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三章土的自重应力计算).ppt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三章土的自重应力计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三章土的自重应力计算).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1 概述3.2 土的自重应力计算3.3 基地压力的分布与计算3.4 地基附加应力计算,第三章 土的自重应力计算,一 土中应力目的应力应变关系假设及计算方法,3.1 概述,目前在计算地基中的应力时,常假设土体为连续体、线弹性及均质各向同性体。实际上土是各向异性的、弹塑性体。,自重应力:附加应力,附加应力:建筑物的荷载在土体中产生的在原有应力基础上的应力的增量。,自重应力:地基中源于土体自身重量的应力。,基底压力:建筑物的荷载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在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产 生的接触应力。,附加应力造成了地基土的变形(处于欠固结状态的土,自重应力也是变形产生的因素之一),从而导致了地基中各点的竖向和
2、侧向位移。本章主要讨论地基中的应力、为下一章求解竖向位移(沉降)做准备。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十分复杂,常呈弹、粘、塑性,并且呈非线性、各向异性,还受应力历史的影响。地基土中附加应力的正确计算和地基土体性状的正确描述是提高沉降计算精度的两个关键问题。,要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必须控制其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差值(差异沉降量)不超过一定范围,对软粘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尤为重要。沉降分析是土力学的基本课题之一。沉降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土体产生变形的原因和土体本身的性状两个方面。土体产生变形的原因主要是土体中应力状态的改变(如地面荷载引起地基中应力场的改变,在地基中产生附加应力)。土体本身的性状主要指土的压缩
3、性(或应力应变关系),是指土体在附加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效应。,均质土中竖向自重应力,成层土中自重应力,地下水位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的影响,竖向:sz=z水平向:sx=sy=K0 sz剪应力:xy yz zx,在荷载作用之前,地基中存在初始应力场。初始应力场常与土体自重、地基土地质历史以及地下水位有关。在工程应用上,计算初始应力场时常假设天然地基为水平、均质、各向同性的半无限空间,土层界面为水平面。于是在任意竖直面和水平面上均无剪应力存在。,假设土(岩)体为均匀连续介质,并为半无限空间弹性体。,假设前提:,在距地表深度z处,土体的自重应力为:,3.2 土的自重应力计算,一、均质土中竖向自重应力,地基
4、中的初始应力,即地基中任一点的自重应力,只需用竖向应力和水平向应力表示。天然地面下任意深度z处水平面上的竖向自重应力为cz z 竖直面上的水平向自重应力为cxK0 cz=K0 z K0 为静止侧压力系数。,cz z,二、成层土中自重应力,土中竖向和侧向的自重应力一般均指有效自重应力,计算时,对地下水位以下土层必须以有效重度 代替天然重度。为简便起见,常把竖向有效自重应力cz简称为自重应力,并以符号c表示。,若地基是由多层土所组成,设各层的厚度为h1、h2、hi、hn,则地基中第n层底面处的竖向土自重应力:,二、成层土中自重应力,透水岩层,二、成层土中自重应力,三、地下水位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的影
5、响,例1:某建筑场地的地质柱状图和有关数值如图,计算地面下深度为2.5m、5m和9m处的自重应力,绘出分布图。,基本概念,基底压力分布,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中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偏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基底附加压力,3.3 基底压力的分布与计算,一、基本概念,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在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必然产生接触应力。基底压力分布与基础的大小和刚度、作用于基础上荷载的大小和分布、地基土的力学性质以及基础的埋深等因素有关。,(1)基底接触压力的产生 建筑物荷重 基础 地基在地基与基础的接触面(持力层顶面)上产生的压力(地基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反力),根据圣维南原理,基础下与其底面距离大于基底尺
6、寸的土中应力分布主要取决于荷载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位置,基本上不受基底压力分布形式的影响。,(2)影响基底压力的因素:1)地基与基础的相对刚度有关;2)基础的刚度、平面形状、尺寸大小、埋置深度有关;3)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性质、大小和分布情况有关;4)地基土的性质有关。,(1)柔性基础。基底压力大小、分布状况与上部荷载的大小、分布状况相同。,二、基底压力分布,基础按刚度分为:(1)柔性基础(抗弯曲变形能力为0)(2)刚性基础(抗弯曲变形能力为)(3)有限刚性基础(弹性地基上梁板分析方法),例如:箱形基础 混凝土坝,(2)刚性基础。基底压力大小、分布状况与上部荷载的大小、分布状况不相同。有马鞍形、抛
7、物线形、钟形。,二、基底压力分布,三、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1、中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P 基底平均压力,kPa;F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底面的竖向力设 计值,kN;G 基础与基础上部回填土的重,kN;基础与基础上部回填土的加权平均重度,kN/cm3。,三、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1、中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三、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2、偏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单向偏心荷载下,(1)eL/6,应力呈梯形分布,三、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2、偏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2)eL/6,应力呈三角形分布,(3)eL/6,应力重新分布,例:计算基底压力分布,b=2m,l=4m。,F=680kN,D=2m,F的偏心距为1.31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力学 地基基础 第三 自重 应力 计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53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