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历程与技巧.ppt
《助人历程与技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人历程与技巧.ppt(1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助人历程与技巧,我对受灾者的看法:受灾者是受灾者是,澄清你的人性观,准备扮演当事人的角色,既然扮演当事人是学习的重要方法,那么在扮演当事人的角色时,要谈什么呢?一般有两种可能:1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即假装你有一些困扰。2讨论你真正的困扰。,练习1:我的困扰,下面的情境或状况是在你扮演当事人时,可作为练习参考的:我的个性内向、害羞。在陌生人面前很不自在,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尤其与别人比较起来,更是一无我很在乎别人对我的态度,如果别人说我好,对我好,我就高兴得不得了;如果别人说我不好或对我不好,我会难过伤心很久,上面这些例子只是帮你去想一些你自己的问题,请在下面列出你自己的问
2、题、不满与挫折,尽可能的想,尽可能的写。1、2、3、,练习2自画像 1训练主持人事先准备好画图纸及色笔,分发给每位成员。2主持人请成员用图来表示自己的社会角色、工作、喜好、个性、特征等。3成员依次利用图画来介绍自己,其它成员可以再询问想知道的事。,辅导的历程与技巧,促进改变的条件与策略,当一个人可以安心的面对自己和自己的问题时,他就不需要再逃避或防卫或抗拒。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有能力,有资源可用时,能增进尝试去改变的意愿。当一个人认为改变会给他带来有利情境,可能比较愿意去改变。,当一个人觉得对方能无条件认定他,接纳他和尊重他时,最能产生信任感。鼓起勇气去改变的人,最需要有成功的经验,因此,一小步的
3、成功可以带来一大步的勇气。当一个人体认到行为操之在己,才会认定自己的行为责任。,建立具治疗功能关系的策略,协助对方感到自在当事人现在的感受是什么协助对方开口去谈当事人怎么解读我的角色增进对方的心理安全感当事人担心什么促进对方的信任感我带给当事人的感觉是什么,辅导关系初建,了使助人工作顺利进行,在关系初建时就要有相当的准备与安排,辅导员也需表现恰当而有效的行为,方能达此目的。,环境布置,咨询晤谈的环境布置、安排,不仅是使双方感受到舒适而已,更重要的是要传达“安全”及“尊重”的讯息给当事人。所谓安全是指不被干扰、不被偷窥、不被偷听。在一个人来人往的交通要道旁,不被干扰是不容易的;或者谈话的晤谈室四
4、面或两面是透明玻璃窗,从外面可以清楚看到或听到里面的动静,不但房间内的两人会分心看外面,更担心被看到或听到,外面的人也会好奇的拉长耳朵,睁大眼睛瞧个究竟。,因此一个比较僻静的地方,房间有隔音或吸音设备,门窗可以关闭,但空气得要流通,冷热适宜的咨询室是必要的。房内的布置宜在整洁、素雅的原则下,透露温暖、亲切的讯息,使满怀心事、情绪低落的当事人有一种被重视、被好好对待的感觉,这是良好咨询关系的开始。,座位,办公桌,来访者,辅导员,小茶几,来访者,辅导员,助人者的心理准备,专业性的助人工作不是一般的聊天、谈话,它是具有治疗意义。因此辅导员不是随时随地随兴的走入晤谈室就能与当事人谈了起来,在开始之前需
5、做一些心理准备,以最佳的状况进入咨询情境。1.是否身心疲惫2.心中是否有牵挂3.是否急于处理的事情,专注行为(Attending):搭建关系之桥,第一次见面,如果辅导员的行为让当事人感觉到受重视、被接纳、有亲切温暖感受时,就是一个好的开始了,关系之桥就有可能搭建起来;反之,一开始辅导员所表现的行为使当事人感受到被拒绝、被嘲笑、被贬抑时,那么“开始”也就是“结束”。,专注(attending)的行为可以说是辅导员在此刻最需要的,谘奇员藉由对当事人表达专心、注意,使当事人感受到受重视、被接纳,亦即辅导员以专注的行为表达其对当事人的尊重与协助的诚意,当事人感受到以后,对辅导员产生信任,而更愿意开放、
