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成果要珍惜ppt.ppt
《劳动成果要珍惜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成果要珍惜ppt.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劳动成果要珍惜,环节一,如何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1以珍惜劳动成果为荣,以浪费劳动成果为耻。2尊敬珍惜劳动成果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3珍惜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不损坏,不浪费。4见到同学不珍惜劳动成果,加以劝阻。5.知道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用品都是劳动成果,它们来之不易。6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是一种美德,是尊重劳动人民的表现。,小故事,在毛主席生前用过的一百多件日常生活用品中,有一件穿过20 多年、已补过73次的睡衣。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提出给他换一件新的,他都执意不肯,直到逝世前夕,他老人家还是穿着这件补钉缀补钉的睡衣。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他老人家首先倡导不吃肉、不吃水果,常常是几个烤芋头就是一
2、餐饭,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在周总理身上,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化身!雷锋在望城县委当公务员的时候,一次他看见路上有一颗螺丝钉,踢了一脚就走开了。书记却把钉子拾起来,装进衣袋。几天后,雷锋要到一家工厂去送信,书记掏出那颗螺丝钉:“小雷,把它送到工厂去吧。咱们国家底子薄,要搞建设就得艰苦奋斗呀。”雷锋听了,顿时明白了。后来
3、他到了部队,用旧木板钉了一个“节约箱”,把捡到的材料。破铜烂铁、边角料、螺丝钉装进去。许多次,雷锋就是从这个“节约箱”里找到了要用的东西。,环节二,自主学习,请大家思考下列问题:为什么要珍惜劳动成果?(1)珍惜劳动成果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具体表现。(2)浪费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3)珍惜劳动成果、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4)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5)勤俭节约有助于激发奋发进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烈日炎炎,酷热难挡,农民伯伯还在田间辛劳着,所以我要_,无论刮风还是下雨,警察叔叔都要维持交通秩序,所以我要_,老师每天辛勤工作着,所以我要_,,所以我要-,请同学们想
4、一想以前有没有浪费别人的劳动成果,环节三,悯农李申,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注释】1悯:怜悯。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译文】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看了米勒的代表作拾穗者,阅读了李绅的悯农,你有何感受?,拾穗者 米勒,我感受到农民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环节四,阅读篇,狗在夜里看门,鸡在早晨报晓。如果不学习的话,怎么可以算作一个人呢?蚕要吐丝,蜂要酿蜜(它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而人如果不勤学习的话,不如这些小动物呢!,犬守夜,鸡司晨。苟
5、不学,曷(h)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三字经 注释:1.司:掌管。2.苟:假如。3.曷:怎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来之不易;我们生活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几多物质能源和几多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这句话告诫人们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要从日常生活、穿衣吃饭做起,不要铺张浪费。切莫把日常微小的事物看轻了,从而不知珍惜。要知道每一样东西的背后有多少人的辛勤付出,有多少能源的消耗;桩桩件件来之不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同学们,这句话告诫了人们什
6、么?,要使理想的宫殿变为现实的宫殿,必须通过埋头苦干,不声不响地劳动,一砖一瓦地去建造.-高尔基,格言栏,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珍惜、节俭的名言,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环节五,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些小图片。,要先没吃完,我们换西餐吧,对,反正报销嘛,吃不掉千万别扔,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感想?,接下来请大家再欣赏一些小图片。,看了以上这些图片,你有何感受?,你说我说,劳动成果是劳动者用汗水换来的财富,凝结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具体表现。,小组合作交流:在生活中,存在 哪些浪费劳动成果的现象和行为?,寻找浪费现象,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看了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 成果 珍惜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45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