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调查-梁耘.ppt
《农村土地调查-梁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土地调查-梁耘.ppt(1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土地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调查组梁 耘2007年8月22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主要内容,界线及控制面积地类调查地类调查方法外业调查基本程序及要求线状地物调查图斑调查零星地类调查地物补测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填写耕地坡度等级确定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海岛调查面积计算基本农田调查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与二次调查衔接统一时点农村土地调查主要成果,界线及控制面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调查界线的资料来源与使用土地调查,是以完整的县级行政辖区为基本单位开展调查,是以国界线、陆地(含海岛)与海洋的分界线、各级行政区域界线为控制范围界线进行的。本次调查各级
2、控制界线和控制面积采取分级统一制作的方法,提供调查使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调查界线的资料来源与使用国界线我国陆地边界线总长约22000公里。涉及周边国家的14条边界线,国界线与国内的9省相邻。国界线的确定采用主管部门认可的图件上的国界线。二次调查中使用的国界线由全国土地调查办统一提供,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全国土地调查办处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调查界线的资料来源与使用2.沿海滩涂界线和海岛资料沿海(含海岛)滩涂界线,确定采用海洋基础测绘资料,由全国土地调查办统一收集资料,提供相应地区使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全国土地调查办处理。全国
3、土地调查办将向海域测绘主管部门收集海岛的名称、位置、面积等资料,提供相应地区使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调查界线的资料来源与使用3.行政区域界线行政区域界线,是指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行政区域相邻的各有关人民政府行使行政区域管辖权的分界线,包括省级、市(地)级、县级、乡级。省、市(地)、县级调查界线采用各级民政部门全国陆地行政区域勘界确定的,行政区域勘界资料。乡(镇)级调查界线由县(区、市)人民政府确定,采用最新确定的界线。民政部门行政勘界形成的成果主要有:勘界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级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及附图、界桩成果表、界桩登记表、界桩照片和文字
4、记录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调查界线的资料来源与使用4.各级界线在调查中的应用各级界线包括国界线、陆地(含海岛)与海洋分界线、各级行政区域界线。在调查时,采用自上而下逐级提供相应界线的方式。全国土地调查办负责提供国界线、沿海(含海岛)滩涂界线、省级行政区域界线,作为省级调查范围的控制界线,并将上述界线统一矢量化,制作标准分幅矢量数据,提供给相应地区使用。各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负责提供本省内县级行政区域界线,作为县级调查范围的控制界线,并将界线统一矢量化,制作标准分幅矢量数据,提供给相应地区使用。各县级土地调查办公室,负责确定本县内乡镇行政区域界线。对提供的界线,不得擅自修
5、改,但应进行复核,当发现问题时,应及时报上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处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二标准分幅界线图制作及辖区控制面积确定 为保证全国调查工作不重不漏,保证全国面积汇总准确真实,二次调查应使用数字化标准分幅调查界线,采用逐级、逐图幅面积控制方法,对各辖区调查面积进行控制。即全国土地调查办提供各省级的调查界线和控制面积,各省调查办提供各县的调查界线和控制面积。全国土地调查办负责制作国界线、沿海(含海岛)滩涂界线和省级行政区域界线的数字化标准分幅矢量界线图,制作全国到省的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确定省级调查区域控制面积,提供各省(区、市)使用。在此基础上,省级土地调查
6、办公室负责制作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的数字化标准分幅矢量界线图,制作省到县的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确定县级调查区域控制面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方法和要求:(1)行政区域界线标准分幅矢量界线图制作依据民政部门行政区域勘界图件,界线为矢量数据的可以直接利用,为纸介质的,通过扫描矢量化和接边处理变为矢量数据。按照调查比例尺要求,将矢量数据落到标准分幅图上,矢量数据坐标系与土地调查不一致的应首先进行坐标转换,建立标准分幅行政界线层数据(包括线层和面层两种),作为调查范围的控制界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方法和要求:(2)计算图幅内控制面积以标准分幅图为单
