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舟山中学 王成冠,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从18呈现周期性变化。,最外层电子排布规律:nS1nS2nP6,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1)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先占有能量低的轨道然后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3)洪特规则。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自旋状态相同;,2n2,从3p后出现能级交错现象:ns(n-2)f(n-1)d np(n3),2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1)电子排布式的书写格式:,练习:写出下列元素的电
2、子排布式:15P:19K:35Br:24Cr,1s22s22p63s23P3,1s22s22p63s23p64s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元素符号;轨道符号(带电子层数,如3p);电子个数(右上角)。,1s22s22p63s23p63d54s1,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式,3s23p3,4S1,Ar3d10 4S24P5,Ar3d54s1,或Ne3s23p3,Ar4S1,3d54s1,4S24P5,2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练习:写出下列元素的轨道表示式:9F:1s22s22p57N:1s22s22p312Mg:1s22s22p63s2,(2)轨道表示式的书写
3、格式:,元素符号;轨道框(一个轨道一个框,能量相同的轨道连在一起);轨道下面要标明是哪个轨道。电子及自旋状态(、)。,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从18呈现周期性变化。,最外层电子排布规律:nS1nS2nP6,第四周期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否也有此规律呢?,0,B,B,B,32,2n2,50,元素种数,26Fe的外围电子如何排布呢?,为什么?,为什么第3周期只有8种元素,而第4周期却有18种?,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结构,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1)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先占有能量低的轨道然后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
4、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3)洪特规则。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自旋状态相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处于全充或半充满时能量低,较稳定。,2n2,从3p后出现能级交错现象:ns(n-2)f(n-1)d np(n3),根据外围电子排布将元素周期表划分为五个区,ns1-2,ns2np1-6,(n-1)d1-9ns1-2,(n-1)d10ns1-2,(n-2)f014(n-1)d02ns2,周期表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1,B,Al,Si,Ge,As,Sb,Te,2,3,4,5,6,7,A,A,A,A,A,A,A,0,Po,At,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
5、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s,F,I1最大,I1最小,为什I1(Mg)I1(Al)?,增 大,减小,电负性的意义,1、衡量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元素种类,一般认为,电负性 1.8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电负性 1.8的元素为金属元素。,小于,大于,一般认为,如果两个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他们之间通常形成 键;如果两个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他们之间通常形成 键。,离 子,共价,2、衡量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判断化合价,3、判断化合物中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类型及共价键的 极性大小,例.(1)下列关于原子不同能级能量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1s2s3s4s B.4s4p4d4f C.3p3d4s4p(2)铬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3)H2O和H2S都含有极性键,其中极性较大的是,理由是。(4)LiBH4由Li+和BH4-构成,元素B、H的化合价分别是、,理由是;写出LiBH4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之比为。(5)Mg、Al、P、S的金属性强弱顺序为;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AB,Ar3d54s1,O-H,O元素的电负性大于P元素。,+3-1,H元素的电负性大于B元素。,LiBH4+2H2O=LiBO2+4H2,11,AlMgSP,MgAlPS,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48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