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ppt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不但要学“药”更要学如何“用药”如何“合理用药”,所谓合理用药,是以当代的、系统的、综合的医药学和管理学等知识来指导用药,使药物治疗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基本要求,世界卫生组织对合理用药的定义是“患者能得到适合于他们的临床需要和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的药品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给药途径、剂量、给药间隔时间和疗程);这些药物必须质量可靠、可获得,而且可负担得起”。,不合理用药的判断,(一)合不合病情的特点病因和诱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病理生理诊断、分型分期分度并发症:休克、心衰、肝肾衰竭、凝血障碍症状:呕吐、腹泻、昏迷,(二)、合不
2、合病人的特点,年龄、性别、妊娠、哺乳职业伴发症伴随用药过敏史和其它不良反应史人文背景,相互作用药物经济学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三)、合不合药物的特点适应症和禁忌症药效学药代动力学药剂学和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药物经济学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联合其他治疗,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负责指导:卫计委药政司组织编写:中国执业药师协会编写人员:全国三级医院专家:编写前有讨论-编写-审稿-主编审稿-主委审稿对编写有要求;药物应用指南与疾病治疗指南有区别;编写难度较大.基于2009版的修订,编写情况,基本药物可以治疗的疾病或临床情况;非基本药物内容写在”注意事项”中;重要提示写在”注意事项”中.临床医师可以
3、根据该指南使用基本药物进行治疗用药.基本药物中造影剂、麻醉药物没有编写。,编写情况,作者对编写理解差异,尽量使编写内容、水平、深浅、格式等取得一致;部分内容写的繁简程度;药物的用法用量;药物使用范围限于基本药物;编写具有极大挑战药物限制,基本药物的目标决定;基本药物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以国家基本药物为主,地方增补药物不在其中。读者对象:基层医师&全部医师编写质量:零差错的高要求,指南的特点,权威性:政府主导:卫计委主要领导挂帅,药政司负责;专家团队:各专业知名专家执笔,专委会主委审稿;高质量:编写过程与要求,专家团队组成简略、全面:药物治疗为主:集中关注基本药物相关内容比重少:概况、诊断、注意事项
4、占50%;疾病覆盖广泛:常见病为主,包括可在社区治疗的重病,如肿瘤;所列2012版基本药物都有使用:注意筛查不遗漏针对性:实用性:理论阐述少:基本没有发病机制、病理等内容;药物使用方法具体:直接描写用法用量。,使用说明,指南所涉及的疾病拟订依据:指南2009版延续指南2009版使用情况调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扩展为医疗卫生机构日常诊疗工作中的常见多发病和基本药物目录能治疗疾病;与指南2009版比较增加:肿瘤和血液病:新章节内容其他:肾功能衰竭,血液病,布病等少量疾病。,使用说明,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医师结合病人具体情况,按照相关的诊疗规定和指南制订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如经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
5、,或者超出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涉及结核、艾滋病、疟疾、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本书将国家已公布的标准治疗指南收录附后。,使用说明,本书供各级各类医院医务人员使用基本药物时参考;本书对基层医务人员具有指导作用;建议基层医务人员通读该指南;指南介绍了在疾病诊断明确的前提下,具有处方权的医生如何使用基本药物,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医务人员在使用指南时,有关药物具体内容可参考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使用说明,指南各类疾病的编写力求简明扼要,科学实用,内容包括概况、诊断要点、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四个部分;“概况”主要对疾病流行病学、病因、重要发病机制、病理等进行简单介绍,使
6、基层医师能对疾病整体情况有所认识;“诊断要点”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开展的辅助检查,对一些基层医疗机构无法开展但诊断必须的一些检查也作了介绍;,使用说明,“药物治疗”是该指南编写的主要部分,对可供使用的基本药物使用方法、疗程等作详细介绍,使基层医师能直接根据该指南用药;“注意事项”对一些重要的实验室检查、非基本药物、非药物治疗手段、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转上级医疗机构治疗等作了介绍,以使基层医师更加全面了解疾病整体情况,患者得到良好的医学治疗。,使用说明,在药物使用方法中,指南尽量做到简明扼要,药物使用方法尽量统一,若需了解更加详细的药物信息可参考“基本药物处方集”。各疾
7、病编排尽量不重复,涉及多科的疾病,一般编入临床主要处理专业中,读者可以在相关专业中查找。指南主要关注药物给药途径、剂量,对药物剂型、复方制剂的配比等不做特殊规定,有关剂型、规格等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为准。,培训大纲,根据:基本药物情况:药品种类疾病发生情况:基层医疗机构医师技术要求(主要针对基层医师)治疗疾病(十九大类、254个病种)分为:掌握:基层常见病,基本药物可以解决问题熟悉:基层常见,或/和基本药物可以(部分)解决了解:处理较为棘手,基层不一定要求,或基本药物只能解决部分问题.,掌握各系统、章节疾病概述、诊断要点、药物治疗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掌握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需要现场及时抢救