7、位,以图幅理论面积为控制,对标准分幅的矢量界线数据按椭球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图幅内各方控制面积,使图幅内各方控制面积之和等于图幅理论面积,并将计算的各方控制面积保存在标准分幅行政界线层数据中,作为图幅中各行政区域的控制面积,由此得到各行政区域界线所在图幅的破幅控制面积。图幅理论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保留1位小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方法和要求:(3)计算调查区域控制面积以行政区域界线(国界线或零米线)为控制依据,制作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简称接合图表)。根据接合图表分别计算本行政区域的破幅控制面积之和,及整幅图理论面积之和
8、,二者之和即为该调查区域控制面积。下级行政区域控制面积之和等于上一级行政区域控制面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方法和要求:(4)界线数据提供将确定的行政区域所涉及的标准分幅界线数据文件(含分幅控制面积)、辖区控制面积,分别提供给相应地区,作为第二次土地调查各级调查区域控制界线和控制面积。具体调查时,将提供的标准分幅界线层数据与正射影像图套合制作调查底图,开展本行政辖区内的土地调查。,地类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1、地类调查方法地类调查包括线状地物调查、图斑调查、零星地物调查和地物补测等内容。地类调查采用调绘法。调绘是依据影像,按照土地利
9、用现状分类,将实地不同的地类、地物按一定的要求用线划符号绘在正射影象图上,需要表示和记载的内容有:线画内容包括图斑地类界线、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线状地物等,属性注记包括地类、地物的坐落、权属性质、权属单位、图斑编号、地类编码、耕地类型、线状地物宽度等,将这些内容标注在调查底图或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上。常用的调绘方法有综合调绘法和全野外调绘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1、地类调查方法(1)综合调绘法综合调绘法是内业解译、外业核实和补充调查相结合的调绘方法。综合调绘法的步骤:第一步,收集相关资料。室内解译前可广泛收集与调查区域有关资料,如以往土地调查图件资料、土地利用数据库,自
10、然地理状况,最新的交通图、水利图、河流湖泊分布图、地名图等,作为室内判读的参考资料。,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1、地类调查方法(1)综合调绘法第二步,室内预判解译。在室内对影像进行预判解译,可采用直接目视判读解译,也可利用已有土地利用数据库与调查底图(DOM)套合,参考原来调查数据进行解译,并在计算机中依据影像将预判解译的界线、图斑、地类等标绘在调查到底图上。通过室内解译,将能够确认的地类和界线、不能够确认的地类或界线,分别用不同的线划、颜色、符号、注记等形式标绘在调查底图上。对影像不够清晰或室内无法判读解译的地类或界线,以及线状地物宽度,应由野外补充调查确定。,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
11、训,地类调查,1、地类调查方法(1)综合调绘法第三步,外业实地核实和补充调查。外业调查应到实地对内业标绘的地类、界线等内容逐一进行核实、修正或补充调查;对内业不确定或无法解译的影像作重点调查;对影像上没有的、新增加的地物进行补测,并将核实、补测的内容及属性标绘在调查底图上或记录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中。最终获得能够反映调查区域内土地利用状况的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以此作为内业数据库建设的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1、地类调查方法(2)全野外调绘法全野外调绘法,是传统的调绘方法,携
12、带调查底图直接到实地调绘,将影像所反映的地类信息与实地状况一一对照,进行判读识别,将各种地类图斑实际位置、界线,依据影像用规定的线划、符号在调查底图上标绘出来,将地物属性标注在调查底图或填写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上,最终获得能够反映调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的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作为内业数据库建设的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2、外业调查基本程序及要求(1)外业调查基本程序 设计调绘路线在外业实地调查核实前,首先要在室内设计好外业调绘路线。调绘路线以既要少走路又不至于漏掉要调绘的地物为原则,并做到走到、看到、问道、
