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管理(第三章-城市绿地系统).ppt
《园林绿化管理(第三章-城市绿地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绿化管理(第三章-城市绿地系统).ppt(1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园林绿化管理,第三章 城市绿地系统,第一节 城市绿地系统概述第二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三节 城市绿地系统与园林城市建设,城市绿地是城市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自然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景观效果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及建设管理的重要依据。,第一节 城市绿地系统概述,一、城市绿地的种类和特征二、城市绿地计算三、城市园林绿地指标,一、城市绿地的种类和特征,(一)园林绿地的分类1、按绿地位置分(1)城区绿地(2)郊野绿地2、按服务范围分(1)全市性绿地(2)区
2、域性绿地(3)局部性绿地3、按绿地性质分: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交通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和风景绿地6类。,2002年9月,为统一全国城市绿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范绿地的保护、建设和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部重新制定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2),将绿地分为5类,即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二)各类绿地的特征,1、公园绿地G1 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它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
3、、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综合公园G11: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包括:全市性公园(G111)和区域性公园(G112)。,(1)综合公园G11,全市性公园(G111),全市性公园(G111):为全市居民服务,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特征:为全市居民服务,面积较大,活动内容和设施最完善。内容:休憩游乐,文化教育及科学普及 布局:均衡,居民使用时可以方便的到达。如北京玉渊潭公园、上海长风公园等。,区域性公园(G112),区域性公园(G112):为市区内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特征:为一个行政区内的居民服务,园内有较丰
4、富的内容和设施。内容、布局同 全市性公园(G111)。如北京海淀公园、北京朝阳公园等。,()社区公园(G12),社区公园(G12):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居住区公园(G121):服务于一个居住区的居民,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服务半径:.5-1.0km。如方庄体育公园。小区游园(G122):为一个居住小区的居民服务、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服务半径:。如育新小区中心绿地。,(3)专类公园(G13),专类公园(G13):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儿童公园(G131):单独设置,供少年儿童
5、游戏及开展科普、文体活动,有安全、完善的设施的绿地。动物园(G132):人工饲养条件下,异地保护野生动物供观赏、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的绿地。植物园(G133):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历史名园(G134):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风景名胜公园(G135):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区)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游乐公园(G136):具有大型游乐设施,单独设置,生态环境较好的场所。绿地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其他专类公园(G137):除以上各种专类公园外具有特定主题
6、内容的绿地,如雕塑园、盆景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等。绿地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4)带状公园(G14),带状公园(G14):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型绿地。除有公园一般功能外,还承担城市生态廊道的职能。宽度没有限定,但要保证最窄处可满足游人通行、绿化种植带延续,以及小型休憩设施的布置要求。如北京市黄城根明城墙遗址公园、元大都城墙遗址公园、南中轴路带状绿地、北京东便门城墙遗址公园等。,(5)街旁绿地(G15),街旁绿地(G15):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绿地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主要分布在居住区、商业区、行
7、政区等市民较集中的场所附近。可改善城市环境、弥补公园的不足,提供游憩环境,组织交通,装点街景、美化城市。面积可大可小,一些面积较大、内容丰富的大中型绿地也可包括在内。如上海的凯桥绿地、太平桥绿地。,2、生产绿地(G2)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木、种子的花圃、苗圃、草圃等圃地。3、防护绿地(G3)是指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4、附属绿地(G4):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包括:
8、居住绿地(G41)(注意小区游园的统计)公共设施绿地(G42)工业绿地(G43)仓储绿地(G44)对外交通绿地(G45)道路绿地(G46):(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市政设施绿地(G47)特殊绿地(G48),5、其他绿地(G5)是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恢复绿地等。,绿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地,特殊用地,仓储用地,水域及其他用地,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9、城市用地,城市绿地,G2,G1,G3,G4,G5,G,R,C,M,W,T,S,U,D,E,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小区游园,大 类,中 类,小 类,类 别 代 码,类 别名 称,内 容 与 范 围,公 园绿 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综 合公 园,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为全市民服务,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为市区内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G11,G111,G112,G1,新版绿地分类表,G12,G1,社 区公 园,居住区公园,小 区游 园,
