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反应工程学课件(下).ppt
《冶金反应工程学课件(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反应工程学课件(下).ppt(1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冶金反应工程学,第五章 填充床反应器,1、流一固相反应器可以分为:固定床;移动床;流化床。,2、填充床:是指有固体粒子作填充物与流体作相对运动,分为固定床和移动床。(1)固定床:固体粒子在床层内是静止的,流体从下至上掠过床层。(2)移动床:固体粒子缓慢移动,与流体作顺流或逆流流动。共同特点:气流流动可以看作活塞流。,本章内容:第一节 填充床反应器的类型及应用第二节 填充床反应器的传输特性第三节 移动床反应器操作特性解析,第一节 填充床反应器的类型及应用,1、类型(1)催化反应器:多用于石化领域。(2)非催化填充反应器,又可分为:竖式与卧式;绝热与换热式;或单层与多层反应器。用途:焙烧炉、反射炉
2、、多膛炉、鼓风炉。,2、用途(1)鼓风炉:高炉和炼铜、炼铅、炼锌的鼓风炉;(2)反射炉:炼钢平炉,炼铜反射炉等;(3)多膛炉:炼钼领域有应用;(4)渗滤浸出:氧化铜的废矿和低品位矿的堆浸。,第二节 填充床反应器的传输特性,1、床层的传输特性(1)粒径:dp体积当量直径:面积当量直径:,比表面积当量直径:实测:平均粒径:其中:为级别为i的粒子所占比例。为级别为i的粒子直径,筛分数据,两层筛孔的算术平均值。,(2)形状系数:非球形粒子外表面积与相同体积球形粒子表面积之比。,(3)空隙率:床层中自由空间体积与整个床层体积之比。影响 的因素:越大,越大。形状系数:越大,越小。,大小均一的粒子:在0.2
3、5950.476之间;粒子大小不一时,大大减小。在床层靠近壁面1-2个粒径处,较大。(4)床层当量直径:de de=4RH水力学半径的定义式为:床层比表面积:即单位体积床层中粒子外表面积。,2、填充床的流体力学(1)流速及流速分布:填充床中流体的流速在径向是均匀分布的。所以流过填充床的流体可看作活塞流,或考虑适当的“返混”系数。粒子间的流体的流动速度为:其中:u0以空床面积为基准计算的空床流速。,(2)流体流过床层的压力损失:一般可用厄根方程描述:其中,。,第三节 移动床反应器操作特性解析,移动床反应器在冶金中有广泛应用,如矿石的焙烧、球团的烧结和直接还原等用的竖炉,炼铁高炉,铜和铅熔炼用的鼓
4、风炉炉身部分等。与固定床比较,移动床内固体物料缓慢移动,可以实现连续加料排料的稳定态操作,获得高的反应效率。与流化床比较,固体物料移动缓慢,磨损和粉化率小。此外,固体物料停留时间相当均匀,操作弹性大,即使气流速度变比较大,床层的密度也可看作常数。,一、移动床反应器操作解析概述近年来对移动床反应器研究非常活跃,主要包括以下几万面,1、移动床反应器内的传输现象 移动床反应器内的传输现象的研究内容包括气体通过固体填充床层流动时的流速分布及其阻力计算、气体和颗粒间的传热、传质系数的估价、流体相和颗粒相的有效导热系数以及它们在床层内的各自的混合现象等。,2、床层内传热过程解析 床层内传热过程模型有拟均相
5、和二相模型两类。前者是认为流体和固体间传热速度很大,从而假定任意位置上两相温度相等来建立模型的;后者是认为流体和固体间传热速度有限,分别就两相建立热量平衡方程。忽略颗粒内部导热阻力及温度对物性值影响的一维模型可得到解析解,但是,考虑颗粒内部发热和导热阻力以及温度对物性值影响时,即使是一维模型,也由于基本微分方程的非线性,必须作为两端边界问题数值求解。,3、床层内颗粒移动规律 大量可视化实验表明,在移动床上部,颗粒大体上均匀向下移动,而在其下部,由于出口的缩流作用,越靠近出口,壁面附近的颗粒下移速度越滞后于中心部颗粒。Gardne及高桥等分别根据塑性理论,由滑移线的力学解析得到了可以预测颗粒流动