13、画到(四到)。确定站立点为了提高调绘的质量和效率,首先要选好站立点,并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按计划路线调绘,同时要向两侧铺开,尽量扩大调绘范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2、外业调查基本程序及要求(1)外业调查基本程序 核实、调查 实地核实、调查应采取“远看近判”的方法,将地类的界线、范围、属性等调查内容准确调绘在调查底图上。通过外业,依据实地现状,将内业解译或无法解译的内容,依据实地现状进行核实或调绘。对室内解译正确的予以确认;有错误的进行修正;对未解译的部分,根据实地情况调绘或补测在调查底图准确位置上。同时,将调查的内容、属性标注在调查底图上或填写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中。,第
14、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2、外业调查基本程序及要求(1)外业调查基本程序 边走边调绘根据调查设计的路线,在到达下一站立点途中,可依据影像边走、边看、边判、边记、边画,对室内预判的内容逐一核实、记载,在到达下一站立点后,再进行调绘。询问在调查过程中应多向当地群众或向导询问,及时了解当地的土地利用的各种情况,主要用地类型、地名、工矿企业单位和权属等情况,保证调查的准确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2、外业调查基本程序及要求(2)外业调查基本要求尽量充分利用已有的土地调查资料,参考土地详查、变更调查和土地更新调查形成的土地调查基础图件,对影像进行解译,将未变化的各种界线、属性、注记
15、等调查内容,依据影像直接转绘在调查底图上,并实地核实确认。对已变化的调查内容,在实地依据影像调绘在调查底图上。当影像不清晰或实地地物与影像不一致时,应采用实地测量方法,将地物补测到调查底图上。对有设计图、竣工图等相关资料的新增地物,可依据资料将新增地物的地类界线直接转绘在调查底图上,但必须实地核实范围是否正确。调查精度要求,与影像对比,调绘、转绘的各种明显界线与DOM上同名地物的移位不得大于图上0.3mm,不明显界线不得大于图上1.0mm。,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1)线状地物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16、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2)线状地物调绘要求线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图上2mm的,按图斑调查。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mm的,调绘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称为单线线状地物。北方实地宽度大于等于2m,南方大于等于1m的单线线状地物,应予调绘并实地量测宽度,精确到0.1m。线状地物长度可在图上量取。单线线状地物要求在宽度均匀处实地量测宽度,并在调查底图对应实地位置打点标记量测点及其宽度值;当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量测宽度,并对应实地变化处,在调查底图相应位置垂直线状地物绘一短实线,分隔宽度不同的线状地物,分段计算面积。当线状地物与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地类界线重合时,线状地物调绘在准
17、确位置上,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用符号表示,地类界省略不表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3)线状地物编码注记与要求线状地物属性主要包括,线状地物的编号、坐落、权属单位、权属性质、类型、面积等,这些属性应注记在数据库中。为了读图、用图的方便,在图上只对部分属性进行注记。线状地物注记采用ab/c的形式,a表示线状地物编号,b表示权属性质(国有土地表示为“G”,集体土地不标注),c表示地类编号。编码标注方法,在线状地物宽度量测点上,字头朝北(东北)或西(西北),平行线状地物标注ab/c及宽度;在非宽度量测点上只标注其宽度(主要用于面积计算方便)。当线状地物较长时,为了
18、用图方便,相隔一定距离注记其宽度,但不需打点以示区别。,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3)线状地物编码注记与要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河流水面从河流的横断面看,可分为无堤和有堤两种类型。一般由河流水面、河滩、河堤构成。河流水面调查是按常水位线调绘或量测,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河流的常水位线与近期影像基本一致,可按影像调绘;特殊情况下,可参照近期地形图等资料标绘常水位线。河流滩涂(内陆滩涂)是河流的常水位线与一般年份的洪水位线之间的区域,调查时,可按实地现状或在当地了解情况或向有关部门咨询调绘或标绘。堤是人工修筑的
19、常水位岸线以上的建筑物用地,调查时,可根据实地现状调绘或量测宽度。,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具体调绘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的处理。实地宽度小于20m的河流按单线线状地物调绘,实地量测宽度。季节性河流应以有水时的水位线按河流水面调绘。当滩涂不能够依比例尺调绘时,可综合到河流水面中。对于人工修建(水泥结构)的主要用于挡水的堤,不能够依比例尺调绘时,可综合到内陆滩涂或河流水面中。对于主要用于交通的堤,按交通用地调绘。对于建在堤上的居民点,按居民点要求调绘。用于护堤的零星或成行的树木,可综合到堤中,否则按林带或林地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
