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ppt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学习提示,1.了解资产负债管理的理论、方法2.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适用性及存在问题3.掌握资产负债管理的工具,并实际应用4.了解我国资产负债管理的发展及指标体系,资产负债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产负债管理指商业银行按一定的策略进行资金配置,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目标组合。既不单纯站在资金运用,也不单纯站在资金来源角度按经历的过程,可划分为资产管理阶段、负债管理阶段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阶段。狭义的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指在利率波动的环境中,通过策略性改变利率敏感资金的配置状况,来实现银行的目标净利息收入,或者通过调整总体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来维持银行正的净值
2、。,本章结构,10.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演变10.2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10.3 资产负债管理工具10.4 我国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0.1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演变,一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 二 负债管理理论 三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任何一个理论都不是一成不变地,都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和发展。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分别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三个阶段。,1 商业性贷款理论2 可转换理论3 预期收入理论,一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又称流动性管理理论,是商业银行自诞生起到20世纪50年代末一直奉行的管理理论。该理论主张银行将精力主要投入
3、到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的管理中去,银行管理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资产进行合理的运用。资产管理理论可分成以下三种。,1 商业性贷款理论(the mercial loan theory)观点:认为银行只能被动地接受存取款银行无法预知客户的提款行为,因此银行必须保持资产的高度流动性以满足顾客随时可能的提款要求。因此,商业银行应将吸收存款发放短期自偿性贷款。又称真实票据理论(real bill theory)。提出者: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时间:产生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初期,作用:从当时的时代背景看,商业性贷款理论提出银行在配置资金时需要考虑资金来源的性质和期限结构,为商业
4、银行指出资金运用的方向,使银行充分意识到流动性对企业生命延续的关键作用。缺陷:首先,商业性贷款理论忽略了贷款需求的多样化;其次,该理论过分强调银行存款的流动性;最后,从宏观调控角度来看,因为短期商业性贷款与 经济周期是顺循环的,因此商业性贷款理论可 能会加剧经济波动的幅度。,2 可转换理论(the shiftability theory)观点:该理论认为银行可以将资产用于购买一定数量信誉高,期限短的容易出售的证券作为流动性储备提出者:莫尔顿(美)发表于1918年政治经济学杂志的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时间:随着国债的大规模发行而发展起来的。,作用:开拓了满足流动性需求的新渠道,并且银行可以因此减少非
5、盈利资产持有量,减少银行为保持流动性而损失的机会成本。可转换理论中的资产运用范围已经不仅仅是流动性贷款,证券投资成为银行资产运用的重要方向。缺陷:首先,忽略了对负债的管理,只重视资资产的运用方 面,仍然只是被动地接受负债。其次,证券投资容易受到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3 预期收入理论(the anticipated in theory)观点:贷款本息能否如期偿还才是银行保持流动性的根本,银行的呆账和坏帐才是导致银行流动性不足的根源,而贷款的如期偿还最终取决于顾客的未来的预期收入。提出者:始于普鲁克的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1949)时间: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复苏阶段,作用:该理论使
6、银行的贷款多样化,使银行的资产组 合变得更加灵活,从而使银行发现了更多的市场机会。缺陷:首先,企业未来的预期收入具有不确定性,很容易受到 外部宏微观环境的影响。其次,预期收入理论的应用可能会无形之中增加银行的 信贷风险。,4 综合评价作用:一 依据该理论,银行信贷及货币供应量将随着生产和交换活动的变化而变化,一般不会出现货币供应量过多的现象;二 由于该理论侧重于考虑资产的流动性,对保证银行流动性和稳定性经营起到了较大作用。缺陷:一是该理论无法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贷款需求扩大 和贷款种类多样化的要求 二是忽视存款结构的变化 三是未考虑到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1资金购买管理2金融产品销售管理,二 负
