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 分离液-液萃取与分配系数K值K=CU/CLCU-溶质在上相溶剂中的浓度CL-溶质在下相溶剂中的浓度,分离难易与分离因子分离因子表示 A、B 两种溶质在同一溶剂系统中分配系数的比值。即:=KA/KB(注:KA KB)100,仅作一次
15、简单萃取就可实现基本分离;100 10,萃取10-12次 2,须100次以上萃取才基本分离 1,不能分离,分配比与PH值 一般 pH12,则酸性物质呈离解状态(A-)、碱性物质则呈非离解状态(B)存在。据此,可采用图2-5所示在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与有机溶剂中进行分配的方法,使酸性、碱性、中性及两性物质得以分离。,液-液萃取与纸色谱50,简单萃取50,采用逆流分溶法如果不知道分配比,可以借助纸色谱(PPC)求值作业:逆流分溶法的原理和内容 什么是色谱,色谱的分类,逆流分溶法,液-液萃取分离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分离因子值较小,故萃取及转移操作常须进行几十次乃至几百次。此时简单萃取已不能满足需要,而要
16、采用逆流分溶法(countercurrent distribution,简称CCD)。,逆流分溶法,【逆流分溶法】又称逆流分配法、逆流分布法或反流分布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原理使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此法相当于多次萃取。利用此原理制成了连续、自动的逆流分溶仪。该仪器可使两种性质相似、即使分溶常数很接近的化合物,经过一定次数振摇、转移的操作,亦可达到分离的目的。用于分离抗生素、脂肪酸、蛋白质、核酸以及激素等,也用于测定溶质的分溶常数。,CCD 法因为操作条件温和、试样容易回收,故特别适于中等极性、不稳定物质的分离。另外,溶质浓度越低,分离效果越好。但是,试样极性过大或过小
17、,或分配系数受浓度或温度影响过大时则不易采用此法分离。易于乳化的萃取溶剂系统也不宜采用。,色谱法,色谱法(chromatography)又称层析法,是一种分离和鉴定化合物的有效方法,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分离效能高、快速简便。对一些结构性质相似化合物的分离,用经典的萃取法、沉淀法和结晶法等难以达到分离目的时,用色谱法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基本原理: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或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分开。,分类:按流动相的分子聚集状态分类:GC、LC、SFC 等按固定相的分子聚集状态分类:GS
18、C、GLC、LSC、LLC等按操作形式分类:柱色谱法、平面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按色谱过程的分离机制分类:分配色谱法、吸附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空间排阻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实现色谱操作的基本条件是必须具备相对运动的两相,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和流动相(mobile phase)。色谱过程是组分的分子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多次“分配”的过程。组分的结构和性质微小差异 与固定相作用差异 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不等 差速迁移 色谱分离。,液-液分配柱色谱 将两相溶剂中的一相涂覆在硅胶等多孔载体上,作为固定相,填充在色谱管中,然后加入与固定相不相混溶的另一相溶剂(流动相)冲洗色谱柱。
19、这样,物质同样可在两相溶剂中相对作逆流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不断进行动态分配而得以分离。这种方法称之为液-液分配柱色谱法。,正相色谱:分离水溶性或极性较大的成分如生物碱、苷类、糖类、有机酸等化合物时,固定相多采用强极性溶剂,如水、缓冲溶液等,流动相则用氯仿、乙酸乙醋、丁醇等弱极性有机溶剂,称之为正相色谱;反相色谱:但当分离脂溶性化合物,如高级脂肪酸、油脂、游离甾体等时,则两相可以颠倒,固定相可用石蜡油,而流动相则用水或甲醇等强极性溶剂,故称之为反相分配色谱(reverse phase partition chromatography)。,加压液相柱色谱特点:加压液相色谱用的载体多为颗粒直径较小、机
20、械强度及比表面积均大的球形硅胶微粒,因而柱效率大大提高。分类:快速色谱FC,低压液相色谱LPLC,中压液相色谱MPLC,高压液相色谱HPLC,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固-液吸附:物理吸附(主要)化学吸附半化学吸附,物理吸附(physical absorption)也叫表面吸附,是因构成溶液的分子(含溶质及溶剂)与吸附剂表面分子的分子间力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特点:是无选择性、吸附与解吸过程可逆、可快速进行。故在实际工作中用得最广。如采用硅胶、氧化铝及活性炭为吸附剂进行的吸附色谱即属于这一类型。,化学吸附(chemical absorption),如黄酮等酚酸性物质被碱性氧化铝吸附,或生物碱被
21、酸性硅胶吸附等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要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类吸附。特点:具有选择性、吸附十分牢固、有时甚至不可逆,故用得较少。,半化学吸附(semi-chemical absorption),如聚酰胺对黄酮类、醌类等化合物之间的氢键吸附,力量较弱,介于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之间的一类吸附。,1 物理吸附基本规律,(2)被分离的物质与吸附剂、洗脱剂共同构成吸附过程中的三要素,彼此紧密相连。,(1)物理吸附过程一般无选择性,但吸附强弱大体遵循“相似者易于吸附”的经验规律。,硅胶、氧化铝因均为极性吸附剂,故有以下特点:(1)对极性物质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极性强的溶质将被优先吸附。(2)溶剂极性越弱,则吸附剂对溶
22、质将表现出较强的吸附能力。溶剂极性增强,则吸附剂对溶质的吸附能力即随之减弱。(3)溶质即使被硅胶、氧化铝吸附,但一旦加入极性较强的溶剂时,又可被后者置换洗脱下来。,活性炭因为是非极性吸附剂,对非极性物质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在水中对溶质表现出强的吸附能力。溶剂极性降低,则活性炭对溶质的吸附能力也随之降低。故从活性炭上洗脱被吸附物质时,洗脱溶剂的洗脱能力将随溶剂极性的降低而增强。,2 极性及其强弱判断,极性强弱是支配物理吸附过程的主要因素。所谓极性乃是一种抽象概念,用以表示分子中电荷不对称(asymmetry)的程度,并大体上与偶极矩(dipole moment)、极化度(polarizabili
23、ty)及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等概念相对应。,(1)官能团的极性按下列官能团的顺序增强:CH2CH2,CH2=CH2,OCH3,COOR,C=O,CHO,NH2,OH,COOH,(2)化合物的极性则由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种类、数目及排列方式等综合因素所决定。,(3)大体上溶剂极性的大小可以根据介电常数()的大小来判断。介电常数越大,则极性越大。一般溶剂的介电常数按下列顺序增大:环己烷(1.88),苯(2.29),无水乙醚(4.47),氯仿(5.20),乙酸乙酯(6.11),乙醇(26.0),甲醇(31.2),水(81.0),3.简单吸附法进行物质的浓缩与精制,简单吸附
24、,如在结晶及重结晶过程中加入活性炭进行的脱色、脱臭等操作,在物质精制过程中应用很广。,4.吸附柱色谱法用于物质的分离,吸附色谱法中硅胶、氧化铝柱色谱在实际工作中用得最多。有关注意事项如下:,(1)硅胶、氧化铝吸附柱色谱过程中,吸附剂的用量一般为试样量的3060倍。试样极性较小、难以分离者,吸附剂用量可适当提高至试样量的100200倍。,据此可选用适当规格的色谱管,实验室中常用色谱管的规格如下所示,其高度与直径比约为(15:1)(20:1)。,色谱管内径(cm):0.5 1.0 1.5 2.0 3.0 4.0 6.0 8.0 10 长度(cm):10 15 30 45 60 75 90 1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然 产物 提取 分离 结构 鉴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55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