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质量与显示器性能(下).ppt
《图像质量与显示器性能(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像质量与显示器性能(下).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平板显示器的参照物CRT,补充,3.7平板显示器的参照物CRT,CRT就是利用电子束轰击荧光屏,使其发光显示图像。广义来说示波器中的示波管、电视显像管都属于CRT这里专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黑白显像管和彩色电视机中的彩色显像管和监视器中的黑白或者彩色显示管,CRT包含三大部件:1发射电子,并将它们汇聚成细束的电子枪2使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扫描的偏转系统3根据电子束能量强弱而发出不同亮度光的荧光屏,电子枪,偏转系统,荧光面,电子束,像素发光点,CTR结构示意图,一 荧光屏,1荧光粉发光机理一般的荧光粉的基质的能带宽度为Eg=36ev,为高绝缘体,对可见光是透明的。例如:ZnS的Eg=3.7ev,要使它在
2、电子轰击下发出可见的蓝光(能量为2.7ev),则必须使ZnS掺杂,形成发光中心荧光粉发光过程:被电子束激发的电子空穴各自先被施主杂质和受主杂质所俘获,然后复合发光。,可以看出荧光粉发光属于含杂质和缺陷的离子晶体受激发吸收能量再作光发射的量子过程。这个过程要求电子跃迁的能级差E必须和所发射的可见光的光子能量相同同种基质,掺杂不同杂质就可形成发出不同颜色可见光的荧光粉,ZnS:Ag,Cl复合发光模型,目前荧光粉的母晶体常用锌、镉、镁、钙、钇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硅酸盐之类在母晶体中添加的活性剂常用银、铜、锰或稀土元素铕(Eu)等。当母体为离子性晶体时,如果母晶体与杂质金属离子的荷电量不一样,那么晶体
3、就不能保持电中性状态,这时除了激活剂之外还要添加其它适当物质来补偿电荷。这样的添加物质将与激活剂共同作用而形成稳定的发光中心,称之为共激活剂,荧光粉的符号表示法是在母晶体物质分子式的后面加“:”,再附记上激活剂的化学符号。当加有共激活剂时,则在激活剂后面加逗号,再加上共激活剂的化学符号,如上述的ZnS:Ag,Cl,其中ZnS为母晶体,Ag为激活剂,Cl为共激活剂。电子轰击荧光粉发光的理论上可能达到的最大效率为0.22,实验中达到的最高效率为0.25,常用CRT荧光粉的最大发光效率,2对荧光粉的主要要求和主要参量,(1)基本要求由于CRT是工作在10-4Pa高真空条件下,首先要求荧光粉蒸汽压低,
4、容易去气发光效率高余辉适当。余辉是指停止电子束轰击后光输出 减少到初始值10%所经历的时间。余辉小于1ms为短余辉,1100ms为中余辉,大于0.1s为长余辉。彩色显像管的荧光粉的余辉约为2ms能耐400氧化环境的焙烧,CRT中的荧光粉只能是无机质在电子轰击下稳定、寿命长。此处寿命是指发光效率降为初始值的一半时的时间,一般都可达几万小时,(2)主要参量亮度输出和发光效率。对于室内观看的显示屏亮度大于70cd/m2,发光效率的单位是lm/W,黑白显像管的屏发光效率大于35lm/W发光颜色和光谱黑白显像管希望发白光,需要采用颜色互补的两种荧光粉:发黄光的(Zn,Cd)S:Ag和发蓝光的ZnS:Ag