6、区和死区分界线的数学模型。4、移动床反应器操作过程数学模型 在上述三方面研究基础上,已发表许多针对具体移动床反应器操作过程的数学模型,其中有认为断面均匀的一维模型和考虑断面分布的二维模型等。由于多数解析是针对气固两相逆流式移动床进行的,故都是把物质流和热流两个两端边界值问题联立,借助于试差法数值求解的。,二、逆流式移动床反应器等温操作解析1、模型假定(1)床层内气固两相温度相同且均匀一致;(2)颗粒和气流两相在半径方向上均没有组成分布;(3)颗粒移动为活塞流。气流有混合扩散影响;(4)操作在稳定态下进行。2、基本方程的导出,设想在逆流式移动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就床层内zz十dz微小区间,分别对
7、两相中的反应物列物料衡算式。对于气相中的A成分有按基本物料衡算方法,列出等式并整理得式中u0为气流的空塔流速;Dz为A成分的轴向混合扩散系数。,对于颗粒相中的B成分有类似的方法可得到式中MB和GB0分别为B物质的摩尔质量和物料入口处B成分的质量通量。,式(1)和式(2)即为本模型的基本方程,其边界条件为式中CA0,CA0-分别为气流入口的外侧和内侧A的浓度。由于基本方程是非线性的,只能数值求解。但忽略气流中的混合扩散影响时,可以解析求解。,这时,式(1)及其边界条件简化为 2、解析方法、结果及讨论RA*的表达式依反应类型和选用的宏观动力学模型而不同,通常是CA和XB的函数。例如,对于可用未反应
8、核模型描述的球形颗粒,发生一级可逆反应时,式中rp为颗粒半径;kgA为边界层内A的传质系数;De为产物层内的有效扩散系数;kr和K分别为化学反应速度常数和平衡常数;CAe为A的平衡浓度。将式(6)和式(7)代入式(2)和式(4)并引入下列无因次变量:,整理后可得到式(10)的边界条件为:由式(10)出发,可以解析求得逆流式移动床反应器等温操作过程的许多信息:,(1)床层内A的浓度(或CA)和B的转化率(或XB)间的关系。式(10)中的两式相除得:在=1和=1 区间积分上式得到式(13)可以计算,物料初始转化率为零(=l)和限定出口气体浓度(1)情况下,床层内A成分浓度(1或CA)和B的转化率(
9、或XB)间的关系。,(2)床层内B的转化率分布,所需床层高度和入口气流中A浓度的确定 将式(13)代入式(10)的第二式得到将式(14)分离变量,并在=0及=1范围积分令,并将左侧积分出来,整理得到式(16)可以计算,物料初始转化率为零(=l)和限定出口气体浓度(1)情况下,床层内转化率(或XB)的轴向分布,从而可以确定核条件下,为达到一定出口较化率所需要的床层高度(),再根据式(13)确定相应的入口气流浓度(或CA0)要求。,第六章 流化床反应器,本章内容包括: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流化床反应器的优缺点第三节 流化床反应器数学模型概述,1、流态化的形成过程固定床阶段:流速流小时,流体向上通过粒
10、子间隙,粒子不动。流态化阶段:流速达某一极限时,流体通过床层的压力降与重力刚好平衡,粒子悬浮起来,可自由流动像流体一样,该极限速度称为临界流化速度。,2、流化床的结构(1)散式流化床:液固系流化床,流体与固体密度差不大,umf不大,床层膨胀均匀。聚式流化床:气固系流化床,气速umf后出现气泡,气速愈高,气泡造成扰动愈激烈。所谓流化大都是指聚式流化床。(2),(3)粒子大小:粗粒流动床:60目的粒子构成床层,uumf不多时开始流化。床层中没有气泡,只有旋涡构成的空洞。细粒流化床:200目的粒子构成床层,床层存在大量气泡,气泡上升时相互合并,造成床层激烈波动。,(4)气泡的作用:沸腾床:大量气泡在
