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先进分子传染病法规培训.ppt
《农村先进分子传染病法规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先进分子传染病法规培训.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户县2012年传染病管理培训,户县疾控中心传控科 2012-2-14,【培训内容】,一、几个基本概念二、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三、传染病防治法与疫情报告四、突发传染病疫情疫情报告及处置,【基本概念】,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发病后要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基本概念2】,(一)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2、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二)病原携带者: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三)流行病学调查:指对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对策。(四)疫点: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范围较小或者单个疫源地。,【基本概念3】,(五)疫区: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六)人畜共患传染病:指人与脊椎动物共同罹患的传染病,如鼠疫、狂犬病、血吸虫病等。(七)自然疫源地:指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八)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
3、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九)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基本概念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进行判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与标准,(一)传染病(25种)(二)食物中毒:(三)职业中毒:发生急性职业
4、中毒10 人及以上或者死亡1 人及以上的。(四)其他中毒:出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外的急性中毒病例3 例及以上的事件。(五)环境因素事件:发生环境因素改变所致的急性病例3 例及以上。(六)意外辐射照射事件:出现意外辐射照射人员1 例及以上。(七)传染病菌、毒种丢失:发生鼠疫、炭疽、非典、艾滋病、霍乱、脊灰等菌毒种丢失事件。(八)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九)医源性感染事件:医源性、实验室和医院感染暴发。(十)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2 周内,一个医疗机构或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的不明原因疾病3 例及以上。(十一)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
5、发公共卫生事件。,(一)传染病(25种),二、传染病基本知识,1、传染源: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2、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染他人的途径。3、易感者:对该种传染病无免疫力者。若能完全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即可防止该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各种传染病的薄弱环节各不相同。在预防中应充分利用。除主导环节外对其他环节也应采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各种传染病。,传染源,1、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2、动物,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1.空气传染:有些病原体在空气中可以自由散布,直径通常为5微米,能够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做长距离的移动,主要藉由呼吸系统感染,有时亦与飞沫传染混称。2.飞沫传染:飞沫传染是许
6、多感染原的主要传播途径,藉由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喷出温暖而潮湿之液滴,病原附着其上,随空气扰动飘散短时间、短距离地在风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张口或偶然碰触到眼睛表面时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传播途径2】,3.粪口传染:常见于未处理之废水或受病原沾染物,直接排放于环境中,可能污损饮水、食物或碰触口、鼻黏膜之器具,以及如厕后清洁不完全,藉由饮食过程可导致食入者感染,主要病原可为病毒、细菌、寄生虫。4.接触传染:经由直接碰触而传染的方式称为接触传染,这类疾病除了直接触摸、亲吻患者,也可以透过共享牙刷、毛巾、刮胡刀、餐具、衣物等贴身器材,或是因患者接触后,在环境留下病原达到传播的目
7、的。性传染疾病包含任何可以由性行为传染的疾病,都属于接触传染的一种。,【传播途径3】,5、垂直传染:垂直传染专指胎儿由母体得到的疾病。通常透过此种传染方式感染胎儿之疾病病原体,多以病毒、和活动力高的小型寄生虫为主,可以经由血液输送,或是具备穿过组织或细胞的能力,因此可以透过胎盘在母子体内传染,例如AIDS和B型肝炎。6、血液传染:主要透过血液、伤口的感染方式,将疾病传递至另一个个体身上的过程即血液传染。常见于医疗使用注射器材、输血技术之疏失。,易感者,传染病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1,1流行性 按传染病流行病过程的强 度和广度分为散发、流行、大流行和暴发。散发: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流行:
8、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大流行:指某种传染病在一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众多的同一种疾病的病人。,传染病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2,2地方性: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其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如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3季节性: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有季节性升高。此与温度、湿度的改变有关。,感染后的表现,1.清除病原体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 5.潜伏性感染 影响感染的因素 1.侵袭力 2毒
9、力 3.数量 4 变异性,三、传染病疫情报告,1、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疫情信息及突法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管理办法-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人尸体解剖查验管理办法,2、传染病报告病种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三类39种甲类传染病是指:(2种)鼠疫、霍乱,三、传染病疫情报告,人间疫情监测1,传染病发现与诊断:各级医疗机构加强传染病的发现、诊断、报告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结合病例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登记与报告:发现传染病的疑似
10、、临床、实验室诊断病例后,首诊医生应按照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工作规范、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填写要求传染病报告卡上报院公共卫生科、公共卫生科疫情报告员审核无误后,再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登记本和网络直报内容“三相符”。每月开展本院传染病各种日志漏报调查至少2次。,人间疫情监测2,县CDC每日上网进行疫情信息审核、订正、查重、删除等操作,每日不少于2次。进行网络疫情信息监测,发现可疑突发事件苗头,立即进行信息核实,同时尽快向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定期进行疫情信息分析利用,编发月疫情简报。及时处置传染病预警信息,对构成突发事件的进行处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先进分子 传染病 法规 培训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41659.html