5、。配比是45:55,国内牌号为Y26,国外牌号为P4。这种荧光粉称为白场粉,在电子轰击下发白光彩色显像管采用红、绿、蓝三种荧光粉,它们的发光光谱决定了色度图中颜色三角形的面积和位置常用的三色荧光粉为:绿色荧光粉为ZnS:Cu,Al和Zn:Al的混合粉蓝色粉一直用ZnS:Ag红色粉现在多使用铕激活的氧硫化钇(Y2O2S:Eu),荧光粉的光电特性:亮度输出与电子束电流电压的关系,其中:L为荧光粉屏面的亮度,Kb为比例系数,J为电子束电流密度,Va为显像管的阳极电压,Vo为死电压,当Va Vo时,荧光屏不发光。N为13,可取2代入,对于硫化物荧光粉L和J在低电流密度下成正比,当J20uA/cm2时,
6、就出现明显的饱和倾向,而稀土荧光粉看不到电流饱和效应,3荧光粉的涂敷工艺,为了使荧光屏发光均匀,荧光粉必须涂敷均匀,一般采用沉淀法,优点是均匀,厚度可控制,节省材料。缺点是周期长为了使荧光粉均匀牢固地沉淀在玻璃屏上,在荧光粉悬浮液中要加粘结剂和电解质作为粘结剂的时硅酸盐溶解在水中时和水分子组成很大的分子团,互相牵连,不易分散,不宜下沉荧光粉悬浮液中加入硅酸钾后,荧光粉颗粒往往带上负电荷,在下沉到屏表面时,由于负电荷间的斥力,将产生粘结不良,所以必须在水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打破大分子团,消除荧光粉所带的负电荷,4 蒸铝工艺,荧光粉是绝缘体,电子束打在荧光粉上是借二次电子发射达到电荷平衡的。二次电子
7、发射系数:,其中i1为入射电子,也称原电子,i2是被一次电子从固体中打出来的电子。是一次电子能量的函数。,1时,入射电子少于二次电子,屏上负电荷数目减少,局部电位上升,直至1曲线上在 Ep1、Ep2处有平衡点,Ep1处的平衡点不稳定,Ep2处的平衡点稳定如果不做蒸铝处理,电子束轰击荧光屏后最终将平衡在EP2处,而与阳极电压无关对于显像管中的荧光粉,EP2大约在6KV左右,有时称Ep2电位为粘住电位,蒸铝的好处:,1、使屏面的组成部分都处于阳极高压电位将铝膜蒸在荧光屏上,通过铝层又与内石墨层相通,这样便可将阳极电压加在荧光粉上,而不受粘住电位的影响2、防止离子斑显像管内虽然是高真空,但总会有残留
8、气体存在,形成负离子,负离子经过偏转磁场时,因其质量远大于电子,直接打在荧光屏中心。长期受负离子轰击,荧光粉被溅射而发黑,出现离子斑。蒸铝后,起到对负离子的阻挡作用。3、提高屏幕亮度荧光粉受到电子轰击后,所发出的光线象点光源一样四处发散。铝膜作为镜面将射向后方的光线反射给观众。,粘结在玻璃屏上的荧光粉层是比较粗糙的,必须先形成一个光滑的中间膜然后在中间层上蒸铝,才能获得较好的镜面反射层对中间膜的要求是要表面平滑,与荧光粉、铝膜以及玻璃粘附力大,蒸汽压低,以及可以用加热方法除去,常用硝化纤维和丙烯酸类树脂成膜工艺为:将含有上述有机物的若干成分配成乳胶,玻璃屏放在支架上旋转,点上乳胶加热即可,注意
9、:,蒸完铝膜之后,要在焙烧炉中400下氧化气氛中烧约1小时,有机物将受热分解掉。在这个过程中,铝膜也会部分氧化。但声称的AL2O3层是透明的,同时保护铝层不再继续往里氧化因此所蒸的铝膜要有一定厚度,二、电子枪,电子枪的功能:生成一束强度可调的聚焦电子束,在黑白显像管中是一把电子枪生成一个电子束,彩色显像管中是一把电子枪生成三个电子束,1发射电子的阴极原理:任何金属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都会有足够多的电子克服固体表面的阻力从固体逸出,成为热发射电子。热发射电流的密度JK与材料逸出功M和工作温度T的关系为:,里查森-德施曼金属热发射公式,k为波尔兹曼常数,Ao为发射常数,值为120.4Acm-2K-2
10、,逸出功对热发射电流影响很大,若T=1000K,逸出功减小1eV,则JK增加105倍,同样,若M保持不变,T由1000K增大到1500K,则JK增加104倍。但Tk的增加会引起材料的强烈蒸发,所以降低逸出功是重视研究阴极最重要的目标。,耐高温的纯钨曾作为阴极材料,钨的逸出功为4.52eV,要加温到24002700K才有显著发射,其效率只有6-8lm/W,且阴极本身发出耀眼亮光,无法在CRT中使用后来发明了氧化物阴极,电真空器件才得以大发展,氧化物阴极的逸出功只有12eV,工作温度可以低至950-1100K,发射效率可达100-250lm/W,结构有直热式和间热式。直热式加热电流直接流过基金属加