8、的急症与危重症应用基本药物的处理掌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应用掌握中成药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熟悉较为复杂疾病应用基本药物的初步处理了解复杂或疑难疾病应用基本药物的有关处理,如:急诊和危重症,掌握:猝死和心肺复苏、高血压危象、急性左心衰、动物咬蜇伤、中暑、淹溺、电击伤、鼠药中毒、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急性酒精中毒;熟悉:休克、破伤风、亚硝酸盐中毒、苯二氮卓类中毒;了解: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氰化物中毒、阿片类药物中毒、瘦肉精中毒。,如:感染性疾病,掌握: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膀胱炎、肾盂肾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
9、、水痘和带状疱疹、猩红热、肠道寄生虫病;熟悉: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性肝炎、伤寒和副伤寒、霍乱、阿米巴病、败血症、百日咳、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了解:急性脓胸、肺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布氏菌病、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黑热病、绦虫病、囊虫病、包虫病。,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概况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即病毒性感冒,是由一组病毒引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主要病毒为鼻病毒,其他病毒包括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肠道病毒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生率高,成人每年可发病13次,儿童发病27次,具有一定传染性。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起病急、病
10、程大多具有自限性,大多在一周内好转。这种疾病临床表现多样,轻者表现为上呼吸道不适,重者可致死,但病死率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诊断要点 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主要为临床诊断。流行病学史 季节变换、受凉、与病毒性感冒患者接触等为易感因素;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为咽部不适、干燥或疼痛,继之有鼻塞、喷嚏、流涕等,部分患者有咳嗽、痰少或咳白色泡沫痰,重者可有发热、头痛、乏力、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纳差等,体温一般不超过39,且大多在34天内可自行退热。实验室与影像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大多在正常范围,X光胸片正常。,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药物治疗 缺乏特异治疗,多自行缓解;患者可适当休息、多饮水、进食以清淡饮食为主。
11、对症状严重者可对症治疗,发热、头痛、肌肉疼痛明显者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阿司匹林;进食不佳者可适当短期补液,如葡萄糖氯化钠或葡萄糖注射液,同时加入维生素C与氯化钾。抗病毒治疗大多没有明显效果。,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注意事项许多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早期表现可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临床需要加以注意,特别在传染病流行季节与地方性感染性疾病流行区,需要加以关注。抗菌药物对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治疗无效,无需常规使用抗菌药物,只有患者继发细菌感染后才需加用抗菌药物。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尚无特别预防措施。,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概况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属于上呼吸道常见细菌性感染,儿童、青少年多见;乙型或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为本病
12、的主要致病菌。当某些因素使全身或局部的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方能侵袭人体导致感染,而受凉、潮湿、劳累、烟酒过度、有害气体等为诱因。,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咽痛、吞咽困难、言语不清,呼吸费力、张口受限、耳闷、耳鸣和听力减退。患者多有全身不适、疲乏无力、头痛等,常有发热,体温可达3840,甚至40以上。婴幼儿可有腹泻。体格检查 患者呈急性热病容,扁桃体肿大明显,表面有黄白色脓点,在隐窝口有渗出物。脓点可融合成假膜状,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拭去,不留出血创面。咽部黏膜呈弥漫性充血,可发现腺样体或舌根扁桃体红肿,下颌淋巴结常有肿大压痛。实验室检查 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白细胞增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基本 药物 临床 应用 指南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52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