10、G121,G122,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服务于一个居住区的居民,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服务半径:0.51.0km,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为一个居住小区的居民服务、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服务半径:0.30.5km,G13,G131,专 类公 园,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儿 童公 园,动物园,植物园,单独设置,为少年儿童提供游戏及开展科普、文体活动,有安全、完善设施的绿地,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移地保护野生动物,供观赏、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设施的绿地,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
11、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历 史名 园,风景名胜公园,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区)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G132,G133,G134,G135,G13,G2,其他专类公园,生 产绿 地,G137,防 护绿 地,附 属绿 地,居 住绿 地,游 乐公 园,G136,具有大型游乐设施,单独设置,生态环境较好的绿地,除以上各种专类公园外具有特定主题内容的绿地。包括雕塑园、盆景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等,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
12、、花圃、草圃等圃地,G14,G15,带 状公 园,街 旁绿 地,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G3,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G4,G41,城市居住用地内社区公园以外的绿地,包括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
13、绿地等,G43,工 业绿 地,道 路绿 地,特 殊绿 地,其 他绿 地,公共设施绿地,G44,G45,仓 储绿 地,对外交通绿地,G4,G46,G42,G47,G48,市政设施绿地,公共设施用地内的绿地,工业用地内的绿地,仓储用地内的绿地,对外交通用地内的绿地,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内的绿地,特殊用地内的绿地,G5,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14、二、城市绿地计算,(一)城市绿地计算原则 绿地作为城市用地的一种类型,绿地数量、质量和面积是评价城市环境质量和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计算城市现状绿地和规划绿地的指标时,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城市人口数据和城市用地数据;规划年限、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规划人口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统一进行汇总计算。绿地应以绿化用地的平面投影面积为准,每块绿地只应计算一次。绿地计算的所用图纸比例、计算单位和统计数字精确度均应与城市规划相应阶段的要求一致。,(二)绿地的主要统计指标与计算,1、绿地的主要统计指标 为统一绿地主要指标的计算工作,便于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与审批,有利于开展城市间的比较研究,绿地的主要统计指标有:人均公
15、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3项。,2、城市绿地主要统计指标的计算公式,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Ag1m=Ag1/Np 式中 Ag1m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Ag1公园绿地面积();Np城市人口数量(人)。,2)人均绿地面积(/人):,Agm=(Ag1Ag2Ag3Ag4)/Np 式中Agm人均绿地面积(/人);Ag1公园绿地面积();Ag2生产绿地面积();Ag3防护绿地面积();Ag4附属绿地面积();Np城市人口数量(人)。,3)绿地率(%),g=(Ag1Ag2Ag3Ag4)/Ac100 式中g绿地率();Ag1公园绿地面积();Ag2生产绿地面积();Ag3防护绿地面积();
16、Ag4附属绿地面积();Ac城市的用地面积()。,两个说明:,可以用于不同的城市用地统计范围,如城市中心区、城市建设用地、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等,一般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和无特指的情况下,均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为用地统计范围,即:计算公式中的Ac一般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三项指标的计算公式既可以用于现状绿地的统计,也可以用于规划指标的计算,但用于现状绿地统计时,采用城市现状人口和城市现状建设用地数据;用于规划指标计算时,采用城市规划人口和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数据,这些数据均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3、城市绿地建设其他指标的计算公式,1)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各类绿地覆盖面积总和(公顷)/市区面积(公顷)100
17、,注意:城市绿化覆盖率应作为城市绿地建设的考核指标。与绿地率的异同。,2)公园绿地人均需求量,F=p f/e,式中:F人均需求量,m2/人,P游览季节周末居民的出游率,%,f每个游人占有公园面积,m2/人,e公园游人周转系数,大型公园:P12%,e1.5,60 m2/人f100 m2/人,小 型公园:P20%,e3,f=60 m2/人,城市居民所需公园绿地总面积=居民人数F,3)绿地的环境容量,C=Al e/f式中:C绿地容量,人Al绿地总面积e公园游人周转系数f每个游人占有绿地面积(/人)合理的环境容量可以防止游人过多,造成使用过度,破坏严重,养护管理也很困难。,(三)绿地的数据统计,备注:
