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气候复习.ppt
《天气与气候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气与气候复习.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多变的天气,天气及其影响,天气预报,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风向判断练习,西北风,北风,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东风,表示南风的选项是(),A.国旗向南飘B.风来自北方C.风吹向北方D.风吹向南方,复习测试,天气与人类的关系,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活方面 农业生产方面军事工业生产和工程建设 商业、旅游、休闲娱乐等活动A.B.,橘生淮南 则为橘,橘生淮北 则为枳,说明了气温对()的影响A.饮食 B.穿衣 C.农业生产,做一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A.天气 B.气候 C.温度 D.湿度根据你对天气和气候的理解,判断下列描述气候
2、的是()A.阴雨绵绵 B.秋高气爽 C.风和日丽 D.多云转晴,请你选择!,下列组合属于气候的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昆明四季如春 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 在未来48小时内,本地区将有67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8OCA.B.C.D.,10、下列城市空气质量为优的是,A.北京103 B.兰州234C.上海78 D.福州33,11、下列选项中表示空气质量的是(),A.气温 B.降水 C.污染指数 D.风力,复习测试,12、在卫星云图上,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蓝色表示的是陆地B.白色表示的是水体C.绿色表示的是海洋D.白色表示的是云区,复习测试,气温的变化和分布,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年变化
3、气温曲线图的判读和绘制,气温的变化,气温分布特点,纬度分布规律海陆分布规律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A.中午12时B.上午10时 C.午后2时 D.午后4时最低温出现在()A.中午12时B.上午10时 C.日落时分D.日出前后,复习测试,测得某地一日内的气温为下表,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A.10 B.11C.12D.13,复习测试,年较差最高月均温-最低月均温,月均温最高,月均温最低,北半球陆地7月;海洋8月;南半球陆地1月;海洋2月,年均温:将各月的月平均气温相加,除以12所得的商即为年平均气温。,气温的年变化,你能将上表中的数据转化为曲线图吗?,XX县2006年气
4、温统计表,气温,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XX县2006年气温变化曲线图,你学会了吗?,4、说明该地的气温年变化,4、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1、读出最高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和月份,2、读出最低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和月份,3、算出该地的气温年较差,1、22摄氏度、7月,2、1.5摄氏度、1月,3、20.5,五带的气温变化特征,热带:全年高温或终年炎热温带:分冬夏季节描述,或直接说四季分明寒带:终年严寒,A,C,A.带;B 带;C 带,北温,热,南寒,热带:全年高温或终年炎热(四种气候)温带:四季分明(种);寒带:终年严寒,气温的分布,等温线呈封闭形状,中心气温低,是低温
5、中心;相反就是高温中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人们根据各地的气象记录,把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就叫等温线。,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与纬度高低有关: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因为随着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照逐渐减少)与海陆位置有关: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与海拔高低有关: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早穿棉袄午穿纱”反映的是()A.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 B.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 C.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D.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同时反应了气温对()的影响A.饮食 B.穿
6、衣 C.农业生产,复习测试,年中保定最高温出现在()A.一月B.二月 C.七月D.八月,南半球海洋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A.一月B.二月C.七月D.八月,复习测试,比较下列A、B、C三点气温高低,A,B,C,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某地气温年较差是指(),A.某地一年中最高气温值与最低气温值之差 B.某地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C.某地七月的月平均气温和一月的月平均气温之差 D.某地夏季的平均气温与冬季的平均气温之差,影响全球气温分布的基本因素是()A.海陆位置 B.洋流因素C.纬度位置 D.地形因素,世界最热和最冷的洲是()A.亚洲和北美洲 B.非洲和南极洲C.非洲和南美洲 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气 气候 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55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