11、热涂在基金属上的氧化物阴极。但在显像管中要求等电位电子发射体,则必须采用间接式阴极。,间热式阴极,间热式阴极基金属为桶状,外表面涂有氧化物发射体,筒内为经过绝缘处理的加热体,称为热子或灯丝。显像管阴极是工作与断面发射的,(1)氧化物阴极的结构,(2)涂层材料,氧化物阴极的组成材料是BaO,SrO和CaO。单纯的BaO就可以获得满意的反射效果。但加入SrO形成固溶体后可以增加使用寿命。CaO的作用是为了增加涂层和基金属的结合能力。制作氧化物阴极的原材料是三元碳酸盐(Ba、Sr、Ca)CO3,而不是直接用(Ba、Sr、Ca)O,因为前者在空气中稳定,而后者在空气中容易和水蒸气结合形成发射能力极差的
12、氢氧化合物。碳酸盐加热可以分解为氧化物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抽气时可以被排除。,这三种碳酸盐之间的最佳质量分子比为:BaCO3:SrCO3:CaCO3=50:40:10称为三元碳酸盐。碳酸盐经过球磨后,用电泳或喷涂在基金属表面,形成厚度为几十微米厚的疏松多孔涂层。,(3)基金属,基金属除了起到机械支撑作用,还要能提供适当的激活剂以使得涂层中的BaO还原出自由钡间热式阴极几乎都用鎳作基金属。但鎳在阴极工作温度下还原BaO的速度很慢,所以还要掺入Si、Mg、Ca、Zr、Al、W等作为激活剂。对于显像管的阴极,圆筒部分可以用纯鎳,但涂碳酸盐的端面,俗称阴极小帽,必须用含激活剂的鎳皮。各种激活剂中Mg
13、为快速激活剂,W为慢速激活剂,(4)氧化物阴极的分解和激活,碳酸盐涂层并不具备热电子发射能力,在装入电子枪,显象管封口抽至高真空,并对玻璃壳和金属零件进行充分去气后,便可以对阴极进行如下处理:分解:通过灯丝加热使得阴极升温,从700K开始分解,首先是CaCO3,然后依次是碳酸锶 SrCO3,BaCO3:(Ba、Sr、Ca)CO3(Ba、Sr、Ca)O+CO2 起始的氧化物以晶粒形态存在,当温度升到1050K以后才形成氧化物固溶体,并且晶粒不断长大,激活剂扩散到表面不断使BaO还原出自由钡。通常分解最高温度是10001100K,直至阴极不再放气,分解过程完成,热激活。这个过程又称闪烁或 还原剂活
14、。把阴极加热到12001250K,维持数分钟,使基金属表面的激活剂与BaO反应生成自由钡:BaOMgMgBa生成的自由钡在高温下由界面向阴极表面扩散 电流激活。在阴极加热的同时,在阴极前第一个电极(栅极)上加相对阴极为正的电压获取电流。由于涂层有一定的电阻,当发射电流流过时在涂层上产生压降。产生的电场是由阴极表面指向界面,可以使Ba向基金属方向运动,并在到达界面时被还原成自由钡。钡原子则借助高温高压向涂层中扩散 电流激活的温度不超过1150K,应该尽可能在高真空度下进行。,(5)氧化物阴极的运用特性,氧化物阴极涂层是非金属的,支取电流将在涂层中产生压降,并使涂层发热,所以氧化物阴极的平均能支取
15、的电流密度只有0.11A/cm2。远小于它的发射能力。因为在脉冲工作状态下,电流密度可以达到100A/cm2氧化物阴极的发射能力受环境气氛影响很大,当显像管中的残余气体增多时,其中O2、H2O、CO2等都会与阴极表面的钡原子化合。使逸出功增加,发射能力下降。称为阴极中毒现象显像管的寿命终了,有80%是因为阴极Ba元素消耗过度造成的。,2加热阴极的灯丝,对加热阴极的灯丝有如下要求:在额定灯丝电压下,保证阴极正常工作温度热效率高启动速度快,在数秒内将阴极升温到工作温度间热式双螺旋快速启动黑化灯丝是显像管中的主流产品制作工艺:先用0.045mm铼钨丝在0.125mm鉬芯丝上绕成单螺旋,经在氢气炉中加