20、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河流水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河流水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铁路、公路、农村道路铁路、公路、农村道路类型相似,从横断面结构看,主要为有无路基、有无道沟(主要用于护路的沟)之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铁路、公路、农村道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铁路、公路、农村道路,道路用地一般包括路基、
21、道沟、护路行树等。当铁路、公路用地已确权,调查时按权属范围进行调绘或量测;没有确权的,按道路定义,参照影像和实地,按现状将道路用地范围调绘在调查底图上或实地量测宽度。,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具体调绘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图斑调绘的道路用地,应保持道路本身应有的形状。道路两测以护路为目的行树(护路林),可综合到道路用地中,否则按林带或林地调绘。道路与耕地相邻时,一般调绘到耕地边,不能够依比例尺调绘的其他狭长地类,可综合到道路用地中。道路与其他地类相邻时,不能够依比例尺调绘其他地类,综合到相邻地类中,不调绘到道路用地中。道路和建设用地相
22、邻时,道路与建设用地之间的零星空地归到建设用地中,不能调绘到道路中,使道路保持其应有的形状。,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沟渠沟渠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般在耕地中。沟渠包括渠槽、渠堤和护渠林带,调绘时应根据沟渠的不同分别处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沟渠,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沟渠沟渠量测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耕地中的沟渠一般调绘到耕地边缘,量测沟渠两边耕地到耕地间的距离。当沟渠无堤时量测到渠槽边缘,如果沟渠边有树量测到
23、树外侧耕地边缘;当沟渠有堤时量测到堤外侧坡脚处,如果有树量测到树外侧耕地边缘。当沟渠边为非耕地时,按沟渠含义调绘,保持沟渠应有的形状,其他不能够依比例尺调绘零星地类归到非耕地中。,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5)线状地物的表示 线状地物,宽度大于或等于图上2mm时,依据影像按图斑调绘;度小于图上2mm时,按规程中相应线状地物的线状符号半依比例尺调绘和表示。线状地物交叉时,上面的线状地物连续表示。从上向下俯视,上面的线状地物连续表示,下面的断在交叉处。面积计算时,只计算上面线状地物的面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5)线状地物的表示 线状地物穿
24、过隧道时,线状地物断在隧道两端,隧道内线状地物可用虚线表示,不计算面积。,线状地物与地类界线重合时,只标绘线状地物。,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5)线状地物的表示 线状地物与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重合时,线状地物调绘在准确位置上,行政区域界线或土地权属界线用符号表示,视下列不同情况标绘:以双线(图斑)表示的线状地物中心为界的,境界线或权属界线符号标绘在其中心线上,作为图斑界;,河,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5)线状地物的表示以双线(图斑)表示的线状地物一侧为界的,境界线或权属界线符号在线状地物图斑界线外侧0.2mm处标绘。,以单线表示的线
25、状地物中心为界的,境界线或权属界线符号离线状地物0.2mm,交错标绘在其两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5)线状地物的表示以单线表示的线状地物一侧为界的,境界线或权属界线符号离线状地物0.2mm,标绘在该侧。,线状地物为行政区域界线或土地权属界线时,不得进行取舍,必须调绘和表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5)线状地物的表示 线状地物并行,符号化后距离小于图上0.2mm影响表示的,主要线状地物在准确位置表示,次要线状地物偏离主要线状地物0.2mm表示。线状地物重要性按照河流、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干渠、县(含)以上公路、农村道路、沟渠、林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土地 调查 梁耘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41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