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系统性能分析.ppt
《制造系统性能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系统性能分析.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制造系统性能分析,基本要求与知识点:,基本概念:排队理论;仿真;Petri网;随机过程;马尔可夫过程基本理论:基于排队理论的分析方法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Petri网分析方法基于随机过程理论的分析法,5-1 概述5-2 基于排队理论的分析方法5-3 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5-4 Petri网分析方法5-5 基于随机过程理论的分析法,1,2,3,4,5,5.制造系统性能分析,5-1 概述,一、系统分析的目的 1.对已有系统,了解其静、动态行为,求出其性能指标,以便对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改进(如计划、调度、控制等方面的改进)。2.对于系统设计,作为其迭代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为方案、结构和参数优化等提供
2、准确信息。,二、系统分析方法 1.基于排队理论的分析方法 从宏观角度分析系统的稳态性能 2.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 详细了解系统的静动态行为,全面分析系统性能 3.Petri 网分析方法 从宏观角度了解系统行为,分析系统性能 4.基于随机过程理论的分析方法 从统计角度分析系统的稳态和动态性能,5-1 概述(续),5-1 概述5-2 基于排队理论的分析方法5-3 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5-4 Petri网分析方法5-5 基于随机过程理论的分析法,1,2,3,4,5,5.制造系统性能分析,5-2 基于排队理论的分析方法,一、系统模型,1.系统组成 系统由M个工位组成,每个工位由多个服务台(机床、运输装置等
3、)组成,第i个工位的服务台数用Si表示,第M工位为输送工位,称为网络的中央服务台。2.假设条件(1)系统是封闭的,加工完了的零件立即被毛坯所取代(由虚设工位完成),系统内的工件数量为常数,等于托盘数量N。(2)工位前的队列可以容纳所有到达该工位的工件,即系统不会发生阻塞现象。,二、系统参数 1.工位数量 M 2.每一工位的服务台数量 Si 3.托盘(工件)数量 N 4.访问频数 q1,q2,qM,取决于工件的加 工路线,统计得出。也可假设为某种概率分布。q1,q2,qM-1 表示输送装置向工位 1,2,M-1 输送工件的概率,qM 表示工件加工完毕的概率。5.工位i 的平均工作速率 Wi W1
4、 WM-1 平均加工速率(件/分)ti=1/Wi 平均加工时间 WM 平均输送速率(次/分)tM=1/WM 平均输送时间,三、系统性能分析 1.工位利用率 Ui 定义1:在一个长的运行期间内,工位处于繁忙状态的时间比例 称为工位利用率。定义2:在长的运行期间内,工位中处于繁忙状态的服务台数量称为工位利用率,即如果工位只有一个服务台,两种定义等效,因稳态时,工位i 的输出率应等于输入率,即所以式中因所以将其称为相对利用率。,2.系统生产率 P 单位时间内输出加工完毕的零件数量称为系统生产率,其计算公式为 3.极限生产率 Pm 极限生产率由系统中的“瓶颈”工位出现的饱和所限制。设“瓶颈”工位的编号
5、为b,则其极限利用率为只有一个服务台时,只有一个服务台时,“瓶颈”工位的确定:因为最易达到饱和的将是具有最大相对利用率且服务台数最少的工位,所以 ri/Si 最大的工位就是“瓶颈”工位b。,4.工件平均通过时间 T 设系统内有N个工件,从稳态上看,有以下关系,平均通过时间,(3)实际平均通过时间 T:随着N增加,工件开始相互竞争资源,各工位前出现排队现象,工件通过系统所耗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因排队等待时间越来越长)。因此,工件在系统内的平均通过时间为N的函数,即,5.系统效率(1)畅流时间 T*:工件通过各工位不需排队,T*等于各工序加工处理时间和输送时间之和。(2)理想生产率 P*:理论上,如
6、果工件互不干扰,系统内具有N个工件时,系统的理想生产率为,(5)系统效率 E:,(4)实际生产率 P(N):,(6)关于系统效率的评述:E 表达了实际生产率接近理想生产率的程度;E 也度量了有效生产时间(加工和输送等时间之和)与系统内总耗费时间的比例;由于系统效率的降低是工件拥挤相互影响而引起的,因此E 也是系统拥挤程度的综合指标。,5-1 概述5-2 基于排队理论的分析方法5-3 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5-4 Petri网分析方法5-5 基于随机过程理论的分析法,1,2,3,4,5,5.制造系统性能分析,5-3 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一、基本概念 1.仿真的定义:在建立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借助于在计
7、算机上的实验,对系统模型按一定规则由一个状态变换为另一个状态的动态行为进行描述。2.仿真的特点:仿真是一种“人造的”实验手段。通过仿真实验,可以对所研究的系统进行类似于物理实验的实验。它与现实系统实验的主要差别在于:仿真实验依据的不是实际系统本身及其存在的实际环境,而是作为实际系统的映象系统模型及其相应的“人工”环境。因此,仿真结果的正确程度取决于仿真模型和输入数据正确反映实际情况的程度。,二、制造系统仿真分析的步骤:(1)问题描述、原始数据收集(如生产计划、工艺路线、设备数据等)。(2)仿真建模 根据系统结构、问题描述和原始数据,建立尽可能符合实际的仿真模型。(3)实验设计 确定仿真方案、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造 系统 性能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44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