16、热定型后再绕成双螺旋,再一次烧氢定型。然后电泳上Al2O3绝缘层。溶去芯丝,再一次电泳Al2O3,黑化,最后于氢气气氛中1600烧结Al2O3,灯丝便制成了。灯丝工作温度为1320K,3.发射系统,电子枪由发射系统和投射系统两部分组成发射系统由阴极、调制极(也称栅极)与加速极三部分构成阴极发射电子,讨论时令其电位为零,调制极上加电压用于控制阴极电子发射,即调控电子束电流;加速极上加正电压,用于加速电子,将发射电子从阴极表面拉出来。这三个电极间距离很近,阴极与调制极间距只有0.10.14mm,调制极中央开有0.5mm的小孔,以让电子通过,4投射系统,投射系统也叫电子聚焦系统其任务是把交叉点成像在
17、荧光屏上形成亮斑。通常由一些同轴圆筒电极或带孔圆片电极组成,它的作用类似于光学中的会聚透镜。会聚能力也可以用焦距f表示投射系统的放大倍数M为:,式中:b为透镜到屏的距离,即像距,a为交叉点到透镜的距离,即物距。Vcr是交叉点的电位,Vb是荧光屏电压。,电子枪成像原理,投射系统的放大倍数受显像管设计上的各种制约,变化余地不大。例如缩短b可以减小M,从而使光斑变小,但这会使偏转灵敏度变小,偏转角变大。提高Vb会使M变小,但同时也降低了偏转灵敏度,并且还有电子枪机构上耐压问题。上式中M是不考虑像差的情况,也不考虑偏转散焦理想情况下的值。考虑像差的情况下M还要变大,5两种结构电子枪,(1)双电位电子枪
18、阴极K1、调制级M和加速极A1构成发射系统,形成交叉点,聚焦极A2和第三阳极A3构成投射系统,将交叉点成像于荧光屏上。,双电位电子枪,A1、A2间构成弱聚焦的预聚焦透镜,其作用是把交叉点的等效位置后移,使主聚焦透镜的物距a变长,以减少放大倍数。,(2)单电位电子枪其K、M、A1仍构成发射系统。在A1、A2间构成较强的预聚焦透镜。A2和A4等电位,都处于显像管最高电位,单电位电子枪结构,A3是聚焦电极,处于最接近阴极的电位,A2、A3、A4三者构成投射系统,为主聚焦透镜。这种枪的主要特点在于:透镜的会聚能力只取决于电极的机构尺寸,而与屏幕电压无关。,因为电视机的阳极高压是由行扫描逆程电压脉冲经升
19、压整流而成的,没有经过稳压,会随着支取电流不同而起伏。只要在设计和装配时将A2、A3、A4三个电极位置调整好,在以后的使用中就不必再调解,6.对电子枪的要求和主要参数,(1)对电子枪的要求束斑大小符合扫描线宽要求例如,对于对角线为40cm的显像管,光点直径不应大于0.42mm束流足够。为了屏幕有足够亮度,束流应该在50-200uA。屏幕电压随尺寸不同为10-20KV。屏幕增大,电压随之升高。调制特性陡。调制特性是指调制极电压对电子束电流的控制能力,曲线越陡,电视机中调制亮度的视放电压就可能越低。,最大发射电流。调制极与阴极同电位时,所获得的束电流为最大发射电流,主要用来检查阴极发射能力,表达式
20、为:Ikmax=KUko3/2其中,K为阴极系数,UKO为阴极调制时的截止电压截止电压。在阴极调制时,栅极电位为0,截止电压是指电子束被截止时阴极上的电压;在栅极调制时,阴极电位为0,截止电压是指电子束被截止时栅极上的电压,(2)电子枪的主要参数,判断电子束被截止的方法:a 光栅截止法。调节调制电压,使屏幕上光栅刚刚看不到时的电压b 光点截止法。调节调制极电压,现先将光栅调暗,停场扫描,使成一条横线,再调暗,停行扫描使成一光点。调整到光点刚好看不到时的调制电压。C 电子束流截止法。调节到电子束流为0.1uA时的调节电压为截止电压。工厂中用第一种方法,实验室中用第二第三中方法,调制方式。调制方式
21、指视频信号加在什么电极上。在电视机中主要采用阴极调制,只有在监视器中才是用栅极调制。阴极调制:将第一栅极接地,视频信号加在显象管阴极上,同步脉冲是正的栅极调制:是将阴极接地,视频信号加在栅极上,同步脉冲是负的。调制量。是阴极截止电压Uko与工作电流值下的阴极电压Uk1之差的绝对值,即:,调制特性。指电子束流大小随调制电压变化的曲线。因为改变阴极电压时,不止是改变阴栅极之间的电压,还同时改变电子束的加速电压。而在栅极调制时,改变栅压对加速电压没有影响,所以阴极调制时曲线陡度比栅极调制大电视用显象管对图像清晰度要求并不十分高,故大多采用低加速电压100120V的显象管,此时阴极调制方式比栅极调制方
