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肺功能的评估.ppt
《围术期肺功能的评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术期肺功能的评估.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围术期肺功能评估及其临床意义,南昌大学一附院马龙先,一、肺功能的发展历史,Borelli(1679)首先进行肺容积测量Donder(1849)首先论证促发呼气的容积为3.34.9Stroll(1919)首先提出用力肺活量(FVC)这一检查方法Hermannsen(1933)首先直接测量最大通气量Tiffaneace(1947)介绍第一秒用力呼出量的概念Leualler(1955)最大呼气中期流速,一、肺功能的发展历史,我国肺功能的研究与开展也有50多年的历史。1956年吴绍青等发表了通气功能测定方法及我国人通气功能的常数。汪士等1957年介绍并使用单腔支气管导管分测肺功能测定方法。,二、呼吸功
2、能监测意义,(1)有提示异常呼吸机制的情况,指示术中要控制呼吸,也可能术后短期内要控制呼吸;(2)有可能致肺氧气交换异常的情况,如肺实质性病变或气道疾病、肥胖、脊柱后侧突、高龄和先心病等;(3)有急性或潜在的上呼吸道梗阻;(4)有潜在或诱发术中支气管痉挛的情况,如哮喘或气管炎;(5)有异常的气体或液体空腔,如含气囊肿、气胸、肺脓疡或脓胸;(6)有可能损伤胸膜的外科手术,如胸廓切开术、胸骨切开术、肾切除术、纵膈或颈部、肋骨等部位的手术。,三、呼吸功能监测内容,基本肺容量(静态肺容量)(1)潮气容量(VT):这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正常参考值:500ML(成人)(2)补吸气量(IR
3、V):指平静吸气后再用力吸入的最大气量。正常参考值:M(男):2.16L左右F(女):1.5L左右(3)补呼气量(ERV):指平静呼气后再用力呼出的最大气量。正常参考值:M(男):0.9L左右F(女):0.56L左右,基本肺容量(静态肺容量),(4)残气量(RV):为补呼气后,肺内不能呼出的残留气量。正常参考值:M(男):1.380+0.631LF(女):1.301+0.466L(5)深吸气量(IC):指平静呼气后能吸入的最大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6)肺活量(VC):最大吸气后能呼出的最大(全部)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正常参考值:M(男):3.5L左右F(女):2.4L左右
4、(7)功能残气量(FRC):指平静呼气后肺内所含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正常参考值:M(男):2.77+0.8LF(女):1.86+0.5L(8)肺总量(TLC):为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全部气,即余气量、补呼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之和。正常参考值:M(男):5.02L左右F(女):3.46L左右,(二)肺的通气功能(动态肺容量),单位时间内进出肺的气体量。反映肺的通气机能。,2、肺通气量,(1)每分钟通气量:*等于潮气量x呼吸频率*10升为通气过度,2、肺通气量,(2)最大自主通气量:以最快的速度及最大的幅度进行呼吸时的分钟通气量。通气机能的贮备能力。胸外手术预后的指标之一,若50%预计值有风
5、险,且术后置于呼吸监护。,2、肺通气量,(3)死腔与肺泡通气量:解剖死腔:从鼻到终末细支气管(不参与气体交换)人体解剖死腔毫升数=本人理想体重英镑数 成人约120150ML(1英镑=0。45公斤)肺泡死腔:通气良好而血液灌注不良的肺泡 解剖死腔+肺泡死腔=生理死腔正常参考值:4.2L(升)左右,2、肺通气量,有效肺泡通气量:每分钟进入肺泡可以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 其大小=(潮气量-死腔量)呼吸频率 分钟通气量相同时,深缓呼吸的肺泡通气量 浅速呼吸 不足缺O2和CO2潴留,过度呼吸性碱中度,2、肺通气量,(4)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后以最大的力量所呼出的气量。,FEV1.0:一秒用力呼气量F
6、EV1.0%=FEV1.0/FVC100%FEV1.0%的意义:考核通气功能损害的程度,以及鉴别阻塞性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FEV1.0%正常=80%,FEV1.0%70%提示气道阻塞。,2、肺通气量,(5)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呼出的流量为纵轴,与相应的呼出容积为横轴。图形可反映出正常、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最大呼气或吸气流量容积曲线对测定上呼吸道阻塞有重要诊断价值。,2、肺通气量,(5)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2、肺通气量,(5)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2、肺通气量,上呼吸道不同阻塞情况下的最大吸气和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图,可变胸外阻塞气道压力与流量-容积环,可变胸内阻塞气道压力与流量-
7、容积环,固定上气道阻塞气道压力与流量-容积环,吸气性呼吸困难,外周气道阻塞与等压点上移,呼气时等压点理论示意图,(三)小气道功能检查,小气道是指在吸气状态下,内径小于2mm的细支气管。1三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3O)和三秒率(FEV3.0FVC、FEV3.0);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MMF);最大呼气中段时间(MET);用力呼气流量7585(FEF75%85%)。,2闭合容积(CV)、闭合总量(CC)采用一口气氮测定法,受试者先缓慢呼气至残气位,然后缓慢吸纯氮至肺总量位,再缓慢呼气至残气位,测定呼出气体氮浓度的改变,由肺量仪自动绘出曲线(称闭合容积曲线),2、肺通气量,上呼吸道不同阻塞
8、情况下的最大吸气和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图,正常肺容量,正常肺容量,限制性通气障碍肺容量变化,阻塞性通气障碍肺容量变化,(1)闭合容积(CV):指从肺总量位一次呼气过程中,肺底部位小气道开始闭合时,所能继续呼出的气量(L)。通常以 CVVC来表示。(2)闭合总量(CC):是指肺底部位小气道开始闭合时的总肺容量,即闭会容积(CV)与残气容积(RV)之和。常以 CC TI。C表示。(3)相斜率:从曲线相与水平线的斜度计算得出;即肺泡平段每升呼出气体,所增多的平均氮浓度。通常以 ANZL表示。,一氧化碳弥散DLCO 计算肺切除术后的预计值,计算方法同 ppoFEV1%ppoDLCO 40%预计值通常预示着
9、较 高的术后心肺系统并发症,3.换气功能,切除的功能性肺组织所占百分数的估计方法,分侧肺功能:这项技术是在40年代早期结核外科盛行期间被首次介绍的。它可以分别分析左右肺的单独通气功能,尤其用于对全肺切除者的术前评价。其结果虽然较准确,但因为需要在麻醉下进行,因此并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生理状况。此外,它属有创性检查,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已基本不用。,切除的功能性肺组织所占百分数的估计方法,侧位肺功能这一早期试验是Bergan于1960 年设计的。左右肺的相对功能可由患者从仰卧位变为左或右侧卧位时功能残气量的变化决定。方法虽然简单,但准确性欠佳,多已不被采用。暂时性单侧肺动脉阻塞这项技术首先由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围术期肺 功能 评估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52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