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镇痛现状与思考.ppt
《围术期镇痛现状与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术期镇痛现状与思考.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围术期镇痛现状与思考,什么是痛?,1、是躯体受到威胁的警报信号,具有生命保护功能。2、大多数疾病都具有疼痛症 状,但个体差异很大。3、伴随疼痛的行为反应:缩回、逃避、损伤部位止动、避免相同刺激等。,定义: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有关的不愉快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什么是痛?,疼痛是继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国内很多医院已经开始倡导无痛医院。,疼痛的种类?,急性疼痛的传导途径,外周神经元,脊髓背角,背根神经节,疼痛,外周伤害感受器,损伤,脊髓丘脑束,1.转化有害刺激在疼痛受体被转换成神经冲动,2.传导神经冲动被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3.调节来自脑的神经冲动下行途径调节疼痛感觉,4.
2、感知 感觉到疼痛,手术创伤原有疾病,炎症是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调制,背角,疼痛,损伤,围术期的镇痛理念,围手术期镇痛 围手术期镇痛的目的是缓解手术造成的疼痛及其带来的不良反应,更重要的是防止外周及中枢敏化的发生。预防性镇痛(Preventive Analgesia)采用持续的、多模式的、阻止疼痛敏感状态形成的预防性镇痛措施,以求取得完全的、长时间的、覆盖整个围手术期的有效镇痛手段。,围术期的镇痛理念,多模式镇痛(multimodal analgesia),术后多模式镇痛技术,就是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或不同的镇痛措施,通过多种机制产生镇痛作用,以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而使副作用减少
3、到最少。,术后疼痛调查,中国人遭受疼痛折磨的状况:传统观念:疼痛与生俱来、疼痛不可避免 逃避就医:恐惧、诊断、治疗 经济条件:忍痛治病 医疗条件:无痛技术 医务人员认知度:所有疼痛均无益,无论是分娩或 是生命晚期,急性或是慢性、内科或外科诊疗.,术后疼痛调查,医护人员包括麻醉医师怎样看待疼痛?混淆术中病人的镇静状况和疼痛认为疼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将疼痛视为短期症状,无严重后果对病人的疼痛和焦虑视而不见期望病人能够忍受疼痛,术后疼痛仍未得到合理治疗,尽管近十年来疼痛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2003年的调查显示39%的患者仍然经受重度或极重度的术后疼痛,而1995年只有31%。,8%,我国麻醉
4、镇痛药的临床使用现状,我国麻醉药品的临床用药,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00年 我国麻醉药品人均消耗只有0.13元!远远落后于大多数国家在美国的药房里卖镇痛药最多,非处方药很多;在中国的药房里卖抗生素的最多,术后疼痛危害,心动过速,术后疼痛的病理生理发展,术后疼痛如果不能在初始状态下充分被控制,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术后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神经病理性痛是术后慢性疼痛的主要类型。,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2008),镇痛方法与选择,根据给药途径不同分为:口服给药 皮肤粘膜给药 肌肉注射给药 静脉给药 局部浸润 外周神经阻滞 硬脊膜外腔给药,围手术期常用镇痛药物,阿片类镇痛药:吗啡、芬太尼、瑞芬太
5、尼、舒芬太尼、地佐辛等。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诺扬):激动K-阿片肽受体,对受体则具激动和拮抗双重作用。NSAIDs类:帕瑞昔布钠:非甾体抗炎药,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氟比洛芬酯:脂微球为药物载体的非甾体类镇痛剂,围手术期常用镇痛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2受体激动剂:可乐定,右咪托咪定 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右美沙芬 局麻药: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 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曲马多,虽也可与阿片受体结合,但其亲和力很弱,对受体的亲和力相当于吗啡的1/6000,对和受体的亲和力仅为受体的1/25。,给药途径:1.静脉(PCIA):通道接在静脉内给药2.硬膜外(PCE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围术期 镇痛 现状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52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