6、合作,良好关系由此打下基础。专注行为如何表达?它很难以口语方式来传达,故常以非口语的方式来表示,可分为生理专注及心理专注。,生理专注,生理专注系指用身体语言及声音的变化来表达,包括:面向对方:挺起胸膛、面向对方,表现出辅导员的精神和以当事人为主的态度;并且可以不受外物的干扰,专心一意在当事人身上。保持眼神适当注视:眼神注视别人是一种礼貌,也表达了尊重,更可以把辅导员对当事人的亲切、接纳及了解透过眼睛传达给对方。,轻松自然、开放的姿态与表情:辅导员如果神情紧张,不但会传染给当事人,也会让当事人猜想一定是自己的行为使得辅导员讨厌、困扰;而封闭退后的姿态,让当事人以为自己不被接受。所以辅导员如果能保
7、持轻松自然而开放的姿态与表情,就像是在告诉对方“我愿意和你在一起工作,我接受你”一样。,身体适当前倾向当事人:尤其当求助者的说话内容或表情、举止与前不同时,辅导员以前倾动作来告诉对方,注意到他的变化,以表示自己的专注态度。,心理专注,心理专注是通过积极倾听(active listening)达成的。倾听是辅导员最重要的行为之一,通过倾听当事人说话表达对当事人的尊重,并且倾听对方说话才能了解当事人的痛苦、烦恼与感受;当然最重要的是倾听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藉由倾听,使当事人有机会把自己的伤痛、委屈、不满的情绪宣泄出来,使其感情得到净化作用,就达到某种程度的治疗目的。,倾听(1istening)与听
8、(hearing)是不一样的;听是感官的,是只用耳朵的;而倾听不仅用耳朵,还要用心(mind)去听。积极倾听也不同于消极的听,后者只是听,被动的听;而积极倾听包括:,倾听当事人口语表达的内容(verbal messages),从其口中所言谈的内容来了解其情绪、事情过程及困扰。观察其非口语的行为(nonverbal behaviors)所蕴藏的意义,注意其手势、表情、神态、身体动作及声调之抑扬、顿挫、速度、语气、结巴(这些使用声音的方法称为语音讯息 paralingustic messages)。,有时不必用嘴说“不”,只要用摇手,或摇头、耸肩,或皱眉,就可以代替说“不”了。另外,皱着眉,苦着脸
9、,用低沉无力的声音缓慢的说“我非常愿意为你服务”,谁会相信他的话呢?这时对方所相信的是观察到的皱眉、苦脸、有气没力的声音。,对于所听到、观察到的,给予适当而简短的反应,使当事人知道辅导员听懂了,更鼓励当事人继续表达,关系就能建立起来。这时所做的反应只是为了表达辅导员专注在听、听懂了,接受当事人的说去与感受,所以不必说明、解释、询问,更不必面质、分析。因此只要简短适当的反应即可,如“嗯哼、”“我懂”、“我了解”“原来如此”、“难怪你生气”“对的!对的,”或者点点头,用非语文行为表达接收到他的意思亦可。,一跟当事人接触时,辅导员就能表达专注的行为,使当事人有一种与以前或与其它人接触时不同的经验,这
10、是人对人的平等,互相尊重的对待。当事人对辅导员产生了信任,对自己也产生了信心与自卑,辅导关系于是就建立起来。其实不必把这一套行为当做辅导技术,它更是有效的人际行为,学习它、运用它,人际关系必定更和睦、更愉快。,练习3:听的练习,1三人一组。2甲向乙陈述一段话(先用简单的句子约十秒钟,慢慢加长),乙注意听,于甲讲完一句或一段后,乙一字不漏的重述甲的内容。3丙为观察员,于乙复述后,检查乙是否有错误或遗漏,予以纠正。4三人互换角色,直到每人都经验每一种角色。5最后,训练主持人带领全体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与感受。,练习4:观察非语言行为,1成员分为四人一组,甲与乙以五一六分钟时间,讨论他们目前人际困境