18、-年现状城市建设用地-hm2,现状人口-万人,-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hm2,规划人口-万人,-年城市总体规划用地-hm2。,三、城市园林绿地指标,城市园林绿地指标可用来反映城市园林数量和质量的好坏,是一个时期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也是评价城市环境质量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一)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作用,1、反映城市绿地的质量和绿化效果;,2、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各阶段调整用地的依据;,3、指导城市各类绿地规模的制订;,4、统一计算口径,为科学研究积累经验数据。,(二)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主要因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自然条件与现状,(三)城市园林绿
19、地指标的确定,1、我国城市绿化现状水平,现状:,我国人均公共绿地每人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20%。,要求:,从卫生、环保、防灾防震要求看:,从疗养学要求看:,绿化覆盖率30%。,绿化覆盖率50%。,目标:,近期目标,新建城市:绿化覆盖率30%,,人均公共绿地7-11平方米;,改建城市:绿化覆盖率25%。,远期目标:,绿化覆盖率50%,,人均公共绿地占用量 11平方米。,2、先进国家绿地水平及发展,德国:20世纪60年代德国专家首先研究得出:每个居民需要40m2质量很高的绿地,才能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之间达到平衡,满足人类生存所需的生态平衡的结论。德国也因此制定了城市中公园绿地面积应达到人均4
20、0m2以上的标准,近些年又提出新建城镇人均公园绿地应达到68m2的新标准。美国、规划要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40m2;英国25m2;日本为10m2;在70年代后期,联合国生物圈生态与环境组织提出城市的最佳居住环一境标准是达到每人拥有60m2的公园绿地。,3、城市环境保护科学提出的要求(避灾公园),日本法律规定,1公顷以上的城市公园,都要具备一定的防灾和避难能力。大地震、火灾等时,大公园里的各种防灾设施马上显神通:博物馆成临时指挥中心;公园中公共大楼可架设电信通讯设施;广场下面有蓄水槽和储备仓库,上面可降落直升机;绿化带中间有水池,可阻止火势蔓延;草坪是居民的避难带;广场可存放物资。一些公园下面有紧
21、急水管,深埋地下,灾难时开始运行。假如紧急水道毁坏还有临时净水装置,净化蓄水槽和水池的水可供避难居民使用。临时厕所设在公园道路边和空地上,配备了雨水收集和循环系统。另外防灾公园内还备有小型发电机、食品和日用品仓库等等。,成都外环建4个大型避灾公园,两侧形成5080 m森林生态带,在外环路内侧200米生态带内建东南西北,上府河湿地、北湖公园、“五朵金花”野郊公园、江安河生态公园;在外环内200米建有防灾避难通道,配有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包括给排水、电力、燃气等。,广州首个地震应急避险场所 晓港公园,2006年,海珠区晓港公园完成了广州市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建设的试点,安装了13种100多块蓝、绿两色
22、的应急避险场所园外指引和园内指示标志,具备8种应急避险基本功能,应急避险指挥中心、应急避险疏散区、应急供水系统、供电系统、厕所、物资储备用房、卫生防疫用房、消防设施;应急广播系统。,第二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及其发展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内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是随着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而产生,通过不断发展充实最后形成了一个比较独立的理论体系。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及其发展,(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发展阶段,1、“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18431898年),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23、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工业盲目建设,破坏了自然生态。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用地不断扩大,使人们越来越远离了自然环境,特别是居住在城市中的工人阶级,生活环境更为恶化。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资产阶级对城市环境进行了某些改善,把若干私人或专用的园林绿地划作公共使用,或新辟一些公共绿地,称之为公共花园和公园。这样就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中,首先出现了“公园”。,城市公园的产生和发展为当时由于工业化大生产所导致的人口拥挤、卫生环境严重恶化、城市各种污染不断加剧等城市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在当时,各国普遍认同城市公园所具有的价值,即保障公众健康、滋养道德精神、体现浪漫主义(社会思潮)、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
24、、促使城市地价增值等。,城市公园兴起于英国。1843年,英国利物浦市动用税收建筑了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伯肯海德公园(BirkinheadPark,125英亩,约50公顷),它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的正式诞生。,公园运动在美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858年在设计师唐宁(AJDowning)和奥姆斯特德(F.LOlmsted)的竭力倡导下,美国的第一个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在曼哈顿岛诞生。1858年,政府通过了由奥姆斯特德和他的助手沃克斯合作设计的公园设计方案,并根据法律在市中心划定了一块约340hm2的土地作为公园用地。,在市中心保留这样大的一块公园用地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即将来城市不断发展扩大后,公
25、园会被许多高大的城市建筑所包围。为了使市民能够享受到大自然和乡村景色的气息,在这块面积较大的公园用地上,可创作出乡村景色的片断,并可把预想中的建筑实体隐蔽在园界之外。在这种规划思想的指导下,整个公园的规划布局以自然式为主,只有中央林荫道是规则式的。,公园建成后,利用率很高。据统计,1871年的游人量高达1000万人次(当时全市居民尚不足百万)。纽约中央公园的建设成就受到了社会的注目和赞赏,从而影响了世界各国,推动了城市公园的发展。,城市公园运动为城市居民带来了清新安全的一片绿洲,然而,由于这些公园多由密集的建筑群所包围,形成了一个个“孤岛”,因此也就显得十分的脆弱。1880年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园林绿化 管理 第三 城市 绿地 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52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