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doc
《2021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1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一【品读尚书,品味经典】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
2、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
3、感篇二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数祖不忘典: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了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穿越时空、对话先贤以典籍作舟,畅游华夏文明之河沉寂千年 尚书破壁而来这本书穿越千年才重回世人面前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内藏典籍万
4、卷沉寂了近千年这些典籍破壁而出清朝末年,1910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现在一万六千余件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传承在“传承”中领悟中华文明千年来尚书历经无数学者先贤薪火相传典籍里的中国中倪大红饰演的伏生以命护书片段让观众不禁泪流满面秦末动乱尚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伏生视书如命纵然乱兵刀剑相向、天降大雪也不忍书损毁一丝一毫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妻、子为保护书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网友:敬佩!敬畏!节目演绎了尚书中多
5、个场景每个经典故事都让人沉浸其中节目中演员对故事入木三分的刻画看得观众热血澎湃,泪流满面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精粹绵延不绝?典籍里的中国中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故事都将给我们答案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三刚到新年,典籍里的中国一场“尚书的流传”感动了不少人。真的把诘屈聱牙的古籍活了起来!可惜,在今古文尚书这个问题上,似乎没有说得很清楚。尚书概况尚书,即上古之书。“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中国自古重视文献流传,上古文献有所谓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说。相传,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中国很早就建立了史官制度,其中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说法,事即为百国之春秋,我们今天可见鲁国之
6、春秋。记言之书,即为尚书。尚书为记言,主要记载前代明君贤臣之言论,有典谟誓命训告。而根据所记朝代不同,又分为虞、夏、商、周四部分。尚书原本称书,汉代以后被列入儒家经典“五经”,故又称书经。今古文尚书差别的产生自汉初以来,有今文、古文两种不同的传本。汉书艺文志说:尚书原有100篇,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
7、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伪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梅赜从原先的28篇中析出5篇)、伪古文尚书25篇 。唐代,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其中尚书部分就以这部孔传作注。孔颖达撰的正义,成为官定本颁行全国,其经文并刻入唐石经中。宋代把孔传和正义合成尚书注疏,明清时刻在十三经注疏中。唐代起,即有人怀疑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的真伪,宋代吴棫正式提出了考辨,以后递经明梅鷟、清阎若璩、惠栋等人进行了严密考证,最后判定这部书是伪古文尚书,孔安国传是伪孔传,这一本子是伪孔本。如何看待伪古文尚书伪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典籍里的中国 2021 央视 典籍 中国 观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5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