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素荧光是光合作用研究的探针.ppt
《叶绿素荧光是光合作用研究的探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绿素荧光是光合作用研究的探针.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叶绿素荧光是研究光合作用的探针 叶绿素荧光是研究光合作用的一个敏感的探针,叶绿素荧光分析具有灵敏、简便,快速和对植物无破坏损伤的特点。它既可以用于叶绿体、叶片,也可以遥感用于群体、群落。它既是室内光合基础研究的先进工具,也是室外自然条件下诊断植物体内光合机构运转状况、分析植物对逆境响应机理的重要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调制荧光仪,特别是便携式荧光仪的商品化,使荧光分析在光合作用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而且它在与光合作用紧密相关的植物学和农学等许多学科的研究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研究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 1、包含着光合作用过程的丰富信息光能的吸收与转换 能量的传递与分配 反应中心的
2、状态过剩光能及其耗散光合作用光抑制与光破坏等等2、可以对光合器官进行“无损伤探查”,获得“原位”的(in situ)信息。3、近年来测定仪器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操作步骤越也来越简便。,特别是在植物抗性生理、植物生态学、作物生理学以及藻类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从应用方面,叶绿素荧光,特别是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已经在鉴定植物的各种抗性、筛选抗除草剂植物、检测环境污染及植物对污染的反应、作物增产潜力苗期预测、甚至植物遥感和营养缺乏症等许多领域得到应用。,一叶绿素荧光的发现:Brewster(1834)在观察一束太阳光通过月桂叶片的乙醇提取液时,在反射光方向看到的是红色,而不是绿色。18
3、52年,Stokes认为这是一种光发射现象,命名为荧光(fluorescence)。,二叶绿素荧光的来源及其量子产量光合机构吸收的光能有三个可能的去处:1.光化学反应(光合作用、光呼吸、氮代谢)2.放热,又称非辐射能量耗散 3.发射荧光 这三者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所以可以通过荧光的变化探测光合作用的变化。通常色素分子是处于能量的最低状态基态,吸收一个光量子后,会引起原子结构内电子分布的重新排列。其中一个低能的电子获得能量而成为激发态。,激发能,光化学反应形成同化力,热耗散,荧光,CO2固定光呼吸Mehler 反应N代谢,从 Chl b到Chl a的传递效率几乎达100,故检测不出Chl
4、 b的荧光。植物体内发射的荧光大部分来自PSII天线色素系统(Chlorophyll-a fluorescence),而PSI色素系统基本不发射荧光。实际上,荧光发射出的光能在数量上是很少的,还不到吸收总光能的3。在理论上,荧光量子产量(f)的定义为:f=F/Ia F-发射荧光量子总数 Ia-吸收光量子总数 f 的大小取决于各种去激途径的竞争。,若Kf、Kh、Kt、Kq和Kp分别代表荧光、热耗散、激发能传递、荧光猝灭和光化学反应的去激速度常数,则Chl a荧光量子产量(f)与各种K的关系如下:fKf/Kf+Kh+Kt+Kq+Kp 在以上各种去激途径中,f受Kp的影响最大。在弱光下,PSII原初
5、电子受体QA处于完全氧化状态(即PSII反应中心开放),这时:KpKf+Kh+Kq+Kt 则所吸收的光量子90以上用于光化学反应,结果得最小的f(约0.6%),在饱和光下,当QA完全还原时(即PSII反应中心关闭),此时 Kp0,其f最大(约3,肉眼难以观测到)。由此可见,植物体内荧光去激途径仅占总去激途径的一小部分。在溶液中,f 可达30。,三、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及其测量 叶绿素荧光诱导现象是1931年由德国Kautsky首先发现的,所以又称Kautsky效应。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是指当暗适应的绿色植物材料转到光下时,其体内叶绿素荧光强度会产生有规律的随时间的变化(图)。有几个特征性的点,
6、分别被命名为O、I、D、P、S、M和T。在照光的第一秒钟内,荧光水平从O上升到P,这一段被称为快相;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内,荧光从P下降到T,这一段被称为慢相;快相与PSII的原初过程有关,慢相则主要与类囊体膜上和间质中的一些反应过程有关。,经过暗适应后的叶片从黑暗中转入光下,叶片的荧光产量随时间而发生的动态变化,称为Kautsky效应,荧光的这种动态变化所描绘出的曲线即Kautsky 曲线。完整的Kautsky曲线可分为两部分,从开始照光到荧光产量达到最大值时的荧光上升部分,所用时间很短,只需,称为快速荧光动力学曲线;此后,荧光产量降低,并逐渐达到一个稳恒值,时间大致需要8-10min,称为慢速