11、或前途考虑(或其它主题亦可),丙、丁分别扮演甲、乙察员。2甲与乙交谈时,丙、丁记录下甲与乙的非语言行为。3然后交换角色,丙与丁交谈,甲与乙为观察员,再进行上述活,4观察员记录时,宜先用客观行为描述,然后再加以解释,不能主观的解释代替,举例如下:“你说话时,速度很快,手有点颤抖,使我觉得你有点紧张。”5每组活动结束后,彼此做观察报告,可以互相澄清所表现出来的非语文行为代表的意义为何。6最后训练主持人引导全体讨论这个活动的学习与感受。,练习5:瞎子走路,1训练主持人先准备好几个眼罩或手帕,并在宽敞的场地或校园实施。2一半的成员扮演瞎子蒙上眼罩或手帕(或紧闭眼睛),另一半扮演协助瞎子的向导。,辅导员
12、的反应与当事人的自我探索,在辅导关系初建之后,就要开始真正处理当事人的困扰问题。要处理、帮助当事人及其问题,就需要先了解当事人的状况及其问题的发展过程。因此辅导员需引导、协助当事人再次回顾整个事情的发生过程、始末及自己在其间的状况,也就是再次的自我探索。其目的不仅让辅导员有机会对当事人及其困扰问题得以了解,更重要的是希望藉由当事人对自己及问题再次的探索,而能对自己及自己与环境的关系有所觉察。,因此第一阶段主要的工作就是辅导员根据当事人的参考架构(frames of reference)给予适当的反应,以鼓励当事人表达自己的情绪、感觉、思考与行为,协助其对自身的问题状况探讨、定义及澄清,只要问题
13、定义、探讨得愈清楚,就更能知道可以如何有效的去处理它、解决它。,为使当事人愿意自我探索,辅导员需运用一些适当而有效的技巧或行为(虽称为技巧,但不希望辅导员把它们当工具运用,而是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包括有初层次同理心(primary empathy)、尊重(respect)、真诚(genuineness)、具体(concreteness)及结构(structuring)等,分述于下:,同理心的定义,是一种共鸣性的了解,亦即能正确辨识他人感受,并予以适当反应,包含认知与情感反应两部份。从他人的角度来看事情,他人取向而非自我取向。其所传递的是:1.了解所发生的事情2.了解此事情所带给当事人的感受3
14、.愿意继续听他说下去,并予以情绪上的支持,同理心在辅导中的功能,建立关系刺激自我探索验证了解提供支持润滑沟通集中注意力铺路,同理心反应的步骤,我认为这个人现在的心情怎样?我根据这个人身上的什么线索来做此推测?专注于语言与非语言的讯息关心他人想想自己在相同情境下的感受根据他人的行为线索来推测其情绪状态把你所知觉到的他人感受反应出来让对方知道,设身处地的了解,能够倾听能够站在对方立场去想、去感受、去看能够将第二步骤所得的了解告诉当事人,初层次同理心(Primary level of empathy),同理心是辅导人员或助人工作者最重要的技巧或态度之一。辅导人员能设身处地的对当事人产生一种“人同此心
15、,心同此理”的共鸣性了解,才是帮助当事人的第一步。,Mayeroff(1971)对同理心的说法:“关怀一个人,必须能够进入他及他的世界,就好象我就是他,我必须能够好象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样,而不能把他当成物品一样从外面去审核、观察,必须能与他同在他的世界里,并进入他的世界,从内部去体认他的生活模式,及他的目标与方向。”,Carl Rogers在谈到同理心时,是这么说的:“辅导员能够正确了解当事人内在的主观世界(private world),并且能将有意义的信息传达给当事人。明了或觉察到当事人蕴含着的个人意义(private personal meanings)的世界,就“好象”(as
