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教育的演变.ppt
《冷战时期教育的演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战时期教育的演变.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四章 冷战时期教育的演变,学习目标,了解冷战背景下教育所面临的挑战理解1957年“卫星事件”对西方教育改革产生的影响识记冷战时期西方诸国教育改革的历程及特点了解冷战时期苏联及东欧国家教育改革的情况通过学习本章,深刻理解教育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提纲,一、冷战及其影响二、冷战背景下面临的挑战三、“人造卫星事件”与西方世界的教育改革四、苏联、东欧国家的教育改革,第一节 冷战及其影响,一、冷战的进程二、冷战的广泛影响,一、冷战的进程,战后美苏两国的分歧:1.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美国资本主义制度2.对世界新格局的认识和外交策略上的分歧:苏联东欧各国 美国西欧本主义国家,冷战的爆发:,
2、:,铁幕演说(The Iron Curtain Speech冷战宣言书丘吉尔杜鲁门主义冷战的开始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华盛顿北大西洋公约北约 华沙华沙条约华约,冷战对峙:,冷战开始,冷战升级:,冷战强化:,冷战结束:,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 阵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 阵营,1947,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1949,北 约,情报局,莫洛托夫计划和经互会,1955,华约,第一次柏林危机、朝鲜战争,(政),(经),(军),缓和(60美)、紧张(70苏)、再缓和(80中期美),东欧剧变、德国统一、苏联解体,二、冷战的广泛影响,1、冷战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阻碍了世界整体化发展,也
3、造成了德国、朝鲜等分裂,并引发局部战争2、在冷战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4、面对两极格局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第二节 冷战背景下教育面临的挑战,教育不仅是冷战的利器,也是冷战的重要“战场”一、国家实力对教育的挑战 二、意识形态对教育的挑战 三、社会理想与社会问题对教育的挑战 四、新科技革命对教育的挑战,国家实力教育,国家实力是国防安全的保障,而国家实力的增强与科技人才的质量和数
4、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教育与国家利益完全联系在了一起,教育危机意识不断增强。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美国政府不断把“国家危机”的呼声传递给教育。国家危机意识最终体现在1958年,美国的国防教育法 各国精英教育倾向强化。,“精英教育”,精英教育(meritocratic education),高等教育的公认标准: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下者称为精英教育,入学率在15%以上至45%以下者称为大众化教育。精英教育的优势当然是不可否认的。你至少在某些方式上学会思考,还可以建立一些日后开创事业所需要的人际关系,获得让世人羡慕的富裕生活或其他报答。精英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精英教育正成为时下最热点
5、的词汇之一。从一些大学把高尔夫球列为学生的选修课,到家长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各种礼仪培训班,这些举动无一不在勾勒着人们想象中的精英生活。但创造了精英的生活。,意识形态教育,意识形态的争锋相对是冷战的显著特点之一,而意识形态的对立同样渗透到教育领域中。美:麦卡锡主义盛行,强迫教师进行“忠诚宣誓”,解雇有“共产主义”倾向的教师。对教科书内容严加审查,删除一切对美政治制度不满的内容。苏:重视共产主义,严格防止其他有悖于共产主义思想的思想渗透。东欧:注意“消除旧制度遗留下来的反民主的、反动的理论表述”,着手建立“社会主义的国民教育制度”。,社会理想与社会问题教育,教育被当做美苏两大阵营实现社会理
6、想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美国20世纪50-60年代,贫困问题、种族问题、民权问题等诸多问题严重困扰着美国社会。迈克尔哈里顿另一个美国:美国的贫困指出:由于难以接受良好教育,人们在贫困圈上不断循环。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着手实行改革。肯尼迪:“新边疆”口号约翰逊:“伟大社会”的施政纲领。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立法。,(二)苏联 20世纪80年代出台的重要改革方案改革普 通教育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基本方针中指出: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把学校工作提升到一个本 质上崭新的水平,使之与发达的社会主义的条 件和需要相适应”。思想教育要符合建设共产主义的长远目标;智慧才能要适应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
7、;劳动教育技术进步对劳动者专业技能的要求,新科技革命教育,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进入“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量的激增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给教育提出一个问题:如何作用最有效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教学?(美)布鲁纳学科结构课程论、“发现法”(美)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苏)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苏)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德)根舍因、克拉夫基“范例教学”,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呈现出以下趋势: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教育与生产的结合尤其重要,表现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苏:20世纪50年代,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80 年代,依然强调到实际生产部
8、门开展教学。“二 战”后,多种现代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美:20世纪60年代,程序教学运动风靡,以电子计 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远程教学也开始出现。,第三节“人造卫星事件”与西方世界的教育改革,一、美国的教育改革,(一)教育改革的背景,1957年10月4日,发生了一件让美国朝野上下万分震惊的 事件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苏联人造卫 星的发射成功带给美国人的冲击甚至超过了1949年苏联打破 美国原子弹垄断时的程度,被称为是美国科学技术史上的“珍珠港事件”。它标志着美国科技领先神话的破灭。,(二)教育改革的措施,1、国防教育法的颁布 加强自然科学、数学、现代外语和其他重要科目的教学,国家
9、将提供财政援助。加强天才教育。鼓励有才能的中学生升入高等教育机构研修,从中学培养拔尖人才。为大学生和研究生提供奖学金和贷款。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级技术人才。为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提供必要的援助。,根据国防教育法,19591963年间,美国联邦政府拨款数亿美元用于各个项目的援助计划。国会于1964,1982年先后两次修订此法案,以适应与苏联、联邦德国、日本等在国防、科技等领域竞争的需要。,2、课程改革,20世纪60年代初,以物理科学教育委员会(简称PSSC),推出新编物理较矮第一版为标志,标志着美国课程改革运动全面展开。,1960年,布鲁纳讲伍兹霍尔会议上讨论的情况汇总编成了教育过程一书,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冷战 时期 教育 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42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