11、分布板上生成,在上升时合并,在床面上破裂。节涌:床层直径小,高径比大时,气泡可长大至和床层直径具有相同大小,床层中一层或几层粒子被分隔开,上下运动。3、气流输送:气流速度大于所有粒子的终端速度时,粒子就会被气流夹带,这种状态称为气流输送。,第二节 流化床反应器的优缺点,1、优点(1)床层内温度比较均匀;(2)流动平稳,相连设备间可以自流,故操作易于连续化;(3)传热系数大,对壁面或内插热交换管有较大传热系数;(4)粒子较细,内扩散阻力可以消除;高速运动,外扩散阻力可以消除,所以反应速率得以提高;(5)便于自动控制和大规模操作。,2、缺点(1)气体以气泡的形式构成沟流,通过床层,造成气一固接触不
12、良,要求气体转化率高时则很困难;(2)受粒子运动影响,气体与活塞偏离较大;(3)粒子在床层内是完全混和流,有停留时间分布,对产品质量均一性及提高转化不利;(4)细粒子易被夹带,要附加良好的吸尘设备;(5)内部构件易于磨损;(6)反应放热量大,粒子易烧结、结块造成堵塞。,第三节 流化床反应器数学模型概述,一、流化床数学模型如上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内气固两相的运动及其相互间的传质传热过程十分复杂,是目前国内外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至今尚有一些基本规律没有搞清。随着对流化床内上述现象认识的深化,已发表了许多流化床反应器的数学模型,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单相模型。忽略床层内气泡的存在,把床层作为一个均匀
13、分散相处理。通常是分别假定床层内颗粒和气体的流动混合状态后,来建立数学模型的。这是较简单的模型。,2、两相模型 把流态化床层看成是由颗粒浓度很低的气泡相和乳化相并联构成的,分别考虑两相内的颗粒和气体浓度及相互间的物质交换等,并假定两相内的流动混合状态的基础上来建立数学模型的。模型考虑了床层内气泡存在这个事实,较为接近实际。但是,没有考虑气泡的具体形态,仅用一个抽象的交换系数来描述两相间的物质交换。该模型的三个主耍参数是并联的两相各自占据的床层断面积分数、相间物质交换系数和乳化相内的混合扩散系数。,3、鼓泡床模型 实质上是改进的两相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床层内气泡的具体形态,试图从基本原理上预测两相
14、间物质交换系数。Murray J.D.等根据流体力学理论计算单个气泡周围的气体和固体颗粒的流线,发现气泡周围存在环隙边界区,称之为泡晕或交换区。国井等提出用有效气泡径来表示流化床的各个特性,使气泡、泡晕和乳化相间的气体交换得到了更具体地说明。,二、间歇式等温非催化反应流化床反应器的操作解析1、模型假定在推导基本方程中假定:(1)床层内气流为活塞流,颗粒完全混合;(2)过程在等温非稳态下进行;(3)床层内仅进行如下的非催化气固反应。,2、基本方程式的导出及求解取床层内任意zzdz微小区间,就气体组分A的物料衡算式为由于颗粒处于完全混合状态,就整个床层对颗粒侧B组分的物料衡算为式中、At和Lf分别
15、为流化床床层空隙率、断面积和高度。,(1),将上式整理可得式中Rf为以固体B的转化率表达的反应速度;B为固体反应物中B成分的摩尔密度。,(2),式(1)和式(2)的初始和边界条件分别为式(1)式(3)即为本模型的基本方程。由于式中RA*计算式通常是依反应类型而异的CA和XB的复杂函数,故需要计算机求数值解。但在普通的流化床操作中,满足下列条件故式(1)可变成下面的常微分方程:,(3),(4),若反应可用未反应核模型描述,则引入下列无因次量:基木方程式可改写成无因次形式:相应的边界条件可改为,(5),(6),(7),式(6)中第一式在上式条件下积分得将此式代入式(6)第二式并积分得在式(7)条件