16、if)是你自己的世界。但是没有丧失这“好象”的特质,这就是同理心的了解。,觉察到对方的困惑、愤怒、胆怯,或受到别人不公平待遇的心情。就好象是你自己的感觉一样。当辅导员清楚地了解当事人的主观世界。并且能够自由地走进他的世界时,辅导员便能够了解当事人本身不清楚的事或感觉,并传达给他,而且还可以讲出当事人个人经验世界中很少碰到的意义。这种高度敏感的同理心使一个人能够更接近自己、了解自己,并能够学习、改变和发展。,我们可以感觉这种了解是多么地少见,我们很少得到别人对我们这样的了解,我们也很少如此对待别人。我们对别人常常是另外一种很不同的了解,比方:“我了解你的问题在那里”,或“我了解你为什么这么做”,
17、只了解事情或原因,而不了解对方的世界,这是从当事人外面的立场的了解(an evaluative understanding from the out-side),我们以自己的立场来看他人的世界,而非站在他的立场;我们是在分析和评价他的世界。我相信辅导员能够明了当事人在他的内在世界里每个时刻(moment-to-moment)所经验的,就像当事人所感受到的一样,但是不失辅导员自己独特的自我,这样真正的改变就可能产生。”,要做到上面所说的并不容易,尤其当双方接触时间不长时,更不容易。而且同理心不仅是与对方产生共鸣性了解而已,还包括把对对方的了解表达给对方知道。因此同理心包括了两部分,首先是辨识(d
18、iscriminate),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了解当事人的感觉及其世界;然后是沟通(communicate),把所了解的表达出来,让对方知道助人者对他的感觉、行为已经了解了。,所以同理心对于与当事人建立和睦关系有很大的帮助,它协助他们发展出开放的态度及信任感,这在第一阶段是最重要的行为,协助他们探索自己及他们的问题情况。因此同理心可说是关系建立的技巧,也是资料收集或问题澄清的重要技巧。,Carkhuff(1969)把同理心分为两个层次:初层次同理心(primary level of empathy)与高层次同理心(advanced level of empathy)。初层次同理心是指针对当事人明显
19、表达的意思及感觉做一个基本了解的沟通0它适用于第一阶段(自我探索阶段),协助当事人从自身的参照架构(hisher frames of reference)来探索及澄清自己的问题。,在第一阶段时,辅导员不打算深入当事人的问题,尤其是说了一半的事,或隐藏在话中的意思,这些可留待下个阶段再做,是属于高层次同理心了,其目的是为了协助当事人对自己及其问题产生新的观点、新的了解(new perspectives)。而初层次同理心在整个助人过程中都是有用、有效的行为。,例如,一位学生向你抱怨说:“这算什么嘛!我花了整整一星期写的报告,只得到乙,而小王临时东抄西凑的居然得甲,你说老师是怎么当的呢?简直就没有标
20、准嘛!”试看下面的不同反应:辅导员甲:不会的,老师改作业一定有他的标准,虽然无法百分之百公平,但一定尽量公平,你误会老师了。辅导员乙:你不应该先抱怨老师不公平,你应该先检讨自己,一定是那里不好,才会得“乙”,老师给分一定是有道理的。,辅导员丙:你不要太难过,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如此,不公平的事太多了,只要你认为你写得好就行了,不必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辅导员丁:你知道小王的报告内容如何吗?和你的报告有什么不同吗?也许你要先弄清楚,才对以后写报告有帮助。辅导员戊:你认为老师对于报告的分数打得不公平,所以你很生气。,上面的五种反应,在辅导过程中很难评论那一种恰当或不恰当,因为都很有道理,有其不同的意义及功
