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安全监管与成分监测课件.ppt
《农药安全监管与成分监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药安全监管与成分监测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药安全监管与成分监测,内容概要,1、农药成分监测目的2、我国农药产品质量现状3、强化农药质量管理的建议4、提高农药成分监测能力的思考,农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没有农药,全球将有2/3的人没有饭吃,农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它在为农业生产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由于滥用农药,对环境,对人畜生命财产安全,对农产品质量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隐患,所以作为业务主管部门,非常有必要加强对农药使用、业务指导与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现已登记的农药成分有600多种,美国等发达国家有1000多种,对一个样品中未知农药成分的监测,是一次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工作,没有现成方法和规律可借鉴,也是当前农药管理的重点和
2、难点。,一、农药成分监测目的,1、处理纠纷2、开展行政执法,农药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和使用假农药、劣质农药。农药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农药:(一)以非农药冒充农药的;(二)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三)所含有效成份种类与经核准的产品标签、说明书上标注的农药有效成份不符的。农药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劣质农药:(一)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二)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分的。,农药成分监测目的(一)处理纠纷,1、处理药害事故2、裁定产品质量责任,1、处理药害事故,当发生农药药害事故时,首先要鉴定所使用的农药有效成分是否与登记核
3、准的成分相符,是否含有其他农药成分,或含有能够引起药害的杂质,检测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综合药害症状与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分析药害产生的原因。,2、裁定产品质量责任,当有关人员对农药产品质量有疑问,或当事人双方对农药产品质量存在争议时,可先对产品中的农药成分进行检测,以判定产品质量责任。,农药成分监测目的(二)开展行政执法,1、检测标注成分及隐性成分 2、监控农药杂质 3、监控“助剂”成分,1、检测标注成分及隐性成分,检查产品中的农药成分是否与登记核准的成分相符,避免企业通过非法添加其他农药,逃避农药登记制度,产生农药使用安全事故。,2、监控农药杂质,部分农药产品中含有农药杂质成分
4、,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控制其含量,避免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危害。例如,乙酰甲胺磷产品中含有甲胺磷杂质,丁硫克百威产品中含有克百威杂质,有机磷农药中含有治螟磷杂质。,3、监控“助剂”成分,少数企业以“助剂”为名与农药搭配或捆绑销售,但“助剂”中经常含有农药成分,可能造成农作物药害或人畜中毒事件。,二、我国农药产品质量现状,1、农药质量监管的主要成效 2、农药质量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农药产品质量现状监管的主要成效,近年来,我国相继开展了高毒农药专项整治年、农药登记管理年、农药市场监管年、农药监管与法制建设年等一系列活动,大力推进农药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进程,农药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为实现
5、“两个千方百计”(千方百计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在0.5万亿千克以上,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长在6%以上)和“两个努力确保”(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农业工作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农药产品质量现状监管的主要成效,1、有效提升了农药产品质量 2、有效维护了农民利益 3、有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1、有效提升了农药产品质量,自2004年起,农业部开始建立和实施全国农药质量监督抽查制度。2009年以后,农药质量监督抽查制度由国家级向省级延伸,抽查数量、频次逐年增加,已涵盖农业生产主要用药品种和城乡农药代表市场。据统计,20092012年,农业部组织了3
6、.2万多个农药样品的监督抽查,每年公布监督抽查结果,曝光违规企业、不合格产品及违规行为,加大对违规生产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吊销了一批严重违规企业的农药登记证,促进了农药产品质量不断提升。,1、有效提升了农药产品质量,20122013年抽查农药样品4909个,质量合格样品4323个,合格率88.4%,检出假农药324个,占检测样品总数的6.6%抽查农药产品标签5038个,合格标签4182个,合格率为83.0%全国农药产品质量、标签合格率分别由2004年的65.9%和51.2%,提高到2012年88.4%和83.0%,农药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农药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2、有效维护了农民利益,近年来,
7、为避免假劣农药坑农害农,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各级农业部门探索建立部门合作、上下联动、行政与司法衔接的农药市场监管机制,加大案件查处力度。,2、有效维护了农民利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业系统2012年立案查处假劣农药案件9245件,货值金额9063.5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0104.3万元。特别是河南郑州、成都“625”等一批生产经营假劣农药典型案件的陆续查办和曝光,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假冒伪劣产品大幅减少,农药有效供给明显增强。,3、有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据高毒农药专项整治、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等组合监管措施的落实,为我国农药禁用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20092012
8、年的监测结果表明,甲胺磷等5种禁用农药已基本绝迹;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显示,2012年蔬菜和水果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7.9%和97.1%,农产品品质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农药产品质量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1、制假手段翻新,查处难度大 2、经营主体多,监管难度大 3、农民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维权难度大 4、企业标准不公开,核查难度大 5、监管手段薄弱,执法难度大 6、法制建设滞后,惩处难度大,1、制假手段翻新,查处难度大,目前尚有约12%的农药产品质量不合格,其中约6%为假农药假农药和十分恶劣的劣质农药约占不合格产品总数的70%,这类制假售假行为是非法生产窝点或不法生产企业的主观故意,不属
9、于技术原因“黑窝点”非法生产假农药,或者合法企业在产品中擅自添加其他农药,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农药行业的“潜规则”部分农药企业制假售假手段更加隐蔽、方式不断翻新,呈现流动性、规模化、网络化等特征。,1、制假手段翻新,查处难度大,2008年查获的“郑州农化市场经营假劣农药案”,系通过物流公司发货销往全国各地;2009年查获的“成都625假劣农药案”,涉案的30多个农药品种分别来自重庆、河南等5个地点,销往四川全省境内。一些农药经销商不仅销售不合格产品,甚至主动参与制假售假,非法定制、加工“差异化、个性化”假劣产品进行销售。,2、经营主体多,监管难度大,现行农药管理条例经营管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农药
10、经营单位多、小、乱、杂现象突出,全国有34万多家经营店,近60万名农药经营人员,约70%经营门店分布在乡村一级。基层执法队伍上收与农药经营店下沉的矛盾较为突出,由于交通不便,县级执法人员对乡镇农药市场监管大多只能采取每年1-3次突击检查,日常监管存有“盲区”。,3、农民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维权难度大,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仍然以分散经营方式为主,农民仍是农药购买和使用的主体。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农民与农药生产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多数农民特别是种植粮油作物的农民,把价格低廉作为购药的首选因素。,3、农民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维权难度大,据陕西省西安市植保植检站对本市588户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超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药 安全监管 成分 监测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42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