16、下再次积分得这样,只要已知 的函数形式,则数值积分式(9),就可求得达到一定转化率所需要的操作时间。,(8),(9),第七章 金属和溶渣的接触方式,本章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节 渣钢反应的动力学表达式第二节 渣一金间的接触方式第三节 对几种接触方式解析解的分析,第一节 渣钢反应的动力学表达式,1、一般式其中,重要参数的计算方法为:(1)(2),2、换算成百分比的形式液一液相反应一般是恒容反应,所以有:将上式转化为百分形式,即可得到实际应用时的速率式:,第二节 渣一金间的接触方式,1、渣一金间接触形式(1)间歇操作:持续接触,金属和溶渣在反应器内持续接触。,(2)半连续操作:移动接触,金属装入反应器
17、内,炉渣连续通过金属层。,(3)半连续操作:反向移动接触,炉渣装入反应器内,金属连续冲入炉渣。,(4)连续操作:顺流接触,金属和炉渣在流通中顺流接触。(5)连续操作:逆流接触,金属和炉渣在流通中逆流接触。,2、各自的方程式:(1)所用参数:金属中,初始为x0,反应后为x;渣中,初始为0,反应后为(x);反应器中,金属量为Wm,炉渣量为Ws。相对渣量:反应平衡时:,(2)动力学式:(3)不同接触形式的方程。a、持续接触方式,b、移动接触方式Ws:每一时刻反应器内的炉渣量;,c、反向移动接触方式Wm:反应器内的金属量。,d、渣铁逆流接触方式,第三节 对几种接触方式解析解的分析,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一
18、、持续接触方式二、移动接触方式三、反向移动接触方式四、逆流接触方式,一、持续接触方式,模型方程为:物质守恒关系:积分:,得积分式为:其中:为反应系数,代表动力学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KY:相对渣容量,代表熔渣吸收杂质的能力。讨论:;为平衡浓度的计算式。,持续接触时的反应效率见下图:,二、移动接触方式,模型式为:对于炉渣为:由于炉渣为连续操作,所以假设炉渣为稳定操作,可以认为。,代入模型式积分:积分式为:令、最后,得移动接触方式的解析式:,讨论:;移动接触在喷射冶金有广泛的应用。移动接触时的反应效率见下图:,三、反向移动接触方式,对炉渣给出物料平衡式:(1)式金属中杂质向炉渣的传质速率:对于金属流
19、量:,假设金属液滴穿过渣层时的比表面积为am,停留时间为 代入上式,得:,设反应系数(2)式,分离变量积分得:由物料守恒关系:最终解析式:,当,即平衡时,四、逆流接触方式,模型式:(金属液)(渣液)得出:,代入模型式,得:积分,得:逆流接触方式的解析式为:其中:,讨论:平衡时:,得:四种接触方式在 时精炼效率的比较,见下图。精炼效率由弱到强的顺序为:逆流接触移动接触反向移动接触持续接触。,第八章 冶金过程的物理模拟,本章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相似特征数的求法第三节 物理模拟实验,第一节 概述,一、模化法人类认识自然的两种途径:直接法和间接法。,冶金反应工程学研究的模型:冶金反应工程
20、学研究的模型属定量研究用模型,它又可分为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两大类。物理模型是建立在相似原理基础上的模型,它是保持模型的工作规律与实型的工作规律相似的模型。模型与实型的各物理量大小不同。而现象的物理本质一般不变,模型与实型的物理特性,一般来说是同类的。,二、物理模拟实验的意义1、数学模拟的局限:数学模拟一般要求对研究的对象有一正确的物理形象,但是有时有的物理现象无法直接观测,或者没有合适的物理形象;有的现象和过程,虽然可以建立起描述它们的数学表达微分方程或方程组,但是由于方程太复杂或者其边界条件无法确定,事实上方程无法求解;有时对某研究对象的规律的数学模型可建立,也可求解,但对模型正确性、可靠性