7、荧光动力学曲线。荧光产量降低是荧光猝灭(Quench)的结果。所谓荧光猝灭,是指叶绿素吸收光量子后的部分激发能通过光化学途径或以热的方式散失,从而使荧光发射量减少的现象。,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非调制式荧光仪:可把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划分为:O点(原点)I(偏转)D(小坑)P(最高峰)S(半稳态)M(次峰)T(终点)这几相(phase)。其中从OP相为快速上升阶段(约12秒),从PS相为荧光慢速下降(猝灭)阶段(45分钟)。,低温荧光 在77K(196度,液氮中)小,与温度有关的酶反应和电子传递能力对荧光水平的影响被避免,因此只有原初光化学反应被反映出来。77K荧光是测定PSII光化学效率(
8、Fv/Fm)的一个重要工具,健康植物叶片的Fv/Fm值为0.832。77K荧光常用于研究两个光系统之间的能量分配。PSI在735nm处的荧光增加往往是PSII向PSI增加分配的结果。,调制荧光 用于测定荧光的光源被调制,也就是使用很高频率不断开关的光源,而且检测器通过选择性放大仅仅检测这种调制光激发的荧光,因此可以在背景光,特别是在田间很强的太阳光存在的情况下测定相对的荧光产额。荧光猝灭使荧光产量从它的最大值(Fm)下降的各 种过程。分为两大类:光化学猝灭(qP),代表被开放的PSII反应中心捕获并 转化为化学能的那部分能量。非光化学猝灭(qN),代表各种非光化学去激过程所耗 散的能量。,调制
9、式荧光仪测定原理,MR-经调制的弱测量光,2mmolm-2s-1,l583nm(绿光);频率600HzAR-作用光,白光,持续照射,;SR-饱和脉冲光,白光,8500mmolm-2s-1,照射0.5sFR-弱远红光,7-10mmolm-2s-1;l 700nm;D-荧光检测器;A-信号放大器;SF-短波滤光片;LF-长波滤光片,荧光猝灭任何使荧光产额低于其最大值的过程。光化学猝灭由光化学反应引起的荧光产额的降低,它 依赖于氧化态QA的存在。非光化学猝灭由非光化学过程如热耗散过程引起的荧光产额的降低。非光化学猝灭涉及三个不同的机理:qE 依赖类囊体膜内外的质子浓度差,暗豫驰的半 时间 T1/2小
10、于1分钟;qT依赖状态1向状态2的转换,增加向PSI的能量 分配;qI与光合作用的光抑制有关,表现为Fv/Fm 的下降。,叶绿素荧光分析方法示意图,荧光参数的意义Fv/Fm 最大光化学效率PSII=(FmFs)/Fm PS实际光化学效率Fv/Fm PS最大天线转化效率P=PSII PFD 光化学反应速度NPQFm/Fm1 非光化学猝灭qp=(FmFs)/(FmF0)光化学猝灭系数qN=(FmF0)/(FmF0)非光化学猝灭系数D=1Fv/Fm 吸收光能通过热耗散消耗的部分,1、基础荧光参数Fo:最小荧光产量,也称初始荧光产量或基础荧光产量。是对充分暗适应叶片(PS反应中心处于完全开放状态)照以
11、极弱的测量光后发出的荧光。此时光化学猝灭系数qP1,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P0。一般认为,这部分荧光是在天线中的激发能尚未被反应中心捕获之前,由天线叶绿素发射出的。当存在天线热耗散时,Fo会降低;当反应中心失活或遭到破坏时,Fo会升高。已知过高的温度往往使PSII放氧复合体脱离,反应中心失活,此时Fo会明显提高。因此,可以用Fo随温度的变化动态来反映高温对光合器的危害,并用来评价植物的抗热性。,Fm:最大荧光产量(Maximal fluorescence),是PS反应中心完全关闭时的荧光产量。此时光化学和非光化学荧光猝灭均为0(qP0,qNP0)。Fm可反映通过PS的电子传递最大潜力。通常叶片经
12、暗适应至少20min后照以饱和脉冲光后测得。Fs:稳态荧光产量。即在光照下,光-暗反应达到动态平衡时的荧光产量。,Fm:光适应下最大荧光产量。是在光照条件下照以饱和脉冲光后测得。(此时存在非光化学猝灭,即qNP0;PS反应中心又全部关闭qP0)Fo:光适应下的最小荧光产量。在测定前照射弱远红光(7mmolm-2s-1;l700nm)测得。目的是激活PSI,加速由PSII向PSI的电子传递,产生“基础荧光猝灭”(qo)Fv:暗适应下最大可变荧光(Fv=Fm-Fo)。Fv:光适应下最大可变荧光(Fv=Fm-Fo)。,2、荧光猝灭参数 qP=(Fm-Fs)/(Fm-Fo):可变荧光的光化学猝灭系数,
13、它反映了PS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qNP=(Fm-Fm)/(Fm-Fo):可变荧光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它反映了PS反应中心关闭的程度。NPQ=(Fm-Fm)/Fm=Fm/Fm-1:非光化学猝灭,3、反映PSII光化学效率的荧光参数 Fv/Fm:是重要的荧光参数之一,名称很多,有:最大原初光化学产量;PSII最大潜在量子产量;开放的PSII反应中心量子效率等;我们习惯上称其为“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其值恒小于1。Fv/Fm是暗适应下PS反应中心完全开放时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反映PS反应中心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o:是Fv/Fm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但从度量上,该指标变化范围大,比Fv/Fm更易区
14、别不同处理间的差别。两个指标的意义基本相同。一般没有必要同时用Fv/Fm和Fv/Fo来表示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在非胁迫条件下,Fv/Fm的值很稳定,据Bjorkman and Demmig对大量植物的测定,其平均值为0.832+0.004,但在逆境条件下,Fv/Fm显著降低。正因为如此,所以Fv/Fm的降低常作为发生光抑制或PSII遭受其他伤害的指标。在一些研究论文中,CO2同化的表观量子效率的降低也常常作为光抑制的指标,但其意义是不同的。,Fv/Fm:光适应下PS最大光化学效率。它反映有热耗散存在时,开放的PS反应中心的光化学效率。PS=(Fm-Fs)/Fm:PS实际光化学效率。它反映