7、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即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加强对负债方的管理,实现资产规模的扩张,实现三性目标的最佳组合。主要方式包括:,1 资金购买管理银行可以通过主动性负债从市场上购买资金来增强流动性,扩张资产业务。通过资金购买,减少了持有大量流动性储备的机会成本,从而避开了了当时的Q条款的限制。资金来源可以通过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再贷款,通过国外市场借款获得。,2 金融产品销售管理认为银行生产的产品是金融产品,银行只有将产品销售出去才能获得资金而盈利。所以银行必须有针对性的设计金融产品,加强广告宣传,做好销售管理,从而使自己的产品被接纳,其中大额可转让存单就是一种成功的金融创新产品。,3 综合评价意义
8、:一是在流动性管理上变单一的资产调整为资产和负债两方面同时调整 二是为扩大银行信贷规模,增加贷款投放创造了条件 三是增加了银行的竞争力缺陷:一是提高了银行的负债成本 二是增加了银行经营的风险 三是负债经营助长信用膨胀,可能会引起债务危机,定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被定义为对净资产利息率(NIM)或净利息收入(NII)的综合管理,目标是使NIM或NII的水平与波动性和银行的风险收益目标一致。产生原因:(1)金融市场的发展导致银行在资金供给及运用业务面临双重压力(2)单方面侧重资产或负债管理都无法适应竞争,三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10.2 资产负债
9、综合管理,一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原理二 资产负债管理目标的制定三 资产负债管理方法介绍,1.偿还期对称管理2.目标替代原理3.风险分散原理,一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原理,1.偿还期对称管理 指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要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对称,如活期存款与现金资产相对应,长期存款与长期贷款相 对应。目的是减少流动性风险。通过资产平均到期日与负债平均到期日之比可以粗略估计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是否对称:K=1,说明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基本对称K1,银行的流动性资金不足,将来可能要变卖长期资产,应增加流动性资产的存量,2.目标替代原理 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之间具有相互消长作 用,银行无法使三
10、性目标同时达到最优,但可以“中和”这三性目标,使他们的综合效果达到最高。如何配置流动性资产、安全性资产和盈利性资产取决于对“三性”的权衡。3.风险分散原理 银行需要将资产在不同的客户不同的种类进行有效分 散,以免使资产过于集中,在风险成为现实时措手不及。将资产在不同行业之间分散,可以有效抵消行业特有风险,从而减少银行面临的风险。,1.目标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 从股东立场出发,做出符合股东利益的决策 满足客户合理的流动性需求 管制因素,涉及到委托代理问题(另一层委托代理关系:银行是代理人,监管部门是委托人),二 资产负债管理目标的制定,2.资产负债管理目标的核心参数 净利息收入和净资产利息率是银行
11、资产负债管理目标的核心变量之一。商业银行参与金融市场的方式是发行债务工具和购买金融资产。利差(Spread)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净利息收入(NII),净资产利息率(NIM)NII=利息收入利息成本(2)市场价值(MVE)MVE体现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以及未来收益预期的指数,比NII和NIM更全面的反映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1.资金池法2.资金配置法3.线性规划法4.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法,三 资产负债管理方法介绍,1.资金池法(the pool-of-funds approach)不管资金是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借入资金还是自有资本,都将所有的资金汇合成一个资金池,然后根据银行
12、的需要予以运用。基本步骤:(1)将所有资金来源投入资金池中,忽略资金来源的 性质和类型(2)确定银行的流动性标准(3)根据确定的流动性目标,计算银行应保持的第一 准备金(4)分配第二准备金(5)将多余的资金用来发放贷款(6)如果还有剩余,可用来购买长期公开证券,资金池法优势:简单易行,操作成本较低,有利于提高资产的分配效率。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运用较多。资金池法缺陷:(1)流动性比率的确定具有主观性,很容易出现流动性过 剩或者缺乏的状况(2)没有考虑贷款的还本利息带来的流动性供给(3)将资金池的规模看作完全的外生变量,银行没有任何 影响力(4)没有考虑到资产和负债在季节性和周期性之间的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业银行 资产负债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50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