21、效;但是如果是在辅导会谈的一开始,则就值得探究其适用性。辅导员甲显然是站在与当事人相反的立场,维护老师的立场,而没有将心比心去体会、了解当事人的心情、感受、易使当事人感到被误解、不信任。辅导员乙则是批评当事人,不相信当事人。,以上两种反应易使当事人感到挫折、更气愤,而打退堂鼓,或与辅导员争论,使一开始的关系紧张,且对问题的了解造成阻碍。而辅导员丙是在做安慰的工作,安慰固然需要,但当事人的情绪却被压抑着,问题就这么不清不楚的被带过去;辅导员丁则是给建议,在问题未弄清楚、情绪未处理好之前就给建议,并不恰当也无效用。,辅导员戊则是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去体会当事人的感受,并表达出来,使当事人感受
22、到被了解、被接纳。不但强化关系,并且鼓励当事人继续探索、澄清,造就是正确的同理心了。,对感觉或内容反应,同理心是在沟通对当事人的共鸣性了解,如果更详细、具体的来说,是针对当事人所经历的事情的内容或身在其中的感受、情绪做恰如其分的正确反应。因此在学习如何表达同理心前,需对其相关的一些感觉、情绪及语意内容做一些探讨。,感觉作用,影响个人行为的因素很多,而情绪和感觉却是相当重要的因素。许多心理学家甚至认为情绪主宰理智,深深的影响人的思想与行为。感觉是一种感官的体验,神经系统收到了一个刺激后,就会沿着神经纤维发出一种电波,启动肌肉和腺体,于是生理上会有反应,情绪也跟着变化。,练习7:辨识感觉,1训练主
23、持人事先找一、二首音乐曲(只有曲调,没有歌词的演奏曲),或一、二篇小说或散文诗歌。2在安静的房间内准备录音机。把音乐曲放给成员听,或由成员把小说、散文或诗歌诵读出来。3成员可以闭眼睛听乐曲,或边听边读文章。4然后主持人引导成员针对所听到的乐曲或文章所表达的感觉来讨论、分享。,练习8:辨识感觉,1训练主持人能够将下面的情境制作成录音带,让成员一面听,一面感受。情境一:当事人个性内向,不善言词,最怕在众人面前讲话,今天的国文课,就要轮到他上台做心得报告了,此时当事人的感觉是,情境二:当事人说:“唉!老天实在不公平,为什么一切好的,她都有份,不但人长得美,功课也好,家里又有钱,而我呢!什么都不好,如
24、果能有她的一半,那该多好啊!”当事人的感觉是,情绪反映(emotional reflection),情绪或感觉辨识出来了,还需要把它表达出来,表达时,不是用分析、评价的角度,而是恰如其分的反映。反映的意思好像在照镜千,镜中呈现的是当事人自己内在的情绪,看了镜中的自己,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态度与情绪状态,同时知道辅导员了解自己的感受。,在当事人的谈话稍为停顿或告一段落时,将最主要的感觉反映出来,若当事人在思考时,则不可打断。辅导员的反映,最忌与当事人的谈话内容重复。如当事人说“他每次那样说,总弄得人家不太高兴”,而辅导员反应“你觉得不高兴”。,通常重复用词,会让对方觉得说错话而迟疑,如此会增加他的防
25、卫性。辅导员可以说“你觉得不舒服”,或“你不喜欢那样”,可能比较好些。反映的深度应以适当为宜;太浅,当事人会觉得了解不够,搔不到痒处;太深,则体会不到,不同意或感到不被了解,没那么严重。强弱适中时,反映出来的感觉相当于他所说的强度。,在反映时,辅导员不加入自己的主观意思,也不减少其意思,反映的感觉正是他所要表达的。当然辅导员反映用词时,最好能与当事人的教育背景、生活经验及文化层次相近,避免使用专门术语,这样的反映才贴切,才能达到功效。,反映的方式,最常用的是:“你觉得(难过)”,“你感到(伤心)”等等,为了避免刻板化,可稍加变化,如,“您是不是会觉得”,“对您来说好像”,“我听到的好像您会觉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助人 历程 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45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