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ppt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1课时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1.变异的概念 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及同一亲代所生的各子代之间,均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变异。,一、变异的概念,下列哪种是不可遗传的变异()A.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白化儿子 B.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白眼果蝇 C.对青霉菌进行X射线照射后,培育成高产菌株 D.用生长素处理得到无子番茄,D,思考:病毒和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来源是:_人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吗?_,基因突变,属于,DNA,-C T T G A-,-C A T G T A-,G A A-,G U A-,突变,mRNA,氨基酸,谷氨酸,缬氨酸,血红蛋白,正常,异常,红细胞,圆饼状
2、,镰刀状,二、基因突变的实例和概念1实例(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解如下:,(2)考点归纳突变主要发生在 过程中。患者贫血的直接原因是 异常,根本原因是发生了,,DNA复制,基因突变,蛋白质,2.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和,而引起的 的改变。该变化若发 生在 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 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替换,增添,缺失,基因结构,配子,不能遗传,3基因突变发生的原因,内因:,基因结构的改变核苷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外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4、基因突变有什么特点,多害性:一般是有害的,少数有利,普遍性: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
3、,不定向性: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低频性:,5.意义(1)_产生的途径;(2)生物变异的_;(3)生物进化的_材料。,新基因,根本来源,原始,6.类型(1)显性突变:如aA,该突变一旦发生即可 表现出相应性状。(2)隐性突变:如Aa,突变性状一旦在生物 个体中表现出来,该性状即可稳定遗传。,思考:1、突变发生的当代,显性和隐性突变是否能表现出来?2、判断突变是显性还是隐性突变的方法,与未突变个体杂交或者自交,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株自
4、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B,7.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突变与其影响:,小,大,大,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插入位置前不影响,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缺失位置前不影响,影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创新设计,基因突变一定改变生物性状吗?,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的后果是()A没有蛋白质产物 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A,三、基因重组,1.概念理解(1)范围:
5、真核生物有性生殖。(2)实质:非等位基因重组。,减数分裂过程图解,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正交、反交),基因型,表现型,3n种,2n种,1.发生时间写出相应细胞所处的时期:a_;b减数_。2.类型a:同源染色体上_之间交叉互换;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之间自由组合。3.意义(1)形成_的重要原因。(2)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有利于_。,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非等位基因,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2.类型比较,【思维判断】,2.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1.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一对同源染色体存在基因重组。(),3、生物体进行
6、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4、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的是A.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B.可能发生了染色体互换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该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C,3、若产生该细胞的精原细胞基因型为AaBbDD,则经过这次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种类可能有几种?,思考:1、若为某单倍体生物体细胞分裂图,则Bb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Dd,则Bb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图为有性生殖过程的图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可发生在()A.B.C.D.,B,【变式训练】如图,A
7、和a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 交叉互换 易位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A.B.C.D.,A,作业:,探究某一变异性状是否是可遗传变异的方法思路,1.若染色体变异,可直接借助显微镜观察染色体 形态、数目、结构是否改变。2.与原来类型在相同环境下种植,观察变异性状 是否消失,若不消失则为可遗传变异,反之则 为不可遗传变异。3.设计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变异性状的 基因型是否改变。,是否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是实验假设的切入点,新性状能否遗传是实验设计的出发点,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和联系,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在一定外界或内部因素作用下,DNA分子中发生碱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因突变 基因 重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5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