15、在照光下PS反应中心部分关闭的情况下的实际光化学效率。ETR(或Prate)=PS PFDa 0.5: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PFDa为实际吸收的光量子,一般设定为入射PFD的0.84;0.5为假设光能在两个光系统中各分配50%),四.荧光动力学技术在逆境生理研究中 的应用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在理论上,可以用来研究光合作用过程能量吸收、传递与转换的机理。但对于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者而言,主要兴趣集中在光合作用的能量利用效率、过剩光能导致的光合作用光抑制、光破坏,以及光破坏防御机制等方面。,Fig.1 Responses of Fv/Fm to chilling treatmen
16、t and subsequent recovery.Subsequent recovery was conducted under 25 C and 100 mol m-2 s-1 PFD.,chilling treatment under low irradiance;,chilling treatment in the dark.Each point represents the mean SD of 5 measurements on separate leaves.,Fig.2 Effect of chilling treatment(4 C)under an irradiance o
17、f 100 mol m-2 s-1 on the oxidizable P700 in sweet pepper leaves.,chilling treatment under irradiance;,chilling treatment in the dark.Leaves were dark adapted for 15 min prior to measurement.Each point represents the mean SD of 3 measurements on separate leaves.,Fig.3 Respons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
18、tween PSII and CO2 and Pn-PFD curves to chilling treatment under irradiance and subsequent recovery.Both chlorophyll a 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were measured under 25 C.Subsequent recovery was conducted at 25 C under 100 mol m-2 s-1 PFD.(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II and CO2 determined in NA;(B
19、)Pn-PFD curves determined in NA;(C)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II and CO2 determined in LOA;(D)Pn-PFD curves determined in LOA.,CK;,post-treatment;,recovery for 8 hours;,recovery for 32 hours;,recovery for 49 hours.,Fig.4 Respons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II and CO2 and Pn-PFD curves to chillin
20、g treatment in the dark and subsequent recovery.Both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the photosynthesis rate were measured at 25 C.Subsequent recovery was conducted at 25 C and 100 mol m-2 s-1 PFD.(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II and CO2 determined in NA;(B)Pn-FPD curves determined in NA;(C)The relatio
21、nship between PSII and CO2 determined in LOA;(D)Pn-PFD curves determined in LOA.,CK;,post-treatment;,recovery for 8 hours.,Fig.1 Effects of chilling stress on the maximum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of PSII(Fv/Fm)of tobacco.Leaf discs were exposed to 100 mol m-2 s-1 PFD at 4 C(,Wild type;,ndhB)and 1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叶绿素 荧光 光合作用 研究 探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49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