21、的检验还必须依靠实践数据或物理模拟。,2、物理模拟可以解决如下几方面的问题:(1)从物理模型实验得到的无因次参数(或无量纲参数)之间的规律,可以推广到与之相似的相似现象群,可以推广解释模拟对象(实型)的某些规律;(2)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可以得到在实际装置中未曾发现或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信息或规律;(3)物理模型实验的结果,可以用于所谓比例放大;(4)应用物理模型可研究已操作的实型的最佳操作参数,消除不利因素。,3、物理模拟的局限性:(1)只有描述现象的方程式(假设已知)可以通过相似变换得到相似准数的所谓“相似函数”,才能做到模型和实型相似。对从函数式得不到相似准数的所谓“非相似函数”,则做不到现象
22、相似。也就无法进行物理模拟。(2)对较复杂的一些现象,物理模拟常常是无法实现的。例如,对于必须保证三个决定性准数各自等于不变数的流体力学问题,模型的实现实际上也不可能。又如,对于冶金过程,要同时满足流动、传热、传质、化学反应都相似,也是办不到的。,三、物理模拟的一般原则(1)一般说,模型的现象和实型的现象应当是同类现象,即它们都可以用同一微分方程式描述。但是对于所谓“数学相似”,可以是例外。简单地说,数学相似是指两现象不是同类现象,但是描述它们的基本方程形式上是相似的,例如下面流动、传热、传质过程不同类现象,但是描述它们的基本微分方程形式上相似,这就是数学相似。在数学相似下,不同类现象是可以相
23、互模拟的。(2)模型和原型的基本微分方程中的同名物理参数和因次参数必须相似,即对应地各自成比例。(3)任何现象都发生在一定空间,所以模型和实型在几何上应相似,即对应线量成比例。,(4)在模型和实型的对应空间和对应时间上,决定性特征数相等。(5)模型与实型的边界条件相似。实际模拟时,往往不能全面满足上述原则,在某些情况下,保证了几何相似就破坏了物理相似。例如作河床流水流动模拟,河床很宽,当要作浅水流动模型时,势必造成模型中水只有很薄一层,而破坏了物理相似的条件,这种情况下可以舍弃几何相似条件,做成所谓 扭形模型,以保证物理相似。,四、冶金研究中物理模型的分类从热状态看,冶金物理模拟(型)分为冷态
24、模拟和热态模拟。从建立模型的角度看,又可分为严格的物理模型、半严格的物理模型和针对某一间题的探索性实验。(1)严格的物理模型。它是完全按相似原理来构成模型,并考虑到一切主要的相似条件。这类模型研究的结果,一般可以用于比例放大。,(2)半严格的物理模型。要想使模型和实型所有相似特征数一一对应相等,有时是办不到的或是很困难的。例如要同时满足Re(实型)=Re(模型),Fr(实型)=Fr(模型),就必须严格地选择系统的介质条件,否则就不能满足上述要求。鉴于满足所有相似条件有困难,事实上,我们也没有必要一定要满足所有的要求,往往只抓住主要的关键现象进行模拟实验,而略去次要的影响因素,这样构造的模型称为
25、半严格模型。冶金中大量应用的是这类模型。,(3)针对某一现象进行探索性实验。这大多数是针对具体问题的特定实验,以获得所需的感性知识。此类实验并不一定要求建立某一经验数学模型,而侧重于获得系统内过程(多是流动过程)的特性知识和信息,它也可以作为数学模型的一种直观的检验手段。,第二节 相似特征数的求法,一、相似原理1、相似的本质相似概念来自初等几何学。几何相似只是物理现象相似的特例。在物理相似的条件下。若把相似的物理现象中的各物理量,例如空间坐标、时间坐标、温度、速度、密度、浓度等坐标,看作是一个假想的多维坐标系,这些坐标的一定数值描述一定的物理现象,而另一些数值描述另一与之相似的物理现象,如果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冶金 反应 工程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42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