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质量偏低的原因与转化提高的路径对策.ppt
《农村教育质量偏低的原因与转化提高的路径对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教育质量偏低的原因与转化提高的路径对策.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教育质量偏低的原因与转化提高的路径对策,韩清林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理事长、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会长、河北大学博士生导师河北省教育厅原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巡视员教育部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国家督学2013年11月23日,城乡教育条件和教育结果的差异集中表现为我国教育还存在很大的不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在投入、条件和教学质量三个方面全面推进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关键、重点和难点。认真分析造成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的原因,进而找到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的路径,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一、造成农村教育落后、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大的
2、主要原因,(一)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客观制约 相对于城市,农村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村教育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子系统之一,其发展必然受环境和发展水平制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城乡分割局面逐渐打破。但在现实中消除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现象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普及历史进程来看,城镇由各级财政保证,而农村是靠农民集资办学实现的,相对城镇来说,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薄弱,起步慢、起点低、普及进程慢、普及水平低、教学质量低就成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二)体制和政策的原因造成城乡义务教育投入上的巨大差异。,在上个世纪八十年
3、代到二十世纪初,国家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城市和县镇由国家财政投资,而农村义务教育则由乡和村负责,依靠农民集资和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来改善办学条件和保障教师工资,公用经费主要靠收费维持。2001年,全国中小学经费投入城乡差别很大。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农村小学比城镇低46.25%,农村初中比城镇低48.16%;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农村小学比城镇低58.94%,农村初中比城镇低57.05%;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农村小学比城镇低70.52%,农村初中比城镇低69.18%。,从1999-2004年,城市小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从414.78元增加到1129.11元,172.2%,而农村小学则345.
4、77元增加到1013.80元,增长193.2%,城市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从639.63元增加到1246.07元,94.8%,农村普通初中从508.58元增加到1073.68元,111.1%整体上看,城乡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都呈现上升趋势,农村学校增长率明显高于城市,但城市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均依然显著高于农村。,表1 2001 年全国分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生均支出情况单位:(元)资料来源: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第588-593页有关表格整理,表2 2010 年全国分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生均支出情况单位:(元)资料来源: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201
5、3年版中国教育经费年度发展报告20052010有关表格整理,国家实行“以县为主”体制,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明显缩小。但表1表2情况说明:到2010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生均投入水平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大大低于城镇平均水平:农村小学相当于全国小学平均水平的92.4%,农村初中相当于全国初中平均水平的77.3%;生均公用经费和基建经费支出,农村小学相等于全国小学平均水平的86.3%和85.9%,农村初中相当于全国初中平均水平的87.0%和82.682.6%。就整体上来看,2010年全国农村小学、农村初中的生均经费投入大体比城镇低2030%。,82.6,一些地方存在将农村中小学建设资金集中分配
6、到县城的现象,山东省审计发现,2006年到2011年,该省部分县(市)将农村中小学建设资金集中分配到县城学校,有11个县的县城中小学生均建设资金投入5276元,而同期乡镇及以下农村中小学生均1308元,仅占县城生均投入的24.33%,造成城乡教育投入差距进一步增大。另有3个县的41所乡镇及以下农村小学(含教学点),自2006至2011年没有添置或更新教学仪器。,(三)由于投入水平的差异造成城乡义务教育物质办学条件的巨大差距。,农村学校危房问题十分突出。2002年全国农村小学校舍危房面积占到全国小学危房总面积的82.73;2008年占80.3%。农村义务教育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过低,城乡差距过大。
7、2004年,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乡之比为2.9:1;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乡之比为1.4:1。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学校的理科实验、音体美、计算机等教学设备的配置水平很低,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另据2008年统计,城乡中小学办学条件差异依然很大。,大部分农村初中、小学普遍缺少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音美器材贫乏。2008年全国小学达标校建设情况:体育运动器械达标校,农村46.8%,县镇68.3%,城市74.2%;音乐器械配备达标校,农村42.3%,县镇64.3%,城市72.9%;美术器械配备达标校,农村41.1%