22、式更优越,三 偏转系统,为了在显象管上显示图像,电子束必须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在屏幕上扫出一个光栅。从原理上讲利用电场或磁场都可以使电子束偏转实现扫描的功能显象管中偏转角大至90度、110度。屏幕尺寸又大,阳极电压也很高,若用电偏转,偏转电压将大于5000V,偏转畸变也无法解决。所以显像管都使用磁偏转,利用运动电子在磁场中受到的洛仑兹力使电子束偏转。,一般以横向均匀磁场作为偏转磁场,在小偏转角下具有良好的偏转特性,设磁场分布范围为l,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加速电压为Va,电子沿z轴入射。在均匀磁场中电子应做圆周运动,均匀磁场偏转,1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如果Va单位为V,B单位为GS,长度单位
23、用cm,则,可见在小偏转角(25度)下,偏转才是线性的,如果采用平面荧光屏,则屏上光点的偏移量在小角度下为:,电子束出偏转场后的轨迹直线往后延长与z轴的交点,在小偏转情况下处于偏转场的中心。该点称为偏转中心。可以认为电子在偏转中心处突然飞过角飞向屏幕,当偏转角变大时,偏转中心逐步向屏幕方向移动。,其中(=e/m),加大磁场作用区域宽度l,可以提高偏转灵敏度,但l不能过大,否则电子束有被管颈切割使荧光屏出现暗角的危险偏转灵敏度与阳极电压的平方根成反比,高压对偏转灵敏度影响相对较小偏转灵敏度与荷质比有关,最轻的氢离子质量都比电子重约2000倍,当电子扫满屏时,偏转磁场对离子的偏转作用很微弱,都打在
24、屏幕中心一个很小范围内。偏转灵敏度和B,Va的平方根都有关系,在高分辨率显示时,如果扫描电流受干扰,或高压纹波不够小,都可能够引起显示的字符抖动或不清楚,2实际的偏转线圈,偏转线圈放在管颈与玻璃壳锥体的交界处,主体部分在管颈处。偏转线圈呈圆柱形,为了获得尽可能大的均匀磁场,将每个偏转线圈做成上、下两半对称地包紧在管颈上。这样圆柱形结构偏转线圈,要想保证内部磁场的均匀性,线圈匝数的角分布要满足一定关系,偏转线圈是由一对水平偏转线圈和一对垂直偏转线圈组成的,每组线圈由两个圈数相等、形状完全一样的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绕组组成。水平偏转线圈放在垂直偏转线圈的里面,与管颈紧贴水平偏转线圈的两端向外翘起,形如
25、马鞍,也称鞍形线圈。垂直偏转线圈穿绕在磁环上,放在水平偏转线圈外,也称环型线圈。磁环为喇叭形由高导磁率的铁凎氧材料制成一对垂直偏转线圈采用磁通并联式结构。,垂直偏转线圈和水平偏转线圈,为了缩短管长,显像管可采用大偏转角偏转角:在偏转磁场的作用下电子束自偏转中心对屏幕对角线两端所张的角当偏转角从90度增加到110度的时候,管子总长可以缩小1/3左右,但偏转功率增加了23%,此时可以采用细管颈减小功率例如:当将管颈由直径365mm缩小到直径29.1mm时,偏转功率只有原来的56%但细管颈将导致电子枪零件缩小,像差增加,光点质量变坏,同时也容易发生电子枪极间打火,3偏转线圈的参量,(1)偏转灵敏度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图像 质量 显示器 性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52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