8、,县镇62.2%,城市72.6%;教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校,农村51.2%,县镇72.1%,城市74.4%;有校园网的学校,农村占7.2%,县镇30.3%,城市58%。超过半数的农村初中学校没有生物实验室,近四成的农村学生没有做过物理实验,近八成的农村学生没有做过生物实验。,(四)城乡教师队伍在待遇、编制、数量、素质和稳定性上存在巨大的差距。,国家还没有建立起全国性的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城乡之间、穷县和富县之间教师工资存在巨大差异,再加上生活条件、工作条件的巨大差异,导致农村地区高水平教师引不来、骨干教师留不住、不合格教师辞不掉的状况长期存在,农村义务教育落后而积重难返的状况将会长期存
9、在。,国家编制政策偏向城镇中小学。,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制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按照在校学生数量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因为就农村学校而言,由于人口居住分散,加上交通不便等因素,农村学校,尤其是小学,其规模大多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师生比例是更小而不是更 大。城市初中113.5,县镇初中116,农村初中118;城市小学119,县镇小学121,农村小学123;这是极不合理 的城市中心编制政策。,2001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农村教师数量短缺,结构不合理,偏远农村地区教师缺编严重。,2002年,全国小学平均生师比为21.04:其中,城市小学生师比18
10、.74:1,农村小学生师比为21.88:1;全国初中平均生师比19.29:1,其中,城市初中生师比为16.67:1,农村初中生师比为20.16:1。农村生师比高,教师短缺。,农村有大量代课教师。,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的环境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非常差,条件也相当困难,老教师不断退休,新教师补充缓慢,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紧缺,只能聘用大量代课教师。2001年,全国普通小学代课教师58.08万人,其中农村51.54万人,占88.74。2006 年全国共有49.9 万代课人员,主要集中在农村小学,其中,75.9分布在中西部农村小学。,农村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一些学科教师严重短缺,应开课程开不出。,农村教师队
11、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学科结构不合理。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情况比城市严重,各科均缺编的学校几乎占13以上,其中,以短线学科的教师最为紧缺,如专职音乐美体教师,计算机、英语等学科专任教师,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年龄结构不合理。一些地方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偏少,后继无人。农村教师的结构性短缺,既加重了教师负担,同时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优质教师资源城乡分布极不均衡,差距进一步拉大。,义务教育学校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比例城乡差距较大。2004年,农村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为35.9,农村初中一级及以上职务教师的比例为32.3,分别比城市低8.9和14.5个百分点。,2006 年
12、全国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农村占47.49,比城市低31 个百分点;全国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农村是24.34,比城市低约38 个百分点。城乡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比统计上的学历水平的差距还要大。,表3 2001 年城乡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状况单位:(%)数据来源: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统计资料(2002),表4 2010年城乡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状况单位:(%)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0),表3表4情况表明:,从2001年到2010年,全国农村小学和初中教师的合格学历水平与城镇差距大大缩小,几乎相当;但小学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农村与城镇的差距由20.69个百分点拉大到
13、22.4个百分点;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农村与城镇的差距由14.16个百分点拉大到14.89个百分点;小学专科、初中本科学历教师水平是制约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从2001年到2010年学历水平的拉大,将进一步扩大城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城乡教师逆向流动严重,农村教师极不稳定。,在师资流动上,农村学校向城区学校、薄弱学校向优质学校流动的现象十分突出。从农村学校选调优秀教师到城镇任教几乎是各地一个不成文的普遍做法。相对于城市教师,农村教师工作变动频繁,优秀教师流失严重。据调查,高达42.36的农村教师打算调动工作。农村教师的不合理流动,加剧了农村学校教师短缺的矛盾,降低了农村教师
14、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得优质教师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布更加不均衡。,适应城镇化进程,城区学校通过考试补充 教师,吸引了大批农村骨干教师向城区集中。,山东省审计发现,截至2011年底,50个县(市)县城中小学有本科以上教师41551人,比2006年增长124.22%,但乡镇及以下农村中小学有本科以上教师28352人,仅增长了83.08%。2011年,4个县13个农村教学点分别仅有1名教师,负责教授一至三年级学生的全部课程。此外,有39个县还从乡镇及以下农村中小学选调了6848名优秀教师到城镇任教,城乡优质师资差距进一步拉大。山东省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在全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存在不少
15、问题。,与都市相比,农村教师在知识、能力和各项素质方面有一定的距离,提高他们的学历和学力就成为推动农村教育事业整体进步的必由之路。但现有的培训还远不能满足农村教师对高水准培训的渴望,培训课程内容和培训形式单一;农村教师参加的研修层次低,且参加研修的机会少;非主课学科教师培训被边缘化,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培训内容存在华而不实问题。国培和省培计划僧多粥少,培训机会分配不均,如美术专业培训,要求必须是美术专业,培训的内容又都是陶艺、油画等非常专业的内容,致使大多数非专业的美术教师得不到培训机会。,(五)课程设置上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不利于农村教学质量提高。,全国整齐划一的课程标准、课时计划和教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教育 质量 偏低 原因 转化 提高 路径 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4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